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正月十五,帝于圆明园九州清晏设上元宴,邀宗室近亲同乐。
这一年,弘历为宝亲王,富察皇后已与之成婚。富察一族颇得圣人看重,七岁的富察傅恒作为富察家嫡子,又常随母亲入宫,值此佳节赴宗室宴合情合理。
裕妃耿氏生性喜静,雍正帝特许其长居圆明园休养,赐圆明园西北部的武陵春色为居所。该殿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境建造,溪流环抱,桃林掩映。
耿氏长子弘昼时年十五岁,虽未封王,但母子俱得帝宠,已被赐居自得园。
武陵春色系“园中园”,既显妃位尊荣,又合其韬光养晦之需。
主殿壶中日月为裕妃居所,陈设简朴,多佛龛经卷。西配殿漱芳轩则为裕妃幼女——昭宁公主住所。
雍正帝在政事上事事亲躬,件件细琢,日日工作至深夜,唯有每年生辰休息一日。因而后宫清静,膝下子嗣较之前朝,显得十分单薄。
除去早夭的皇子公主,顺利长大的唯有宝亲王弘历、五阿哥弘昼及昭宁公主。(注1)皇帝对日后要继承大统的儿子很严格,对这唯一的小女儿说是千娇万宠也不为过。
不同裕妃屋内简朴的陈设,漱芳轩中摆满了西洋自鸣钟、珐琅彩瓷等稀世珍宝,支起窗子便能看见院内由帝王昔年亲手栽种的西府海棠,花开时落英缤纷,当得上圆明园“第四十一景”。(注2)
当昭宁的贴身宫女拂云将裕妃的大宫女莲心引进屋内时,小公主正坐在铜镜前百无聊赖地由着另一贴身宫女揽月为其梳妆。
昭宁从铜镜看清来人,笑时眼睛弯成月牙,梨涡似浸了蜜糖:“莲心姑姑。”
莲心是裕妃早年在康熙朝入王府当格格时便陪嫁过来的侍女,同裕妃年纪相仿,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早已将裕妃的一双儿女视作自己的孩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
她向昭宁见了礼,笑着走上前帮揽月往小公主的脑袋上装点饰品。
清代公主幼时多发式,但流苏和东珠属逾制。祖制不可违,这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发间却足足缠了三颗赤金珍珠流苏,左髻簪一支鎏金点翠海棠步摇,花蕊上嵌着红宝石,珠光闪烁如星子,足可见其尊贵。
揽月为昭宁披上大红羽纱面银狐毛斗篷,满意颔首:“咱们小主子呀,真真儿是这世上最耀眼的明珠。”
一旁的拂云听了,低声道:“出了武陵春色,莫要说这样的话了。”
揽月吐吐舌头,却也拎得轻重,诶地应了声。
拂云揽月这对儿贴身宫女是自昭宁呱呱坠地时便分别由圣人和裕妃亲自指了伺候这金枝的,一个沉稳干练、擅察言观色,平时负责处理宫务、探听消息;一个活泼机灵,擅制香绣花,平时负责照例公主起居、梳妆打扮。
两位大宫女分别对外和主内,无愧圣人和娘娘的期望,将这阖宫上下打理得井然有序。
打扮得跟玉雕娃娃似的昭宁由裕妃牵着,在一众仆从的拥簇中往皇帝设宴的九州清晏去。
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正中与正大光明殿南北隔湖相望,由九个岛组成,每个岛又独立成景,岛与岛之间有桥梁相连通。九州是国家领土的象征,寓意“禹贡九州”。
圆明园殿后为奉三无私殿,奉三无私殿主要是清朝皇帝举办宗亲宴的地方。每年元旦,这里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宴筵,由皇帝钦点皇子、皇孙,亲王,贝勒等皇族成员入宴。
