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剑3】我?花萝?穿到红楼养黛玉? > 第34章 林府启新篇,兄妹分别泪沾襟

第34章 林府启新篇,兄妹分别泪沾襟

理国公府的赏花会,黛玉去得从容,归来时眉宇间亦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舒展与自信。

柳追云性情豁达,与她颇为投缘,几位相交的小姐也多是性情明朗之辈,席间谈诗论画,品评时卉,并无太多勾心斗角,让黛玉真正享受了一次轻松愉快的闺阁交际。

她归来后与兄长细细分说,林澜见她神色间少了往日的郁结,心中甚慰。

此次独自赴宴,如同一道清晰的分水岭。

黛玉在贾府众姐妹眼中的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

羡慕者有之,如迎春、惜春,只觉黛玉如今风光。复杂者有之,如探春,虽嘴上不说,心中那份不甘与距离感却愈发深了。而宝玉更是连着几日闷闷不乐,只觉林妹妹离他那“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清净世界越发远了。

林澜冷眼旁观,深知这不过是开始。

贾府这方天地,于如今的黛玉而言,已渐成束缚。

而她独立门户的计划,也到了该付诸实施的时候。

京中榆钱胡同的林家老宅,自林澜返京后,便一直由林忠带着几个得力可靠的旧仆暗中修葺整顿。

她并未大动干戈,只将屋舍加固,粉饰一新,疏通了庭院中的水渠,移栽了些易成活的花木,又将林如海留下的书籍和一些必要的家具器物陆续搬运过去。

这日休沐,林澜亲自去老宅最后查验。

府邸坐落在城西的清静地段,虽不邻最煊赫的街巷,却自有一种端凝的气度。

门前两尊石狮并非簇新的张扬式样,而是带着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光泽,默然镇守着门庭。

抬头望去,悬着的匾额是御笔亲题的“林府”二字,金漆已因年岁略显暗沉,正昭示着曾列侯的深厚根基。

黑漆大门上的铜环被擦拭得锃亮,是新近修葺的痕迹,门楣梁柱却仍是旧木,透着一股沉静的暗红色。

跨过门槛,绕过影壁,景象便豁然开朗。

庭院规制严谨,彰显着勋贵之家的格局,却无半分暴发户的堆砌。

脚下是重新找补过的青石板路,两侧抄手游廊的朱漆栏杆是新刷的,但支撑的廊柱却仍是原本的木头,纹理间沉淀着年轮。

院中花木显然也是此番精心打理过,数株老梅姿态奇崛,愈发显得苍劲。

几丛翠竹是新移来的,疏疏落落,倚着假山,为这方正庭院平添几许不易察觉的文雅与生气。

假山石本身也非新物,应是旧园遗存,石上的青苔被特意保留了几分,恰到好处地调和了过新的匠气。

整座宅邸,便在这精心修葺之下,调和出一种独特的气韵,既有蒙恩起复重现门楣的体面与生机,又不失诗书列侯之家应有的沉稳底蕴与清贵风骨。

林澜站在修缮一新的书房中,望着窗外与扬州林府别无二致的熟悉庭院景致,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就是她和黛玉的家了。

回到荣国府,她并未立刻声张,而是先去了贾母的荣禧堂。

贾母正由鸳鸯陪着说笑,见林澜进来笑着让她坐下。

林澜依言坐了,闲话几句家常后,方神色郑重地开口:“外祖母,今日前来,是有一事需向您禀明。”

贾母见她神色,心中微动笑道:“何事这般郑重?但说无妨。”

林澜道:“蒙外祖母不弃,收留我兄妹多时,衣食住行,照料周全,此恩此德,澜与妹妹没齿难忘。”

她先深深一揖,行了全礼。

贾母忙道:“自家骨肉,何须说这些外道话。”

林澜直起身继续道:“是父亲临终前曾有遗命,命小子整顿京中门户,以承林家香火,如今老宅已然修葺完毕,一应物事也已齐备,外孙思忖着,也是时候携归家重立门户,方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故而特来禀明外祖母,择日便搬回去住。”

这番话她说得清晰平稳,理由充分,态度坚决。

贾母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她虽知早晚有这一日,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今林澜声望日隆,黛玉也渐渐在京中闺秀圈里有了名声,这兄妹二人简直就是两块活招牌,能给贾府带来多少无形的益处?她如何舍得放走?

