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正,霍去病睁开眼,不论夜里何时入睡,定会卯时醒来。
赤灵已备好衣物立于门前,听见里头响动,便命小厮端了热水进去,自己将衣物送入放置暖阁,再将昨日换洗之物拿出,暖阁之内只留了小厮伺候。
霍去病着中衣洗漱毕,束了发,罩了衬袍,披了靛青流云纹经锦箭袖外袍,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流云纹绲边,戴靛青缣刺绣云纹护腕,极为挺括。服侍穿戴的小厮端了楠木雕花的盘子过来,里头齐整躺了两排玉牌带头和玉钩。霍去病修长指节划过玉面,最后停到鎏金铜框镶玉牌带头上:“这个。”束好腰带,又问:“那双云纹绣边长靴呢?”小厮一愣。“就是月前从少府拿回来玄青色那双。”小厮回过神,赶紧捧了过来。
天气晴好,媚阳满枝。
霍去病信步迈出屋子,阔步前往正厅向卫青请安去。卫青已然端坐于正厅喝早茶,他正等霍去病一同用膳,府里没有女眷,幼子跟着奶妈子在三进院子里吃住,醒得晚些。
远远见霍去病束发戴冠,脚下稳健星目盛笑而来,只有在卫青面前,霍去病才眉眼含笑。
“请舅舅安!”去病曲一膝跟卫青请安。
“去病,快来入座。”
舅甥二人有些时日未见了,用了早膳,在偏厅闲谈。
辰时,林管家来报:“大将军,舒家酒坊顾翁递了拜帖。”遂将帖子递了过去,卫青正纳闷,林管家补道:“也是巧了,前日少郎在街上救了舒家独女,我与那舒家管家顾翁相识,他听闻将军今日在府里,想趁着送贺酒的机会向将军聊表谢意。”
林管家回头望了望霍去病:“正好今日少郎也在,赶巧。”
原来,顾翁昨日来信询问送酒一事,恰巧得知大将军回府,想着便是见不着霍少郎拜见大将军卫青也是一样的,定要把霍少郎搭救舒家小女的谢意带到。
这大将军日理万机,碰见一次不易,顾翁与舒醴商定后紧赶着递了拜帖。
“舒家?”卫青合上拜帖,抬头问林管家:“可是陛下钦定的贡酒舒家?”
“正是。”林管家答道。
“少郎救了舒家之女?”卫青转头看向霍去病,正了正身子,“快请!”
他知道的舒氏酒坊远不止贡酒之家简单。这次大婚,武帝御赐了舒家贡酒。早在卫青封侯拜将之前,就有耳闻,这舒家自高祖起业,世代酿酒,虽是南来商户,却是京城酒行之首,叫他另眼相待的,还是舒家虽也经商盈利,却常救济穷困,武帝北伐匈奴征粮纳银,舒氏酒坊捐银更是京城商户之首。
霍去病端坐于堂下,双手扶膝,一直未曾言语,谁都没注意到他双目深潭里浮过的一丝涟漪。
林管家带着舒氏伯侄二人过垂花门扶长廊而来,霍去病微微偏了头,寻那纤细身段去。远远见与一长者同行头戴帷帽的女子,那长者必是顾翁了,而那盈盈一把就能握过去的柳腰定是舒家独女,错不了。
至厅前,顾翁携了舒醴拜见卫青:“拜见大将军!”
霍去病端过来臂旁的明前绿茶,掩面而饮,只见得眉宇微蹙。
“顾翁快请起,”卫青一扬手:“看座。”
舒醴与顾翁起身,隔着帷帽羽纱隐约见堂前正坐一三十有余英气十足的男子,鸦青锦袍深衣曲裾,一双黑色云纹刺绣长靴;堂下,正坐一箭袖束腰长袍饮茶少年,腰间赫然佩着鎏金铜框镶玉牌带头,浮雕螭虎,透雕猛虎。虽隔了羽纱,但这玉牌带头舒醴断不会认错:“他就是霍家少郎了。”舒醴心头微微一震,忆起前日马上失态,双颊泛起红晕,竟有些微微发烫。
“顾翁,舒小姐,”卫青探手引见:“这便是少郎去病。”
顾翁拱手作揖问道:“感谢郎官那日出手相救!”舒醴亦欠身行了大礼。
霍去病抿茶下咽,放下耳杯,起身合拳:“顾翁、舒小姐不必言谢,说来是我惊了小姐车驾,惭愧!”
