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哪吒]三太子陪我无限轮回 > 第40章 长安道

第40章 长安道

她此前没有见过柴绍穿胄甲的样子。如今一眼望见,竟觉得面前之人十分陌生,彷佛初初相识一般。

“许久不见了,阿瑛。或者如今该叫你李娘子?”

他温和笑着,向她抱拳一揖,这是行伍中平级军官间相互所行礼数。

李瑛于是会意还礼,笑着请他入内坐下详谈。

几人相互引见后,便请柴绍分说河东如今的情形。

“我们行军至霍邑时,恰逢连日阴雨,粮草输运有所贻误,”柴绍回忆起此事微皱眉头,“父亲一度打算撤兵回晋阳去,以图后事。”

李瑛用指节敲了敲案几,若有所思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错,”柴绍淡笑点点头,“大郎二郎直言劝谏,称如果此时退回去,军心涣散将再难收拢。最终父亲与二郎兵分两路,于城南城北夹击,最终攻下霍县。”

何潘仁笑赞道:“国公果然善战,用兵如神,吾辈所不及也。”

又十分好奇接着问起,“那么接下来,那位屈突通该如何对付呢?听说他可是位狠角色。虽说他儿子是个怂包,被我们吓得夹着尾巴就跑回西京去了。”

柴绍闻言倒没什么惊异之色,想来是在书信中已大致了解到关中此前形势,只沉吟片刻道:

“…屈突将军确然是宝刀未老,代王遣他驻扎河东郡,不失为一步妙棋。”

他起身在舆图上点画以讲得更清楚些。

“攻克霍县后,其他小股义军也纷纷归附。我军人马不缺,便将河东团团围住。然而河东地势险要,屈突通亦擅用地利之势,我们久攻不下,军中便有了分歧。”

柴绍在京城处划了两圈,“二郎认为兵贵神速。此前我军胜多败少,若速入关中以取京畿,必如秋风扫落叶之势。倘若与屈突通于河东对峙,则京中必有防备,届时大势已去,再想入关便难上加难了。”

“但…”李瑛凝眉思索,目光落在舆图上河东与潼关之间,“屈突通兵力亦不在少数,若父亲绕开河东直入关中,如不能迅速拿下京城,便会腹背受敌。屈突通固守城池,随时可出战追击,于我军极为不利。”

柴绍颔首道:“所言不错,亦有不少人持此种看法,两厢争执不下。

因而父亲最终留下部分兵力围困河东,又率主力西进。命二郎与我为前军当先入关,又遣大郎往永丰仓去,夺取粮草后据守潼关,以策万全。”

李瑛闻之不由地一笑,“父亲如今果然兵马甚众,竟有余力分兵数路,遥相呼应。”

沉思半晌又说:“昔年杨玄感起兵亦当先攻占永丰仓,确为一处险要之地。”

李仲文沉默听了良久,此时终于开口道:“既派了李二郎同来,怎么只有您一人……”

他为人谨慎,大抵怕柴绍这番故事是画饼充饥,夸赞得形势一片大好想将他们这些兵力一并诓走。

柴绍猜得出他的一番顾虑,但并不气恼,只和缓解释道:“二郎知晓娘子军诸般功绩,于壶口渡大河后便遣我率几百骑兵速进,以迎诸位,也好互通消息。

关内投身报效者甚众,不仅有平民百姓,亦有三辅官员。二郎每日与众豪杰详谈便耗费不少辰光,于是派我先行一步,只盼诸位及军中心安。”

何潘仁拊掌大笑,“怎么会不安呢?关中豪强俱来投奔,足可说明此番举事乃天命所归,我辈心安得很,哈哈哈…”

几人气氛融洽相谈甚欢,寒暄半晌后,何潘仁又眯眼笑吟吟:“柴将军与我们娘子分离日久,定然有不少要紧事详谈。我们两个老家伙也不好在这里碍眼,这就先告退了。”

李瑛与他们已十分相熟,自然也不会因这顽笑话惩治他。李仲文迟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跟着何潘仁一并走了。

帐中便只余下她与柴绍两人。

李瑛也并无什么扭捏之色,想了想问道:“三宝可有为你安排住处?”

“还未来得及,”柴绍摇摇头,又连忙说,“不必格外安排什么,我只与营中士卒一般待遇就好。”

李瑛起身向帐外走去,一边笑着示意他跟上,“自然没有两样待遇。就算你想要些华服软榻、蓼茸蒿笋,我这里也是没有的。”

柴绍终于听出她是在顽笑,也付之一笑,跟在她身后于营中穿梭。

“我那时走得匆忙,未来得及布置什么,”他远远看着那忙前忙后的少年,似乎正将柴绍带来的数百骑安顿下来,“三宝这孩子…可还得用?”

李瑛不由得笑道:“他这一张嘴可真是厉害,若在战国时少不得也是位纵横家,在我这里怕不是屈才了呢。”

“他素来油嘴滑舌,”柴绍也弯眼笑着,而后又微微一叹,“他幼时父母便都走了,我父亲因缘际会将他救下。这孩子不怎么爱读书,武艺也平平,只有一把子力气。后来他去铁匠铺子做活儿,倒是十分合适。”

说完想起什么,又忍不住发笑,“这孩子小时候与邻里幼童打闹,他身量不高打不过人家,但一张嘴却能把旁的孩子说迷糊,唬得他们还把自己的吃食送给三宝。每每被我父亲发现,准是好一顿骂。”

这听上去的确像是三宝能做出的事,李瑛也笑道,“原来这便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两人说笑几句,李瑛有片刻出神。十指无意识地在掌心拢紧,她轻声问道:“阿昭现下…如何了?”

