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大观园穿现代 >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其实不需要语文老师带着姊妹们阅读、分析,姊妹们也能感受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

只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有点悲伤,姊妹们都担心黛玉和宝钗会触景生情。

她们一边将心思放在课文上,一边微微侧过头去瞧黛玉和宝钗的脸色。

黛玉眼中蓄满了泪水,她低着头,不肯让眼泪掉下来,更不肯让旁人瞧见。

文章里的“爸爸”去世时,主角英子十二岁,正巧是在英子小学毕业的那一天。

而当年林如海去世,黛玉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

她还记得那年冬天接到父亲从扬州寄来的家书,她欣喜雀跃地拆开信件,谁知看到的却是父亲身染重病,要接她回扬州去。

黛玉在病榻前侍奉了半年,林如海不像文章里的“爸爸”那样,让英子硬着头皮去外头闯练,他只是默默地安排好了黛玉的后路,甚至许多细节连黛玉都不知情。

她依稀记得,父亲有一盆极为喜爱的墨菊,公务之余总是忍不住踱步到墨菊前,端详欣赏一番。

九月初三那日正在花季,不知当日那盆墨菊的花瓣可是掉了?可惜她已经记不大清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黛玉读到这一句,用手帕暗自拭去眼泪,装作没事人一样抬起头。

她能够如男儿一般坐在课堂里光明正大地上学读书,她有海棠诗刊,有一众姊妹互相扶持。

虽然父亲临终前为她安排的后路没起到用处,但父亲母亲在天之灵,必然会为她今日的成就感到欣慰。

下了课,宝钗走到黛玉的课桌前。

黛玉瞧见她的眼圈也是红的,心里暗暗叹了一声。

红楼一书里提到过,薛父在时酷爱此女,若是薛父还在,宝钗也不必被迫长大,小小年纪就养成一副沉稳懂事的性子。

姊妹二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会子只沉默地牵着对方的手,都不说话。

其余姊妹担心她们心里难受,这会儿都无声地陪在黛玉宝钗身侧,轻轻拍拍她们的背。

黛玉看着一张张担忧的脸,忽然想起《送别》的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她虽喜散不喜聚,这会子难免心内怅然。

这些姊妹等到长大后会不会也要各奔东西天各一方?

宝玉见黛玉久久不说话,怕她又因为郁结于心惹出病症来,就想引她主动说出心事。

“林妹妹,宝姐姐,你们还好么?”

黛玉故作轻松地笑了笑:“难过一会儿子也就罢了,难不成整日哭哭啼啼的吗?”

宝玉只怕她是在逞强,眉头皱起,张了张口想要说点儿什么。

黛玉却先笑着转移话题:“好了,不必来劝慰我。说来我记得,我们五年级时学的《窃读记》同样是这位作者写的对不对?”

“说来倒巧,作者和林妹妹一样,也是姓林的。”宝玉道。

“书里有句话我觉得有意思,还抄在本子上了。”湘云说着去翻书包,把本子举起来给姊妹们看。

只见左面第一行写着一句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黛玉抿唇一笑:“对我来说这句话该改上一改。”

宝玉忙问:“如何改?”

黛玉笑道:“换作我,该说‘记住,你是吃药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宝玉捧场地抚掌大笑:“好在如今已经大好了,连药都不必吃了。”

今天这篇《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黛玉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宝钗说昨天她在图书馆瞧见过,还记得放在什么地方。

等到下午放了学,黛玉就和宝钗一起去图书馆,宝玉和湘云也跟着来了。

他们写完作业,各人拿了一本书看。大家虽然自己看自己的,并不交流,只听得翻动书页的声音,却别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

一连在图书馆泡了几天,黛玉看完《城南旧事》,又看完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余华的《活着》。

这些书和她从前看的都不一样,史书上只会记载“岁大饥,人相食”,而《活着》描写的却是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发生的苦难。

看到最后外孙苦根在意外中失去生命,只剩福贵一个人买下一头老水牛和它相依为命,黛玉合上了书,眼神冷静而悲悯。

她走出图书馆时,外头风雨欲来,天阴沉沉的,空气粘腻而沉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便停下脚步,就站在檐下望着天边堆积的黑云。

宝玉看着她的背影,竟然觉得黛玉此刻是孤寂的。

她像是生长在悬崖上的天山雪莲,他甚至没办法大言不惭地说能够帮她挡住风雪,更不知她的花瓣会不会在冰天雪地里凋零。

这种猜测令宝玉心惊,他灵机一动:既然事情因书而起,那我就去多寻一些有趣的书来,总有能让林妹妹看了欢喜的。

宝玉顶着倾盆大雨跑去晓翠堂找朱丽,请朱丽帮他办一件事。

*

第二日下了课,宝玉抱着书包神神秘秘地凑到黛玉旁边:“妹妹,我这儿有几样有趣的东西给你瞧。”

他手里抱着的书包没拉拉链,大敞开着,露出几本封面花花绿绿的书,看着不像是图书馆里的名著典籍。

黛玉笑说:“什么有趣儿的东西,难道就是这几本书?”

