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1916年凡尔登战役的胜利者——因为他,入侵者未能达到目的;因为他,我军重获士气,取得胜利——他现在就在我身边,倾其智慧与力量服务法兰西。”国防部长雷诺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沉稳而有力。
伴随着贝当元帅慷慨激昂的演讲,周静娴打开了伊莉丝寄来的信件。
麦克唐纳夫人身体每况愈下,巴黎的物资配给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她们也准备离开,寻找机会前往美国。
信纸上布满涂改痕迹,伊莉丝似乎有很多话想说,最终却只写下一句“珍重”。
周静娴怅然抬头,耳畔恰好响起雷诺的声音:“政府在巴黎,也将永远留在巴黎。”
5月19日的巴黎圣母院格外喧嚣,雷诺部长和贝当元帅带领着内阁成员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弥撒,同行的还有英、美、加三国大使。
他们向神明请愿,希望法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周静娴不知道神明会不会应允,她只知道这次活动后有数不清的稿件需要审查。
尽管新闻信息监管署每天连轴转,巴黎人的恐慌却没有消减分毫。
比利时和荷兰难民充斥在大街小巷,关于战争的可怕故事随之而来,弥漫在巴黎的上空。
许多人相信德国间谍假扮成难民、修女、甚至是撤退的法军,混迹在巴黎,伺机破坏。
为此,吉杜罗署长大发雷霆,勒令所有部门加大审查力度。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让我去堵住难民的嘴。”
一走出会议室,抱怨的声音此起彼伏。
组长板着脸,训斥的话语未曾出口,刺耳的警报声却抢先一步钻入耳中。
人群的呼吸瞬间凝固,下一秒便炸成混乱的洪流。楼梯口的铁栏杆被挤得咯吱响,皮鞋跟磕在石阶上的脆响,女人的丝巾被扯掉时的惊呼声,还有谁的速记本摔在地上,纸页四散。
周静娴被夹在中间,后背撞在坚硬的墙壁上,往骨子里渗着寒气。
巨大的爆炸声接连响起,地板为之震颤,整栋大楼仿佛下一秒就会坍塌。
她挤出人群,跟着几个身影冲进电梯,黄铜门合上的瞬间,空袭监督员伊戈尔挥着手,大声吼叫:“都出去,空袭期间不准乘电梯!”
“你不也在里面?”一个年轻男人质问道。
“我要去楼顶观察这次轰炸的破坏情况,你们赶紧出去,来不及去防空洞就自己找地方躲着。”
伊戈尔按下开门键,抬起的手臂却被一个中年人拦住。
“我们不会影响你工作,你也不用管我们。再耽误下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你们……唉!”伊戈尔不再坚持,任由电梯门关闭。
电梯随着酒店一同在轰炸中颤抖,周静娴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随之抖动,她下意识后退,直到后背完全贴上冰冷的壁面,才稍微安心。
“叮”的一声轻响,黄铜门刚开条缝,热浪就裹着硝烟味涌进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冲出去,伊戈尔的皮靴踩过周静娴的鞋尖,他推开天台铁门的“吱呀”声,很快就被轰炸机的尖啸碾碎——那声音像无数根钢针钻进耳膜,连心脏都仿佛被攥住,跟着那越来越陡的俯冲角度一起往下坠。
周静娴下意识捂住耳朵蹲下,视线穿过敞开的铁门,她看见轰炸机的黑影掠过埃菲尔铁塔的尖顶,像群巨大的铁鸟。下一秒,火光在塞纳河对岸炸开,刺眼的光亮灼得她眼前一片白,睫毛上落满细碎的光屑。爆炸声滚过来时,她感觉整个奢华大陆酒店都在往下沉,像被这股力量拽着,要跌进巴黎地底那片黑暗里。
轰炸的火光把天空染成块烧红的铁,整整一个小时,周静娴蹲在顶楼的阴影里,数着轰炸机俯冲的次数。第十七次时,她看见塞纳河上的游船燃起大火,像片漂浮的火海;第三十二次,圣母院的尖顶在烟尘里晃了晃,彩绘玻璃的碎片混着灰烬落下来,在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光。
防空洞的铁门早就被炸毁,侥幸逃出来的人踩着碎玻璃往街角跑,有人的皮靴后跟挂着半片血衣,有人怀里抱着没了声息的孩子,孩子的小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黑面包。
傍晚的广播里,播音员的声音比往常更圆润,像裹了层蜜糖:“今日空袭造成轻微损失,市民无需恐慌,秩序正在恢复中。”
窗外,收尸队的推车碾过碎玻璃,车轮发出咯吱的响,车板上的白布单被风吹起,露出下面蜷曲的肢体,数量比广播里说的“轻微损失”多了太多。
晨光贴着奢华大陆酒店的窗玻璃爬进来,带着点灰扑扑的白。周静娴推开办公室的门,迎面就是一阵纸张翻动的窸窣声。往常这个时候,打字机的敲击声该像雨点似的落下来,此刻却只剩空荡。
勒内正把一摞文件往牛皮纸袋里塞,动作急得指尖都在发颤。纸袋口没扎紧,几张稿纸滑出来,他弯腰去捡,袖口蹭过桌沿的墨水瓶,深色的墨水在桌面上漫开一小片。
