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荣府长孙 > 第10章 第十章

第10章 第十章

重阳登高很快过去,天气一日一日冷下来。自进了九月下旬,李纨就点了炭盆,生怕冻着了儿子。她和贾兰的月钱不多,能过得这么好,是因着老太太怜她寡妇失业的,特意走自己的账又为她添了些,不然她们母子的日子不知要艰难多少。

她的娘家李家虽然说也是金陵世宦之家,却并不富裕。父亲前几年任国子监祭酒,那便是最好的时候,也是在那时她嫁给了贾珠。后来祖母病故,父亲回乡丁忧三年,再次起复,就只谋到了京外官职。更别提她的兄弟们如今还读着书,连个举人都不曾考中,前途难料。

她嫁来贾家的时候,就曾因嫁妆不丰遭到非议。

这些年,婆母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她也看出来了。最初婆母就没看得上他,是老爷和老太太为着她父亲的官职能给大爷些助益,才聘了她,谁知又没了那官职,她的处境更加艰难。后来大爷没了,太太嘴上没说过什么,心里未必不曾怨怪于她。

她有苦难言,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家里,当着身份超然的大奶奶,痛苦万分。

好在有个得天独厚的儿子,她也才算有了盼头。

这日下学,李纨在房里做针线,贾兰才走进来,就听见她说:“兰儿,你回来了。我正有一件事要与你说。”

“什么?”

贾兰放下小书包,走来西间与李纨见礼。

“你坐,先吃些热茶去去寒气。”李纨指炕的另一边,又让素云给贾兰倒茶,才说,“今日听你二嫂嫂说,太太娘家的薛姨妈一家要进京,约摸着住咱们家。旁的我不忧心,只是听说薛家的大爷是个吃酒赌钱不成样子的,我白嘱咐你一句,待他上京,务必远着他一些。”

“原来是这件事。”

“听说是薛家的大姑娘要备选公主伴读,才一家子都来京城。”李纨说,“可你不是说,他们家上京原是为了什么打死人的事吗?”

贾兰笑道:“本是如此,想必这等丑事,他们也要遮掩一二,才推说是为了薛大姑娘待选。”

也是,薛家的丑事,也就是王家的丑事,想必太太和二嫂嫂不会叫别人知道,最多也就是和老爷老太太说一声。

“母亲,我自然省得的,每日读书已经够忙了,哪有时间跟薛大叔一起混。”贾兰乖巧地应下。

果然第二日,课上也听宝玉说起了这件事。

贾兰和贾宝玉性情再不合,整日在一起读书,也混熟了。贾宝玉大约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不抵触冯先生,竟然有了不少进步,贾政十分欣慰。

不过宝玉那里听到的嘱咐,却与贾兰这里的十分不同。

王夫人告知了贾宝玉薛姨妈一家上京的事情,竟说:“你姨妈一家久不在京城,你大哥哥大姐姐也打小没在这里住过,或有不懂的,你应当多帮他们。你薛大哥哥在外头顶门立户,你也该把素日里来往的朋友引荐给他,才是做兄弟的意思。”

贾宝玉听了,拍胸脯打包票:“太太放心,等薛家的哥哥姐姐来了,我必然待他们如亲兄弟姐妹。”

这话叫王夫人听了十分的满意。

此时她心里大概未曾想过宝玉配宝钗,这么说也只是为了薛家太太是她妹妹。又有更隐秘的一层意思在里头。平白一样的两个姐妹,如今境遇截然不同,王氏难免有了自得之意,想兜揽一番,给妹妹看看自己如今的体面。

可她却没想过薛蟠能打死一个与自己并无深仇大恨的人,品行如何不端,还敢叫自己的儿子去与他往来。

贾兰叹了口气,这家里的猪队友何其多。宝玉这样在家里小打小闹的倒不算什么,太太这样的长辈才难搞。

可他不可能甩脱这些人的。孝道大如天的世道里,他若敢背离亲祖,更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看来没事的时候,太太那里也要去走动一二才是。

贾家薛家这里自以为瞒得很好,却不知上头的人一直盯着他们这些公侯家中。薛家金陵的案子发生之前,宝钗的名字就递到了内务府,怎么可能不查这些女孩子家里。故而薛蟠犯的事情,早就呈览御前。

皇帝日理万机,本不可能在乎这些小事。然而他这一日才去太上皇宫里听了训斥,心情坏极了,翻到金陵的密折,气得一把砸到了地上。

“这贾化朕还有几分印象,昔日也是有才有节的人,如今怎么这样!”

