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五个月过得可真快!苏清晏和沈慕言带着“同人社”那帮兄弟,就跟滚雪球似的,把势力从月牙村慢慢铺到了整个涿雄县。
怎么铺的?就是“乡村包围城市”那套。
先是把高产土豆、红薯的种法教给周边村子,老百姓尝到甜头了,自然就认“同人社”。
苏清晏的“三刀六会”也没闲着,“情报会”的老村长他们,就像长了顺风耳,哪个村有矛盾,哪个村有困难,他们先知道,“民生会”的人就去帮忙解决,很快,全县十八个村,都成了“同人社”的铁哥们。
“慕言,你看,这才五个月,咱们的人已经能在全县各村自由走动,消息也跟长了腿似的,县衙里那点动静,咱们闭着眼都能猜到个七八分!”苏清晏摸着肚子,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远处田埂上忙碌的村民,笑得眉眼弯弯。
沈慕言刚从外面巡查回来,一身尘土,闻言咧嘴一笑:“可不是嘛!清晏,你这脑子,真是神了!‘乡村包围城市’,这招高!现在,咱们的人不仅能种地,还能管事儿了!”
苏清晏白了他一眼:“别夸我,先说说正事。那狗官县令,咱们观察了这么久,他鱼肉乡里,中饱私囊,老百姓早就盼着换个好官了。”
沈慕言点点头,神色一肃:“我知道。‘三刀卫’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卫都准备好了,‘情报会’也拿到了他贪赃枉法的实锤。就等一个机会。”
“机会不就来了嘛!”苏清晏眼神一亮,“下月初十,是他老娘的寿辰,他肯定要大摆宴席,收礼受贿。到时候,‘龙牙卫’的赵虎带几个人,去他老窝把证据搜出来,再让‘民生会’联合各村村长,联名上书县衙,要求罢免他!内外夹击,他还能跑得掉?”
沈慕言一拍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干!”
果然,没过几天,县令就被“请”下了台。没费一兵一卒,就像端掉个小菜碟。老百姓们敲锣打鼓,把沈慕言推到了新县令的位置上。
“沈大哥,恭喜啊!这下涿雄县的天,可就真的由咱们‘同人社’说了算喽!”李二柱扛着新上任的牌匾,咧着嘴笑。
沈慕言看着满街的百姓,又看看身边一脸淡定的苏清晏,心里又激动又有点发懵:“清晏,这……这真成了?”
苏清晏白了他一眼,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忘了你以前是干啥的?你是将军时,箭术精准,心思缜密,管个县还不是小菜一碟?再说了,有我给你当军师,怕啥?”
她凑近他耳边,小声说,“再说了,你是我男人,我当然支持你。以后,你就是‘沈县令’了!”说着,她自己先笑弯了腰。
沈慕言被她逗乐了,挠挠头,也笑了:“行!听你的!以后,这涿雄县,咱们夫妻同心,一起把它管好!”
当上县令,沈慕言还真不含糊。他让苏清晏负责出谋划策,自己则雷厉风行地处理政务,清退一批魏公公和崇高的旧部,提拔了几个“同人社”里有能力的年轻人,把县衙打理得井井有条。
要说“同人社”最赚钱的买卖,还得是工匠会搞出来的新东西。之前村民们自己做的豆豉、豉汁,那玩意儿,要么太咸要么太淡,放几天就发酸,味道也单一得很。
苏清晏早就看在眼里,跟工匠会的李二柱他们嘀咕:“咱们能不能琢磨琢磨,把这豆豉、豉汁改良一下?”
李二柱是个实在人,一听有新花样,眼睛都亮了:“苏先生,你说怎么改,我们就怎么干!”
苏清晏拿出纸笔,画了个大概的法子:“第一,发酵不稳定,咱们就控制好温度、湿度,用咱们自己培育的菌种,保证每一批都一样。第二,风味单一,就多加点香料,八角、桂皮、花椒什么的,试试不同配比,肯定能调出好味道。第三,酱汁不纯,就多过滤几遍,让它清澈透亮,咸香适口。”
李二柱他们几个老师傅,跟着苏清晏捣鼓了小半年,试了上百种配方,失败了无数次,终于把这豆豉和豉汁改良成功了! 改良后的东西,颜色红亮,闻着香得很,吃起来更是鲜掉眉毛!
苏清晏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哎!这个好!比以前好吃多了!”
李二柱挠挠头:“先生,这……这叫啥名儿啊?”
苏清晏想了想:“以前是豆豉、豉汁,现在改良了,又能做菜又能调味,就叫‘酱’和‘酱油’吧!‘酱’是豆豉做的,‘酱油’是豉汁做的,简单明了!”
“好!就叫酱和酱油!”大家异口同声道。光有好东西还不行,得卖出去,还得卖个好价钱!这事儿,就交给了“商业会长”——那个以前在镇上开杂货铺的老王头。
老王头精明得很,一听苏清晏的计划,眼睛都放光了:“苏先生,沈县令,我有办法!”
“啥办法?”
“瓷器包装,高价拍卖!” 老王头让人烧了一批精致的青花瓷瓶和小陶罐,把酱和酱油装进去,看起来就跟宝贝似的。
然后,他在县城最大的绸缎庄和酒楼门口贴了告示,说“同人社”新研制的“苏记酱”和“苏记酱油”,数量有限,只此一批,今晚子时开始,在城南酒楼公开拍卖!
这一下,可把县城里的乡绅富户们给馋坏了!谁不想尝尝鲜,谁不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吃的是“苏记酱”?拍卖那天晚上,城南酒楼灯火通明。
老王头一喊价,那价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一小瓶酱油,竟然被一个盐商拍到了五十两银子!一罐子酱,更是被一个绸缎庄老板以一百两银子买走!
沈慕言在一旁看着,眼睛都直了:“乖乖,这比种一年土豆还赚钱!” 苏清晏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这才哪到哪?等咱们把这‘酱’和‘酱油’的作坊建起来,扩大生产,以后赚的钱,还多着呢!”
结果你猜怎么着?第一批货,整整拍了五万两白银! 老王头数着白花花的银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跑到苏清晏和沈慕言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先生,县令大人!这钱……这钱怎么分?”
苏清晏摆摆手:“这钱,一部分用来扩大‘工匠会’,多招些人手,把酱和酱油的产量提上去。另一部分,就用来帮衬那些还没种上高产作物的村子,还有‘三刀六会’的兄弟们,让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好一点!”
“好嘞!”老王头乐呵呵地应着。
沈慕言看着苏清晏,眼神里满是骄傲和爱意:“清晏,你真是咱们‘同人社’的福星!”
苏清晏靠在他胳膊上,摸着肚子,笑得一脸满足:“不是我,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等孩子生下来,咱们就有更多帮手了,到时候,这涿雄县,咱们要让它变成‘同人’的乐土!”
阳光照进县衙,也照进了苏清晏和沈慕言的心里。五万两银子,不仅仅是钱,更是“同人社”实力的证明,是他们“以民为本”理念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路还长着呢,但他们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把这“同人”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