卫青听来,原是去病惊了他人车驾,难怪这小子先前不言语,笑道:“顾翁与舒小姐客气了,想来是少郎无礼在先,还望见谅!”
“哪里哪里,”顾翁才入了座:“原是下人驭马不精。”
霍去病坐下来,看了眼舒醴,她不曾多言,今日披了娟色云纹刺绣披风,想是从犍为郡来不习惯这关内风硬。如此看过去,帷帽下更平添几分娇弱,大不同于北方女子。披风之下却是配色清绝鲜少得见的襦裙样式:束腰高至胸前,藏腰其中,身量愈显娇俏玲珑。霍去病不禁多看一眼。
“大将军,霍郎官,”顾翁起身拱手道:“今日我们来得匆忙,将军初五大婚,略备了薄礼聊表谢意,恭贺将军大婚!”说罢,呈上去了缣帛礼单。
林管家接过去呈给卫青,卫青不能拂了舒家好意,自然是双手接了过来:“谢顾翁美意!”
卫青又寒暄了片刻,顾翁才携舒醴告辞。
待林管家送他们出去,卫青才打开礼单,这礼单原是扎了两份:一份书“卫大将军台启”,一份却是书“霍郎官台启”。
“少郎,”卫青转而递给他,“你的。”
霍去病一挑眉毛:“我?”接了过去。卫青踱步去了正院书房,霍去病才拿着礼单径自往自己院子里来,到了书房,定定望着礼单,还是拆开来看看。正打开,发现里头还夹了封素书,娟秀的字体映入眼底:
“霍郎官台鉴:那日幸得郎官相救,心下感念,本不该叨扰,只一件,小女子有一事相询,那日遗失玉簪一只,这玉簪于我十分紧要,若郎官有幸拾得,实在欣喜;若未曾得见,望郎官海涵今日唐突之举。祉请勋安。舒醴。”
缣帛上附有一幅玉簪的精细图画,霍去病扬身倚靠到金丝楠木雕花椅背上,靛青护腕之下素书娴静,左手食指轻敲楠木书案,恰恰落在那玉簪图上,眉宇舒展:这玉簪,正是他靴内那只!落笔处“舒醴”二字娟秀干净,溢满风骨,叫人忍不住要探寻这风骨与那纤细曼妙的身形有何不同。照素书之言,舒家小姐约定了归还玉簪的地方,便是横门大街上东市的酒楼“南斋坊”,她会在酒楼玉竹阁间等候。
霍去病抬头看了看天色,正是午时,山岚正候在书房等他前去用午膳,舒家小姐约了今日申时一刻,时间尚早。
卫青夹了一筷子白玉竹荪到霍去病碗里:“这是南来的玉荪,鲜嫩爽口。”
霍去病端碗谢过:“舅舅,明日的宾客名单我又核对了一遍,有一件尚需同舅舅商议。”顿了顿道,“今日上礼的舒家是否需要加请帖?”
卫青望向霍去病,会意:“若是不加是拂了舒家好意,只不过京城商行一言一行皆牵扯少府,你就代舅父回了舒家一处礼即可。”
“是。”霍去病应声,这样也好。
午膳后,卫青去后院看孩子,霍去病吩咐林管家拿着回帖,备份薄礼去一趟舒宅。他自己往卧房这边来,进了房间掩门,走到右暖阁靠墙的花梨木多层巾箱,里头琳琅满目尽是他平日穿戴之物。霍去病顺手拉开从上往下第二层右边的暗格,里面静静躺着舒醴的玉簪,触之即温,他正要拿起来忽听得外头小厮来报:“少郎,宫里娘娘有旨意,着您即刻进宫。”
宫里娘娘正是卫夫人,如今已贵为中宫皇后。“即刻?”霍去病追问一句,他紧了紧手里的玉簪。“是。”门外小厮答道。
霍去病只好将玉簪放回暗格,转身出了暖阁:“知道了。”也不换衣服就往前院大门去,边走边喊:“毕城,牵马过来!”
