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哪吒]三太子陪我无限轮回 > 第70章 目所见

第70章 目所见

他说的甚至不是一个问句。

贞英有些迷惑地在两人间来回看了看,迟疑地指了指自己。

“阁下是在说我吗?”

陌生人无端出现在陷空山,绥绥目露警惕之色,上前半步挡在她身前。这举动反而让那青年微眯双眼,辨不清神色喜怒。

“是你。”他简明地回答。

贞英恍然明白过来,“阁下是李……”

要说拜祭,也就方才她在那斗室里上的几炷香还算沾边。回想起绥绥方才讲的前缘旧事,面前的俊美青年想来就是她认下的亲戚。只是她猜想神仙应当芳龄永驻,不知他是那位“李天王”抑或是便宜兄长。

“……哪吒,”他有些生硬地打断她,“我是哪吒。”

贞英识趣地行个礼,“见过殿下。”

绥绥此时也反应过来这人的身份,勉力和缓了神色,“殿下驾临,有失远迎,实在对不住。”

青年似乎这才看到他,十分冷淡地问:“你是何人?”

“在下名绥,追随洞主多年,如今乃陷空山主事。”

绥绥的姿态十分恭敬客气,但贞英却觉出他言语间的紧绷。倘若前尘往事真如绥绥所说,而这位哪吒三太子却不认得自己的左膀右臂,似乎说明他与陷空山的关系并不亲厚,大抵甚少往来。

她在心中暗暗叫苦。自己当时何必手欠点那几炷香呢?可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贞英无声叹息,又挂上热情笑意:“我原想着为父兄供奉香火,不过是应尽的本分。没想到殿下肯屈尊驾临,简直令我这洞府陋室蓬荜生辉…”

这位殿下真是如瀚海寒冰般淡漠,她说到这份儿上他也没有接话茬客气两句的意思,贞英只好硬着头皮道:

“兄长与我鲜少相聚,不若在陷空山下榻几日,也好使我略尽孝悌之责。”

原以为他瞧着冷淡,性子也应当是挑剔的。没想到他偏头听了听风声,答道:“那便叨扰了。”

她只好向绥绥投去一个告饶的眼神。绥绥别开眼,上前有礼道:“那便请殿下随我来吧。”

他引着这尊大神往住处去了,料想一时不会回来找她。神仙需不需要睡觉她不晓得,但自己此时此刻真是困了。这一天里脑子被灌进了太多怪事,思绪混沌理不出首尾,索性和衣倒在书斋里窗下的窄榻上。

遇事不决,先睡一觉再说。

——

翌日清晨,她是被湿漉漉的触感惊醒的。

骤然睁开双眼,一颗雪白的狗头挤在眼前。贞英被吓了一跳,险些自窄榻弹起从大开的窗子蹿出房去。

那条白犬似乎也并无恶意,轻吠两声端正坐好,尾巴兴奋地打转。

贞英不知这条狗的来历,正想出去叫人,窗外突然伸进一只手提着它后颈拎出去了。

她揉了揉眼睛。不只是因为睡意朦胧,夜色褪去天光大亮后她的眼睛又不是很好了,只依稀看见雪白细犬被一个红彤彤的影子提在手里,挣扎两下后认命地吐着舌头不挣扎了。

噢,原来是她的那位便宜兄长。

“你的眼……”

“殿下昨夜休息得可好?”

两人同时开口,都不由得愣怔一瞬。哪吒别开脸答,“尚可。”

他将一长条白狗放在地上,“…还有,不必那样称呼我。”

既然他说不拘礼数,贞英岂有不从之理,从善如流道:“兄长,随我一同去用朝食吧。”

她隐隐觉得神仙是不必吃凡间饭食的,但哪吒并没说什么,只跟在她身后。那条细犬跑上前来拱拱她垂下的手,“这是兄长的爱犬吗?”

“不,”他打个响指,那条狗又垂头丧气跑回去跟在他身后,“是一位友人的。它名叫哮天。”

“哮天?好有气魄的名字。”贞英嘬嘬两声,反叫那白犬十分嫌弃地瞥她一眼,绕到哪吒身后不再理会她了。她只好悻悻收回视线,向林间那座“饭堂”走去。

清晨微微落雨,乌云遮蔽下天光不算刺眼,她便将帷帽提在手中没有戴上。将后背留给陌生人很难觉得自在,但身后的脚步声平稳规律,让人难以生出防备之心。

饭堂里众人几乎都到齐了,绥绥还坐在平日的位子上,远远向她点头算是招呼。贞英坐到他身边,周围旁的人连忙挪开老远,为这冷冰冰的客人让出位子。

不知绥绥是否向大家事先交代了什么,众人不似昨日那般浑笑玩闹,眼观鼻鼻观心,又自以为隐蔽地向他们三人一狗这里瞟过来。

贞英只好清清嗓子笑道:“哪吒殿下是我的义兄,多年前我也曾行差踏错,幸得兄长手下留情,才有我日后悔过、与诸位相逢的机缘。大家亦要如此,一心向善才好。”

众人纷纷称是,她于是挥挥手示意竹深布菜。

见哪吒神色平静如常,她暗暗松了口气。昨夜见绥绥的反应,料想哪怕是失忆前自己与哪吒也无甚往来,实在想不出他为何一定要留在陷空山。只能揣测是不是天上派他下来巡查,看看她这鼠妖有没有改过自新。她当然要抓住机会,表个忠心才是。

