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虽说很想整点不同if线,但构思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莉莉的一部分人格魅力是网球赋予的,和网球是绑定的。毕竟打网球、搞竞体才是本文的主题啊!
就像我喜欢王子们,喜欢他们私下的少年气、日常剧情,但更爱的是赛场上努力奋斗的他们,网球是他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谈恋爱什么的,感情大抵都是相似的。写网王不写网球,那王子们和其他人有啥区别?(仅个人过激言论,胡言乱语ing)
这条平行世界线里,莉莉不再是打职业的世一,但会以另一种身份参与所热爱的运动事业。
以及:男主的事业会为她作出让步和牺牲;架构和事件等参考现实但不完全一致,一切服务于剧情;篇幅应该不会很长,所以可能理想化、简单化,不会深入展开某些党争。】
又是“需进一步研究确定”,这群老家伙们。
莉莉在心里无声地骂了一句,神色却未变。对面探究般紧盯着她的传话人看不出态度,不由暗自揣测,没有说话。
她随意道:“知道了,我会向主席汇报的。”
房间里终于再次沉寂下来,笔记本黑屏映照出一张微笑的脸。头发高高盘起,显得异常干练利落,虽然笑着,但殊无喜悦之情,戴着细细的框架眼镜,看上去格外冷静和权威。
二十三岁的她和自己沉默相望。
阳光从窗外透过来,与此同时透过来的还有隐约的喧哗声。毕竟迈阿密网球公开赛首轮资格赛开赛在即,作为阳光双赛之一、全球九站大师赛之一,仅次于四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每年三月下旬,都会吸引大量的球迷涌入此处。
这几天起,职业网坛的顶尖选手们会陆续飞过来备赛,已经能想象到随后的热闹程度,不知会引发多少热情的尖叫和骚动。
她推门而出,只觉室外温度一下子就升上去了。
赛事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路过,朝她打着招呼,神色分外谨慎:“莉莉女士,有什么问题吗?”
她神色如常,保持疏离的微笑:“正好空闲,随便走走看看,你们忙就好。”
几人松了口气,恭维了几句。见她离开,顿时七嘴八舌起来:“真有气场啊!”“毕竟两年就做到ATP首席执行官的特别助理,这次又被派来跟赛,还是级别这么高的赛事,明晃晃打算培养她进入核心管理层。”“这么厉害?怪不得好多球员打听她的消息,我都想提前巴结。”
莉莉朝无人的角落走去,顺手将眼镜摘掉放在旁边,掏出球拍,开始独自打墙。工作卡住时,她总会躲起来打墙,让黄色的小球平复内心的郁闷。
理事会在意的是赞助、收入、转播、影响,提案不能即刻增加协会的收益,自然得不到重视,被一拖再拖,搁置在旁。
砰。真是利益至上。砰。还不到时候,难以一拍致胜时,就必须保持住多拍相持的稳定。
有人背着包路过,被击球声所吸引,忍不住好奇地瞥了一眼。这一眼让他认出了她,不由挑起眉来。
在烦心么,打的这么用力?打墙哪有这样打的。引拍习惯和以前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穿着,以前除了校服外,穿的最多的是网球裙。但现在,她把西服外套的袖口随意挽在肘上,就这样砰砰砰砰,越打越快。不行,他想,节奏乱了。
一下没收住,球翻过墙头飞走,好像在说我免费了!莉莉呆了呆,有些懊恼:她不专心。
背后传来短促的笑,她扭过头去,迎面撞上一双含笑的墨绿眼睛。
“你怎么戴眼镜了?”见到熟人很惊喜,莉莉问道,又一下子反应过来:是她放在旁边、用来增加视觉年龄的平光镜。
对方的脸很熟,她在协会里任职,不可能不认识底下的选手们。更不用说两人青少年时还在一起训练过。
“这话我倒是想问你,前辈。”他坐在台阶上仰头看她,慢吞吞笑着,由着她走过来劈手将眼镜夺回去,“打球不盯球,就知道蛮力猛抡,快把拍线打烂了,你的控球呢?”