养心殿首领太监赶忙端上茶水,劝皇帝消气:“陛下莫急。为了他一个小人,倒不值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你不知道这贾化多么可恶!”皇帝喝了口茶,喘了口气,只觉得脑瓜子疼,“他勾结荣国公府才谋得金陵知府一职,不思起复不易,尽忠职守,反而徇私枉法,纵容薛家之人枉杀人命。”

说来这样的事情各地也并不少见,当了几十年的皇子,又当了三年皇帝,他不至于为了这种事生气的。

他气的是这事牵扯了荣国府贾家与金陵薛家,这可都是金陵甄家的老亲,几个家族代代相亲,互通有无。

今日他之所以被上皇训斥,正是因为宫中甄太妃告了他的歪状,说他无故削了她家中子侄的官职。可她怎么不瞧瞧她那个侄子在地方上如何作威作福?又是克扣税款,又是强抢民女,哪里是父母官?分明是恶霸!

且甄家一心向着上皇,帮上皇在江南收敛钱财,却对他这个皇帝不甚恭敬。

当年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时,就因江南税赋之事与甄家结了梁子。他母亲在宫里位分不高,也受当时还是贵妃的甄氏的磋磨。大约甄家自知此时讨好无用,干脆就想趁上皇还在,挑拨是非,再立新帝。而上皇为着身体的缘故,无法亲自理政,心里对他也颇多介怀。他这皇帝当得如履薄冰啊。

想到这儿,他身子往后一靠,免不得思考起了对策。

他才登基不久,许多事情不曾抓在手里,上皇更是四处安插亲信,他不能和上皇闹得太僵了。

但要他为了讨好上皇,向甄家一流低头,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董平,你说,父皇这些日子常有不愉,朕身为人子,理当尽力为父皇分忧,如何做才好?”他问起了最贴心的太监。

董平想了想,自然不敢说前朝的事,想起乾清宫那边传来的消息,斟酌着道:“近日上皇似乎念叨起了大殿下儿时的事,又说沈淑妃昔日的好处。”

这里他所说的大殿下,并非当今的儿子,而是当今的大哥,那位废太子。因着他走得不体面,上皇避而不谈,宫里也就只好模糊地称一声大殿下了。而沈淑妃就是大殿下的生母,自上皇早年便侍奉宫中,诞育长子,颇为受宠。后来因中宫无子,大殿下以长子身份被立为储君,她更是风头无两。

然而一朝宫变失败,太子身死,其独子自缢后,上皇便令沈淑妃出家,严密监管于山寺庵堂之中。

“哦?”皇帝有点惊讶,“父皇果真念起了大哥?”

“是的,还叫人找出了大殿下儿时的项圈把玩。”

这消息倒是真出乎了皇帝的预料。那时大哥宫变,父皇恨得牙痒痒,没想到才过去四年多,父皇就全忘了。

看来是他这个儿子做的不够好,才叫父皇又念起大哥来。

他皱眉:“既如此,不如给沈淑妃加太妃尊号,也算是告慰大哥泉下亡灵。”

董平适时地又说一句:“听说与沈淑妃一起出家的,还有位皇室血脉,是……大殿下的女儿。”

“大哥只有一个独子,哪来的女儿?”皇帝问。

“当年大殿下身边不是有个侍妾正巧怀了身孕?上皇得知,不忍处置,就送去了沈淑妃处。”董平的腰弯得更低了,“后来那侍妾生下一女,只是上皇不曾过问,也就无人禀告,如今还养在庵中。”

皇帝这才想起来,的确有这个事,他是知道的,不过日理万机,他给忘了。

“既如此,也施恩于这小姑娘吧。到底是大哥唯一的血脉。”

是个女孩,倒比儿子更好。

想到这儿,他先按下不表,想着等哪日上皇心情好些,再去问他的意思,想来上皇也会乐意的。

至于其他人……

“贾家也就罢了,开国时跟着太祖爷打过江山,且不计较。只有那薛家可恨,不过商贾之流,还不知安分。”皇帝揉揉眉心,“如今不好明着如何,董平,你叫人盯着吧。”

薛家人还不知道自己在上头被判了个“死刑”,才进京城,就张扬地进了荣国府。王熙凤作为小辈迎到了二门处,太太王氏和贾母则在上房等候。

两厢一见礼,众人都不免多关注了薛家大姑娘几眼。

不为别的,她实在出众,就是在荣府如今的四位姑娘之中也毫不逊色。贾宝玉又是喜欢她,又是想起母亲的嘱托,十分亲近,没一会儿就姐姐长姐姐短地跟在了薛宝钗身后。贾兰见状,赶紧喊住他。

“宝二叔,老爷叫我们去书房见薛大叔。”

贾宝玉悻悻地回头:“我这里才见姨妈姐姐,怎么就要去?”

贾兰不想看他蠢样,熟练地拿出老爷来威吓他:“老爷嘱咐,不好拖延的,若是老爷恼了只怕要责骂我们。”

果然,要治贾宝玉,还得是贾政。

他不敢耽误,拉着贾兰赶紧告辞了

求求收藏!球球评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婚后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