今夜是家宴,虽仍恪守着二人并一高桌等严密规范的筳宴制度,但行的是家人礼,呈现出阖家团圆的轻松欢乐气氛。
圣人膝下本就单薄,昭宁又是唯一健康长大的女儿,按祖制皇子宗室及诸王应循长幼为座次,这满宫上下的人精岂敢将她同几位宗室养女格格并在一处,自是安排了同亲王与两位阿哥一道。
原皇后乌拉那拉氏已被禁足于景仁宫,与皇帝死生不复相见。太后乌雅氏已于雍正元年崩逝,圣人无再立后的打算,这后宫中便以熹贵妃钮祜禄氏为尊。
圣人未至,昭宁规规矩矩地朝熹贵妃行了礼,唤一声“熹娘娘好。”
熹贵妃之子、宝亲王弘历在前朝时便颇得先帝爷宠爱,雍正帝亦早在雍正元年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母凭子贵,熹贵妃又在人丁凋敝的后宫稳坐钓鱼台,这对母子只待时机再进一步已是众人心照不宣的。
裕妃膝下的五阿哥弘昼与弘历是同年生,为求母子平安,多年来韬光养晦,以伴佛名义常居圆明园,又教导弘昼“宁愿荒唐一生,万不可越过你四哥去”,好在弘昼也乐于当个闲散王爷,兄弟俩关系倒是和谐。
熹贵妃垂眸看了看小公主发髻间的东珠流苏,阖宫上下皆知圣人对这唯一女儿的荣宠,只遗憾自己没能再添个可心的女儿。这些年她同昭宁的关系虽谈不上亲密,但也因着女儿身无甚在意——只要越不过弘历去,这繁华与珍宝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现下虽过了春节,但夜里仍是冷的。待会儿在观灯台看天灯时,你们切记要看顾好公主。”熹贵妃面上端着和蔼的笑,朝昭宁微微颔首,又象征性地嘱咐了她身边的拂云几句。后者自然行礼应是。
昭宁转身向早已含笑看着她的两位哥哥走去,小脸上的表情显然松快不少“四哥好,五哥好。”
这一年,封王的弘历即将在七月同出身满洲名门的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富察氏结为夫妻,因此昭宁朝女眷席上的富察夫人与富察容音颔首示意,富察家的母女俩起身回礼。
若说旁的,弘历对这唯一的弟弟无甚艳羡,毕竟弘昼有的他都有,弘昼没有的他也有,他只遗憾自己没有一个同昭宁一样糯米团子似的同胞亲妹妹。
两位哥哥都比昭宁岁数大上许多,虽如今也是少年,但看着这奶娃娃一步步学会爬学会走,总是有着诡异的老父亲慈爱之情。
雍正帝坐上首开席后,弘历弘昼一边与宗室亲眷说些喜庆的场面话,一边留心身边的昭宁。
“这文思豆腐羹滋味鲜美,入口滑嫩,拂云,你多给公主用一些。”
“阿宁,栗子糕吃多了腹胀,你已经用了两块,撤下去吧。”
昭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面前盛栗子糕的碟子被宫女端下去,幽怨地望向弘历。
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弘昼是个混不吝,虽也疼爱她,到底粗枝大叶了些,做事不及四哥周到,反倒是自小习着帝王心术的弘历在这些小细节上更加谨慎敏感。
雍正帝在上首看到昭宁可怜巴巴的模样,向来在朝堂之上迸射寒星的双眸流露出几分柔情。
于是小公主真正的老父亲帮着开脱:“今儿过节,便许阿宁多吃一块。吃完了记得饮些山楂茶。”
昭宁一听,本来鼓成粉团的脸颊绽出笑容,起身朝皇帝微屈双膝,行了个礼:“儿臣谢皇阿玛!”
