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总是长得很快,起码对于才因庶吉士散馆考试中名列第一等,并因此授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终于穿上了青色缀鸂鶒补官服的林清而言是这样的。
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她抱在怀里都担心一个不小心摔着了的儿子就已经能跑能跳能说会道更能讨嫌了。
倒不是说林璟面目可憎,事实上,她生得实在粉雕玉琢,毕竟基因摆在这里了,裴雪生得标致俏丽,林清更是有个稀世俊美的堂侄,她能长得差到哪里去?有这样的母父,林璟想不好看都难。
虽说血源隔得已经有点远,但根据林清和林海相貌的相似度来看,林家祖上的基因还是很给力的,很好理解,毕竟是母系遗传,在稳定程度上傲视群雄。
比起林璟知道的那位异国明星根据DNA溯源在西藏找到的三万年前与她有同一个母系祖先的“姐姐”,隔了三万年,都依稀能看出相似来,林清和林海这都还没出五服呢。
且她这个年级的孩子,除非五官畸形,不然总是很可爱的,再如何都难看不起来,何况是单论长相是真的可以去当童模的林璟呢?
奈何喜欢招猫……不逗狗,上辈子因为小时候被狗追着跑了大半个大院的经历,她最怕的就是狗,重新投胎了也没改过来。
至于话密,能不话密吗?
任谁被禁言了大半年也忍不住啊!
上辈子的林璟虽然说不上沉默寡言,但只要没遇上感兴趣到能叫她滔滔不绝的点,她还是很有几分高冷的拽姐风范。倒不是她有意端着,就纯粹是真的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但架不住她已经足足大半年,都只能咿咿啊啊了……
林璟快乐的童年生活并没能持续多久。
又是一年杏花开遍,林清这一批庶吉士散馆,新的一批庶吉士马上就要补充进来。
即使正月里才发生了宫变,端和帝寄予厚望的太子、大雍的储君自刎而亡也不够资格耽搁朝廷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
不过,林璟的倒霉堂叔林海,这次会试又一次要错过了。
林海才出了母孝,船尚在运河上,就正撞上了荣国府来给四舅少爷报丧的人——荣国公贾代善,薨。
贾代善是在太子逼宫失败自刎的次日咽气的。
去岁,贾代善再四以年老力衰不堪边务为由请辞平安州节度使之职,年初方回京中述职,已点了直隶总督,出了年便去赴任了。
不想正撞上了元宵宫宴,太子兵变。
更想不到,端和帝早有准备,反将太子制服,太子见事不成,自认天潢贵胄,不愿下狱受辱,更不想余生圈禁不得出,直接当着端和帝的面横剑自尽。
动作干净利落,没给自己留生路,也没给太医留一点发挥的余地。
亦或是太子有意如此,为自己的夫臣儿男谋一条生路也未可知。
若是后者,这位先太子的目的也确乎达到了。
疼爱多年的长子,寄予厚望的储君,死在了自己面前,那鲜红温热的血几乎能烫伤端和帝……就算一时气愤,如果太子还活着,只会像一根刺,不断提醒端和帝这是逼宫的逆子,但是人已经死了,记忆总是会美化死人的——要不太子的长子未来也不可能受封义忠郡王。
倘若到此为止,倒与贾代善不相干,她镇边多年,这才回京多久,说不好听点,连人脸都没认全,反而是堂姐贾代化现任京营节度使,虽不知情更没参与宫变,但她身在其位难辞其咎。就是再退一万步,一个渎职也是跑不了的。
偏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太子自尽不是宫变的结束,而是另一场宫变的开始——二皇子裕王黄雀在后。
黄雀之后尚有猎人。
裕王走到明面上之后,攻守异位,蝉化身猎人。
然而,猎人终日打雁,反被雀儿啄了眼,端和帝前脚平定了两场宫变,后脚险些被裕王早早安排好的心腹匕首穿心。
如果不是贾代善反应快,又是超品国公,宫宴上位置也靠前,当机立断扑上去当人肉盾牌,就不只是“险些”,而是事实了。
捡回一条命的端和帝怒不可遏,凡参与元宵宫变的,别管是太子一系,还是裕王一派,一个都跑不掉……
贬官算好,革职不亏,流放也起码保住了命。
林桓靠着不高的官位成为幸运儿——正四品作为地方官绝对不算小官,但是天子脚下,一块砖掉下来砸到十个人,十个里少说能有七个是个官,正四品都不够格参加宫宴。
逃过一劫不说,端和帝一通大清洗下来,林桓的大理寺少卿也去了“少”字,正式迈入三品大员的门槛。
拐着弯的姻亲贾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以四王八公为首的勋贵可都是太子党,虽然是端和帝本人早早把她们拉上太子的战船的。
但皇帝这种生物,什么时候讲过道理?
贾代善救驾有功,再不讲道理,端和帝也不能真的发癫,自然不会拿她下手,但是贾代化就跑不掉了,当廷革职降爵,谁叫她是京营节度使呢?
京营节度使节制京师三大营,拱卫皇城,眼皮子底下一连两场兵变,说你一点不知情谁信啊?
若非贾代善救驾而亡,贾代化也得抹脖子自证清白,哪里有只从宁国公降到一等神威将军的好事,端和帝只恨不能削成白板才如意。
就算贾代善横尸在此,端和帝都要怀疑一下是不是这姊妹两串通好了要两头下注,或者更糟糕,见势不妙才倒戈……
也正因此,贾代善死后,贾赦没能得到端和帝曾经给她赐字“恩侯”时许诺的侯爵,还直接一降到底,只得了个一等将军。
倒不是说一等将军就是最低的爵位了,只是在一等爵里是最低的而已,仍然是个超品的爵位。
大雍的爵位体系颇为复杂,分世爵和流爵,前者子孙世袭罔替,后者只本人享有爵位,子孙不得继承。世爵分六等,特等爵内分王、公、伯、子、女六级,一等爵同样分六级,不过没有王爵,增“将军”为末位,二等爵只五级,又去了“公”一级,三等爵再去“伯”爵级……以此类推,到了第六等爵,便只剩下“将军”了。
听起来寒碜,但就算是最低一档的“五等将军”,也是正三品。
多少人奋斗一生都碰不到三品的大门?