宝玉忙小心地左顾右盼,确认周围没有别的姊妹才松了一口气:“妹妹低声些,可别让宝姐姐知道我带着你看闲书。”

“宝姐姐又不会拘着我不让我看课外书,倒被你说得跟洪水猛兽一般。”黛玉道。

宝玉讨好地笑了笑,拉着黛玉走到昔日并读西厢之处,见四下无人才把那几本书从书包里拿了出来。

“昨日我托朱姐姐找书,朱姐姐问我是要看老师们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籍,还是老师们不推荐看的网络小说。”

“我想着老师们推荐的必读书籍虽然不会像四书五经那样枯燥,但多半就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图书馆里都有何必让朱姐姐帮忙找呢。”

“我就说要老师们不推荐看的,朱姐姐就买了这些书带进园子里来。”

黛玉仔细一看封面上的花字,灿然笑道:“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时兴的网络小说,你又何必遮遮掩掩的生怕宝姐姐看见?”

项目组的人并不古板,红楼众人要看小说项目组就买了几百本放在图书馆里,随便红楼众人看,反正外头像他们这个年纪的中学生也没少看。

之前惜春从龙傲天作品里学来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莫欺少年穷”,觉得有意思极了,翻来覆去在姐姐们面前念叨,还惹得姐姐们好生笑话了她一通。

宝玉赔笑道:“这几本书可不一样,听说这几本书都是市面上有名的宅斗文,项目组对这些书多有批判,因此没有放在图书馆里。”

项目组要是听到这话,一定会大义凛然地拍拍胸口:我们是有追求的!

金庸古龙琼瑶的作品算是当代经典,各类武侠、修仙、种田、无限流里同样有不少写得好的,但项目组实在没办法降低自己的底线让姊妹们看宅斗文。

黛玉好奇,随手拿起一本名为《娇宠嫡女之侯府世子妃》,从头一目十行地阅读起来。

宝玉和她一样没看过这些书,就坐在黛玉身侧跟她一起阅读。

看到二十页,女主称呼弟妹时一口一个“我这庶出的妹妹”“我这小娘养的弟弟”,宝黛二人眉头微蹙。

看到四十页,女主雷霆手段发卖了贴身侍女,宝黛二人面露不悦。

看到六十页,女主的父亲、一个当朝国公爷打杀了恃宠生娇的侍妾还被称赞说治家严明,宝玉终于忍不了了。

他收走黛玉手里的书嚷嚷道:“这样的书还留着做什么,不如早些扔到灶台里当柴火烧了算了。”

黛玉也连连冷笑:“这本书足足有三百页,只怕其中只有几十个字还算看得,剩下的糟粕早该删了去,省得印出来浪费纸张。”

宝玉垂头丧气,语气沮丧:“原是我不好,我不该没看过这些书就拿到妹妹跟前来,污了妹妹的眼睛。”

他还以为现代这些网络小说就和古代长辈们不让看的《西厢记》是一个水平,所以想着拿这些闲书来逗林妹妹开心,没成想拿来的全都是书中百草枯。

宝黛二人都不愿再看剩下的书,装起来还给朱丽,请她带出园子去处理了,或是扔掉,或是送人,都无所谓。

朱丽看着宝玉铁青的脸色,憋着笑点点头。

这下终于懂为什么老师不推荐了吧?给单纯的宝玉上一课。

做完这事,二人又回图书馆去。

黛玉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文化苦旅》,才看了几页就忍不住轻叹一声:“与这本书相比,刚才那些也可算得上书么?”

姊妹们听了好奇地支起耳朵,追问黛玉看了什么书。‘

黛玉倒是没把宝玉供出来,只笑说:“我来之前在手机上看到一本宅斗小说,里头全都是些混账话,你们也不必看了。”

她这么一说,姊妹们反倒更想看了,软磨硬泡问得了名字,低下头在手机上搜索。

看罢,姊妹们都沉默了。

王夫人气极了把金钏儿撵走,荣国府里都有不少人觉得王夫人冷心冷肺。书里这些夫人小姐比起王夫人手段狠辣得多,居然成了正面人物?

嫡出宝姐姐努力给出一个相对温和的评价:“嗯……作者的想法,当真新颖别致……”

庶出三妹妹冷笑道:“一口一个发卖、打死,还说什么规矩森严,只怕关系亲近的人家听了笑都要笑死了。”

迎春纳罕至极:“外头那些人,不知咱们这样的人家是不能动辄发卖打杀下人的,不知作者是从哪儿听来的这些规矩?”

湘云狭促地眨眨眼:“我听说一句笑话,砍柴的以为皇帝都挑金扁担,他们没见过,只好臆想了。”

她们一通说笑,就把这本书抛在脑后,待到晚餐时分就不再提及。

独黛玉一人耿耿于怀,晚上睡觉前依然忍不住把书里的字句翻来覆去地想。

黛玉心道:他们这儿明明是人人平等,怎么都想着一旦做了“人上人“,就不把丫鬟小厮当人了?还要扯起一面“主仆有别”的大旗来昭示自己的不得已。

倒是比古代爱杜撰才子佳人的穷书生还要像个封建余孽。

黛玉躺在床上,想了许多。

想起宅斗小说里那些主子的狠辣手段,想起《活着》里命运坎坷的福贵,想起祥林嫂,想起鲁迅《狂人日记》里的“吃人”二字。

直至两更天,黛玉还无法入眠。她心里愤懑难抒,不知不觉就起身坐在了书桌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第62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