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是大明宫的掌宫内监,戴权。”
戴权冲穆川微微点头,算是行过礼,又笑道:“穆将军,上皇已等候多时了,将军请。”
全福仁明显想说点什么,不过太上皇压了皇帝一头,戴权也压了他一头,他什么都没说。
穆川的确是感受到了些许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是这跟他关系不大。
平南镇镇守西南要道,精兵四万,加上辎重部队、后勤、退伍的士兵、家眷,还有屯田的军民等等等等,十五万都打不住。
而最精锐的四万士兵,有一万直接就在穆川麾下,剩下的跟他也有同袍情义,一同杀过敌流过血的。
总而言之,紧张的不是他。
穆川同全福仁拱拱手:“告辞,公公莫送。”
看着穆川同戴权一路离开,全福仁叹了口气,转身回去了御书房。
皇帝正在懊恼,他跟穆川虽然相谈甚欢,但有件重要的事情忘记做了,就是给穆川取个字。
皇帝事先也想了几个,比方百川,寓意是奔流不息,河跟山也算相得益彰。
还有万重,取自万重山,不仅有连绵不绝的意思,也表达了皇帝对他的看重。
再加上取字本身的含义,那穆将军就是正经的天子门生。
问题是御书房这么一坐,皇帝察觉穆川健壮得前无古人,顿时就觉得这两个字不太合适。
等聊起来又很投机,皇帝就彻底把这事儿忘到脑后了。
现在想起来,皇帝懊恼过后又很是欣慰,君臣相得是真的,所以才不会那么教条。
“所以给他取个什么字好呢?”
皇帝正甜蜜的忧伤呢,全公公一脸愁绪进来:“陛下,戴权带穆大人去大明宫了。”
“什么!”皇帝一声惊呼,面色就沉了下来。
他想起上次被他予以重任的状元姜汉义,去了两次大明宫,就成了“以孝治国”的鼓吹者。
还有再上次的舒志仪、以及最先的杜嘉音。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戍与祀”,皇帝觉得祀都要往后排,他认为是在戍与律,也就是军事与律法。
孝?
百姓可以这么想,但当皇帝的不能连自己都骗。
皇帝幽幽叹了口气:“且看吧。”
倒不是说他一个支持者都没有,只是这些年他看得上的栋梁,太上皇总要来插一手。
穆川一路跟着戴权到了大明宫。
大明宫是太上皇的住所,宫殿金碧辉煌,巍峨雄壮,院内花草树木,就算在十月的京城,也一样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太上皇在大殿内等着,穆川一进去就看见了那位坐在宝座上,坐直都有点困难,却穿着全套龙袍的干瘪老头。
“太上皇。”穆川上前行礼。
太上皇虽在高台之上,但穆川身边还有个戴权做对比。
戴权也是宫里权势数一数二的太监,能做到这个位置,人长得也是很周正的,但是被穆川这么一映衬,戴权就成了小鸡子,不说形容猥琐,但也畏手畏脚的,叫人心生不快。
“看座。”太上皇吩咐。
穆川道:“全甲在身,恕臣无礼,站着回话。”
太上皇不在意这一点,挥挥手就算过去了,他的大殿里一把椅子都没有,都是现搬的。什么意思,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军中是有太监当监军的,虽然做不了决策,多半都是被好生安置当个聋子瞎子,但消息也能传回来一二。
……高大威猛,异于常人……
……勇猛异常,一人成军……
太上皇见了真人,才知道那太监竟然没说谎。
“得将军,是我大魏之福。”太上皇一脸的微笑。
“天佑大魏。”穆川接了一句。
太上皇忽得又长叹一声,道:“朕这个儿子,就算是当了十余年的皇帝,也还是……唉。”
穆川只当没听见,这个反应倒也正常,谁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人说皇帝不好呢?
太上皇继续道:“你才回来京城,安家也是要银子的。戴权,开了内库,取黄金万两来,再寻些古董摆件、字画屏风来,另绫罗绸缎被褥枕头等,若是有现成的,只管拿来。”
皇上方才也赏了,黄金三千两,另有些器物等。
这么一比,管他太上皇是什么目的呢,人大方就行。
太上皇又看着穆川,诚恳地说:“就当是朕给将军的乔迁之礼。”
“谢太上皇隆恩!”穆川原本就是身体健康,中气十足,又刻意加大几分音量,太上皇十分满意。
“皇儿赏你的忠勇伯府——”
太上皇一顿,戴权接了上来:“在城北,是个五进的院子,带个小花园,就在顺天府大堂往南一些。”
太上皇眉头一皱:“也太寒酸了些,五进的院子哪里够一等伯住,这也是朝廷的脸面。况且就算是平日里上朝走东华门,路上也有七八里地了,不好不好。”
殿里安静了下来,太上皇故意想了许久,自以为吊起了穆川的胃口,接着道:“朕记得出了东安门有一处不错的院子?”
戴权捧哏道:“上皇记得不错,是原先明秀公主的院府邸,至少是皇上那个四五倍大,家里有戏园子,有祠堂,花园子里还有活水。东西中三路,除了中路正房,还有七个院子,四世同堂都住得下。”
太上皇笑道:“那便是这个了。你别怪皇儿,他也不容易。”
这就是惊喜了,虽然语气表情有点茶,但争的是他的好感,东西也都是给他的。
穆川也能明白为什么。
手握精兵强将,个人形象跟能力都很突出,平民出身不曾结党,是个人都想拉拢他。穆川忽然就觉得有个太上皇挺好的。
他真诚地拜谢皇恩:“太上皇洪福齐天,长命百岁。”
这个道谢太上皇就还挺喜欢的,他大笑两声,忽然扬声道:“穆川接旨!”
