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角那装着臭屁醋的陶坛,足足放了三个月,终于到了能品尝的日子。林窈将坛子掀开,一股酸气当即涌了出来,带着点特别的味道,在院子里悠悠散开。
坛里的醋呈淡淡的褐色,表面浮着层薄米膜,底下沉着的米粒,颗颗都泡得发胀。林窈舀起一勺,醋顺着勺边往下滴,那酸气里混着点臭味,闻着真让人想“退避三舍”。
就像此刻的王小鱼几人,都躲在灶房里不愿靠近。
王小鱼捂着鼻子,瓮声瓮气地嘟囔:“这味儿比茅厕还冲,师父咋就好这口?”
阿柱原本还在吃赵娘子刚蒸好的肉龙,这会儿闻着这味道,连肉龙都咽不下去了:“前儿个掌柜说这醋能开胃,可现在闻着这味儿,我反而啥都不吃下了。”
他们说话没特意避着林窈,她自然听了个正着。看来大家对臭屁醋的接受度实在不高,不过也难怪,这东西就跟帝都的豆汁儿似的,受众本就有限,想来这臭屁醋也差不多。林窈略一琢磨,决定把菜牌上的“臭屁醋”换掉,改成它的别名——“长寿醋”。
古代人寿命普遍不长,长寿是每个人心底的祈愿。林窈取这个名字,正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同时她也叮嘱每个人,一定要提前告知客人“长寿醋”的味道特点。
改了名的“长寿醋”被林窈盛在青瓷小碗里,摆在铺子门口的展示架上,旁边还特意贴了张红纸,写着“精粮佳酿,益寿延年”。
正巧有个挑着担子的老汉路过,瞅见红纸上的字,脚步顿了顿:“这长寿醋是啥稀罕物?”
阿柱照着林窈教的回道:“大爷,这是用精粮发酵三个月才成的醋,闻着是有点怪,喝着却酸得爽口,常喝能健脾消食、添福寿呢。”
老汉犹豫着捏了捏胡子,最终还是走进店里,掏出两个铜板:“给我来半碗尝尝。”阿柱刚把醋递过去,老汉抿了一小口,眉头猛地一皱。本以为要挨一顿骂,没承想他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抹了把嘴笑道:“这味儿冲是冲,过后倒有别的醋没有的劲儿!不错!”
这头正说着,门口又传来动静。一个穿绸缎的妇人被丫鬟扶着走过,闻见味儿就捂了鼻子:“这啥东西这么臭?快躲开些!”丫鬟赶紧护着她往旁边绕,临走前还瞪了在门口处摆弄“长寿醋”的林窈一眼,像是被冒犯了似的。
日头升到头顶时,架子上的醋才卖了小半坛,而且买的人大多是被“长寿”二字吸引来的中老年人。果然,“长寿醋” 只能走小众路线。
林窈对这个结果虽有点失落,却也很快调整过来。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的吃食江南人吃不惯,本就正常。
但要说一点不难过,那是假的。林窈走出风味馆,买了个南瓜,打算去趟武馆,和孩子们一起做南瓜饼吃,也好放松放松心情。
林窈背着沉甸甸的南瓜走进武馆时,许之珩没像往常那样过来帮她接背篓。她又往校场走去,金玉才瞧见她,急忙跑过来接过她背上的背篓。
林窈松了松被南瓜压得有点痛的背,又四处望了望,不光许之珩不在,吕大志也没影儿,便问道:“怎么就你一个?”
金玉刚要回答,一把熟悉的声音从林窈头顶传来:“不是只有他,还有我呢。”
林窈抬头一看,是正在树上吃桃子的白易。
他从树上跳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说道:“阿珩的商船出了点问题,他带人去讨说法了。”看到金玉手里拎着的南瓜,他眼睛一亮,兴奋地问:“这瓜要用来做什么?”
“南瓜饼。”许之珩不在,林窈心里有点失望,他可是个顶好的帮手,不光任劳任怨,还养眼得很。
“南瓜饼?”白易眼睛更亮了,几步凑到背篓边,伸手戳了戳那圆滚滚的南瓜,“这东西咋能做饼?”
金玉摇头叹气:“白公子怕不是头一回见南瓜吧?”
白易点头:“但我吃过南瓜粥。”
林窈选了把趁手的刀,准备切南瓜:“这南瓜削了皮蒸熟,和着面粉揉一揉,煎出来外酥里软,甜丝丝的。”她转头对金玉说:“去把灶房的大盆拿来,再烧锅热水。”
金玉应着跑开,白易却不肯闲着:“我来削皮!”说着接过刀,对着南瓜比划半天,结果削下来的皮厚得能当菜吃。
林窈看得直摇头,接过刀重新处理:“还是我来吧,别等会儿这南瓜被你削得剩不下多少肉。” 她动作利落,菜刀贴着南瓜皮切下,露出里面橙黄的瓜肉。
白易伸手捏了块南瓜塞进嘴里,舌尖竟是甜津津的味道:“生的也好吃!”
