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白月光只想搞钱 > 第9章 平江府暗涌?

第9章 平江府暗涌?

第九章平江府暗涌

马车刚驶进平江府城门,湿润的风就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夹着码头特有的鱼腥味与香料气息 —— 这是与京城截然不同的味道,自由的味道。老周坐在车夫旁,目光仍时不时扫向我,只是那警惕里多了几分刻意的回避,想来还记着儿子亏空的事。

“先去码头卸货吧。” 我掀开车帘,故意提高声音,“我外祖家的旧仆在码头等,要把带来的衣物送去老宅。” 这话是说给老周听的 —— 所谓 “旧仆”,正是商队派来交接地契的人;“衣物”,则是藏着地契的木箱。

老周没多疑,点头应了。马车停在码头边,我一眼就看见穿青布短打的汉子冲我使眼色 —— 是商队的人,姓赵。我让丫鬟跟着老周去 “清点衣物”,自己则借 “去旁边茶摊歇脚” 的由头,跟着赵汉子绕到码头货舱后。

“沈阿婆的地契都在这儿。” 赵汉子从怀里掏出三个牛皮纸信封,压低声音,“两家在西街,靠近布市;一家在码头巷,方便走货。只是西街那家铺子,前任掌柜欠了地痞三两银子,他们昨天还来闹过。”

我接过信封,指尖抚过地契上 “沈阿婆” 的名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半颗。打开看时,西街两家铺子的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码头巷那家还画了简易的货仓布局图 —— 商队做事倒周全。“地痞的事我来处理。” 我把地契塞进贴身的锦囊里,又递给他一张一百两银票,“麻烦你帮我找几个靠谱的账房,要识得阿拉伯数字的(提前跟他提过现代记账法),明日辰时到西街铺子汇合。”

赵汉子接了银票,应了声 “放心”,转身消失在码头的人流里。我刚要往茶摊走,身后突然传来个陌生的声音:“这位夫人看着面生,是从京城来的?”

我心里一紧,缓缓转身 —— 是个穿绸缎的中年男人,手里把玩着玉扳指,眼神却在我身上打转,不像普通路人。我立刻换上 “娇弱” 的表情,拢了拢鬓发:“是呀,来投奔外祖家的。先生也是来码头做生意的?”

“做点小买卖。” 他笑了笑,目光扫过我刚离开的货舱方向,“听说靖安王府的人最近也在平江府查盐铺,夫人可有听说?”

我的心沉了下去 —— 这是谢景渊的暗线!定是谢景渊不放心老周,又派了人来试探。我故意露出 “茫然” 的神色,摇摇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懂这些?只盼着外祖家安稳些,别被这些官场事牵连。” 说着,故意往茶摊方向走了两步,“我家仆还在等,先生失陪了。”

他没再拦我,却站在原地盯着我的背影。我走回茶摊时,手心已沁出冷汗 —— 谢景渊果然没彻底放心,这平江府,怕是藏着不少他的眼线。

老周见我回来,立刻起身:“夫人,衣物已送去老宅,咱们现在去哪儿?”

“去西街看看外祖家留下的铺子吧。” 我端起茶盏抿了口,故意装作随口提起,“听说那铺子以前是卖香料的,我想着若是能重新开起来,也能补贴些家用 —— 总不能一直靠王爷的银子过活。” 这话既符合 “贪财” 人设,又为开香料铺找了合理借口。

老周果然没起疑,只是叮嘱:“夫人别太累,若是需要人手,我去帮您找。”

我心里冷笑,面上却笑着应了。马车往西街走时,我悄悄摸出锦囊里的地契 —— 西街那家有地痞闹事的铺子,正好是个机会:既能用 “解决麻烦” 的理由支开老周,又能试探他是否真的跟我一条心。

到了西街铺子前,木质招牌上 “沈记香料” 四个字已褪得发白,门环上还缠着半根断绳,显然许久没开过门。刚推开门,就从里屋冲出来两个凶神恶煞的汉子,手里拿着短棍:“欠的银子啥时候还?再不还,就把这铺子拆了!”

老周立刻挡在我身前,手按在佩刀上:“你们是何人?敢在此撒野!”

“哟,还带了护卫?” 领头的汉子嗤笑,“这铺子前任掌柜欠我们三两银子,要么还钱,要么滚蛋!”

我赶紧拉住老周,故意露出 “害怕” 的样子:“别动手!三两银子我还就是了…… 只是我刚到平江府,身上没带现银,劳烦老周去附近银庄取一下?” 我递给他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多取些回来,往后铺子要用钱的地方多。”

老周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两个汉子,点头应了:“夫人待在这儿别动,我去去就回。” 他走得匆忙,显然是想尽快解决麻烦,免得我 “受委屈”—— 毕竟我的 “顺意”,关系着他儿子的前途。

老周刚走,我脸上的 “害怕” 就收了起来,盯着那两个汉子:“你们是张老三的人?” 赵汉子提过,平江府的地痞都归张老三管,而张老三是萧彻在江南安插的人(萧彻曾说过 “江南地面上的事,找张老三就行”)。

两个汉子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恭敬的神色:“是赵哥让我们来的,夫人有何吩咐?”

“把铺子打扫干净,再去布市买些新的货架。” 我从袖里掏出十两银子,“告诉张老三,往后这三家‘沈记香料’的安全,我保了 —— 但也别让谢景渊的人看出破绽。” 他们既要扮演 “地痞”,又要暗中护着铺子,这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汉子们接了银子,立刻忙活起来。我坐在门槛上,看着西街来往的行人 —— 布市的商贩、挑着担子的货郎、穿着书生衫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波,却比在王府里自由得多。

没等多久,老周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三两银子和一包桂花糕:“夫人,银子还了,这是附近铺子卖的桂花糕,您尝尝。” 他递过桂花糕时,眼神里带着几分讨好 —— 显然,能帮上我的忙,让他松了口气。

我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多谢老周,这糕比京城的还好吃。” 我故意把话题往谢景渊身上引,“对了,你给王爷的信里,别忘了提一句我在这儿开铺子的事,就说我想着‘帮王爷省些开销’,免得他总担心我用钱多。”

老周点头应下:“夫人放心,我记着。”

当天晚上,老周写了信,我凑过去 “看”,见他果然写了 “夫人在西街开香料铺,言‘为王爷省开销’,颇为懂事”,心里彻底放了心。他不知道,这封信寄出时,西街那家香料铺的货架已搭好,赵汉子找的账房也已到位 —— 我在江南的第一颗钉子,总算钉下去了。

只是睡前整理账房送来的铺子流水时,我发现码头巷那家铺子的前任掌柜,曾给 “靖安王府江南分号” 送过三批香料,却没记收入 —— 显然是谢景渊用铺子走私的痕迹。我把这页流水折起来,藏进《论语》的 “为政篇” 里 —— 这或许是日后能彻底摆脱谢景渊的又一张牌。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账本上。我摸了摸锦囊里的地契,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谢景渊的暗线还在平江府游荡,老周的 “顺从” 也未必长久,但只要香料铺能开起来,只要我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多,总有一天,我能彻底摆脱 “谢景渊的白月光” 这个身份,真正做回我自己。

第二天清晨,“沈记香料” 的招牌挂了出去,新刷的红漆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我站在铺子前,看着第一个客人走进来,心里默念:沈知意,你的江南,从今天开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