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哪吒]三太子陪我无限轮回 > 第36章 度花朝

第36章 度花朝

哪吒向河水中投入两颗石子,而后负手在树荫下静静等待。

他没有将马拴住,马儿自己温顺地踱到河边饮水,又不紧不慢地嚼些青草。如今开春不久,汜水重又丰沛起来,沁凉水汽蕴在面上倒十分舒适。

他们固守虎牢数月,期间多次与瓦岗军交手,敌军始终难以接近东都洛阳。

不过对方胜在兵力甚重,如今已隐有分兵之兆,意在迂回靠近兴洛粮仓。他们自然不能毫无动作,也要思考下一步对策。

过了半盏茶工夫,原本自然奔流的水面中央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那漩涡很快扩展到三尺左右的大小,并迅速向岸边移动。但这颇为怪异的一幕并未让马儿受惊,它仍安静地吃着食料,只略向边上挪了挪。

哪吒也没有动。

那水漩中渐渐现出一个身影来,最终停在距岸边两丈远的地方。那人形随之躬身向哪吒一礼,口中道:

“见过三太子。”

哪吒淡淡颔首,“不必多礼。”

那人于是抬脸直起身子。他生的是男子样貌,但五官方正中略有媚意,是个十分温柔多情的长相。他所披衣衫隐隐折射日光,显得身周彷佛蒙了层微茫般,等闲看不出是什么金贵衣料。

哪吒倒知道那衣袍是鲛绡纱织就,可避火油烧灼,实在是难得的宝贝。哪怕进贡给天庭的鲛绡纱也是有数的,寻常仙子仙君十年也分不到一匹。

然而面前这人如此“豪奢”地将其制成日常衣衫,并非因为他地位尊崇,而是因为他是司掌江海的水君之一。这金贵布料在水下自然没那么稀罕。

“三太子召在下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在天界这尊大名鼎鼎的杀神面前,水君的态度还算得上恭敬。虽然人人皆知三坛海会大神从不以职级论尊卑,但他本也不必仗势欺人。那通身本事和法宝足以让他横行三界,更不用说当初小小年纪就敢将东海太子龙筋抽去的乖戾脾气了。

“我此番在人间逗留日久,”哪吒将那马儿牵回树边拴好,“素来知晓水君耳目灵通,烦劳告知天庭要闻和人间四海近况。”

这事于水君而言并无甚么难处,他当即便答应下来。川流湖海中的生灵如同他的子民,亦如他的孩子。它们的所知所感,亦能使水君如身临其境般一一记述。至于天上的大小事宜…谁还没有几个朋友呢?

水君闭目运功的时候,哪吒只好百无聊赖地向水中丢石子。山林间的草木鸟兽自然也能感知到水边流动的灵力,纷纷想凑得近些。哪怕能沾到一星半点流泻的灵力也是好的,说不准就可省了五年十年的修炼呢。

整座山醒了过来。藤蔓似乎突然生长得快了许多,鸟儿也纷纷停在岸边树木枝桠上,尾羽翅膀颜色各异,日光照射下闪着美丽的粼光。

那匹马儿好奇地偏头打量这一切,随即快活咀嚼着飞速生长的青草。

过了两刻钟,水君终于睁开双眼,思索片刻将所见所闻大致梳理一番,缓缓道来。

“天庭上,此前下界临凡的星君们已有半数重新归位,并向诸位星君一一分了赏赐。”

“人间四方多有战祸。除了三太子驻足的中州外,北方晋阳之地亦兴兵西进。”水君略微皱眉,似在回想什么,又道:

“人间南北两大部族纷争日久。如今防守在边境的戍军叛乱,已事先与北方突厥一族通过气,奉上了厚礼,以免去后顾之忧。”

哪吒猜度到这大抵是李家的势力,心中对这所谓的“叛国”之举倒不甚在意。

毕竟神仙的寿数恒长,人间的纷争伐挞早已司空见惯。至于四海内的异族之别,多半只有一朝一代之人看得颇重。倘若往上数七百年,秦赵之间尚还有刻骨世仇,如今也不过都在同一姓氏的治下了。

而这一朝的开国之君,昔日事北朝时用异族复姓,践祚登位后又恢复本姓。然而成王败寇,后世又会有几人知晓?

人间诸事,不外如此。

“…关中之地亦有豪强揭竿而起,”水君微微摇头,略有叹息之色,继续道,“这一朝帝业,恐怕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随后又说了些西方诸洲的妖魔动静,并海外仙岛的一些逸闻。哪吒一直无甚表情,但也并非感到不快,只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快讲完时,水君觑一眼这少年神祇英俊漠然的神色,眼睛骨碌碌一转,笑道:

“四海八荒除了这些要紧事外,说起来近日其实还有桩趣闻,而且还与三太子您的兄长有些关系。”

哪吒全无好奇的样子,仍是平静道:“说来听听。”

“却说那西海龙王敖闰敖大人有一儿子颇为顽皮,前些时日竟纵火烧坏了龙宫的殿上明珠。敖大人铁面无私大义灭亲,将这小龙告上天庭,望玉帝治他忤逆之罪。

…最终将那小龙吊起来打了三百下,只闻得哀嚎不止。正要将他处死时,观音尊者和令兄恰好闻声而来,向玉帝求情免除了死罪。”