“当心闹肚子。” 林窈把削好的南瓜切成块,放进金玉端来的木盆里,“拿去蒸熟,记得多搅几遍成泥。”
金玉刚把南瓜端进灶房,几个半大的孩子就从校场跑过来,围着林窈叽叽喳喳:“林姐姐,今天做什么好吃的?”“是不是豆沙包?”
林窈从布包里摸出几颗麦芽糖分给他们:“今天做南瓜饼,等会儿谁揉面揉得好,多吃一块。”
孩子们欢呼着散开。
灶房里很快飘出南瓜的甜香,金玉端着蒸好的南瓜泥出来,孩子们抢着要揉面,结果面粉飞得满脸都是,把林窈逗得直笑。
等面团被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按扁了放进热油里,甜香混着油香漫了整个武馆。白易守在灶台边,手里拿着双筷子跃跃欲试:“熟了没?”这模样带得好几个孩子也急巴巴的,宋米和林崧更是一人抱着林窈的一条腿撒娇。
“馋猫。”林窈夹起第一批做好的南瓜饼沥了油,递给他们,“吹凉了再吃。”
孩子捧着烫手的南瓜饼,一边哈气一边小口咬着。
白易吃着南瓜饼,酥软的外皮混着绵密的内馅,甜得恰到好处,不由感叹:“好吃!阿珩回来肯定要后悔没赶上。”
林窈看着大家满足的样子,心里那点失落早散了。孩子们围着灶台叽叽喳喳的声音,混着南瓜的甜香,让她觉得浑身都暖融融的。
暮色沉沉,江临城外,一支由近百个流匪组成的队伍在官道旁的树林里停了脚。
为首的络腮胡男人勒住缰绳,眯着眼打量城门处。从这里能瞥见一小片街道,几个挑着担子的小贩正匆匆往城里赶,竹筐里露出鲜红的果子与白胖的米糕。街边似有酒肆,门帘被风掀动时,能瞥见里头晃动的灯火和影影绰绰的人影,更远处隐约飘来丝竹声。
他盯着那片热闹,眼睛一眨也不眨。忽然听见城楼上传来梆子声,两记清脆响过,守城的兵卒开始推动沉重的城门,一点点将那片繁华往内收。
“他娘的,”王勤啐了一口,“这般殷实的地方,老子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头回见,就是那货郎担的货,也比我们这些乡下地方的要好多了。”
他抚了抚腰间的弯刀,他身后的匪众们也跟着骚动起来,有人已经开始摩挲腰间的武器,还有人在互相推搡着,发出阵阵粗野的笑骂。
“大哥,这城看着就富得流油!”一个瘦猴似的汉子往前凑了凑,小眼睛闪着精光,“咱们这么多人,今夜就摸进去,保准能捞个盆满钵满!”
络腮胡正要点头,斜后方突然传来一声闷咳。一个戴着面具的汉子催马上前,声音粗哑地说道:“大哥,三思。”
他抬手往城头指了指,城门上守着不少身着甲胄得士兵,那些玄色的身影每隔几步便有一个,手里的长枪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江南富庶地,朝廷的派了重兵把守。听说江临的守将是从北边调过来的,带的兵都是见过血的,与我们前些日子遇到的那些草包不一样。”
瘦猴不服气地啐了一口:“兵多又怎样?咱们人也不少,夜里摸过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他眼角的余光斜斜剜向吕晓,心里头的火气直往上蹿。这吕晓不过是上次在乱军里救了大哥一命,才混进队伍没几日,今日头回跟着出来劫掠,就敢当众驳他的话。
“你当这是山里的土寨子?”吕晓冷笑一声,“看见护城河上的吊桥没?夜里定是收起来的,我们如何悄无声息地过去?就算咱们泅水过去,上面的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黑黢黢的村落轮廓,“依我看,不如先去周边村镇转转。那些地方富户不少,守卫却稀松,抢够了粮食金银,再回来跟这江临城慢慢耗。”
瘦猴他原以为大哥定会骂这新来的多管闲事,没承想王勤竟真的皱起眉,低头琢磨起吕晓的话来。这让他心里更不是滋味,明明自己跟着大哥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如今却要被一个来路不明的外人压一头。
王勤的目光在城墙上逡巡片刻,终是狠狠往马屁股上来了一鞭子:“娘的,就依你!先去附近村镇捞点油水,等老子养足了力气,再回来啃这块肥肉!”
马蹄声再次响起,近百人的队伍调转方向,乱糟糟地朝着远处的村镇移动。
码字不易,求一个收藏[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南瓜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