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98章 金城汤池3

第98章 金城汤池3

大雪不分敌我,铺天盖地地下着,城门紧闭,长安城内数处茅屋已被厚雪压塌,济民坊一夜之间竟冻死压死了不少人。

可即便如此,长安仍是北方最安全的堡垒。

京城极大,远非贾府能比,做不到家家户户都有地龙御寒。各户所依赖的,不过是些柴火被褥。真正入了冬后,活计骤减,手中银两无几的百姓难以换食,以工代赈更显不切实际。若真将贾府所储木柴无偿赈给流民贫户,只怕先前在府中做工换食的百姓便要起怨。

左丘梅从京兆尹衙门回来时,正是天寒地冻。他跺了跺靴底的雪,眉目间仍带着风霜之色:“昨夜,京中几处济民坊塌了屋顶,冻死与压死者共近百人。他那副官要我们想办法,搞得济民坊不是他们官府的事一样。”

黛玉闻言心中一震,终是轻叹一声。

一旁紫鹃正在研墨,听到这话也忍不住插言道:“未曾想,好不容易熬过饥荒,却还是敌不过这寒雪天。”

黛玉抬眸望了她一眼,未有责怪,只看向左丘梅,沉声问道:“可有办法,让济民坊熬过这个寒冬?”

左丘梅眉头深锁,道:“主子,我此次……不得不直言。此等天灾,本应由朝廷统筹调度。咱们贾府本就代官赈济,已是竭力。况且,自古有赈旱荒、救洪涝,未闻哪朝哪代能解寒流雪灾。

紫鹃心知姑娘忧虑,驳斥道:“左先生未免也太冷心冷情了。我们不求广济天下,不过尽力而为罢了,心里总得过得去。”

黛玉却笑了笑,摆手轻声道:“莫怪左先生,他说得并非无理。寒灾不同饥馑,便是烧尽一座山,不过是几夜温热。只是京中济民坊多为贾府所设,人命出在我们手中,如何不管?”

左丘梅原先以为主子是急公好义,这才松了口气。

黛玉说的是理,但理若当真行得通,世间也就没那么多雪夜长叹了。

他声音低了些,“咱们府中所储柴薪,还要兼顾几座工坊,也只够自用。若真分出去救济京中流民,下一个冻死的,只怕就是我们府里人了。”

书房内顿时静了。

正犯难间,雪雁入内低声禀报:“房家父子带着工坊的师傅们求见,说有新做的护甲呈上。”

黛玉从收容安阳医馆所带来的街坊时,便将有手艺的匠人安置在府中,不仅建设工坊给他们谋生,更能为贾府出力。

前后无论修筑塔防,重铸护卫们的断刃,还是烧窑制炭,对府中助益甚大。

随着贾府济民之举遍及京城内外,从流民百姓中优先筛选安置有祖传手艺匠人的做法便从未改变。

如今贾府内,一开始为贾府搭建高台哨所的房家父子还在,还设有铁工坊、木工坊、陶瓦工坊,甚至女子专司的纺织作坊,聚拢了不少能人巧匠。

陶艺纺织等能够买卖的,多随贾府的掌柜们安排至丰川街的商铺;而擅筑屋建器之匠人,则常为义军修缮城门、重建街坊,多直接留在贾府。

书房门启,赵安带人进来。为首者正是房老先生,他身后跟着好几个满面风霜的中年匠人。

黛玉见他们进了书房便起身相迎:“房老先生,自从你们出府修建济民坊之后,便久未见面了,如今在府中还一切安好?”

房老先生闻言,忙带着铁匠后退一步,恭恭敬敬下跪行了礼。

黛玉只得立在原地等他们礼毕。虽说这些匠人不过是工契雇用,但自从贾府接管官赈,为首的房老先生对她这位当家主子的敬意愈发隆重,令本就尊重手艺的她有几分无奈。

“好了,老先生,这番前来,可是工坊出了什么事?”她瞥了赵安一眼,略带笑意地问道,“还是府中发的料太差了,耽误工事了?”

房老先生拱手说道:“我们木匠坊不过与府中泥瓦匠合力修缮几间旧屋高台,原也不算要紧的事。只是听闻裴总领之事,众人感念在心,便想着做点实事。我们几个商量着,试着打造了一件护甲,特为护院们穿戴防身,免于叫尸毒所害。如今已成,便来请姑娘过目。”

此言一出,倒出乎黛玉意料。

她微抬眉眼,转头看向赵安:“你既同行而来,想必试过了。效果如何?”

赵安点头道:“确实不错。这护甲用的多是削薄竹片拼接,既轻便柔软,又不妨日常行动。虽不能与义军所供铁甲一般刀枪不入,但胜在冬日也不怕冻伤身体,又能应对活尸突袭啃咬,已足够实战。”

旁边的铁匠余老三也补充道:“若是能有上好的皮料,便是姑娘也能穿了护身。”

赵安说罢,便招手叫来两名护院演示。二人换上新制护甲,动作灵活如常,再以短刀劈砍,竟难以割破。黛玉虽不懂军械,但已觉这甲坚实耐用。

左丘梅在旁频频点头:“以民间手艺,能成此制,实属难得。”

黛玉神色一松,朗声说道:“如今京中雪患深重,几位本就有屋瓦修缮和护院武器重铸的活计,却肯花这般心思,实在难得。”

她转头对雪雁道:“库中多支一份月银,再拨十斤炭,叫几位师傅带回,各坊中的学徒,也都赏一斤炭吧。”

她一向从不吝于赏功,何况如今人心艰难,一份过冬的炭火,胜过千金。

房小师傅听了忍不住笑道:“姑娘,我们几个不过是想着那铁铺不能停火,众人下了工也乐意在铺里烤火,暖和得很。想趁火头干点事,竟得姑娘赏赐,实在惶恐。”

黛玉听他这么一说,突然灵光一闪。

她转头便望向左丘梅:“左先生,你看这铁铺因烧火而暖,是否可在京中几处济民所设立类似工坊,借着日夜烧火做工之便取暖,叫流民们也能躲避寒流?”

