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大观园穿现代 > 第64章 第64章

第64章 第64章

没人问鹊儿如何了。

众姊妹都明白,鹊儿的卖身契还在李家。

她要么被李家人抓回去,悄无声息地死在柴房里,用草席胡乱一裹扔到城外,被野狗啃食。只有那个叫燕儿的小丫头每逢忌日为她掉两滴眼泪。

要么被张家小姐的死状吓疯了,街上多了个疯疯癫癫披头散发的女疯子,熬不过寒冬死在破庙里。

潇湘馆的空调运转着,将室内的温度稳定在了27℃。

本该凉爽如秋日,一众姊妹却莫名惊出了一身冷汗,濡湿了背心的衣裳,摸去凉浸浸的,无端叫人发寒。

引得宝玉探春争辩的那位李少爷,并不像才子佳人的话本一样占去大半篇幅。

他甚至没来得及展现出他究竟是个痴情种子还是个花言巧语的浪荡公子,就已经倒在了病床上,像个木偶任由老爷太太摆弄。

一个“孝”字压下来,无论是把鹊儿关进柴房,还是要娶张家小姐冲喜,全都由不得他。

宝玉想起被撵出大观园的晴雯,不由自主地就掉下泪来。

他低头默默拭泪,忽然像是被雷劈了一样,灵魂在身躯里颤栗。

慈眉善目的太太,吃斋念佛的王夫人。

天不假年的少爷,英年早逝的贾珠。

为夫殉节的张家小姐,青春守寡的李纨。

这篇小说处处都有荣国府的影子!

宝玉张了张口,想问黛玉:鹊儿是谁?

是大哥贾珠身边的通房丫头,是他身边的袭人,是被撵出大观园的晴雯,是投井身亡的金钏儿,还是被大老爷险些要去的鸳鸯?

但他终究没能问出口。

宝玉记忆里的宁荣二府,是朱门绣户,是钟鸣鼎食之家,可以让他安心做一辈子富贵公子,不必迫于生计去做违心之举。

他今日才看穿了荣国府的真面目,什么祖上威名赫赫,什么门第高不可攀,还不是一个吃人的魔窟!

众姊妹从前生活在大观园这处“世外桃源”里,即使有烦恼纷争,也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小打小闹。

在来了现代之后,大观园更是彻底和宁荣二府撇清了关系。

姊妹们几乎快要忘却自己曾经生活在一个落后封建充满陋习的社会环境里,转而张开手拥抱平等自由的现代新社会。

但黛玉的这篇文章,近乎无情地撕开了冠冕堂皇的伪饰,把残忍的真相**裸地摊在众人眼前。

既是对自己的反省,又是对姊妹们道德的拷问。

她们在荣国府里扮演的到底是怎样的角色?

她们是主子,像文中的“太太”那样心安理得地使唤下人,同时她们又是“张家小姐”,她们的婚事是家族用来交换利益的筹码。

她们是压迫者,是牺牲者,是听话的女儿,是贤淑的妻子,是掌上明珠,是家族的弃子。

就像鲁迅《狂人日记》里说的那样,“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她们是不是在无意识中吃过人?日后又要被人吃?

思及红楼结局,远嫁他国的探春、被贾赦抵五千两银子嫁给孙绍祖的迎春心里更不是滋味。

探春惨然一笑:“那些宅斗文争个嫡庶有什么用处,到头来还不是被称了斤两卖出去,不过是嫡出的说不准能卖得贵些罢了。”

难道嫡出的身份是保命符么?该为家族牺牲时,照样会被推出去。嫡出庶出争来争去,最后还不是落得一场空。

惜春冷笑道:“今儿个发卖了丫鬟,明儿个打杀了侍妾,说不准哪一日就有杀才闯进家里,打杀了男丁,发卖了女眷,谁不说一句天道好轮回!”

宝钗看着稿纸不言语,许久才叹了一声,伸手帮黛玉把额前碎发别在耳后,无奈苦笑。

“都说宁犯武人刀,莫犯文人笔,颦儿手里这把‘刀’,我今天也算是领教了。”

黛玉垂眸,低声道:“我看了那些宅斗小说,心里愤懑。倒也不是故意讽刺世情,只是不知不觉就写下这么个故事来。姐姐觉得不好么?”