水君自以为这是个颇有趣味的故事。三太子千年前便与龙族有宿怨,如今听到西海的小辈倒霉定然暗自快意。故事的结尾也并非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还体现了他兄长木吒的慈悲为怀,怎么说也该是与有荣焉的。

哪吒听完的确笑了,却不是被逗乐或欣慰的笑容,反而满是讥嘲的意味。

“…大义灭亲吗?”他喃喃低语。

水君心中十分忐忑,虽不知哪里出了岔子,但直觉这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遂不动声色一礼,迅速遁入河水中溜走了。

哪吒自是看得分明,但不过淡淡一哂。他早就明白,君臣父子这一套,无论是天上地下或是海中,都无甚分别。

人间千余载倏忽而逝,有些记忆他本以为早被岁月消磨殆尽。冷不防再度触及,却发觉仍纤毫毕现,巨细无遗。只是如同隔着水幕般,颇似雾里看花,那时的心情都已抛却了。

当他还是个孩子时,这世间对他的温情有限,但总还是十分新奇的。

哪吒尚未足月时,太乙真人便来到陈塘关李靖府上拜访,收下这婴孩为徒。

儿子甫一出生便与仙家结缘,李靖面上自然是有光的。然而这欣慰之情不免蒙上层阴翳,因这仙人还说此子身上背着一千七百道杀劫,且有一场因祸得福的劫难。

他小小年纪便在李府中独享一座院落。两位兄长年岁差得有些大,早已各自在灵山和南海珞珈山修行。因而哪吒最初以为这独一份儿的待遇代表着宠爱,后来才明白这是一种放逐。

他越来越少待在陈塘关。不过乾元山虽是清修之地,但也不是那么适合小孩子。除了练功以外的辰光,哪吒只能对着师父洞府里那棵桃树练招,剑锋常把那树皮割得伤痕累累。

直到有一天,他在习练剑法时不小心劈断一根丫杈。那树上突然滚下来一个小童,神情懵懂坐在树影下,捂着自己臂上的一道伤口哼唧着。

原是那桃树精魂化成人形,又不小心被哪吒劈伤了。两个孩子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哪吒那时还没学过治疗的法术,对那伤口也无计可施。直到太乙真人回来,才将那小童的伤治愈了,为表补偿又将他收在座下。

许是终于察觉到将两个孩子孤零零丢下不妥,师父后来云游时常常带着他们。哪吒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同辈师兄弟,亦即师叔们的座下弟子。

他与杨戬和龙吉公主也是在那时相识。

杨戬他师父玉鼎真人是个颇朴素低调的仙家,大多时日深居简出,不像太乙那般张扬。因此杨戬也承袭了玉鼎真人的处世之道,至少表面看来如此。

太乙似乎生怕自己徒弟遭人欺负了,赐予哪吒诸多法宝傍身。而杨戬常年穿道袍,没有甚么要紧事便只穿麻鞋,是见人三分笑的和气模样。

龙吉公主则是截然相反的样貌。她出身贵不可言,等闲人岂敢忤逆这位西王母之女,自然叫她养出一副骄矜的性子。

但她为人不坏,且颇讲义气,只不知为何总不愿待在昆仑,却爱在人间跑来跑去。

有一年恰逢凡间的花朝节时分,哪吒随师父拜访玉鼎真人。趁两位尊者闭门切磋玄谈,龙吉公主便跑来金霞洞扯着哪吒和杨戬下凡游玩。

那时大地之上尚还物力维艰,但凡人仍愿耗费精力祭拜花神、游春扑蝶。

这日走在街巷间,游人摩肩接踵。虽然哪吒本就生活在凡间,但向来无人伴他同行。府内侍奉之人也尽可能远远避开,唯恐触了他霉头。因而花朝节这派热闹景象,竟是他前所未见的。

除了游人,街上亦有热情叫卖的摊贩。那时专以侍弄花草为业的匠人并不多,俱欢快地招徕客人买下花枝簪在发上,十丈红尘竟有扑鼻香气。

循着人流,他们跟着走到了花神庙。花朝节是凡人附会的花神女夷之诞辰,农人需宰牲以祭祀神明,并以花朝日的阴晴天象占卜一年收成。

“多奇妙呀,”龙吉公主提着一壶素酒,仰脸去打量那尊农家供奉的花神像,“凡人为何如此爱花?”

杨戬俯身笑吟吟去看海棠,随意道:“或许是因为人间花只开一两季,所以格外稀罕。”

“是这道理没错,”龙吉公主若有所悟般点点头,“前些时日遇到女夷,她还向我抱怨。说是不少仙家为了布置宴饮,总是请她去帮忙布置洞府。”

她轻嗅了嗅芍药的淡雅香气,“若花朵不择时令开放,那便不具生魂灵性,而与纹饰死物无异了。”

太乙真人:不能把5岁以下儿童独自留在家中(叹气

封神中对杨二哥的外貌描写:

“…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

朴素道家弟子一枚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度花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从低配版洪荒到至高洪荒

寻仙

洪荒:后土听我吐槽,提前化轮回

洪荒:拜师西方教,你疯了吧!

花醉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