“要你管,我又不打职业。倒是你,越前龙马,团队其他人呢?怎么能放你一个人乱走?老实点,别再给我们惹麻烦了。”她仗着高度,狠狠地戳他额头。
这家伙又任性了,不带团队到处溜达,以为自己是散养的猫吗?球员有专门的动线和活动区,就是为了保障秩序和安全,她可不想看到明天的头条是《ATP1000赛承办混乱,越前险遭粉丝围堵》,多颜面无光啊。
“手劲不减当年。”好像被戳疼了,他攥住她的手指,摩挲了一下,又若无其事地放开,“这是来自ATP的官方关心,还是你个人的关心?”
皮肤相触,带着一丝不由分说的侵略意味,来自他的温度让她后脖颈微微发麻。莉莉定了定神,笑眯眯道:“当然是两者兼有!既是代表协会向选手致以慰问,又是身为前辈对你抱以期待。我们的五号种子越前选手,有没有信心让球迷们见证你在迈阿密捧杯、解锁背靠背阳光双冠的成就?”
从去年下半年起,他向上的势头很猛烈,状态绝佳。有评论已将他印第安维尔斯的夺冠视为“对网坛现有格局的第一波大冲击”,认为他还在发力,尚未登上巅峰。不到二十岁就摘下几个巡回赛冠军,拿下大满贯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嘛。
真会花言巧语,他忍不住嘀咕。不愧是ATP蹿升最快的人,事业心极强,除了工作能力出色外,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样优秀。
明明只是句客套话,却听得有些燥热,越前不由轻轻扯动衣领。发髻高挽,嘴唇殷红,艳色和锐气同时冲撞过来。
她曾对他雄心壮志地扬言,说要成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家,成为制定网坛规则的人;说职业圈乱象颇多,球员缺乏话语权,在主办方、赞助商、管理机构面前处于弱势地位;说低排名选手难以生存,入不敷出却少有人关注,需要得到改善等等。
热烈的火焰没有熄灭,一直闪耀在那双眼睛里。
他的视野很小,关注点集中,只能看得到她和那颗球。但她的视野却很广,谋划很大,野心勃勃试图改变现状,是个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者。
但他只觉她清瘦了不少,眼下淡淡乌青被眼镜遮盖。笨蛋,本来就是个脆皮,打不了职业,但现在的工作强度,应该和打职业赛没区别吧?思虑过多,小心秃头。越前想着,有些没来由的心烦。
“时间还早,要不要一起喝个咖啡?”他问。她抬手把掉出来的一缕头发挽上去,而他目不转睛。
对方目光炽热,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又长高了?虽然坐在台阶上看不出全貌,但长手长脚、别扭蜷缩在一起,膝盖都快顶到胸口,得有一米八多吧?职业选手的平均身高越来越高,她一米七五没再长个,竟然比他矮了!
她打趣道:“这是在约我吗?”
出乎意料的,他承认的爽快,却紧盯着她,好像在确认态度:“啊。如何?”
莉莉忍不住大笑,似乎觉得有趣,让越前大为不爽:“干嘛,又要拿前辈身份摆谱了吗?就三岁而已。”他向来不喜欢被她拿年龄说事。
见他是认真的,她也止住笑意,平静下来:“不要引发声誉危机哟,‘建立清晰的社交边界,保持绝对的职业操守’,避嫌对你、对我都好。”
他被噎得直瞪眼,很无奈。对方象征了协会的权力延伸,拥有极高的资源调度权限,掌握着第一手信息,自然不能和任何选手走近、深交,以免被质疑协会的公平性。因为对顶级球员来说,一点信息差就足够决定胜负了。
“比赛加油哦。”她公事公办地说了一句,赶紧起身,在心里叹了口气。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时机、场合、身份……完全错误。毕竟当年就差一点捅破窗户纸,现如今对方隐含着什么意思,她辨认得清。
“我更希望你来现场为我加油啦,前辈。”他颇为狡猾,顺着她的话说。前辈一词咬字清晰,像是重申他之于她的特殊:“毕竟为了确保正常运营,你当然是会来现场看比赛的,是么?”
真是个无赖。她警告道:“在外人面前注意称呼。”
“哦——”他懒洋洋地拖长声音。
莉莉离开了,转瞬就将个人感情抛到脑后。深入赛事一线是难得的机会,赛事运营协调会、赞助商招待会近在眼前,还要识别言笑晏晏下不同利益集团的态度,结交人脉。保守派、革新派、商人联盟、球员利益派的争斗永不停止,她要为自己谋求未来的可能。
那么越前龙马会成为我的盟友吗?莉莉冷静地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9章 龙马IF线(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