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行完交换戒指环节,宁星舟藏在婚服里的手机就跳动起来,毫无疑问是苏瑶光的隔空投送。
“现场摄影师返图来了!”她发了一个得意的表情,果然随后慢慢出现在她俩投送框里的就是她今天拍的照片和视频。
“噗!”宁星舟随手点开了一个视频,正好是她和诸葛亮拜高堂的环节,婚礼进行的时候因为她盖着红盖头看不清这魔幻二人组的表情,这回倒是在苏瑶光的视频里看了个清晰。
诸葛瑾平日里为人端庄弘雅,然此刻面对这么个礼法和阵营相互打架的逆天婚礼还在脸上挂起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已经是他耗尽毕生涵养的努力,而他身侧的小皇帝刘禅更是没有身边这位东吴大将军近四十年宦海浮沉的修为,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爹快来救救我这几个大字几乎已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此次大婚,确实......不同寻常。明日早晨按礼仪新妇需向公婆敬茶,也会由兄长代为接茶。”
诸葛亮看着手机视频里两个人精彩的表情扶额,寻常人家结婚就算真碰到了两边都没爹妈的情况至少还能让族里的叔伯长辈顶上,然而他俩的背景一个比一个干净。诸葛家长辈或殒于汉末乱世或散落江淮间,此刻能到现场辈分最高的就是诸葛瑾身为使者还没带媳妇,而宁星舟......身为一千八百年后的穿越者,别说爹妈了,太太太太太爷爷都还没出生。
“知道了知道了。”宁星舟无所谓,反正都不是她爹妈,爱谁谁来都一样尴尬的反正不是她,伸手调出手机里爸妈的合影:“来,这下给你看看高堂。”
她本就想让诸葛亮看看自己的父母,过去的交往中虽然她提起过自己的家人却也没给他看过真实的模样,事到如今身份上来说他也算他们家的“女婿”,看眼岳父母的照片还是应该的。
结果诸葛亮立刻规规矩矩起身跪下稽首,恭敬道:“岳父母在上,请受亮一拜。”
“卧槽。”这下轮到宁星舟坐在原地瞳孔地震,她根本没打算让诸葛亮给自己的“赛博”爹妈磕,何况她爸作为三国粉这要是有一天知道了诸葛亮在给自己行女婿礼高低得被吓出心脏病。
这波啊,这波叫你女儿嫁了你偶像,但你偶像比你都大一千七百多岁。
“时辰不早,休息吧。你今日也累了。”他看着呆在原地的她笑笑,伸手帮她摘掉那沉重的凤冠,手指轻轻掠过她因为扑了胭脂而格外红艳的脸上,却一触即离。然后他起身抱起一床被子:“我去外间睡。”
这个年代成婚就等于了女方对男方的身体归属,但诸葛亮知道这场婚礼对宁星舟本人来说却更多的意味着愿意与他放下过去重新开始的“恋爱信号”,所以他不能用这个时代的礼法去强迫她。
“回来。”然而她却叫住了他,“我说丞相大人,您这是想让我新婚第二天就被传出去克夫的名声吗?”
在这个时代就连美籍华裔宁星舟都知道新婚之夜分床睡会被旁人视为不详诸葛亮又怎么不知道。更何况他们两个的身份又不一般象征着国家的颜面,这要是传出去诸葛亮的面子也别要了。宁星舟不在乎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名声,但她并不愿意诸葛亮因为自己而惹来什么非议。
“我睡里边,你睡外边。又不是说躺一块就一定要做。”她翻身抱着被子滚进去继续抱起了手机一看时间还不算太晚就打起了游戏。
与苏瑶光的电视剧相同,她以前作为公司高管全球出差多飞机一坐就是十个小时起步所以手机里不少单机小游戏和电子书倒是给她在这个没网没信号的世界带来了不少乐趣。
“这又是后世的游戏?”看着宁星舟手机里各种投弹的植物和蹒跚行走的僵尸此时已经躺在她身边的丞相大人到也觉得有趣。
“呐你试试呗。”宁星舟直接重开一局然后把手机放在了诸葛亮手上,她来这两年多打了无数遍早就无聊了,倒不如看看诸葛亮这个真古代人玩游戏,这多有意思。
于是她交代清楚了玩法,诸葛亮很快上了手,刚开始手生还被僵尸攻破了家门,但没几次各种射手爆炸辣椒地雷坚果就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应对起僵尸的攻击游刃有余,通关的速度比起打的熟悉的快闭眼通关的宁星舟竟然也不慢。
宁星舟叹服,不愧是诸葛亮,打游戏也能轻易地胜过普通人。
诸葛亮笑笑,然后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掌心,手指上的婚戒在烛光下泛起金光:“从今日起你就是这相府的女主人,以后相府的大小事宜都取决于你,亮绝无异议,而亮的俸禄也都会全数上交,你来决定怎么用。”
“蛤?你不给北伐捐军费了?!”
