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国】她自远方向长安 > 第18章 第十八章、一场团圆

第18章 第十八章、一场团圆

二月是不错的天气,不冷也不热,春风吹来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样好的天气闷在屋子里未免有些可惜,于是几人很诚实的移驾到相府后院的花园里,坐在了最初那个雪夜宁星舟意外和诸葛亮相会的亭子里,那时候的两人也怎么都不会想到两年之后他们竟然会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诸葛亮命人把他和宁星舟每天都喝的蜂蜜柚子茶端上了桌,这新颖的茶让诸葛瑾和诸葛均纷纷侧目这是个什么新鲜饮品,他们二人一个远在江东一个在南中不知道这蜂蜜柚子茶已经在成都城风行了一个半月有余。

说起来这蜂蜜柚子茶的诞生也完全是因为穿越二人组实在喝不习惯这个时代的茶——这个时代喝茶的方式可不是后世那种包个茶包泡着喝而是把茶饼掰碎了放水里和葱姜盐一起煮着喝与其说是茶不如说是煮了个苦菜汤难喝的一比。

宁星舟虽然是美国人不像隔壁大英老米字旗一样对喝茶很讲究,但看到这么个场面也是瞳孔地震,而苏瑶光作为资深奶茶少女看着这一锅煮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打死不喝,两人转头就去买蜂蜜和柚子diy后世的蜂蜜柚子茶。然后毫无疑问的相比于这个时代又苦又涩的茶水,甜甜的蜂蜜柚子茶一上桌就俘获了大家的芳心,尤其是某个爱好甜食的丞相从此之后天天办公手边必有一杯美其名曰提神醒脑提高效率。而后来有一次姜维上门讨教兵法,诸葛亮就顺手用了蜂蜜柚子茶招待,这天水幼麟当场就爱上了可惜没好意思直接开口,回去之后左思右想就是放不下那清甜的味道又红着脸不好意思的上门问这茶什么来头喝起来甚是清爽想替军营里的兄弟们(自己)讨点来喝。诸葛亮秒懂,不过也不点破,叫来了宁星舟直接大方的送了他两大罐子,还贴心的把制作方法写下来让他带回去。

后来果不其然这古代版肥宅快乐水很快在军营中风行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又传回士族中去,那些个士大夫嘴上说着这甜口茶水不符合礼制可私下里比谁都诚实转头让自家厨娘按照配方复刻搞得整个成都的柚子和蜂蜜都快脱销。

“此茶......甚是清冽可口。”消息延迟二人组在经历了最初的古怪之后也毫不意外一喝就真香——在这个没有白糖的时代人对于甜食的追求可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别说三国时代了,君不见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嗜甜如命甜到齁的马卡龙一吃一个嘛!

“又是弟妹的手艺?”诸葛瑾也顾不上什么风度猛喝几杯这才一本正经的用手帕擦擦嘴问宁星舟。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诸葛烤鸭他就起了足够的疑心:在这个君子远庖厨的年代诸葛亮怎么可能亲自下厨去研究烤鸭的做法,更别提之后一下子在蜀地燎原之势般蔓延开来的“铁锅炒菜”技艺,毫无疑问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可惜那时候他还不认识宁星舟只认为是相府招了个技艺高超的大厨,现在看起来破案了,绝对是这位大秦女子的手笔。

“正是。”宁星舟也不谦虚:“正如兄长之前所说,我幼时生长于大秦如今却身在蜀地,距离家乡万里之遥难免有思乡之情,所以也就复刻些家乡的美食抒发一下。毕竟世上的美食佳肴无数,可人最钟爱的依然是故乡的味道,不是吗?”

