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醉缨 > 第34章 赏菊

第34章 赏菊

菊月灿烂,城外处处游人如织。藤黄辰时,舒醴与顾翁送了舒暮云与川朗出城。

“此去路途遥远,父亲一路小心。”舒醴依依惜别,“还请兄长多多照拂。”

“妹妹且放宽心,到了蜀地飞鸽与你。”川朗临行宽慰。

“醴儿勿念,路上为父都熟悉,向来稳妥,如今又有川朗一道。”舒暮云嘱咐道,“你在京中凡事多与顾伯父商议,护卫也都是得力的,为父年后便返京。”转头又嘱咐顾翁:“醴儿就交给你了。”

“舒兄放心,醴儿聪慧,打理酒行十分妥帖。”顾翁对舒醴颇为赞赏。

川朗骑马带了车队,舒暮云一行渐行渐远,舒醴才折身上了马车,同顾翁返程。

“小姐,过了前面驿站,听说就是秦家茶庄,庄中秋菊是京城一绝。”箓竹眼里放出光彩,巴巴儿等舒醴回话。

“你这小妮子,成日里跟大门小厮打探哪处好玩去。”舒醴知晓箓竹的心思,掀开车帘,“顾伯父,我们一起去秦氏茶庄吃茶去。”

“好啊,”顾翁与秦氏茶庄庄主相熟,舒父与川朗离京,想着带舒醴散散心也是极好的,“今日适宜赏菊。”一行人便往秦氏茶庄去。

秦氏庄园倚渭水而建,比邻上林苑,庄中茶林漫山,有菊相间,浓秋时节景色极致,园中茯茶是关中一绝。到了茶庄,门前车马成队,足足排出二里地,马夫好半天寻了个位置停车。

“你秦伯父想来不得闲,你们先自己逛逛园子。待我寻他去。”顾翁交代道。

“伯父且先去,我和箓竹自己走走。”舒醴回了话,遂又折身吩咐乌木,“今日园中赏花吃茶,一时也没什么着急的事,你也到处逛逛。”

“是。”乌木闻言退下。

园中人流如川,都是来赏菊喝茶的,隔三岔五就是个茶亭,舒醴指着菊花最盛的一处山头走去。

“素来听闻这秦庄主是个极雅致的,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舒醴同箓竹呢喃道,极目之处,尽是心旷神怡,“藏菊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访,点霜似山阴。”话音之处,立着位傅粉何郎的公子,浅笑对应。

“何人?”来人突兀,又在山林,箓竹警惕地护向舒醴。

“在下秦一,多有唐突,万望姑娘海涵!”一身蜜合沉香织花蜀绣撞入秦一心下,连忙抱拳解释。

“见过秦少庄主。”这秦氏茶庄庄主秦念棠膝下有一嫡子,名唤秦一,舒醴早前听顾伯父提起过。

“姑娘怎知我是少庄主?”秦一心生疑惑。

“舒氏酒坊,舒醴。”舒醴欠身,既是故交,便不怕旁人议论了去。

“啊!”秦一豁然开朗,“姑娘便是川家兄弟日日念叨的舒家妹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秦一听了舒醴自报家门,更是活络,倒像是旧相识一般。

“川家兄弟?”舒醴蹙眉。

“川朗!”这秦一,是个性子跳脱的,掀起翕赩袍角跨过茶树迈到一条茶道上来,“那小子好久没来吃茶,想是又忙着他的盐务。久闻舒家姑娘芳名,今日得巧遇见,定是要吃盏茶的。”顺手指了指远处一处茶亭。

“早听闻茯茶是关中一绝,今日借了少庄主东风。”舒醴也不客气,抬脚跟了上去。

“妹妹唤我秦一便可,小心脚下。”

这是一处竹木建筑,清新雅致,篱笆外墙,苑中每一处茶亭都有煮茶姑娘。

秦一屏退左右煮茶姑娘,挑了一处茶炉坐下来,示意舒醴落座客位。

“蜀中多好茶,酒香更浓厚。父亲庄中蜀中茶商颇多。”秦一煮茶手法娴熟,端了一盏递向舒醴。舒醴接过来,汤色澄明,香色醇厚,抿一口,甜醇爽滑。

“素闻秦老庄主善通商路,此去西域,茶商云集,秦老庄主功不可没。”向来茶酒不分家,舒醴对于茶道也是颇有研究。

“妹妹惯会说笑,商路畅达功在官府,”秦一练达,瞧着舒醴会说话,也是一把营生好手,“张大人西出十载,无人可敌。只是匈奴拦路,连年损耗不小。”秦一所说不假,舒氏酒坊西域酒行深受其害。