“是,因为我不会再执着于北伐了。”
“啊?真被僵尸把脑子吃过了现在换了一个新的?”宁星舟这下是真的cpu烧了直接exe停止运行,觉得诸葛亮是不是婚礼被人灌酒喝多了。
如同婚前宁星舟对自由的执着,作为历史上都是死在北伐的军营里的丞相,诸葛亮对于克复中原兴复汉室的执念可一点不比她少。打了几把植物大战僵尸这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不是宁星舟真面对的是诸葛亮而不是看什么小说只会觉得这人设肯定ooc了。
“想什么呢,我是认真的,不信你可以录音……如你做出了选择一样,我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昏暗的喜烛下他脸红了,却还是努力让自己一本正经起来:“我三岁的时候黄巾起义就爆发了,所以我的入目所见全是汉室倾颓之下一片乱世生灵涂炭的惨状。所以我一直想要兴复汉室,因为那时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政事清平。我也一直觉得只要回到了大汉,世间的一切不幸就结束了,这也是当年我决心追随先帝出山又执着于北伐的原因。”
“但,那真的是大汉本身,还是我理想中的大汉?”
“我其实从来没见过大汉是什么模样,而即使早于我二十年的先帝出生之时也已经是桓帝朝,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百姓苦不堪言。又怎么会是我们心中那个海晏河清的大汉?”
“所以无论是我还是先帝,都只是通过历史的记载想恢复那个最初光武帝乃至高祖、文景武帝之下的明汉。”
“但是,史书就一定写的对吗?”
“史书说高祖以仁德治天下,但百姓真的不再挨饿吗?”他凝视着游戏里永远绿意盎然的草坪,像极了被粉饰了太平的乱世——花园的主人不会知道,他脚下的土地埋着多少腐骨。
高祖也好文景也好武帝也罢,他们治下的大汉究竟又有多好、还是一种与后世比烂之下的结果?
“或者说即使史书没写错,后人的理解就一定还原了真相本身吗?”然后他苦笑:“就像当时……你对我与月英的误会。”
诸葛亮无法看见历史的模样,但他已经见到了一个确定的未来。
“真正见过‘大汉’的,是你和瑶光啊。”
他把手机还到宁星舟的手中,手指掠过屏幕却又好像摸到了一个遥远的理想。喜烛在风中微微的摇曳,手机屏幕却还是亮着,停留在游戏的菜单页,最上面的一行字是“开始游戏”。
“我知道你非此间人,我也知道你胸中藏着足以改天换地的才华。所以无论它有多远多难,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会永远支持你。”
他把自己轻轻靠在了新婚妻子的身上:“带我去看看那个,你见过的世界。”
那个透过宁星舟的手机他亲眼看到的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的世界。
那个三小时就能跨越艰险蜀道从成都走到长安的世界。
那个真正百姓们不愁吃穿用度可以随意到地球另一端旅行的世界。
——所以宁星舟所生长的地方,才是诸葛亮心中的大汉啊。
她看着他半晌没有说话,突然伸出手摸了摸他鬓角的些许白发,多年的操劳给这个男子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那么,你要活着看到那一天。”
看着他的眼睛,她说。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那年汉中城的月光突然又洒落下来,但她的眼神却已经完全不同。如果说那时候宁星舟眼中有的只是看过历史的人面对将死之人的怜悯,那么现在那双眼睛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他。