西蒙娜的公文包敞在桌上,里面露着半本速记手册,纸页被翻得卷了边。她正把几支钢笔往包里扔,笔帽没盖紧,笔尖在帆布上戳出几个深色的点。见周静娴进来,她抬了抬下巴,声音有点哑:“来了?快收拾东西吧。”
组长站在档案柜前,正把一叠印着“监管署”字样的信封塞进皮箱。皮箱的锁扣坏了,他用根绳子在箱盖外绕了两圈,绳结打得仓促,松松垮垮的。听见动静,他转过身,眼下的青黑比昨天重了些,说话时喉结动了动:“署长凌晨带着重要档案走了。”
周静娴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工位上:桌上还摊着昨晚没审完的稿纸,此刻被穿堂风掀得簌簌响。
“火车站早挤满人了。”勒内把包甩到肩上,背带勒得他脖子发红,“我托了个在火车站的朋友,说一会儿有趟运货的闷罐车,能捎人到图卢兹。”
他往门口退了两步,“去晚了怕挤不上。”又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个干硬的面包,往周静娴手里塞,“拿着,路上吃。”
办公室里所剩不多的人陆续离开,组长最后一个走,他锁门时,钥匙在锁孔里转了三圈才卡紧。
临走前,他拍了拍周静娴的肩,掌心的茧子蹭得她脖子有点痒,“往南走,或者往西,总之离巴黎越远越好。”
门合上的瞬间,周静娴听见走廊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有人喊“去里昂的马车还有位”,有人骂“火车站的票全被当官的抢了”。
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干面包,硬得硌手,像这突然断了路的日子,没一点缓冲的余地。
酒店的电话挂在墙角,周静娴走过去时,指尖先在听筒上顿了顿,冰凉的外壳上还留着谁的指纹,或许是勒内早上打的,又或许是西蒙娜。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按在拨号盘上,数字转得滞涩,“咔嗒”声在空荡的屋里荡开。
第一遍拨号结束,听筒里只有持续的“嗡嗡”声。周静娴把听筒贴得更紧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撞在耳膜上,混着窗外隐约的车辙声。直到忙音“嘟嘟”地钻出来,她才慢慢放下听筒,金属挂钩碰在机身上,发出轻响,像声叹息。
她靠在墙上,掌心全是汗,蹭在褪色的墙纸上,留下浅淡的印。监管署的人差不多走光了,走廊里偶尔传来踢到文件袋的声响,是谁落下的,没人回头捡。周静娴闭了闭眼,又抓起听筒,拨号盘转得比刚才稳些,只是指尖仍在发颤,把“3”拨成了“2”,又倒回去重拨,齿轮摩擦的涩响里,裹着她没说出口的慌。
第二遍的“嗡嗡”声刚响到第三下,突然被一声短促的“喂”截断。
是个男人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混着听筒的杂音,飘进耳朵时,周静娴莫名觉得耳熟,可脑子乱得像团被揉过的稿纸,怎么也抓不住那点模糊的印象。
“请问……多萝西在吗?”她的声音有点抖,手指无意识绞着听筒线。
听筒那头静了静,只有隐约的响动,像是有人在远处搬东西,磕碰声闷闷的。过了片刻,那声音才又响起,比刚才清楚些:“多萝西。”
没有多余的话,就这一个词,喊得仓促。周静娴握着听筒,听见那边传来脚步声,然后是布料摩擦的窸窣,接着,多萝西的声音撞了进来,带着点喘,还有点疲惫:“静娴?”
“多萝西!”周静娴的喉结动了动,把堵在嗓子里的慌咽下去,“你……你打算怎么办?监管署的人都走了,我……”
“我在收拾东西,”多萝西的声音里混着纸张翻动的响声,“打算开车往南走,去波尔多,那边有朋友接应。”
周静娴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她攥紧听筒,指节发白:“能……能带上我吗?我没找到别的路子,火车站全是人……”
听筒那头的响动停了。周静娴能听见自己的呼吸,粗重得像拉不动的风箱,直到多萝西的声音重新飘过来,带着点无奈,却很肯定:“能。只是现在走不了,车胎昨天被碎石扎破了,得等补好,还得去囤点汽油——到处都缺。”
“要等多久?”
“最少两天。”多萝西顿了顿,语气软了些,“后天早上八点,我去酒店楼下接你。带好要紧的东西,别多带,车装不下。”
周静娴靠着墙,慢慢松了手,听筒线在指尖绕了个圈。窗外的阳光又斜了些,照在身上,有了些许暖意。
她对着听筒说了句“谢谢”,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听见,然后慢慢放下听筒,挂钩与机身碰撞的轻响,在空屋里荡了荡,像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哪怕只落了一半,还有两天的悬空要熬。
互动视频发布啦,大概是前12章的内容,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沉浸式体验一下[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空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