穿了重甲别说坐了,跪也是不可能的,重甲就没这个功能。
穆川拱手行礼,垂首恭敬听着。
“朕封你做龙禁尉大将军,等过些日子,就来宫里当差,朕要好好看看你是如何带兵的!”
又是一句谢主隆恩。
太上皇年岁大了,为了见穆川,为了显示太上皇的威严,又换了全副龙袍,龙椅又是硬邦邦只能挺直了坐的,早就累得不行了,只又勉励了两句,就叫戴权送人出去了。
戴权一边送穆川出宫,一边跟他交待:“龙禁尉是大明宫的侍卫,一共三百人,录的都是世家子弟,家学渊源、有些骑射功夫在身的。上皇叫你过些日子,咱家估摸着,差不多五天就得来了。”
“多谢公公指点。”穆川拱了拱手道谢。
戴权有点不太习惯,毕竟搁在旁人身上,这时候就得塞银子了。
但谁叫这个风头正盛,泥腿子出身没见识,又才回京城呢?
“将军客气什么?龙禁尉大将军可是正二品的实权官儿。”戴权奉承道:“一直空缺,直到将军回来,可见上皇看重将军。”
穆川冲着大明宫的方向拱了拱手:“上皇隆恩,无以为报啊。”
“好生训练着就是。叫上皇看见你的忠心。”
穆川虽然穿着重甲,但他腿长又结实有力,一步恨不得能顶戴权两步,等走到午门,累着的反而是戴权。
“将军稍等。”戴权吩咐道,又挥手叫过来一直远远跟在他们后头的小太监。
“这是我干儿子,叫做梅正,去内务府领东西,就叫他跑腿,将军想要什么,也可以吩咐他。将军要寻他,只管去北安门。”
穆川说了声“好”,他心里虽然没多少尊敬,但表面功夫肯定是要做足的,所以挑是不可能挑的。
“不如后日巳时在太上皇赏赐的府邸门口见?内务府的东西自然是极好的,公公受累,帮我挑好就是。”
戴权笑了笑,应了下来:“那将军早些回去吧,听说昨天不到子时就上路,一天都没睡。”
穆川说了声告辞就往不远处的马车去了,叫梅正的小太监道:“干爹,您想要什么,明儿我给您留下来,送去您在外头的宅子。”
“滚!”戴权踢了他一脚,笑骂道:“这个按照上等份儿寻东西,哪怕多给些,一定叫他知道上皇对下头人大方!我告诉你,叫他们干净些,谁敢伸手,我撕了他的皮!”
穆川才走了两步,前后三辆马车一共跳下来五人,迎着他就过来了。
“将军受累了。”
“我扶着您!”
“先垫些干的,回去有热的。”
“先喝水!”
“平日也不见你们如此殷勤。”穆川笑道,手伸到腋下,扯开搭扣,又坐在车辕上,举着胸甲,过头顶脱了下来。
手下接过胸甲,又递过水囊。穆川一边吸着,一边想着:
早先他拜托李老将军在京城置办了不少屋子。给自己的一套五进东西跨院,还有给手下的院子。
要不怎么说都想要捐官呢?
平民百姓只能住三间五架的屋子,他这个一等伯就能住七间九架的大屋子。
穆川咕嘟咕嘟喝了好几口水,盘算着要做的几件事。
有仇报仇。
升官发财娶老婆。
给手下寻个旱涝保收的好差事。
还有跟南黎和北黎的贸易。
要保证对那一万精兵的控制,要补充新的士兵,退伍的士兵也得安排好退路。
还要发展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出来。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不过这么多繁琐的事情,总得先理个前后出来。
……龙禁尉?
好像贾家就有个子孙捐了个龙禁尉来着。
穆川道:“先叫军师写个帖子,送去荣国府,就说我跟林如海林大人有旧,想去拜访林姑娘,问他们什么时候合适。”
军师倒也不是真的军师,就是字儿写的好,穆川账里的文书都是他负责的,这次也跟着穆川一起回京。
穆川休息片刻,蹬掉腿上的护甲:“对了,把那套旧铠甲送去宫里,给全公公。咱们去李老将军府上吃饭。”
正当穆川一行人前后三辆马车往新近出炉的定南侯府上去的时候,贾宝玉终于是到家了。
他早上看了班师回朝之后有点忧愁,还有薛蟠的刻意恭维,不小心就喝多了酒,加上人确实很多,就先叫小厮回来报信,说他要等人少些再回去,免得不安全。
不过这一拖,就拖到了申时。
贾母心不在焉,唉声叹气问个不停,下头人就是胃口好也不敢多吃,全陪着老太太一起担忧了。
“宝二爷回来了!宝二爷回来了!”
二门上的婆子飞奔着进来报喜,贾母脸上有了笑意:“快快快!赶紧把给他留的饭菜端来,他这个点肯定是没吃饭的,小孩子可不禁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龙禁尉大将军,正二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