“哈哈哈,故乡的味道。”诸葛均又偷偷喝了两杯这才从快乐水中抬起头:“嫂嫂的话当真有理!我这些年跟着二哥也算走了不少地方见了许多人。蜀人好辣,晋人好酸,南人好甜——我五岁离乡,可至今爱的还是小时候那一口琅琊煎饼。”

“是啊,我们到了荆州之后你还一直哭着跟叔父要,可把叔父给愁的不行。”诸葛亮继坑哥之后又解锁了坑弟小能手版本,此刻倒是毫不留情得吐槽起来。

诸葛均不服气马上叫起来:“二哥!你明明也喜欢吃怎么就说我。况且别以为我忘了,你那次偷用零钱和几个路过的琅琊客商买煎饼被叔父抓包,哄我出来帮你顶包说你是替我买的煎饼事后咱俩一人一半——结果你把有肉的一半全吃了!”

宁星舟看着他们兄弟互怼只是笑,笑容中却莫名有些惆怅——她与诸葛亮认识了两年却从未见过他吃煎饼,所以不是不爱吃,只是单纯的吃不到罢了。在现代她作为美国人隔着整个太平洋在全美各个角落都能随便吃到中餐,可在这个时代没有冷链运输没有冰箱没有高速诸葛亮身在蜀地又如何能吃到山东的食材?

“孔明啊,看起来你小时候生活还挺‘精彩’的啊。”然后她将杯子里的柚子茶一饮而尽,目光幽幽地盯着身侧的新婚丈夫,这可是历史书上没有写的劲爆场面,“鞠躬尽瘁”“忠义无双”的诸葛亮合着在小时候竟然是个家庭小霸王坑完哥哥坑弟弟。

“夫人此言差矣,”某丞相一边适时的帮她把空了的水杯满上,一边义正辞严:“此乃合作共赢之道——子望啊,事后的结果是咱俩都吃到了煎饼还没挨叔父训斥,岂不美哉?”

(ps.子望是诸葛均字,历史上没留下来就自我发挥了)

诸葛瑾&诸葛均&宁星舟:呵。

诸葛亮这老狐狸,气人之处就气在旁人明明知道被他坑了但自己也确实得到了利益,所以属于一个憋屈又不好发作状态。

“爹爹——”一个小身影从远处跑了过来,后面跟着狂追的苏瑶光,正是诸葛瞻。

“小祖宗你慢点……”苏瑶光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今天早上她知道这诸葛三兄弟要开“夕阳红叙旧会”特意拎走了诸葛瞻以免打扰,这小孩正好两岁正是好动的时候整天在相府里上蹿下跳。结果诸葛瞻一听说大伯和小叔来了闹着要去看趁着苏瑶光一个不注意就溜了。等她抓到进击的武侯之子的时候此时的场面已经变成了四双眼睛盯着她场面陷入了无比的尴尬。

“爹!娘!大伯!小叔!”苏瑶光社死,只有依旧兴致勃勃的诸葛瞻在她手上继续蹦。

“瞻儿,你又调皮了……”诸葛亮扶额。

他能“杀人于无形”的坑哥坑弟坑司马懿但是每次遇见自己这个好大儿永远没办法只能认栽。

“侄儿既然想来二弟又何必拦着。”

“附议。”

诸葛瑾诸葛均一秒化身侄儿奴——不过也难怪,两人之前都以为诸葛亮不会有后代了直到两年前接到诸葛瞻降生的消息,46岁有孩子别说这个年代了,放在二十一世纪都是老来得子。全家人可不得放开了宠着。

“苏乐师既然来了,不如也坐下一叙。昨日苏乐师的曲子,真惊艳四座。”诸葛均一把抱起了他的小侄儿,而诸葛瑾温和地看着还没喘过气来的苏瑶光。昨日那婚礼进行曲他记忆犹新。原本他还坐在高堂位置上用jio扣建业皇宫,结果旁边的乐队一下子从喜乐切到了“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惊的他几乎从椅子上掉下来。

别说他,当时的宁星舟光忙着哭了没注意,刚切歌的时候现场不知道地震了多少瞳孔。像谯周那样的老学究脑浆都要摇匀了痛心疾首这什么怪乐调堂堂丞相大婚怎可用夷狄之乐。

……等会,但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其实挺好听的?

