自从张鸥闹事被化解之后,林家食肆的口碑直线上升。林窈趁热打铁,每日都大肆宣传马上就要开一家新食肆,主营各类臭味食物,名为风味馆。
林窈把螺蛳粉的销售转移到了风味馆,可又怕菜单太过单调,便琢磨起了臭豆腐。
这日天刚蒙蒙亮,林窈就带着阿柱和阿福几人忙活起来。后院石磨旁堆着好几袋黄豆,都是她早先囤下的粮食。这一批用完,她打算再采购新的囤着。“先把黄豆泡上。”林窈指挥着,将黄豆倒进大陶缸,倒满清水,“得泡到豆子鼓胀,用手指一捏就碎才行,约莫要泡上个大半天。”
等黄豆泡发好,已是午后。阿福从码头牵回小灰,套上石磨。“磨得细些,浆汁才够嫩滑。” 林窈不时用木勺刮下磨盘边缘的豆渣,“阿柱,把浆汁倒进布袋里。”
阿柱早已支好木架,将装着豆浆的布袋悬空挂起,两人合力攥住布袋两端,使出浑身力气挤压。初挤的浆汁十分浓稠,挤到后来渐成浅乳色,直到豆渣变得干散不沾手,林窈才点头:“行了,把豆渣倒出来,再用沸水冲一遍,多挤些浆汁出来。”
二次挤压出的浆汁稍淡,却带着同样的豆香。林窈将所有浆汁倒进大铁锅。待浆汁沸腾泛起细密的泡沫,她不断搅动,防止锅底结焦。“火候得盯着,太急了容易糊,太慢了又出不了豆香。”
等浆汁滚得恰到好处,林窈迅速将其舀进陶缸,又取来石膏粉调成的水汁,一边缓缓倒入一边用长木棍搅动。“搅十五到二十转就停。” 她盯着缸里的浆汁,“得看浆汁的反应,要是滴点水进去能融开,就还得再加石膏汁。” 试了两回,见水珠浮在浆面不沉,林窈才停了手,“等着吧,再过两刻钟就成豆腐脑了。”
果然,缸里的浆汁凝结成嫩生生的豆腐脑,用勺轻轻一舀,颤巍巍的如凝脂一般。
林窈取来方形木盒,内壁铺好棉布,将豆腐脑一勺勺舀进去,铺满一层就撒些盐,再铺一层,直到把木盒装满。
“这豆腐得压得比寻常吃的硬些,却又不能像豆腐干那样紧实。” 她盖上木板,压上块沉甸甸的青石板,“压上两个时辰,把水分沥透了才行。”
次日清晨,压好的豆腐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整齐地码在木质架子上。那架子有十几层,层间留着空隙通风,林窈拿着盐罐,均匀地往每块豆腐上撒盐。“盐得够,才能引出鲜味,也能防坏。”
她又取来个小瓷碗,里面是溶了霉菌的清水,指尖蘸着水,轻轻往豆腐上一弹,细密的水珠便均匀落在豆腐表面。这菌种是做毛豆腐的菌种,是她特意提前买了一板豆腐发的霉菌。
将摆满豆腐的架子搬进通风的房内,这里不见阳光直晒,温度适中,最适合发酵。林窈仔细关上门,只留条缝透气:“等个两三天,长出一寸长的白毛就成。”
第三日傍晚,林窈推开房门,只见每块豆腐上都覆着层雪白的霉菌,毛茸茸的,像一个个挤挤挨挨的小馒头,“成了。”她眼露喜色,指挥着将豆腐搬到院里。
院子里早已备好的大木桶,用沸水冲开桶里的青矾。林窈将豆腐块整块放进桶里:“这要泡上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后,王小鱼几人捞出豆腐,晾至微凉,再浸入早已备好的卤水里。那卤水里有花椒、八角、桂皮,还有些林窈特意加的秘方香料,黑褐色的卤汁泛着醇厚的香气。“春秋泡三到五个时辰,夏天两个时辰就够,冬天得六到十个时辰。”她看了看日头,“今日天热,泡两个时辰正好。”
夕阳西下时,林窈捞出浸透卤汁的豆腐,块块乌黑油亮,用冷开水冲去表面浮卤,沥干水分。“到这一步,基本的臭豆腐就成了。”她拿起几块,“不过还能再加工加工,有的人爱辣,就刷层红油,有的人喜香,就撒把芝麻。”
阿柱凑过来闻了闻,皱着眉又忍不住吸鼻子:“这味道比酸笋还怪哩,真能有人爱吃?”