一泥瓦匠听了也觉得这法好,“铁铺、砖窑、本就需燃火。若通上地龙,打通屋舍,不仅能取暖,还能节省烧火的木柴,一火暖众人。”

左丘梅闻言微一沉吟,笑着道:“姑娘所思甚妙。但是这京中锻造熟手多在我们府中,若要在京中各处设冶炼所到也不难,只是去哪找那么多能工巧匠管理这十几处工坊的窑火?想必能做的也有限。”

黛玉轻轻颔首,知其言非虚。她并不擅工事,便也不作妄断,只是语气一转,看向堂中众工匠,缓声问道:“若我将这些工坊如丰川街商铺一般交予诸位经营。拨银、拨炭、拨地,由府中支应;而调度、匠管之事,便由你们自理。如此,你们可敢应下?”

她目光不疾不徐,却笃定如钉。

余老三“啪”地一拍胸口,朗声道:“姑娘若真要将工坊托给我们,那我余老三便拿这条老命日夜盯着炉火,叫百姓能在寒夜里多活一口气。”

话音落地,众人本是一振,可房老先生却转身扫视一圈,看那群匠人交头接耳、面露欢喜,他便抬手安静众声,郑重劝道:“姑娘,我们这些匠人,哪一个不是从祖辈或师门传承手艺,一锤一凿熬出来的?这一身本事,熬得过炉火日夜不息,却熬不过费料用度。若不是在府中蒙恩,怕我们自家的工坊也难活到今日。”

他拍了拍身边儿子房小师傅的手,语气沉重:“可姑娘也要知道,匠人做活讲究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是否能有活接得上着耗材用度。不是有块地就叫作坊,有炭就能起火。一座工坊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耗材、银钱,所耗颇大。”

他仰起头,目光坦诚:“姑娘,有心为我们的活计张罗,已是天恩。可若大张旗鼓地广设工坊,眼下看是惠民,往后若柴尽料竭、活计不足,反叫人失望非议,只怕是竭泽而渔,损了姑娘声誉。”

言罢,他躬身伏地,众人一时皆默。

余老三望着黛玉神色,又看了看房老师傅。白得一座工坊的好处在前,可他还是咬咬唇补道:“姑娘,如今府中护卫所需刀具枪头近五百之数,铁器重铸一轮,木炭就要上千斤。这京中好柴已是紧张,能炼铁的精炭,更是十难出一。若还分几处冶炉,虽说冶炼快了,只怕不到年关,京中便要断炭绝炊,连府中用度都要被工坊燃烧用尽。”

说着,他“咚”地跪下,声音哑然颤道:“姑娘的恩,我们记在心头,可这事……若真做不好,便是平白坏了姑娘名声,我等宁可不做。”

这一跪,在黛玉眼中是出自真心的忠诚,也是清醒。

黛玉望着满室匠人,神情由凝重转为淡然,最后缓缓一笑,盈盈将方老师傅和余老三扶起。

“诸位所言,我心中记下了。”

她语气温和,却掷地有声,“我本不通工匠经营之理,若非各位直言相告,只怕真要做出个尾大不掉的局来。如今既知难处,当量力而为。”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你们能为我掂量后果、顾念我名声,倒让我更知你们忠心。小女感念在心,定不负诸位之情。”

此言一出,房老先生眼眶微红,重重叩首:“姑娘的恩德,我与犬子一辈子都记得。”

屋中诸匠亦齐声附和,纷纷应诺。

黛玉神情一松,转身走到一旁两位试甲的护院身边。这二人都是不久前进府的新丁,其中一人是上次挨了板子的路扶。黛玉随口问了路扶身子回复好了没,路扶被她一眼看去,竟不知所措,面色绯红低下了头。

她轻轻一笑,问赵安:“这护甲……虽不能挡刀枪,但护得住不被活尸所伤,便可以了吗?”

赵安答得毫不迟疑,仍是那冷淡语气:“比起铁板一块的义军重甲,这件穿久了还能动弹。护院若不穿,靠的是功夫和命。会冻死人的铁皮与自己的命哪个硬,是个人都会选。”

话音一落,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黛玉愣了一下,微微掩唇,“要是那人有你这开笑话的本事,便能讨喜一些了。”

赵安眨了眨眼,不置可否,但听主子坦然提起旧人,面上浅浅一笑。

黛玉对众匠人正色道:“这护甲既然管用,那便先制一批给府中护卫,若往后有兵器防具新制,都可直接来荣禧堂,功劳都记你们身上。”

贾府要是在山里就好了………………要啥有啥……就跟那种丧尸片里面那种什么堡垒要塞一样……

但很遗憾,这个文的设定没有任何现代要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8章 金城汤池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