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联名意见信递上去后,很快官方就做出了回应,通过作家协会传来消息。
说负责大观园事务的部门已经认真地阅读了信件,他们非常重视各位大师的意见,会格外注重黛玉文学方面的培养,引导她在写作道路上稳步前行。
至于要怎么培养、怎么引导,没有细说。
红楼众人身份特殊,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途径不是外界可以贸然干预的,回应中没有明说,也在秦尧老爷子的预料之中。
出于对官方的信任,作家们都相信黛玉会得到很好的安排,这就够了。
*
半月后,袁教授家里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
“袁教授,我们大观园项目组想请您担任黛玉的国文老师。”
朱丽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出示证件后,对袁教授客气地提出了任教的邀请。
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天。
组长方瑾去特殊部门汇报完工作,带了一封足足有一个指节那么厚的信件回来,说是多位著名作家联名写的意见信。
看着上头那一个个颇有分量的署名,整个项目组的心肝都跟着颤了颤。
他们是做了什么事惹怒了大半个文坛吗?
项目组组长方瑾见惯了大风大浪,淡定地说:“不用担心,拆开看看再说。”
朱丽怀着忐忑的心,拆开信件时握着美工刀的手都在颤抖。
好在各位作家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他们的态度平和,口吻亲切,没有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在诚恳地提出意见。
作家们希望负责大观园事务的部门,能够给黛玉提供一个拥有海量图书的阅读环境,保证她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
同时他们明确指出,黛玉的写作水平在中学生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单就写作水平来看,应当将她视作一位新人作家。
如果因为年龄,让她在中学阶段的作文比赛里打转,纯属浪费时间,不利于黛玉的发展。
但作家们呼吁到,请千万别拘着黛玉的性子,觉得黛玉做海棠诗刊的主编是在消耗她的精力,逼迫她放弃。
过多的管束、过多的限制,反而会消磨掉黛玉身上最可贵的灵气。
每位作家至少都写了两页信纸,跟不放心闺女的老父亲一样事无巨细殷殷叮嘱,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请项目组对黛玉适当引导,不多干预,让她自由生长!
看完这封厚重的信件,项目组的一众工作人员脸颊发烫,又是懊悔又是愧疚。
朱丽羞愧地自我检讨。
“让黛玉去参加文华杯是我的主意,我错误地估计了黛玉的实力,单纯因为名气给她推荐了一个并不适合她的比赛。”
组长方瑾宽容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是项目组的疏漏。”
虽然项目组专门设置了【未来规划组】,给红楼众人进行学业和事业上的规划。
此前宝钗在筹备映雪园和海棠诗刊时都有他们的参与,他们起到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未来规划组】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们不可能对每个行业都了解得那么透彻,比如作家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职业。
根据朱丽过往经验,许多竞赛生都要参加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依靠竞赛名次和奖项保送大学、获取更好的机会。
所以她认为黛玉身为初中生,在写作初期去参加中学阶段含金量最高的征文大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经验和眼界带来的误差。
方瑾也知道这并不是朱丽的问题,朱丽只是提出了她认知范围里最好的意见,不该她来承担责任。
朱丽抿着唇,犹豫了几秒,最后还是大胆地对方瑾说道。
“组长,在写作方面,大观园的语文老师已经无法给黛玉提供更多帮助了,她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
通俗地说,就是给黛玉找一个够格的老师。
方瑾挑了挑眉,对这个意见很感兴趣,示意朱丽深入谈一谈原因。
朱丽深呼吸缓解了一下情绪,把这段时间她的观察和考量一一说来。
方瑾听得连连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但这件事显然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好在经过项目组的多次探讨和研究,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很有必要,为黛玉挑选老师成为目前项目组的重要任务。
项目组把老师人选的范围圈定在了写意见信的多位作家内。
能为了黛玉,主动向项目组提意见,如果换了个小心眼儿的一把手,肯定觉得这些作家在越俎代庖插手红楼角色的相关事务,冒犯项目组的权威。
但这些作家还是这样做了,起码说明他们都是真正关心黛玉的人。
经过一番评定,袁教授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
袁教授的作品获得过百花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是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
而且他还是京大中文系教授,黛玉要是能得到她的指导,日后进入京大中文系能够很快适应。
除开获得的荣誉,袁教授背景简单,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没有子女。
平日来往的大多都是文坛人士和美食爱好者。
生活简朴,不慕名利,没有污点。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袁教授性格好啊。
当年独子夭折,袁教授颓丧了两年后反倒看开了。此后他跟老妻相互扶持四十载,行事乐观旷达,肆意洒脱,总是乐呵呵的样子。
朱丽想着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起码不会让黛玉觉得压抑难受,那位知名的双语作家郑丘老先生就是因为太过严肃被朱丽刷下去了。
确定人选后,朱丽一刻都等不得,给足了重视亲自带着项目组准备的礼物上门拜访。
“请我当黛玉的老师?”