诸葛亮,活下去。
夜晚长长长长到了连接起一千八百年的跨度,喜烛还在烧,在烛泪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又重建。手机安静的放在床头的案几上,两人沉沉睡去各自平静的呼吸,可散落的发尾不知何时交叠在了一起,婚戒停留在手指上,直到第二天的第一缕阳光落在上面映出金光。
“醒了。”宁星舟睁开眼睛的时候诸葛亮早已经起来多时,此刻正坐在窗边的书案上拿着本《管子》在看,他没有像平日里那样穿着整整齐齐的官服,而只是身着一件中衣披着简单的外套,就连头发也只是草草的用木簪盘了起来。
“你们那时候的人,真的很能睡。”他放下手上的书看着她,脸上露出的表情倒是和昨日的诸葛瑾如出一辙,古怪极了。
按照汉礼新妇进门的第二天五更就得起来给公婆敬茶以示温良贤淑,然而诸葛亮还不知道宁星舟的性子,他要是敢让她五点钟起来当乖媳妇敬茶她今天晚上就得把桌子掀了然后拿着婚书跑路南中,所以他昨日专程告知诸葛瑾就说这一次的敬茶礼转到巳时——问就是西域在西边日头升起的晚,所以作息与中原不同。
现在对诸葛亮来说宁星舟的西域身份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宁星舟任何超出时代的现代行为全部归到“祖上在西域养成的习俗”——反正也没人能真去西域考证。
虽然通过她的贴身侍女水月和这几个月的相处他知道宁星舟很能睡,但亲眼见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他习惯了早上不到五点就醒的作息,最开始自己醒了害怕吵醒身边熟睡的女子就默默把自己闷在被子里不敢动,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六点出头实在等不下去轻手轻脚爬起来,侍从送来了早饭他就一个人先吃了然后吩咐把宁星舟的那份给她温在火上。今天是新婚第一天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还把公文送到相府于是倒是成了他难得清闲的一天,吃完就回到房中就着早上的阳光看书。
然后这一等就是七点,接着八点,宁星舟没有一点醒来的意思。诸葛亮一向认为只有喝了酒的人才会这么能睡,但眼前这个活例子清晰明白的告诉他现代人就是这么厉害。
武侯不理解,但武侯大为震撼。
他几次抬头看着她还安稳的在被窝里睡得跟死了一样、而且或许是潜意识里察觉到了他离开翻身就滚到他躺的那一边继续梦周公,叫也不是不叫也不是,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幻莫测起来——看来巳时还是太保守,真应该给她安排在下午。
终于八点半多接近九点的时候她终于醒了,睡眼惺忪的爬起来眼睛还没睁开呢就到处掏手机——这是她在现代养成的习惯,起来第一眼看一下时间天气再看看新闻,如今在这个年代虽然没新闻天气可看但好歹能看一眼时间不是。
“这呢。”他生怕她不小心磕到头,无奈赶紧起身,把床头案几上的手机塞到了她手上。
“早啊,孔明。”她打着哈欠扫了一眼时间:八点四十三,不错不错,是没有赖床的一天。
“......夫人早。”他嘴角抽动,大概在娶她之前这辈子没想过自己会在辰时末向人道早安。
然后他默默端来了早已不知道温了多久的早饭放在小几上,原本他早上习惯吃的清粥被她彻底换走,此刻变成了麦饼、蜂蜜柚子茶、水煮蛋、还有一个梨子。虽然他听不太明白她嘴里的什么碳水、维生素、蛋白质健康饮食营养搭配,但是听夫人的就对了。
“嗯,表现不错。但记得要先刷牙。”她站起来甩甩睡了一晚上稍显凌乱的长发戳了戳他的嘴唇瞬间让他闹了个大红脸:“我说孔明,你也不想很快变成没牙老夫子吧?”