今天她的饭食里终于有了荤腥,探头看看哪吒面前的碗碟,肉食素菜果蔬俱全,应当是竹深不知他的喜好,只得都备下了。

哮天一直在他们身后摇尾巴,哪吒将荤菜递给它,三两口就被吃个干净,又眼巴巴地盯着她瞧。贞英如芒在背,只好也拨了几块肉给它。

用过饭后,绥绥说有事请教,与哪吒一同走了。她总算得了闲,正琢磨着找回记忆这事从何入手,辛夷那姑娘蹦跳着过来塞给她一个大包裹。

“洞主,这是我昨日为你买的书!夜里回来见你已经熄灯了,便没去打扰。”

贞英被那包裹坠得一个趔趄,连忙放在长桌上,“多谢你。怎么买了这样多?花费了多少银钱,回头…我叫绥主事补给你。”

辛夷连连摆手,“不必不必,不值一提。洞主看看喜欢哪种书,我下次再多买些回来。”

这倒让贞英有些纳罕。她只是缺失了关于自己身份的记忆,至于日常习用的知识则还存于心中。按理来讲书册一向不便宜,纵然如今不必刻凿竹简,得以在纸张上誊抄,但亦耗费不少人力。买下这许多书册的银钱在辛夷看来不值一提,难不成陷空山有什么富裕产业吗?

将这疑虑暗暗记下,贞英戴上那副水晶片,草草翻看包裹中的书册。十卷里有六卷是风月烟粉话本,三卷是灵怪轶事和公案传奇,剩下一卷则是部律疏,名为《贞观律》。

开篇便是引经据典的议序:“…穆王度时制法,五刑之属三千…大唐皇帝以上圣凝图,英声嗣武…爰造律疏,大明典式…”

她心头涌上奇异之感,指腹抚过墨字,彷佛她曾读过这些字句,彷佛她明了字句背后的慨然心境,彷佛…她识得写下这律疏之人。

然而她明明是山野间的精怪,至多被灵山梵音浸染,又怎会读过凡人的律令?

无人能为她解惑,她便先将这包裹抱到书斋放好,转而决定去闭关的那个山洞探查一番。她的记忆以山洞中的那片黑暗为起点,但那时初初醒来过于迷惘,遗漏了什么细节也未可知。

穿过松竹林和花圃,今日修剪花木的不是辛夷,而是一个身材矮小如孩童般的男子。他十分寡言,只向她沉默一礼,便继续挥动剪刀。

她将面孔与名册上的画像对应起来,想到此人名字边的标记是一片羽毛。如今她已经知道了,这是由飞鸟化生而来的意思。

路上再没有遇到旁人,她循着模糊的印象徘徊许久,终于找到竹林掩映的隐蔽洞口。贞英闪身钻进去,将门在背后留了一掌宽的缝隙,洞内于是有了朦胧的亮度。

她借着晦明光影环顾斗室,这里除了床榻再无别的陈设。因着眼睛见不得明光,自然也没有灯烛火炬。木榻四脚落地,下部中空,并没堆放杂物。

四处检视半晌,贞英几乎觉得这山洞比她的记忆还干净。

她有些颓丧地倒在床上,阖上双眼整理纷杂头绪,却并不能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将其串连。失去记忆的感受难以同他人言说。尽管四肢俱全肉身无伤,看似不痛不痒,但却像失了锚的小舟被无端丢入江河浪流。不知该往何处去,不知该如何度日。不知该相信谁,亦不知…有愧于谁。

床榻上的被褥很薄,将脊骨硌得生疼。贞英蜷起身子向里侧滚了滚,把头埋进枕间。昨夜梦境纷乱,她休息的并不好。如今在漆黑的环境中困意上涌,不如索性睡一觉再说。

她的神识不断向下滑落。就在触及分隔现实与酣梦的边缘时,洞外林间恰有一声雀鸟啼鸣,如同霹雳划破阴**幕般骤然清醒。

床榻。

既然这山洞里再无其他,那么无论是打坐修行,还是深夜入眠,她都只能在这榻上栖居。既然木榻本身没有玄机,那么线索只可能在——

贞英支起身子,细细摸索过床榻里侧与枕边平齐处的山壁。

岩石粗粝的棱角转折下,似乎还隐匿着另一种纹路。若返回去找纸笔拓印,恐怕又会惊动他人,横生枝节。她屏住呼吸用指腹贴紧感受细微的凹痕,一边在心中摹画那纹理的走势。

那是一行工整的刻字:“无信人之言,人实诳汝。”

她不由得一怔,在榻上站起继续搜寻,终于又在上方找到一处镌刻痕迹。只是相比之下那几个字更为短小也更为凌乱,她反复摸索才终于确定,那四个字是——

“眼见非实。”

不成章法的笔画中裹挟着难以言明的狂乱心绪,不由分说将她也卷入其中。贞英愕然后退一步,却撞进一个冰冷坚硬的胸膛。

心脏似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她缓慢转头,见那身着红衣的俊美青年微微皱眉,似乎不解她为何如此惊异。他自指尖挑起一簇火苗,撕破墨一样的寂然。

“你在看什么?”

他问。

本章评论有红包~

注:

1.贞观律,唐太宗即位后由长孙无忌等人修订的新法典,是《唐律疏议》的前身。

2.“无信人之言,人实诳汝”,出自《诗经·扬之水》,大意为不要相信别人的话,他们是在诓骗你。

实在非常抱歉,前段时间三次有比较要紧的事,每天在跑各种手续,整个人状态也不是很好,一度搁置了这个故事。重读此前的篇章,某些片段也反过来给了我自己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一定会将这个故事完成的!之后更新会尽量规律(深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目所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从低配版洪荒到至高洪荒

寻仙

洪荒:拜师西方教,你疯了吧!

西游:李二,求你别让儿子西征了

洪荒:后土听我吐槽,提前化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