五等将军之后子孙世袭不为“爵”,而是“职”,还是卫指挥使、指挥等武职,号为“世职”。
流爵则名目繁多,既有与世爵共用特等爵六级的,又有驸马都尉、仪宾等另计名号的。
林家祖上明旨“世袭三代”的介乎两者之中,一般也被归类为世爵——起码在林桐之前说是世爵是没有问题,但是比起四王八公逐级降等,林海没有一等爵可继承,从她这一代起便是世职。
不过林海以科甲晋身,则睢宁侯余泽自林桐而斩,既如此在林桐这一代视为流爵也无不可。
许是不想叫人说自己刻薄寡恩,虽然事出有因,但贾代善毕竟是救驾有功,所以收到贾代善临终请让长子袭爵,并为次子求官的遗折,端和帝虽然没大气到哪里去,但也没小气,破格赏了贾政一个工部员外郎。
本朝荫子的常例是,在京四品、在外三品起荫,且必须是现今在职的官员,所荫之子官位照其母低四品。
世爵荫子因是除袭爵之子外另荫一子为官,故唯有特等爵有此殊荣。
王爵参照正一品的级别荫子,在京为员外郎,在外则为同知,公爵以从一品,侯、伯以二品,子爵以正三品,女爵以正四品。
所以说是“破格”,本来贾政最多当个主事的,但因为贾代善救驾,而且端和帝已经降了贾赦所袭爵位,少不得找补一二,也相当于另类的“推恩令”了。
如此也算是全了贾代善的死后哀荣。
鉴于贾赦曾为先太子伴读,也没人敢在这节骨眼去触端和帝的霉头。
虽然贾赦这个伴读之位是端和帝本人指定的,还是为了辖制彼时领兵在外的贾代善,但还是那句话,皇帝这种生物,执意要不讲道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你还指望皇帝反思自己吗?
这些政治博弈暂时还和林璟无关,毕竟全家官位最高的祖母也不过是刚刚够资格参加宫宴,次之的亲娘更是当时无品无级庶吉士现下连上朝都轮不着的六品小官。
至于她本人,区区被又一次因为守孝不能参加会试的堂叔拎去启蒙的小可怜罢了。
男妇为岳母服丧和当初林清为族母服丧一样,都是缌麻三月。
奈何林海的考运实在有点差,贾代善是正月十六走的,会试是四月初一,她愣是还差半个月才出孝,只能硬生生错过。
林海倒也看得开——主要是她看不开也改变不了什么。只道是前事不久,她去参加只怕还招了端和帝的眼,就算不黜落,名次怕也不好看,若是把她扔到三甲还不如不中。
林璟在林清怀里翻了个身,要不她祖母说堂叔和她娘不像堂姊妹倒像是亲姊妹呢?
这自信的样子真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阿隽也快到了发蒙的年纪了吧?若是阿姐放心得下,不若小妹给阿隽开蒙?”林海虽然口口声声叫林清“姐”,但论年纪,两人是同年出生的,不过差了月份。
林璟都活蹦乱跳的年纪了,她连个孩子的影都不见,林海哪有不着急的?虽然知道是守孝耽搁了,这也急不得,但不妨碍她看着林璟就眼馋。
再有就是林海此次进京本为赶考,睢宁侯府在三年前林桐丧礼毕扶灵回姑苏时就已请林桓代为上表归还朝廷。
虽在京另有一二院子,但经年未修缮,已不能住人,因想着不知会试结果如何,故暂借居在林桓宅中。
都说翰林好,但叫林海想来,要是不得三鼎甲,至少也要在二甲前列,不然她情愿直接选官,毕竟如今母亲岳母俱去,林海急于入仕,好支撑门户。
若是成绩好还罢了,多捱几年也值当,若是成绩一般,倒没有必要苦熬着。
翰林虽号为“储相”,但从古自今,有多少翰林,又有多少能把“储”字去了?
两度错过会试,林海如今颇为现实主义,抓到手里的才是真的。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她若能参加会试,都是必中的?
又有什么用呢?
她就是参加不了,所以至今仍只是举人。
林清是一点没有舍不得的,直接将林璟放到地上:“还不快给你叔叔斟茶?”
她原本就准备等今科结束便从等派官的进士中聘请西席,虽是进士,但京城居,大不易,总有家境寒微的愿意坐馆补贴家用。
如今林海愿意教自然更好,虽然林海现在只是举人,但是以她的水平,若是今科得以参考,三鼎甲不好说,庶吉士却是不难的,且比不能通过馆选等除官的进士还要好。
林璟也很能顺竿子往上爬,果真斟了茶,双手递上,口称:“师母。”
这可是未来的探花娘子,给她一个小孩启蒙还不是手到擒来?
林璟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虽然林海没比她前世大多少,但是林清难道就大很多吗?
她不一样喊了好几年的“娘”?
爵位部分俱为私设,贾赦是废太子伴读系私设。
恩荫相关大致参照清朝,部分私设,主要是爵位参照官品荫子的对应关系部分。《红楼梦》原著贾政的工部员外郎和清朝的荫子惯例是对的上,剧情需要此处改为“破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物换星移几度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