他的唇边浮起微笑:“夫人所言甚是。”
新婚燕尔之际,他明白的,眼前这个穿越女虽然从来没对他说过什么情意绵绵的话,但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语里用每一个行动默默地守护他——这些琐碎的温柔比起任何稀世珍宝来说都更让他心动。
相府正厅里,诸葛瑾端坐在正中央的坐榻之上,诸葛均坐在他的右手,看着着装整齐施施然走进来的诸葛亮,诸葛均立刻站起来拱手:“二哥。”
“大哥,三弟。”诸葛亮拱手回礼:“家妻很快便到——西域之人嘛,和我们的习惯不太一样,还请大哥多多海涵。”
“那是自然,二弟得此贤妻为兄高兴还来不及,哪会因些繁文缛节而见怪。”诸葛瑾坐着回礼,却又露出苦笑:“不过二弟啊,这次你可把为兄害的不轻。”
215年诸葛瑾入蜀之后兄弟二人就再未见过,甚至或许做好了此生不复相见的准备,没想到十五年之后的这场婚礼孙权把他给派出来了,来之前也没想到这新婚夫妇两人的家庭背景是一个比一个干净最后本来只是来贺喜的诸葛瑾被迫喜当爹。昨日的婚礼结束后回到驿馆整个使团都在挤眉弄眼地看他用眼神问子瑜啊这下给蜀汉丞相当爹的感觉怎么样,他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呢而他偷偷派出去打听的小厮已经回报给他果不其然整个成都城都知道了这蜀汉丞相和女将军大婚但当众磕的是东吴大将军——传下去,建兴八年,东吴大将军为蜀汉丞相主婚!
面对这么个政治立场和私人立场相互打架的局面他也快裂开,于是赶紧连夜给孙权写信澄清立场他一定会记住这次出使的目的绝不敢忘国本,结果信还没寄出去呢今天又得替他们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爹接受新妇的茶水给名震天下的女将军当公公。
呵,二弟啊,你还是那么聪明。
诸葛瑾身为东吴大将军官场纵横四十年又如何看不出从昨天的他被迫“喜当爹”到今天的“无中生儿媳”看似魔幻现实,却每一步都摆明了是诸葛亮的主意。
诸葛亮一眼看穿孙权就是想借他婚礼来探宁星舟,于是特意派诸葛瑾这位亲哥来让他没办法拒绝。所以他直接将计就计——行,你不是想接触我媳妇吗?这下以爹和公公的身份去接触如何?一手操作反而把诸葛瑾扔到了火上烤两边难做人坑起亲哥来毫不手软。
此时诸葛瑾的精神状态极为良好,已经可以想象自己回建业之后要怎么被通敌的弹劾书淹没,对比之下宁星舟不按时起床敬茶那都不叫个事。
“非也非也,”诸葛亮又露出了他那熟悉的老狐狸一般的笑:“亮大婚之际,我兄弟三人自琅琊一别后分散多年如今重逢——该当是双喜临门才是。”
诸葛瑾摇头笑笑:“是啊,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在琅琊,你年纪小调皮经常上房揭瓦,结果每次被爹爹和夫子训的都是我。这么看来,倒是从小给你当垫背的当习惯了。”
“不过上次你与黄氏的婚礼我远在江东没能出席,这次倒也算补上了,的确是喜事一桩。”下一秒他话锋一转却算作默认,目光停留在诸葛亮已经不再年轻的脸上,像是寻找记忆里那个追着他跑的孩童。
东吴大将军纵横沙场,却始终对弟弟心怀愧疚。父亲去世那年他十五岁诸葛亮八岁,他作为长子本应该接下家族的重担,可他那时却离开琅琊游历四方把两个年幼的弟弟丢给了叔父诸葛玄错过了诸葛亮所有的成长时期,而两人的再一次见面就是十八年后的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跟着刘备到江东——但诸葛亮和他在一起商量的也只是国事几乎从不谈论家事。这其中或许有他们阵营不同的原因,但更多的、诸葛瑾明白的,也曾有过因为童年时对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抛弃的怨恨。
这么多年后两人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见面次数却依旧寥寥,诸葛瑾回望半生虽然未曾后悔,但或许也曾想过如果当年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陪着弟弟长大或许一切是不是就会变得不同。
可惜人生没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他知道有些东西就是这样,需要的时候没得到,过后再补上也全然失去了意义反而是在伤口上撒盐,所以他从未求过诸葛亮的原谅,所以面对这一次弟弟毫不留情的把他扔到火上烤的行为他也没生气——虽然他知道这一次婚礼结束后他回了江东得面对怎么样一个尴尬的场面,但至少这一次他没错过。
诸葛亮不答,只是别过脸去看着身后穿盛装手捧茶碗走了进来的宁星舟,她走到诸葛瑾身前单膝跪下,把手中的茶水端到了这位人型景点面前,眼中满是好奇直视着他:“兄长,请用茶。”