袁教授被一个天大的馅儿饼砸中,比当日他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还要喜出望外,一张气色极好的圆脸红光满面喜不自胜。
“是的,如果您愿意的话。要是有什么顾虑您现在也可以说出来,我们项目组会想办法解决。”
袁教授日后还要跟黛玉相处,为了黛玉着想,朱丽的态度放得很低。
她想要袁教授真心实意地答应,而非看在项目组的面子上勉强应下。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袁教授果断拍板决定。
这个时候还犹豫矜持个什么劲儿?难不成自恃身份装腔作势一番,等着黛玉三顾茅庐才答应?
全中国够格做黛玉国文老师的人虽然少,但又不止他一个。要是项目组没耐心直接找其他作家去了,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朱丽有一瞬间的愕然,她以为袁教授不会答应得这么轻易,已经想好了说服袁教授的理由,没想到袁教授就这么答应了?
袁教授为了安她的心,乐呵呵地说:“你放心,我非常喜欢黛玉的诗词文章,能收下这么个小徒弟,我心甚慰啊。”
朱丽一脸感激地感谢了袁教授几句,她还没发现袁教授悄悄变化了说辞,直接把师生关系升级成了师徒关系。
袁教授达成了目的,心里正得意。
开玩笑,要是现在不抢先把黛玉收为弟子,还等着日后被其他老家伙抢先?
“您看您日后是来大观园授课呢,还是黛玉到您家里来。”朱丽询问袁教授的意见。
袁教授极好说话:“就在大观园里吧,正好我也去瞧瞧《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长什么样子。”
朱丽点头,她主动向袁教授介绍了黛玉的学习进度,大观园内部情况和项目组对红楼众人的一系列安排,好让袁教授有个初步了解。
“我收了黛玉做徒弟,这件事儿需要保密吗?”袁教授不知想到了什么,自个儿偷着乐了两秒,又强压住嘴角故作正经地问朱丽。
朱丽思考了一下:“没关系的,您可以告诉郑丘老先生、秦老爷子他们。”
朱丽猜测袁教授是想通知当日一起写联名信的友人们一声,免得友人们担心黛玉无人教导,写作之路受到阻碍。
袁教授哈哈大笑,得意地扬起眉毛,一副老顽童恶作剧得逞的作派。
“我偏不说,就让这些老家伙瞒在鼓里。等到快瞒不住的时候我再悄悄放出风声,让这些老家伙自己猜去吧!”
朱丽礼貌微笑:“您高兴就好。”
袁教授当然高兴了,虽然他不打算告诉其他友人,但该炫耀还是要炫耀的。
等到朱丽走后,袁教授一通电话给大徒弟谢玉衡拨过去,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玉衡啊,我新收了个徒弟,你多了个小师妹咯!”
“小师妹是谁?哈哈哈,你猜吧,你绝对猜不出来!”
“诶,等等等等,先别挂电话,我这就告诉你,你小师妹就是林黛玉!”
“我好得很,没发烧,没生病,更没老糊涂。”
“什么去医院?我不需要去医院!算了算了,不和你多说了,我还得给你师母打电话。玉衡,你记得给小师妹准备见面礼!”
又给在外旅游的妻子打完电话得瑟了一通,袁教授心满意足地躺在摇椅上,优哉游哉地读着海棠诗刊。
黛玉的诗词写得好,身为自己徒弟的黛玉写的诗词那更是好上加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第69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