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奔流的江河,裹挟着个人的悲欢,坚定不移地向前。军营里的日子,在嘹亮的号声、滚烫的汗水和无休止的演训中,悄然滑过了几个春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进了这座钢铁军营。军队迎来了新一轮的编制体制调整,现代化、信息化的浪潮,拍打着每一个传统角落。
高梁和顾一野,如同两棵扎根于军营沃土的树木,在时代的浪潮中,各自奋力生长,枝干愈发粗壮,指向不同的天空。
高梁凭借其赫赫战功、带兵如火的风格和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的、越来越成熟的指挥才能,被破格提拔为主战团的团长。命令下达那天,“夜老虎连”的兵们差点把屋顶掀翻,比自己立功受奖还高兴。高梁自己倒是很平静,只是在就职演说时,看着台下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看着更广阔的操场和更多的装备,心里涌动着的,是更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职务的升迁,更是对他和顾一野一直坚信的某些东西的肯定——实战能力,永远是硬道理。
而顾一野,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在大军区组织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大型联合战役演习中,以其对战场态势近乎预判般的敏锐洞察、对诸军兵种协同运用的精妙构思,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大局观,给观摩演习的上级首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演习结束后不久,一纸调令,将他调往了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担任要职。这意味着,他将离开这片浸透了汗水与回忆的土地,前往一个更高、也更复杂的平台。
调令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消息传到团里时,高梁正在组织全团战术考核。通信员气喘吁吁地跑来,在他耳边低声汇报。高梁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进攻分队的战术动作,闻言,手臂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稳。
“知道了。”他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继续对着望远镜下达指令:“三营注意侧翼掩护,动作太慢!二连,穿插速度提起来!别跟老娘们逛街似的!”
他表现得无懈可击,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事变动。只有离他最近的警卫员,似乎看到团长握着望远镜的手指,关节处微微有些泛白。
考核结束,已是夜幕低垂。高梁没有参加复盘会,将后续工作交给了参谋长,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团长宿舍。他没有开灯,径直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营区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漆黑的山峦轮廓。
顾一野要走了。
去一个更远、更高的地方。
他应该为他高兴。那是顾一野的战场,是他的才华应该绽放的舞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顾一野那颗充满谋略和远见的大脑,值得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运筹帷幄。
可是……心口那块地方,为什么像是突然被挖空了一块,冷风嗖嗖地往里灌?
他想起新兵连火车上的初遇,想起训练场上的较劲,想起战场上的生死相依,想起洪水中的紧紧相拥,想起夕阳下的钢铁誓言……那么多刻骨铭心的瞬间,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一个要留下,守护着他们共同的根基;一个要远行,去开拓他们共同的理想。
这是必然的分离,也是……成长的代价。
高梁深吸了一口夜晚微凉的空气,胸腔里那股闷痛感却丝毫未减。他转过身,摸索着从抽屉里拿出那个顾一野送给他的、早已磨掉了漆的绿色铁质烟盒。里面没有烟,只有那张写着“伤未好,少抽烟”的纸条,被他用塑料薄膜仔细封好,保存在里面。他摩挲着烟盒冰凉的表面,仿佛能从中汲取到一丝力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节奏平稳的脚步声。
高梁身体一僵,迅速将烟盒塞回抽屉,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
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高梁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粗粝。
门开了,顾一野站在门口,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常服,手里拎着一个军用的旅行包。他显然也是刚忙完,脸上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依旧清明沉静。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静静地对望着。
宿舍里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和远处路灯的光晕,勾勒着彼此模糊而熟悉的轮廓。
“要走了?”高梁先开了口,声音有些干涩。
“嗯。”顾一野走进来,轻轻关上门,将旅行包放在墙边,“明天早上的车。”
“东西都收拾好了?”
“差不多了。”
简短的对话后,是令人窒息的沉默。离别的话语有千钧重,压在舌尖,难以吐出。
高梁看着顾一野,月光照在他清瘦的脸上,显得有些不真实的柔和。他忽然想起,好像很久没有这样,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下,好好看看他了。
“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多注意。”高梁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干巴巴的嘱咐。
“知道。”顾一野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高梁脸上,仿佛要将他此刻的样子牢牢刻进脑海里。“团里刚整编,千头万绪,你……也别太拼。”
“老子心里有数。”高梁习惯性地顶了回去,语气却并不强硬。
又是一阵沉默。
顾一野向前走了几步,走到高梁面前,两人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他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东西,递到高梁面前。
那是一个崭新的、皮革封面的笔记本,看起来朴实无华。
“给你的。”顾一野的声音很轻。
高梁愣了一下,接过笔记本,入手沉甸甸的。他疑惑地打开,借着微弱的光线,看到扉页上,是顾一野那熟悉而工整的字迹: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勿躁勿骄,稳步前行。——与梁共勉”
再往后翻,里面并非空白,而是密密麻麻、却又条理清晰地记录着关于合成团作战、信息化建设、官兵思想动态分析等方面的心得、摘录和思考,有些地方还画着简易的示意图。这几乎是一本倾注了顾一野多年心血和最新思考的“带兵宝典”。
高梁捏着笔记本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他抬起头,看向顾一野,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顾一野看着他,眼神深邃如同窗外的夜空,里面翻涌着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关切,有期待,有不舍,更有一种深沉的、无需言说的信任与托付。
“高梁,”他叫他的名字,声音低沉而郑重,“这里,交给你了。”
这里,指的是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支他们共同倾注了青春和热血的部队,以及他们那份不容于世的、却比生命更重的感情寄托。
高梁看着他的眼睛,看着那里面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沉重,胸腔里那股空落落的感觉,忽然被一种更加汹涌澎湃的情感填满。他猛地伸出手,不是拥抱,而是如同无数次在战场上、在训练中那样,紧紧握住了顾一野的手!
那是一只执笔规划沙盘、分析情报的手,修长,有力,微凉。而高梁的手,粗糙,灼热,布满厚茧。
两只截然不同的手,在这一刻,紧紧交握,仿佛要将彼此的力量、信念和所有的未竟之言,都通过这紧密的接触,传递过去。
“放心。”高梁盯着顾一野的眼睛,只说了两个字,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道,如同磐石,“有我在。”
无需更多言语。
顾一野感受着手掌传来的、几乎有些疼痛的灼热和力量,一直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他知道,他可以把后背,把他最珍视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交给眼前的这个人。
他微微用力,回握住高梁的手。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仿佛在为这场无声的交接仪式作证。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各自奔赴不同的征程。但根,还紧紧相连,深埋于这片他们用血与汗浇灌的土地之下。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是为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兑现他们那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钢铁誓言。
今夜无眠,但前路,有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