宝钗忙说:“万万别这么想!这篇文章写得再好不过了,只是……”

只是黛玉的灵慧在令宝钗欣喜的同时,更令她心惊。

黛玉和宝钗的书单大多是重合的,反应命运无奈的《活着》、批判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记》、揭露人民群众麻木愚昧的《药》,宝钗都看过。

不过碍于身份不同,宝钗很难切身处地代入主角的立场,为他们的不幸而哀痛,为他们的幸福而快乐。

即便是冲击力极强的《药》,宝钗看完后,感慨一回,怅然一回,伤感一回,顶多再写两篇读书笔记,也不会再有下文了。

但黛玉不同,她好像天生长着七窍玲珑心。

在看书的时候,她是接过人血馒头的老栓,是呼喊“救救孩子”的狂人,是亲人相继离世和老牛相依为命的福贵。

她以笔为刀,刻画小人物的苦痛,直指愚昧的封建陋习,刀刀见血,令旁观者见之心惊。

这样的聪慧,这样的通透,世间能有几人?

宝钗甚至透过黛玉的身影,隐约看见了民国时期有血性、有信仰、不畏赴死的文人风骨。

可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自古文章憎命达,宝钗真怕黛玉重蹈原著里的覆辙。

宝钗努力把担忧压在心底,对黛玉露出一个轻松的笑:“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我没有意见可提,不如下午上课时拿去给语文老师瞧瞧?”

黛玉点头笑着应了。

谁知语文老师看罢却摇摇头,对黛玉说:“我教不了你写文章。”

黛玉学习用白话文写看图写话、写作文还不到半年。

如果说之前那篇《碧溪集序》还可能是她在古代的积累,那么这篇白话小说能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黛玉的成长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黛玉不理解,语文老师平日里不是常常帮姊妹们改作文吗?为什么换了小说就不成了。

“考试用的作文,和你写的文章是不一样的。”语文老师顿了一下。

他看着黛玉有点儿迷茫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

“黛玉,不仅我教不了你,应该说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教不了你。你现在需要多看些书,中国的书、外国的书各有各的特点,千万不要浪费你的天赋。”

*

下午放了学,宝玉笑着凑到黛玉的课桌前:“妹妹这篇文章要是不发表倒是可惜了。”

宝钗笑说:“我也是这个意思。”

湘云闻声走过来凑热闹:“发在哪儿呢?”

宝玉想了想:“我们的诗刊只局限于诗词是不是过于单调了?若有写得好的小说散文,不妨也发表在上头,还有现代诗,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黛玉这位主编却不大赞同:“不好,若是这样倒不该叫‘诗刊’,应该叫杂志了。”

海棠诗刊由序文、诗词、评鉴三部分组成,全都围绕着当次诗社的内容展开,已经在广大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销量非常稳定。

轻易动摇海棠诗刊的定位,明显不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黛玉既然如此说了,宝玉默默在心里把这个主意打了个叉:“除了发在诗刊上,还有旁的地方可发么?”

宝钗说:“不妨直接用大观园杂志社的官号,发在微博上头。”

朱丽安静地旁听了一会子,忽然开口说:“我有个想法,文华杯中学生征文大赛还没到截稿日,黛玉可以投稿参加比赛。”

见姊妹们都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朱丽把手机上搜索出来的文华杯官网界面给姊妹们看。

文华杯是中学阶段含金量最高的征文比赛,由京大中文系发起,被教育部认定为面向中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文华杯不限主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分初中组、高中组,不同学年公平竞争。

报名期限为每年的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一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八月三十一日,最后在十月中旬由大赛评审团决出一名金奖,三名银奖,十名铜奖。

朱丽等姊妹们看完参赛规则后,诚恳地说:“我觉得这个比赛是个很好的机会。”

宝钗提问:“林妹妹要参赛的话,身份和学籍会不会不符合要求?”

朱丽笑道:“不用担心,你们刚穿越到现代来的第一天,项目组就采集了你们的身份信息,学籍也帮你们挂靠在京城某中学的初中部了。”

既然身份和学籍都不成问题,姊妹们纷纷怂恿黛玉去参加比赛,其中宝玉更是格外积极,恨不得立刻就帮黛玉报名。

古代没有这样的比赛,对黛玉来说很是新颖。

她也想知道自己的白话小说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就在朱丽的帮助下登上官网注册账号,填写身份信息,报名成功后,提交了文章。

离比赛报名截止还有十多天,离出比赛结果更是还有三个月,接下来能做的只有等待了。

*

八月底,黛玉、宝钗、宝玉、湘云、迎春、探春六人完成了初一的课程,老师们大发慈悲放了几天假期让他们调整状态。

红楼众人总算是赶上了暑假的尾巴。

一转眼到了九月一日,惜春入学的日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第64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