三国年代的人当然没听过十九世纪的交响乐,但音乐的底色总归是共通,瓦格纳乐曲里肃穆庄严的旋律感配上诸葛亮牵着宁星舟离去的一步一步竟然莫名添上一层宏大神圣之感喝的醉醺醺的人此刻不知怎么的都想原地立正。

"子瑜先生谬赞了,此曲名《婚礼进行曲》,顾名思义是我们那里结婚使用的曲子,我只是把它搬到了这里。我与星舟同为西域汉人,虽然如今远游万里却不曾忘记家乡的风情。"苏瑶光闻言顺势坐在宁星舟身边两人相视一笑只觉得这场面抽象,宁星舟本来就是美国人也就罢了,苏瑶光身为地道四川人哪能想到自己有一天在自己老家不得不冒充老外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当然更为抽象的还是她们俩竟然有生之年能看到诸葛三兄弟同框这5a级景点。刚才苏瑶光分神就是因为她偷偷躲在远处拍照结果一下子没顾上诸葛瞻让他成了脱缰的野马。

诸葛均逗着怀里的诸葛瞻扮鬼脸,如果说诸葛家老大诸葛瑾公子如玉温文尔雅,老二诸葛亮卧龙降世天纵奇才,那么这位老三诸葛均就最为平易近人心直口快。

他在历史书上没留下什么笔墨,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曾经真实的活过。

“小叔——”诸葛瞻趴在他身上用小胖手揪他胡子,诸葛均也不生气任小朋友胡闹,手指摸着小孩子的脸却不知怎么的红了眼眶,接着眼泪奔流而出。

所以他小的时候……父亲是不是也这样逗过他呢?

他试着去想,却只摸到一片时间的虚无。那时候他太小,根本不记得。

与诸葛瑾常年在江东不知情看到如今的圆满更多的是欣慰不同——诸葛均从未见过母亲,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后就和诸葛瑾分开从此再未相见,脑海里对父亲和大哥几乎没什么印象。

人生不过恍惚六七十年,所以这大概是诸葛均活到四十六岁第一次看到的鲜活的家庭团圆。

“小叔……不哭……”一直以来到处闯祸的小霸王诸葛瞻此时倒是突然正经起来,揪胡子的小手认真的帮抱着他的这个痛哭流涕的男子擦眼泪:“妈妈……苏姨……做好吃的……”

是了,这个年代新妇婚后的第二天按照习俗要给公婆做至少一道菜展示厨艺以示孝顺和主内能力。在诸葛家这个长辈比月底钱包还干净的家族毫无疑问的又是冤种大哥诸葛瑾顶上公婆的位置,宁星舟和苏瑶光一合计反正诸葛家情况特殊不如把这个封建陋习……额不是,传统习俗改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家庭团圆餐。

可惜就算俩人精通后世的厨艺,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在后世习以为常的菜在这个年代原材料根本还没传入中国。

所以她们合计了一下决定今天要准备的菜是——疯狂星期四。

虽然辣椒土豆西红柿这时候在南美洲和玛雅人研究天狼星,菠菜胡萝卜在中东随着波斯人南征北战。但好歹有鸡有面粉有油,再加上点本土的茱萸八角桂皮这些调料做出个炸鸡倒是够了。

“走啦走啦。”于是宁星舟拉起苏瑶光,在这个三兄弟的回忆时刻还是不打扰为好,正好去做饭把时间留给他们。

“弟妹可是又要做什么‘大秦美食’?”诸葛瑾伸出一只手拍拍小弟的肩膀,似乎是在安慰又似乎是在道歉,看着两个有说有笑离去的“罗马籍华裔”女子的身影视线又突然变的模糊。

他何尝不知道诸葛均在哭什么?他身居江东多年却也时常望着琅琊方向,想象过如果当年爹娘不早亡他们三兄弟是否也不会落得个分散四方的结局。

“正是。”诸葛亮终于把哈士奇转世的儿子揪到自己怀里用再吵就没炸鸡吃作为威胁好不容易让小祖宗安静下来。

“娘当年要是知道你会娶个西域女子,只怕惊得连绣花针都掉地上。”