“这……”贾母怔了怔,随即脸上堆起更多的不舍与担忧,“澜哥儿,你的孝心外祖母明白,只是……你们兄妹二人,一个尚未及冠,一个年纪更小,独自开府立户,谈何容易?外头人情往来,家务打理,千头万绪,岂是易事?不若再等两年,待你更沉稳些,玉儿也再大些……”

林澜神色不变,语气却愈发坚定:“外祖母关爱,外孙心领,然父命不可违,林家门户亦不可久悬,至于家务外事,家中旧仆尚在,墨韵亦能帮衬,澜在太医院也结识了些朋友,足以应对,只是妹妹年纪尚小,却还需得外祖母再照拂一二,还望外祖母成全。”

她句句在理,将贾母的挽留之言一一挡回,非是她不愿带着黛玉一起回林府,天知道说出独自归家时她心里是多难受,但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他们两个是无父母依仗的孤儿,更遑论黛玉年纪小,需要有长辈教养,方能得一个好的闺名。

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再等等吧,等她再大一些,等黛玉也再大一些,她就把黛玉从这个吃人的贾府里接出去。

贾母看着她那张沉静却不容置疑的脸,深知此事已无可转圜。

她心中百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拉着林澜的手眼圈微红:“既是你主意已定,外祖母……也不便强留,只是日后定要常回来看看,莫要生分了,玉儿……玉儿就放心交给祖母,祖母定不会让我的心肝儿受分毫委屈。”

说着贾母又忍不住抹泪,“只是你这决定,可曾告诉了玉儿?”

“尚未告知妹妹。”林澜道,“外孙想先禀明外祖母。”

从荣禧堂出来,林澜心中并无多少轻松。

她知道,最难过的,是黛玉那一关。

果然,当她回到绛芸轩,将欲搬回林府独自整理宅邸的打算告知黛玉时,黛玉先是怔住,待明白过来,脸色霎时白了。

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迅速蓄满了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只在眼眶里盈盈打着转,看得人心碎。

“哥哥……你……你不要我了么?”她的声音轻得像一缕即将散去的烟,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你要……一个人回去?把我……独自留在这里?”

她的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林澜的衣袖,仿佛这是茫茫大海中唯一的浮木。

“在这里……我只有你了……你若走了,我……我……”

黛玉话语哽咽在喉间,再也说不下去。

那泪终于承载不住重量,滚落下来,一滴一滴灼烫在林澜的手背上。

自父母去世,她在这深宅大院中唯一的依靠,唯一的温暖便是这位从天而降的兄长,如今,连这唯一的温暖也要抽身离去,巨大的恐慌与被遗弃的孤寂瞬间将她吞没。

林澜看着她这般模样,心如刀绞。

她深知黛玉的敏感与依赖,此刻的离开必定伤她至深。

但她更明白,唯有先立稳脚跟,才能为林妹妹铺就一条真正的生路。

贾府看似繁华,实则是温柔的牢笼,绝不能让黛玉一生困守于此。

她深吸一口气,反手握住黛玉冰凉的小手,目光沉静地望进那双泪眼:“傻丫头,我怎会不要你?”

她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一字一句道,“且宽心,我回去,是为了收拾我们的家,那是父亲母亲留下的基业,是真正属于你我的地方,如今那里荒芜着,我岂能让你去受苦?等我将它修葺整齐,将一切安排妥当,等你再年长几岁,我必堂堂正正,风风光光地来接你回家,到那时,再无寄人篱下之苦,你再不用看人眼色,不必小心翼翼,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作画、弹琴,做真正的林家大小姐。”

她抬起手,用指腹极轻地拭去黛玉腮边的泪,语气极度温柔,“我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一天,你信我。”

黛玉仰着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兄长。

那双熟悉的眸子里没有半分敷衍与欺骗,只有一片赤诚的疼惜与不容动摇的决意。

她感受着兄长掌心传来的温度,听着那关于回家的笃定描绘,心中的惊涛骇浪渐渐平息,虽仍有离别的酸楚与对未来的不安,但那灭顶的恐慌,终是被这份沉甸甸的承诺缓缓压下。

她望着兄长清瘦却坚毅的下颌,终是轻轻点了点头,带着浓重的鼻音:“玉儿……听哥哥的。”

搬离的日子定在三日后。

这三日,贾府上下气氛微妙。

王熙凤强笑着帮忙打点行装,心中却是惋惜不已。

王夫人倒是暗暗松了口气。

宝玉闻讯,更是如丧考妣,连着几日茶饭不思,只躲在怡红院里长吁短叹。

临行那日,林澜去辞别贾母,贾母搂着黛玉,两人又是一场大哭,千叮万嘱,让他常回来住,多回来看看黛玉。

最终,林澜带着小厮,拜别了黛玉和贾母及众人,踏上了那辆装载着他简单行囊的马车。

马车内,林澜靠着车窗,望着那渐行渐远的朱门高墙,沉默不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