“妹妹常在蜀南,我每年往返茶马道上,倒是难得一见,时时听川兄念叨,仰慕已久。”秦家与川家世交之好,茶道同盐业皆与官府交情匪浅,舒醴有所耳闻。

“舒醴年初方才入京,该是早日拜会秦老庄主的。”舒醴略有歉意。

“无妨无妨,妹妹初入京中,诸事繁杂,今日就是好日子!”秦一颇解人意,丝毫不僵场,“我才从前头过来,今日苑中繁忙,招待不周,妹妹莫要见怪!”

“原是我们打搅了,”舒醴放了茶盏,“贪图庄中菊色。”

“能得妹妹展颜,也是它们的福气!”秦一再给舒醴添了盏茶。

“今日园中甚是热闹,”舒醴抬头看了眼远处。

“你赶巧遇见卫长公主的园中茶会,来的人自然多些。”秦一答道。

秦氏茶庄是关中第一茶园,又比邻皇苑,王公贵族过来品茶是常有的。这次茶园聚会,是卫长公主半月前便下帖秦氏茶庄预备,邀京中少年权贵赴约。

“卫长公主?”舒醴掌心茶水微颤,难怪庄园门外车水马龙好生热闹。

“是。自卫长公主及笄开府以来,每年菊花时节就会叫人来园子里吃茶,这是第三个年头。父亲都是亲自布置,我也打打下手。”秦一说得谦虚,全然隐去自己布置茶园的细致。

舒醴听得坦然,心中却泛起涟漪。

“我才从前头过来,就碰见妹妹,今日家父家母不得抽身,想是顾伯父也过来了。”秦一自顾自喝了口茶。

“是,今日出城送了家父与川家兄长回蜀,茶庄菊花正好,便不请自来了。”舒醴答道。

“舒妹妹常来才是。”秦一笑得灿烂,“川朗又回了蜀中?今年的菊花他是赏不成了,妹妹替他多吃几口茶。”

二人吃了一会茶,见有小厮来报:“少庄主,庄主有请。”

“怕是父亲得了空闲,得了妹妹前来的消息,妹妹且同我一道过去。”秦一在前头带路,所行之处,皆是菊色灿烂。

从阳坡下去,拐过溪流,远远见一处三进院落,该是秦氏庄园家宅了。舒醴跟在秦一身后进了大门,过了垂花门,听见前堂顾伯父正与人谈笑风生。

“醴儿,快来见过,这是你秦伯父,秦伯母。”到了前堂,顾翁引见。

“见过秦伯父,秦伯母。”舒醴欠身行礼。

秦念棠见了舒醴,满面笑容:“早闻舒兄爱女才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转头又对秦一道:“可有好生照看舒家姑娘?”

“父亲放心,儿子一听舒家妹妹来了远远儿就去接了!”原是那秦一早就知道舒醴进了庄园。

“顾贤弟与侄女来访,该早说才是,当好生款待。”秦夫人待人一团和气,折过身拉着舒醴的手,“既来了就不走了,留下用膳。秦一,你速速叫后厨好生备下午膳。”眼里满是对舒醴的欢喜:“这侄女甚是可人,我喜欢,正好陪我说说话。”

“眼下正是赏菊喝茶好时节,今日园中繁忙,又有公主玉驾,原是我们叨扰了。”顾翁推脱,“待闲些时候再登门拜访,今日吃过茶赏了菊就好。”

“吃茶赏菊是少不得的,午膳也是少不得的。公主的茶会有专门的园子,开了园子备好茶点,开了茶会我们也不得随意进去,就在外头仔细候着。秦一打点茶会十分妥帖,我也放心。虽说候着,一家老小饭还是要吃的,我这茶,吃了饿肚子,哈哈哈!”秦老庄主说话得趣又爽快,主事精明待客周到,顾翁拗不过秦老庄主盛情,只能留下来午膳。