昨日她盖着红盖头到底还是有些看不清诸葛瑾的模样,今日倒是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位历史书上著名的诸葛亮哥哥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比诸葛亮年长七岁,作为亲兄弟眉宇间总是有相似之处,只是二人的气质却截然不同——如果说诸葛亮的眼眸中依然藏着当年卧龙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的骄傲与锋芒,那么诸葛瑾就像江南三月端的是温润君子春风化雨清风拂面。
看着她用单膝跪地的姿势还没等诸葛瑾头脑风暴这是个什么礼节,诸葛亮淡定在旁边接上:“极西之地有国曰大秦,家妻少时随其父行商长于此地,故习得大秦之礼。意为对亲近之人的敬爱,兄长放心接礼便是。”
和她在一起那么久对她的各种超乎时代的礼崩乐坏他已经见怪不怪躺平,倒是替她打掩护这件事反而愈发的轻车熟路让人心疼。
“多谢弟妹。”于是诸葛瑾双手接过茶水,旋而放下茶杯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从身旁摸出了一个木匣子打开:“弟妹来自大秦如今却远嫁蜀地,想来必有思乡之情,就像瑾身在江东多年却总想着琅琊旧时的孩提时光。”
“”赶巧四年前我主曾遇一大秦商人,其所献珍宝存于国库多年,这次倒是派上了用场。今日就将此大秦之物赠与弟妹,不为国事只为家事,聊表我这做大哥的心意。”
宁星舟看着木匣里的两只玻璃碗,看见碗底刻着的字母恍惚间有些失神——倒不是她真的有思乡之情什么的,而是没想到在这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能看见这个标志——SPQR。
“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
在诸葛三兄弟微微放大的目光里,她缓缓地用拉丁语读了出来字母背后的全称,想起自己高中时代学习的古典拉丁语课和历史课。她在这片土地太久,所以这个年代交通消息又极为闭塞让她明明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时空来客却也几乎忘了那些在后世被称为欧洲、非洲、中东的地方此刻亦有文明火种的燃烧。
看来他这弟妹真是西域人。虽然听不懂宁星舟到底念了一句什么诸葛瑾瞬间了然,宁星舟绝对知道这碗底怪模怪样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来之前孙权吩咐过他仔细打听这宁星舟的来历,毕竟众所周知诸葛孔明平生最为谨慎又怎么会突然用一个号称祖上为躲避王莽之乱远遁西域实际没有任何门阀宗族可以考证的“西域汉女”为将还要娶她为妻——只怕宁星舟身份有假,背后必有深藏的背景。所以故意让诸葛瑾带了四年之前秦论给他的大秦之物以此来试探真相。
合着……自家弟弟真娶了个西域女子?
宁星舟一战威震华夏是不假,但蜀汉留人的方式有很多:高官厚禄、金银财宝、大不了软禁——可诸葛亮却偏偏选了明媒正娶。
诸葛瑾心下疑惑,中原士族最重门第出身讲究门当户对,琅琊诸葛氏也不例外,诸葛亮前妻亦是荆州士族之女,又是什么让他能在续弦的时候选了个来历不明的西域汉女?
然后他笑了。
他知道答案——他这弟弟看似端庄雅正是标杆的君子之风,可骨子里叛逆骄傲的灵魂却与常人不同,就像他当年没选统一北方的曹操没选虎踞江东的孙权偏偏选了个戎马半生却还只能苟全性命于新野的刘备。
但他也不知道答案、又或者说不重要了。作为东吴使臣他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回去能给孙权交差、而作为哥哥他只希望自己的弟弟能收获一段琴瑟和鸣的姻缘,无论那个她是谁。
“多谢兄长。”她双手接过礼物随后站起来。而此时诸葛均也温和一笑拱手行礼:“嫂嫂。”
宁星舟的目光转向了这位历史上几乎可以说记载少得可怜的诸葛家的幼子。也正是今天早上她才知道了这位小叔来参加过了他们的婚礼也会出现在今天的魔幻敬茶局中。
几年前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诸葛均就一直留在了南中镇守凭借丞相之弟的威望和自己的能力倒也让当地的汉民和少数民族都还安居乐业。从云南到成都现代不过五六个小时高铁的时间,但在这个成昆线还不知道在哪吃西北风的年代天知道要走多久来回有多麻烦,于是这几年这俩明明都在蜀汉当官的兄弟也没再见,这次也是诸葛亮大婚诸葛均专门千里从南中赶回成都。
所以诸葛亮之前的话倒是一点没错,自琅琊一别后他们兄弟三人分散三地半生,此次借他大婚的机会重聚一堂,又怎么能不算一场双喜临门?