柴绍似是猜到她要问起阿昭,满眼歉意答道:“我此去并未在晋阳停留太久,只与小妹见了一面。听说去岁冬日病过一回,但如今瞧着已好了许多。军中劳顿,父亲自然没有叫她跟着,如今仍留在晋阳呢,安定得很。”

又从袖中掏出一物交到她手上,“阿昭近来学了女红,这是特意为你缝的香囊,她要我一字不漏地告诉你——”

柴绍眨眨眼笑道:“若来日相见时这香囊有破损脏污,她就不同你学骑马了。”

确是那别扭的小姑娘会说的话啊。李瑛抚摸着那方锦布,针脚其实有些粗糙,但一想到是那素来懒洋洋的丫头亲手缝制,心中又觉得十分柔软。

嘴上还嗔怪道:“她的病才好,怎么又劳神做针线活儿。”

又拿起香囊在鼻端轻嗅,是浅淡的桃花味道。

李瑛若有所思转而问道:“如今是谁留在晋阳镇守?”

“是四郎,”柴绍斟酌答道,“四弟人虽年少,但马槊用得极好。父亲也留下不少得用之人辅佐四弟,你不必担心。”

李瑛却不由得眉头微蹙。

四弟……

她与四弟都是一母所出,但不知为何母亲十分不喜爱他,是婢女一直照料着他。待渐渐长大后他随大哥寓居河东,总共也未见过几面,并不知那孩子是怎样心性。

李瑛压下这丝愁绪。眼前快要兵临京畿,自是军务要紧,待到战后再将阿昭接回身边就好。

——

关中腹地,泾阳。

入城时李瑛与柴绍并驾,云罗、三宝及旁的人亦策马跟在后面。众人虽不曾言语,但气氛久违地轻松起来。

转到府衙所在的正街上,远远便看见一行人等在衙门外。云罗以手搭在额上张望,待看得更清楚些,不由得喜上眉梢。

“姑娘,是二郎在等我们吗?”

三宝并不曾见过李家其他人,此时也好奇地抻着脖子远眺,想看看众人近日口中频繁提起的李家二郎,究竟是何方神圣。

很快一行人便到了府门前,纷纷勒马止步。李瑛并未立刻下马,手中握着鞭子居高临下笑吟吟道:“二哥如今好大的架子。我等了许久你也不来,只好我亲自‘上门’拜访了。”

一年余未见,李家二郎亦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军中时有长途奔袭,他身量更瘦削了一些,肤色晒得略黑,但眼睛明亮有神不显疲累。

“阿瑛这话说得我实在惭愧,”他心知李瑛在同他打趣,十分给面子地抬手借力请她下马,“关内豪杰来投奔的实在太多,光是安顿他们我都快没时间用饭了。”

“怪不得二郎瘦了许多,”云罗也笑嘻嘻插话,“长孙姑娘可要心疼的。”

“你这丫头,嘴皮子真是越发刁钻了。”

他笑骂一句,但也并不真的生气,引着他们几人入府衙稍坐,各自见礼寒暄不提。

“阿瑛实在是了不得,”他亲自为李瑛斟了杯茶,“不过数月时日,竟能集结七万人马,我从前可是小看你了。”

何潘仁是商贾出身,也是十分圆融的性子,向来不会让话头掉地上,“李娘子实在是世间少有奇女子,用兵时日未多,已看得出极有将才,连身边的姑娘小童也各有不凡之处…”

他活到这把年纪,看人的眼光也十分毒辣。与这李二郎相谈片刻,看得出他胸有丘壑,并非仅凭家世逞强的庸碌之辈,自是十分满意。

李二郎闻言亦有些好奇,“云罗我往日便认得,这孩子是……”

三宝上前落落大方行礼,利落道:“小的名马三宝,乃是柴将军家仆。有幸追随娘子左右,实在所学良多。”

二郎考校他些许兵法知识,他竟能答上大半。须知往日三宝不怎么读书,也就是这数月在军中耳濡目染,才记下许多。

重归正题,二郎又交代了下一步的安排。

“大哥如今已得了永丰仓,父亲命其自新丰西进,”他又扬起下颏示意李瑛,“你我则回师,驻扎于长安故城,待父亲兵马至此,合围攻城。”

今上即位后不久,动用十余万劳役在旧长安城南修筑宫城,甚至向西开凿三百余里,造渠引渭水入城。

他们亦曾在那旷世未有的城池中生活,如今终于又回到这城下,却是要推倒它。

云罗:这是什么?我的cp,嗑一口!

注:

隋朝开国建都时沿用汉代长安城,后于龙首原以南的平原上建立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布局大体仿照洛阳城,但更为规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长安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游:李二,求你别让儿子西征了

从低配版洪荒到至高洪荒

寻仙

清太子胤礽[重生]

厂公九千岁:我有武侠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