章氏死的时候诸葛均刚生诸葛亮三岁自然对她不会有印象,所以当年十岁的老大诸葛瑾是他们仨中唯一对亲娘还有记忆的人。

诸葛亮又喝了一口柚子茶,甜味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钻入他的心底:“莫说娘亲,两年前的我也不会想到。”

“但能娶她,是我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然后他抬起左手看了看无名指上闪着金光的婚戒。

茶盏里的柚子皮浮浮沉沉,像极了被岁月揉碎的汉末月光——它带走了爹娘带走了叔父,带走了先帝带走了子龙……却让一个本应该生活在一千八百年后的女子于两年前的雪夜出现在他的身边。

“所以娘会说——阿亮,你真棒。”

诸葛瑾的目光转向诸葛亮,在阳光下他的眉眼神色其实像极了某个琅琊妇人的昨日重现。但诸葛亮和诸葛均不会知道,因为他们不记得。

炸鸡端上来的时候在场的三个大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而才两岁的诸葛瞻更是直接在亲爹怀里挣扎要不是诸葛亮给他摁着大概率直接已经爬到桌子上去了。

无他,太香了而已。

在这个根本没有什么工业化花生油大豆油的年代人体营养所需的油脂毫无疑问的是稀缺品,也变相导致了荤腥的存在地位,因为也就肉里面有点油水了。而虽然之前宁星舟提前把宋代才出现的铁锅炒菜搬到了现在,但中餐的做法决定了油和蔬菜是分开的,油最后并没有被摄入人体,没有人会在菜吃完之后还去喝盘子里剩下的油。

但炸鸡的做法则是鸡肉被裹上面粉直接扔进油里炸,咬起来每一根肉丝上面都沾满了油的香味,外皮酥脆可口内里回味无穷。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属于会让小孩子魂牵梦绕的美食,谁小时候没吵着让爹妈带自己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更别提在平均做饭水平比英国人还差的多的三国年代了。

“嫂子,这菜是......何名?”连诸葛均都忘了哭,盯着盘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金黄色的炸鸡:“这气味竟如此之......不同寻常?”

上一个宁星舟复刻的北京烤鸭在这个东京都没出现的年代被她故意命名为诸葛烤鸭,但如今她的身份是西域汉女弟媳妇那就自然不能再反手起一个卧龙炸鸡来胡诌,于是她优雅编瞎话、啊不是,解释:“此乃大秦国(翻译:美国)之名菜——黄金脆皮鸡。”(肯德基打钱)

“黄金脆皮鸡?”诸葛瑾看着那金黄色外皮的炸鸡肉笑道:“这名字倒是相称得很。多谢弟妹,瑾闯荡半生去过不少地方,可这辈子大概也没想到有一天能吃到大秦的名菜。”

一旁的苏瑶光嘴角都快和太阳肩并肩了,发挥出毕生的憋笑本事。

破案了,罗马正统美利坚。

这边还在交流文化,诸葛瞻可已经彻底等不下去了,看挣脱不开自己老爹铁箍一样的怀抱就把可怜兮兮的目光投向平日里陪他最多也是最温柔的苏瑶光:“ee......要吃......”

诸葛瑾见状赶紧从诸葛亮手中夺回了诸葛瞻的抱抱权——这位今天的团宠在算是在三兄弟手上转了一圈: “好好好,大伯喂你吃,看给我侄子急得。”

他正要伸手掏筷子,却发现根本没拿过来。

“兄长,吃炸鸡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就行了。”宁星舟贴心补充。

“这……”诸葛瑾正想说吃饭怎可不用筷子岂非蛮夷乎——等等,这好像真是蛮夷食物?怀里的诸葛瞻又急着要吃,于是他到底还是妥协了,伸手拿了一个鸡腿塞给诸葛瞻。

然后,然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诸葛瞻小乳牙咬着油汪汪的鸡腿,油渍顺着下巴滴到衣襟上,含糊不清地发出“嗯嗯”的满足声,小短腿还不停地蹬跶,逗得诸葛瑾诸葛均哈哈大笑,而亲爹诸葛亮则是另一种画风,嘴角抽了又抽最终绝望转过头去在心里疯狂道这不是我儿子这不是我儿子。