林窈笑着拿起一块:“等炸透了就知道了,外酥里嫩,香得很呢。” 她转头对阿福道,“明日风味馆开张,就把这臭豆腐摆出来,保准能成招牌。”
灶房里,阿福已支起油锅,待油烧得冒烟,林窈将臭豆腐块一个个放进去。油花翻滚,臭豆腐在热油中渐渐鼓起,表面变得金黄酥脆,那股独特的味道混着油香弥漫开来。
林窈将其捞起,控油片刻后放进碗里。她把豆腐戳出一个小口,把提前制作好的调料和香菜碎加入其中,“来,尝尝!”林窈先给王小鱼递了一块。
经过酸笋的洗礼,王小鱼几人已经对她做的这些臭味食物见怪不怪了,但味道还是有些冲,王小鱼捏着鼻子凑过去,刚咬下一口,眼睛倏地亮起,外皮酥脆得直掉渣,内里却嫩得能流出汁来,辣油混着油炸豆腐的香气,还有香菜的清爽,那股子臭味早已化作勾人的鲜香,竟让人舍不得停嘴。
“这玩意闻着冲,吃着真不赖!”王小鱼含糊不清地说着,又伸手去夹第二块。
林窈夹了一块送入口中,这熟悉的味道让她幸福得眯起了眼,臭豆腐果然是无可替代的美味。
剩下的臭豆腐很快被几人分食殆尽。简单收拾了一下灶房,林窈又开始捣鼓另一样吃食。
她从库房里翻出个半人高的陶制醋坛子,坛口带着水密封的凹槽,是前几日特意托烧陶匠新做的。
几人用热水把坛子里外烫了三遍,倒扣在架子上沥干水。素娘早就发现这个新的坛子的了,现在终于见掌柜拿出来用,好奇地问道:“这是要用来做什么?”
林窈正用布巾擦着坛沿的水渍,调皮地眨了眨眼:“做臭屁醋呀。”
“臭屁醋?”素娘愣了愣,“这名字听着好生奇怪的,是醋里头加了什么怪东西?”
旁边的阿柱也挠起了头:“难不成是闻着像放屁的醋?那谁还敢吃啊。”
林窈被逗得直笑,拿过个空碗舀了勺清水涮剩下的坛子:“这醋可是好东西,岭南人常喝呢。别看名字糙,用处可不少。夏天喝能开胃,吃撑了能消食,就连身上有瘀青、肝火旺,喝上些都能舒坦些,南边那些长寿的老人,好多都爱喝这个呢①。”
“而且这醋得配着腌菜煮,酸劲一上来,吃完浑身通透,人就容易通气,大家便叫它‘臭屁醋’,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检查即将放入坛中的米。
今日天刚亮,她就去了早市,精挑细选了些颗粒饱满的粘米和糯米。“这醋的好坏,米是根基。”她掂量着手里的米,对跟着的王小鱼道,“糯米和粘米得按这个比例来,就这坛子大小,估摸着得三斤米才够。”
林窈把米倒进大盆,用清水淘洗得干干净净,直到盆底再无杂质,才捞出来沥干水。灶房里的铁锅早已烧得通红,她将米一股脑倒进去,不停翻炒。“干炒得盯着火候,火大了容易焦,火小了又炒不透。”她手上动作不停,直到米粒在锅里渐渐染上一层浅浅的金黄,空气中飘出淡淡的焦香,才停了手。
万春来看着炒得微黄的米,忍不住问:“掌柜的,这米不泡不煮,直接炒了就酿?”
“这便是它的讲究处。”林窈一边将炒好的米倒进陶坛,一边解释,“干炒能激出米香,也能让发酵更匀些。”待米在坛底铺得均匀,她又提着桶山泉水过来,缓缓往坛里倒,直到水面没过米层半尺多高。
“接下来就得靠时间了。”
林窈取来粗布盖住坛口,再扣上带凹槽的坛盖,往凹槽里添满清水,“这水密封能挡住空气,又能让坛里的气透出来。”她指挥着阿柱把坛子搬到后院廊下,“这儿早上能晒着点太阳,又不会被直晒,正好发酵。”
阿柱看着那坛米,挠了挠头:“就这么放三个月?”
“嗯,期间可不能随便开盖。”林窈拍了拍坛身,“等三个月后开盖,保准是闻着臭、吃着香。”
做好的臭屁醋一共有六坛,林窈取了一摊,送到了武馆,“这是臭屁醋,健脾消食,老少皆宜。”
许之珩接过醋坛,问道:“今日只是来送这醋的?”
林窈摆摆手,面上丝毫没有被调侃的不快:“怎么这么说?我这是惦记着孩子们,上回宋米不就吃积食了?送点醋给你们,他们要是又吃撑了,便可用来消食。”她话锋一转,“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我来找你是想问问买粮的事。咱们这平头老百姓预算有限,这粮食还要继续囤吗?”
“林掌柜如今不说日进斗金,也是进账颇丰,这囤粮自然是越多越好。”许之珩调侃道。
林窈白了他一眼,带着刚买的话本子往里院走去了。
许之珩看着她的背影,眼里满是的笑意,转身将醋坛递给一旁的师弟:“拿去交给伙房,按林掌柜说的交代厨子。”
内院的石榴树下,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着石桌练字,见林窈进来,都脆生生地喊她。宋米攥着毛笔,鼻尖还沾着墨渍:“林姐姐,今日带了什么好吃的?”
“今日没有吃的,倒是带了本新话本。”林窈扬了扬手里的册子,“写完字便给你们念。”
①和臭豆腐、臭屁醋的制作方式来源于百度
码字不易,求一个收藏[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7章 臭豆腐和臭屁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