毕城,霍去病的贴身侍卫之一,另一名叫齐丰,皆是卫青为霍去病寻的一等一侯府近卫。
等霍去病到大门处,毕城已牵马立于台阶前,齐丰也跟了过来。
“今日是娘娘宣见,你与齐丰不必一同跟去,你留在府中,”霍去病一跃上了乘风,回头道:“若我申时正还未回来,你便替我去一趟东市的南斋坊玉竹阁,只与阁中人说一句‘我去了宫里’即可。”
毕城听得清楚,却不知何意,正待要问,只见少郎已带着齐丰蹄声踏踏远去。
却说舒醴与顾翁从长平侯府送了贺酒回来,已是正午时分,日头正盛。用过午膳后,舒醴歪坐在阁楼上,看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
箓竹端了水果过来:“小姐,斋坊送的果子。”
“箓儿,你看着点时辰,”舒醴吃了口果子,“叫车夫备了马车,我们早些过去。”
玉簪一事,舒醴不想声张,顿了顿又道:“若是伯父问起,就说我馋了南斋坊的珍馐。”这倒也不奇怪,南斋坊是这京城有名的酒楼,藏尽南来北往的美食。冬日的暖阳浅浅落在舒醴明媚的眸子里,映出她眉间唇角的笑意。
小课堂:
1、衬袍:汉代衣服的第二层。具体来说,汉代的衣服结构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内层为衣,外层为裳,内外分三层,即衬衣(小衣)、中衣(衬袍)和外衣(外袍)。此外,有时为了保暖或显示富贵,会穿多层衣服,最多的达三层以上,这种多层衣服被称为“三重衣”。
2、靛青流云纹经锦箭袖外袍:①靛青:靛青色是一种介于蓝色和青色之间的颜色 ,它通常比纯蓝色更深,更偏近黑色。在光谱中,靛青色的波长位于蓝色和紫色之间。靛青色的名称来源于一种天然的染料——靛蓝,这种染料是从蓝靛植物中提取的,用于染制纺织品和艺术品。靛青色在传统色彩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②经锦:经锦又称“经丝彩色显花”。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丝织提花技术,战国时经锦技艺有很大发展,但纹样造型仍较刻板。到了西汉造型方面力求摆脱经纬线走向纵横欹斜的限制,开始采用自由曲线来表现较为写实的纹样形象。
3、绲边:为衣服、鞋子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也写作滚边。
4、缣: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之古称。《释名·释采帛》:“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绢,染兼五色,细致不漏水也。”《说文》解释,缣就是双丝的缯。汉以后,多用作赏赠酬谢之物,或作货币。
5、护腕:古代的护腕,也称为护腕或环臂甲,是一种用于保护腕部的装备。它们主要由布料、丝绸、钢铁等材料制成,用途多样,既可以在平时佩戴以防止受伤,也可以在战斗中提供防护。
6、帷帽:帷帽,指亦作“帷冒”,在帽檐一周带上薄而透的面纱。
7、深衣曲裾:深衣是秦汉时期一种典型的服饰形制,特点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形成一体式的长袍。深衣在西汉时期非常流行,是男女皆可穿着的正式服饰。深衣的衣襟可以是直裾(衣襟垂直向下)或曲裾(衣襟绕身而下)。深衣是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直裾和曲裾两种形制。
8、娟色: 明亮如娟的茶色。“娟”字常用来形容女子娟秀、温婉的气质,可以理解为一种柔和、温暖的茶色,类似于淡茶或红茶的颜色,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这种颜色在秋天穿着尤其合适,能够与秋季的萧瑟氛围形成柔和的对比,增添一份温暖和优雅。
9、襦裙:这里冲破束缚用了隋唐时期汲取少数民族服饰风格才时兴的齐胸襦裙,颇有汉代西南夷之风,与舒醴生活环境相符。襦裙是汉服的一种,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与隋唐。其特点是上衣(襦)和下裳(裙)分开,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长度较短,下裳为长裙。襦裙以裙腰高低不同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以领子样式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分为单襦、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近于袄,不同之处在于有无腰襕。
10、缣帛:古代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具有多种用途,包括书写、赏赐和货币等。
11、台启:台启主要用于古代书信或公文的敬语,表请求对方打开信封 。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礼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初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