“行啦,别纠结了,快吃吧。”宁星舟也塞了一个鸡腿到他手里,看着他脸上精彩的表情忍俊不禁:“他才两岁你还要求啥。”

“就是噻,小娃娃家家的,吃相难看点咋个嘛!”苏瑶光一时忘记维持西域汉女人设,四川话冒出来了。

诸葛亮面对老婆和老婆闺蜜的围攻丝滑“败”下阵来,伸手接过鸡腿:“夫人所言甚是。”

虽然身为继母,但相府众人皆知夫人还有苏姑娘对黄月英留下的诸葛瞻从来是无比疼爱,甚至让一向严厉的丞相都连带着一起宠,旁人或许只理解为夫人仁厚,但三位当事人却是心知肚明的——当你看到过历史上263年那个悲伤的结局后,你就很难对这个孩子再说出一句重话。

说起来好笑的是,宁星舟对改变历史动力最足的时候不是看着会秋风五丈原的诸葛亮而是看着在相府里满地乱跑的诸葛瞻——要她如何接受这孩子会在八岁的时候就没了父亲又在三十七岁那样年轻的年纪战死?

再接着,就到了三兄弟集体真香的环节——这诸葛f3虽为亲兄弟但性格依旧各异,可在吃货这一点上倒是诡异的相同,不然诸葛瑾之前怎至于千里家书要菜谱。

诸葛均是吃的最狂野的,他本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小,又常年在南中条件艰苦,和少数民族打交道受到少数民族直来直去的影响没有那么多朝堂上的规矩,所以他和他两个哥哥完全不在一个level,吃到激动的时候直接进化到左右开弓,想象不出的自行脑补罗恩著名表情包。

如果说诸葛均是罗恩画风,那么诸葛亮就是赫敏。他一边“优雅”的火速清理了那酥脆可口的外皮和鲜嫩多汁的鸡肉,一边脑海里已经开始头脑风暴这种经过油炸的食物是否可以用在军粮上——久放不坏还顶饿,滋味就算冷了没有刚出锅的时候好吃也比当时军中普遍流行的糙米饭糜饼子美味的多。而虽然油的成本比较高不可能大规模列装,但关键时刻顶上当应急干粮不用生火做饭也能发挥奇效。

不过这想法可不能让宁星舟和苏瑶光知道,不然两个穿越女大概率会瞳孔地震:家人们谁懂啊小时候父母口中的垃圾食品竟然在这当军粮?!

至于诸葛瑾,这位三人中吃货属性最为明显的长兄此刻因为手里抱着个吃的欢快的小侄子而没办法双手开弓但又舍不得放下炸鸡不吃,不时被迫把鸡肉叼在嘴里抽出手帕去替小朋友擦擦满脸满手的油,滑稽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他的另外一个身份竟然是东吴大将军历史上的诸葛瑾。

和此刻“形象崩塌”的诸葛f3相比,过去一向因为出身现代而对这个时代的礼仪不甚了解而经常“礼崩乐坏”的穿越组此刻倒是因为早就吃过没那么大惊小怪而显得淡定,坐在那安安静静啃鸡锁骨倒好像真的坐在后世的肯德基里一样见怪不怪,相视一笑甚至还把手机藏在桌子底下里偷拍这在历史书上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节。

这场三世纪的“疯狂不知道星期几”结束的时候,留下的只有满桌子的鸡骨头还有几个意犹未尽的人,诸葛瞻被苏瑶光抱走去换衣服了,他吃炸鸡吃了个爽他的衣服吃食物残渣和油点子也吃了个爽。