二人在堂上聊得欢实,秦夫人自是拉着舒醴去了后院吃茶。

庄中食材讲究,膳食十分精致。舒醴来了京城大半年,算是头一回吃的正经北方菜系:水晶驴糕、奶汤锅子、水晶莲菜饼、红玉清白银耳羹……七七八八摆满了一桌子,最得心是端上来的一锅炖了两个时辰的羊羹,鲜香滑嫩暖了身子去了秋日浓霜。

“瞧着侄女吃得香甜,日后定要常来。”秦夫人越看舒醴越喜欢。

两家人用过午膳,坐在堂前闲聊。

“园子里菊花开得正好,一儿,你陪舒家妹妹去走走。”今日天色晴好,秦夫人见孩子们干坐着,倒不如叫他们不负秋色自己玩去。

“是,母亲。”秦一领着舒醴出了前堂。

见舒醴离去,秦夫人转头看向顾翁:“顾贤弟,恕我冒昧,舒家姑娘可有婚配?”

这话倒是叫顾翁不好接茬,只得笑笑:“愚弟只顾着酒行,旁的事倒是要问问舒家兄长了。”

“拙襟唐突,此事确是当问舒家老爷,哈哈哈!”秦老庄主打了圆场。

从秦宅出来,舒醴跟着秦一一路到了茶园中心。

“这是菊花开得最好一处,”秦一捡了一处石凳擦干净,“妹妹请坐。”

舒醴方要开口,见远处来了一位宫女,舒醴起身见礼。

“秦家少爷,公主传话请您过去。”来人正是缙云。

“好,秦某这就过去。”秦一回头叮嘱舒醴,“妹妹自己逛逛,若是迷了路,便朝着有茶亭的地方过去问路便是。”说完,跟着缙云去了公主茶会的方向。

见秦一离去,箓竹才松了筋骨:“小姐,我可端了大半日,现下总算可以同您自己逛逛。”

“你这丫头,就知道你是坐不住的。”舒醴被箓竹拉着往茶园深处去。

小课堂:

1、茯茶:茯茶是黑茶的一种,茶香浓郁、营养丰富,属于茶叶中的后发酵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故称为茯茶。“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茯茶。”茯砖茶是古丝绸之路最早黑茶产品,有着它美丽的传说,被誉为"生命之茶"。茯茶独特的保健功效和突出的风味,源于神奇的“发花”工艺。发花即在茶砖内产生金黄色、球状的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金花”在茯砖茶的发酵过程中,通过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等活性物质,极大地提升了茶叶的品质。“金花”是茯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标志,其颗粒的色泽、密度、饱满度是评判茯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能有效调节人体的血脂、血糖和血压,调理肠胃。

2、蜜合:《中国传统色》,编号C15M15 Y25 K0 R223 G215B194,蛰虫咸俯之起色。亦称密合。释正觉《方上人持钵乞颂》咏“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十七回云“只见潘金莲和李瓶儿家常都是白银条纱衫儿,蜜合色纱挑线穿花凤缕金拖泥裙子”。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云“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髻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觉奢华,惟觉雅淡”。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浅黄白色曰密合”。

3、沉香:《中国传统色》,编号C45 M50 Y55 K5 R153 G128 B108,蛰虫咸俯之合色。姚思廉《梁书·诸夷传》载“函内又有琉璃碗,内得四舍利及发爪,爪有四枚,并为沉香色"。李白《杨叛儿》咏“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胡应麟《嘲老杜》咏“宁知谪仙子,捧研在沉香”。宋诩《竹屿山房杂部》载“若沉香色,煎栗壳水,染大红,用红花水膏刷于胶矾纸也”。

4、翕(xī)赩(xì):《中国传统色》,编号C70 M50 Y60 K0 R95 G118 B106,寒露之合色。江淹《从冠军行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咏“瑶草正翕艳,玉树信葱青”。吕向注“翕赩,葱青盛郁貌"。嵇康《琴赋》曰“珍怪琅玕,瑶瑾翕赩”。李善注“翕赩,盛貌”。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咏“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又《咏槿二首》“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梅尧臣《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咏“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陈维崧《风流子》咏“念别我西园,朱曦翕赩,送君南浦,雪浪掀腾”。

5、羊羹:羊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初是用羊肉煮成的羹汤,冷却后变成半凝固的肉冻,味道极为鲜美。羊羹被认为是一种温补菜肴,具有补气血、温中暖下的功效。其核心食材羊肉性质温热,味甘,与鸡汤等汤底搭配,能够提升整体的滋补效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赏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