“大哥,二哥。”诸葛均看着眼前两个分明和他长得极为相似的男子,一个是蜀汉丞相一个是东吴大将军,然而今日的魔幻敬茶局因为过于敏感的政治因素两人不约而同的没穿官服,此刻他们三人站在一起倒是真像寻常人家的兄弟。
“今日不如就由小弟做局,咱们三兄弟还有嫂子,不论国事不论官职,只以家人的身份相处如何。”
蜀地二月的风吹过,却不知怎么的带上了些许琅琊的旧梦。
“善。”
然后他两个哥哥异口同声的回答。
PS.这一章的作话务必看一下。我本来想单开一个番外章节写,但晋江死活不让调章节顺序没办法中间插一章番外。只能塞进作话了。
关于诸葛亮的决心不再北伐的心路历程转折——当“执·诸葛亮”松开手
这一段剧情诞生的原因是,我因为开始动笔写这本小说,于是主动去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之后产生的疑惑:为什么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没见过汉室是啥样,却依然愿意为“兴复汉室”奉上一生?
毕竟他出生于黄巾起义之年,成长于宦官外戚交争的乱世,成年后更是亲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汉室早已名存实亡。 那他究竟是在“恢复”什么?又是在“忠于”什么?
而我个人最后的理解是——正因为他从未真正见过所谓的“大汉”,所以执念才会如此深重。 他只从只言片语的史书里,拼贴出了一个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的“黄金时代”幻影,并将自己全部的信仰与忠诚投射了进去。
——这是一种极其典型的“理想化投射”:对现实越陌生,越容易将遥不可及的事物幻想成纯粹的美好。
有趣的是,白帝飞霜二阶段的诸葛亮的名字,就叫“执·诸葛亮”。
正如历史上许多“为理想殉道”的人,恰恰不是最清醒、最了解现实的那批人;他们的信仰不是建立在事实之上,而是一种模糊而美丽的传说。 正因为那传说从未被现实污染,他们才愿意为它倾尽一生。也正是这样,诸葛亮对“汉”的执念,很可能并不是对刘家天下本身的忠诚,而是一个出生在极度混乱年代的人,对“秩序”与“安定”的极端渴望。换而言之他心中的“大汉”,其实并非某个政权,而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有序”的秩序象征。
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他没办法跳出封建语境将其清晰表达为“理想国”,于是只能借用“汉室”这一政治符号去承载它。
这是极其虚妄的,但这恰恰也是极其动人的——所以他会成为千百年来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象征。
而我把这段“醒悟”放在他的婚礼之夜。 因为婚礼本身就象征着某种人生阶段的“转折”——从理想到现实,从旧我到新生。 他不是不再爱那个理想了,而是终于意识到:他穷尽一生所追逐的“汉”,其实从未在现实中存在,它只存在于史书的描绘与他心底的理想化幻影中。
也正是在这一刻,诸葛亮不再只是历史书里的“忠臣楷模”,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有情感、有迷茫的普通人完成了他人生中最本质的一次“认知转变”:他放下的不只是北伐,而是那个执念一生、到死都始终未能逃脱的“忠武侯”。
而在这段剧情中,当诸葛亮终于意识到原来那个理想的“大汉”,不在过去,而在星舟与瑶光所来自的那个未来世界——这是一种“转向”,也是一种“成长”。不是背叛,而是信念的升维。 如果说“复兴汉室”是诸葛亮的前半生信仰,那“追随她、看见她眼中的世界”则是他的后半生信仰。 ——他还是那个理想主义者,只不过,这一次他终于有机会亲眼去看见那个“理想国”。
另外补充:诸葛均这人历史上记载少得很,除了官至长水校尉之外啥也不知道,写的是“官至”说明是最后才干到这个职位可能前期不是,那我就自由发挥了。
秦论是历史上真实人物,是226年孙权接见的罗马商人。如果我能写到,那么罗马这个伏笔也会有回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破碎的,重建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