“弟妹倒真是好手艺,二弟这下有福了。”明明没喝酒但诸葛瑾却总感觉自己有些醉——炸鸡吃久了有些油腻,刚才没喝完的蜂蜜柚子茶倒是又派上了用场,一边喝着茶一边吹着风好不惬意。

婚礼既然已经结束,那么明天东吴使团就要登船去江州然后顺流而下回国去了,反正今天闲来无事,几人也清楚的很这一次分别之后只怕此生都不会再有相见的机会,倒不如珍惜这一生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家人团圆。

宁星舟摇头笑笑,然后从袖子里摸出早就写好的柚子茶和炸鸡的配方推给了他:“之前的诸葛烤鱼我还听孔明说了兄长你曾千里寄信问他要菜谱,这一次既然喜欢也就别费劲千里写信了,明天启程的时候直接带走便是。”

虽然阵营不同,但分享分享菜谱还是没问题,更别提作为穿越者她清楚得很历史上直到蜀汉灭亡都没和东吴打起来过,所以更没理由视诸葛瑾为敌人。

“那么就多谢弟妹了。”诸葛瑾双手接过,心里突然绷不住偷偷乐了起来。他没忘记这次孙权给他的任务是刺探一下宁星舟这个蜀汉新晋女将军和丞相夫人结果他全程忙着给人家当“公公”了,而今日送菜谱一事——合着他最后刺探了俩菜谱回去,这任务算是完成还是没完成?

“元逊近来如何了?”诸葛亮似乎看出了他在纠结什么,赶快扯开话题,问自己在东吴的那几个侄儿们的消息。

提起这个才华横溢却又过分恃才傲物的儿子诸葛瑾就头大:“跟着太子论道呢,没参与什么政事。不过我倒希望晚点再说,这还没掌权呢就一天天的让子布(张昭)下不了台,以后怕是要......唉。”

“元逊的性格,确实要磨练磨练。”诸葛亮虽然从未见过诸葛恪,却通过多年的远程消息得知自己这个大侄子的过分锋芒毕露。

“谁啊谁啊?”一边的宁星舟迷糊起来,这帮三国人就爱互相称字搞得她老是不清楚到底是在指谁——毕竟对于只看三国演义的现代人来说除了特别著名的那几个人人物其他的谁会去记他们字什么。

“我长子,诸葛恪,字元逊,年二十有七。”同为家人,诸葛瑾自然也没必要对宁星舟这个新晋弟媳遮掩什么。

宁星舟却是一瞬间瞳孔地震了——等......等会?诸葛恪?她突然觉得这名字好像有点耳熟。

......卧槽是他?!她想起来了,父亲从前给她讲三国的时候提到过这个因为过于膨胀而导致最后被灭了三族的东吴大将军,合着原来是诸葛瑾儿子?我靠这是什么坑爹现场哦。

由于她脸上变化的表情太过明显,诸葛三兄弟就算再瞎也看出来了。

“弟妹怎么了?弟妹认得恪儿?”诸葛瑾疑惑脸。

“哦,是我平时和你交流近况的时候偶尔也会和星舟聊一聊,但是她们西域出身不习惯于称呼表字,所以我都是直接和她说名字,她今日才知道罢了。”

诸葛亮赶紧不动声色帮妻子打圆场——看见宁星舟表情变化的一瞬间他就知道她作为穿越者一定知道诸葛恪以后估计有什么大事发生,于是一边替她打掩护一边偷偷在桌子底下碰了碰她的脚示意她别露馅。

“对,我确实一直记不住表字,在我们那里无论长幼尊卑都是直呼其名。”

宁星舟赶紧借坡下驴,总不能说哦我知道你儿子以后会被杀你全家都完蛋了吧?