在场的王公贵胄们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面,自是配合着好一通夸。
开宴前熹贵妃说的看天灯,是本朝上元节的习俗。
《养吉斋从录》一书中有记载:“正月十五放河灯、天灯,以祈岁安。”
由圣人率着浩浩汤汤的一众亲眷近臣来到观灯台,周围早早布置了巨大的九层鎏金灯树,顶层烛火燃烧着,在寒夜中映照出温暖炫目的光晕,一副盛世火树银花之气象。
昭宁竖着斗篷的毛领,遮住半边脸,只露出一双狡黠的琥珀色瞳孔,在周围一众惊叹声中把玩着斗篷内缝暗袋里弘昼输的翡翠骰子。
今夜园中放飞九十九盏祈天灯,灯身以竹子为骨架,鲛绡为面,内置火药机关可绽莲花焰,其工艺之精巧让人叹为观止。
这天灯好看是好看,但公主胃口小,多用了一块栗子糕又有些困乏,看久了思绪开始飘忽。
她随意地扫视着周围,见檐下立着一个新竹似的挺拔玉面小少年。
明明本朝无论满汉,男子皆是剃光额、垂细辫,偏生他让昭宁眼前一亮。
那少年用青环束发,眉骨尚未凌厉,却已然有了三分英气。眼型偏圆似杏核,鸦青色的眸子清亮如琉璃,抿唇时左腮鼓起小包,脸上仍保留着幼态的软肉。
“真好看。”小公主呢喃。周围人的目光皆落在漫天宫灯上,无人听到她的感叹。
昭宁的视线久久停留在少年身上,看他垫脚去够琉璃灯,身边小侍打扮的少年身量尚不及他。
主仆二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那盏灯上,未察觉头顶坠落的火球。
小公主倏地睁大眼,来不及喊人,只得就近冲过去。
电光火石之间,七岁的傅恒只看到满头珠翠光华的女孩扑向他,琥珀色的瞳孔倒映出比琉璃灯更加动人心魄的光彩。
这一眼,他一记就是一辈子。
所有人都未曾反应过来的时候,昭宁凭借自身的冲击力,将那支尚且带着柔韧的初生的竹子搂住,两个孩子一起滚入廊柱,破裂的天灯碎片擦过她右腕,顷刻灼出蝶形的疤痕。
傅恒被昭宁护在身下,五感中是嗅觉首先苏醒过来——小公主乌发间的槐花蜜香混着燃烬的火药味,他一向沉静如水的胸腔几乎是本能地剧烈颤动了一下。借着苏醒的是触觉——在这样的时刻,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圣贤书都被抛到了脑后,他温热的掌心沾到了纤细皓腕上缓慢流动的血迹。
那年的竹子尚且柔韧,风骨未成却偏能承千钧之重量。
人们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惊怒交加的帝王、忧心忡忡的裕妃、弘昼、弘历,吓得脸色发白的富察夫人和富察容音,层层叠叠的人们赶来把他们围住。
傅恒压根儿记不住,或者根本不在意那些人,也不去考虑自己可能会承接的后果。
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搂着疼得龇牙咧嘴的帝国明珠,当今圣上唯一的女儿,发间的簪子歪了,旗装也染了灰尘,但对傅恒来说,世间所有的繁华美景此刻都失去了颜色。
“公主…为什么救我?”他听见自己的声音。
“你生得好看,烧坏多可惜!”
女孩是骄傲的,明媚的,眉梢是鲜活的,他终于知道昭宁为何独得这万千荣宠。
那是紫禁城困不住的春风,霜雪摧不折这株幼苗。
从此,少年有了独属的春日。
这一年的上元宴最终以天子盛怒告终,追责的余波指向内务府。
经核实,这意外是小太监操作失误,将本应空置的引火机关误装火药,这盏天灯升空后自燃坠落,恰好落在傅恒身处的檐下。
虽庆幸这天灯没有在皇亲贵胄中爆炸酿成举国惊变,但昭宁公主的腕间却自此留下了伤痕。
雍正五年实录记载“正月辛未,圆明园张灯失火,上责内务府郎中海望。”
短短一句话,背后流的血不得而知。
上好的膏药补药流水一样的日日往武陵春色送去,一**的太医来了又走,不耐烦的小公主倚着贵妃榻闭门谢客。
灼烧的疼痛感早就消失了,腕间留下的浅浅伤痕像是蝴蝶,昭宁觉得这是自己勇敢救人的勋章,还不乐意吃那劳什子的补药。
傅恒贵为富察家嫡子,在此次事故中也是受害者,富察氏仍是天天朝圣上的案台递请罪问公主安的折子。
圣上心疼女儿,亦明事理,虽有“你家臭小子凭什么”的愤懑,但无论是首屈一指的富察家,还是即将同宝亲王成婚的富察家嫡女,还有那“五岁习满文,七岁拉一石弓,作《策马赋》惊四座”的天才小少年,桩桩件件于庙堂上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皇帝血洗了内务府,富察氏安然无恙。
而关于傅恒同昭宁的故事,自这楔子开始。
注1:清史记载,雍正帝膝下四个女儿皆早夭,养女有三位,分别为和硕淑慎公主、和硕和惠公主及和硕端柔公主,本文沿用此背景。
注2:圆明园四十景,指的是圆明园中四十处景点,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等,展现出“万园之园”的盛世风貌。
设置了存稿是三天一更,大家可以去老福特直接看后面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天灯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