“看来二弟平时也和弟妹交流恪儿,能得到两位长辈的如此关心到底是他的福分。那以弟妹西域出身的背景,又如何看待呢?”诸葛瑾有些忧心的摸了摸胡子,他一直知道自家好大儿的性格问题,但总是对他有些期待希望他在年岁渐长之后会改,所以也就一直放任自流。

宁星舟沉默了片刻,一时间竟有些同情起面前刚刚还抱着瞻儿喂他鸡腿的和蔼大伯来——诸葛瑾一世英名才华横溢死后竟落了个家族尽灭的下场,可惜可惜。

她对诸葛恪无感,但诸葛瑾这个人给她的感觉还不错,所以她想了想还是说:“兄长,西域风沙大,常年干旱至极生灵绝迹,唯有一种植物能活——胡杨。表面上看胡杨就是干巴巴的一小丛,实际上它的根却能扎到数十米深的地底,所以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元逊身为人中龙凤我这个做长辈的自然欣喜,但这乱世就像西域的风沙,总还是多些生存的路子为好。”

场面上霎时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在座的三位都是人精何尝听不出来这话里的隐喻——“生存的路子”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的插入每个人的心,既然她提了生存,那么反面又是什么?宁星舟作为穿越者知道那未来可怕的历史,她虽然想收着点,但毕竟有的事情是装不了的,潜意识知道的那个答案就足以出卖她。

“星舟。”诸葛亮无奈,只得转身向自家大哥赔罪:“大哥见谅,星舟到底出身西域民风粗犷,说话难免失礼,弟替她赔个不是。”

"是啊,嫂子的作风我之前远在南中亦有所听说,倒是和祝融夫人像的很。虽与我中原汉女不同,却也别有一番才华。”诸葛均同样跳出来打圆场,却暗暗地支持宁星舟。他虽然和自己这位嫂子并不熟识,但也知其人不但能改良织机建立工厂让全国的蜀锦产量翻个十倍,又能献策让整个蜀汉境内商业兴盛百姓富裕,还能率军一战平定陇右六郡威震华夏,所以她说的话必然有自己的道理。他身在南中多年被少数民族直来直去的风格影响了不少,心里倒也觉得有的话虽然难听但总比等它发生了再去后悔来得好。

诸葛瑾却突然摸着胡子笑了:“弟妹能从万里之外的大秦远赴巴蜀,所见所闻果真是让我这个做兄长的大开眼界。”

他诸葛子瑜虽然是根正苗红的中原士大夫出身,但并不是那种辨不清好赖的腐儒,宁星舟的话是不好听可他又怎么听不出这个从未谋面的弟媳却是真心在想帮他儿子。

“江东虽没有胡杨,但倒是让我想到建业城外的老榕树,年份越久的榕树根就越深,看来这世间生灵到底相通。”远处又响起诸葛瞻奔跑的声音,诸葛瑾的目光看着换完衣服跑过来的大侄子眼尾又露出了笑纹,或许是想起了小时候的诸葛恪。

“恪儿,倒是确实需要去扎实一下他的'树根'。”

诸葛均这个诸葛家小弟好小透明,历史上几乎无记载,所以性格啊字啊这些我就全部自我发挥了。

正史诸葛均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们仨的妈是诸葛亮三岁的时候死的,这边就设定因为生诸葛均难产而死。诸葛亮八岁爹没了跟着诸葛玄去了荆州,那么那时候诸葛均五岁,同时十五岁的诸葛瑾和继母留在了琅琊然后自己出去游历,三兄弟分开。(查百度这么记载的)

诸葛亮俩姐姐的历史设定就当没有了,因为这两个人完全没记载不知道该怎么写。

这一场剧情算是情怀章,填补了一场遗憾吧,历史上瑾亮均完全没有长大后的三人重逢的记载,乱世生离犹如死别。所以让他们在文字里相遇共享这片刻的温馨与圆满,哪怕这是人生的唯一也是最后一次。

最后的讨论诸葛恪环节是因为历史上的瑾亮就经常书信沟通自家孩子的教养问题。(百度可查)

和姜维一样,本文对诸葛瞻也溺爱,原因都知道哈。

另外最近作者开始实习了,更新时间有限,存稿还有但会慢一点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一场团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