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陛下临轩笑 > 第32章 混战

第32章 混战

虽说许道融的到来给紧张的局势带来了助力,但北方的事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孙礼房。

沈命很难不怀疑萧家这种做法有两边押宝的嫌疑。

这位在萧门中与许道融并驾齐驱的少年英才同样被萧家送往了北方,不过,送往的是赵挽正的对立面,担任杨松令的军事参谋。

按照惯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赵挽正她们要分析敌人,但比起孙礼房,更值得忌惮的是她的顶头上司杨松令。

此人和赵挽正之前遇到的酒囊饭袋可不一样,不仅有真才实学,还是两栖明星——文坛武界全面开花。

这位杨大人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出身,如果不是乱世,本应仕途平坦、平步青云。但很不巧,他生在了赵风行的时代。

虽说赵风行是赵挽正的爹,沈命也不能硬往赵风行脸上贴金,这个权臣确确实实算不上什么好人。

他看出来杨松令是个不简单的人,想拉拢他,可杨大人心高气傲,绝不与这种人为伍,十分不给赵风行面子。

赵风行一气之下,暗中操作,把这位本该在权力中心发光发彩的人才调到了西南边界,并让他担任西南军事参谋。

这是个虚职,单朝末年是一本乱账,全都是窟窿,西南的军队名存实亡,杨松令一旦就职,基本职业生涯可以宣告完蛋。

赵风行等了半天,没等到杨松令服软,底下人看他脸色不对,才告诉赵风行:杨松令一接到任命马上收拾包袱出发了,卷铺盖去西南吃土。

只留下一句话:我走了,你们自己玩吧。

很有些名士气派。

但帅归帅,他要付出代价。

地广人稀的西南边界,杨松令站了十六年岗,从二十二岁的意气风发到三十八岁的几近白发青衫,不过是当权者一句话而已。

但杨松令着实有些水平,虽然跨专业就业,但因为天高皇帝远,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全能人才,搞得风生水起,训练士兵,抵御外族,扫黑除恶,修筑工事,哪一项都没落下。

这位杨大人在边境被太阳晒了十多年,精力反而越来越旺盛,每天为百姓办事,除此之外就是跟赵风行打电话——等着他先挂。

也许是他太过虔诚,终于苍天有眼,赵风行一朝落马,杨大人很是高兴,摩拳擦掌,等着回中央报效朝廷。

他政绩非常突出,新上任的李园柏也忘不了这号人物,在众人推荐下把他调回来,也想拉拢他。

可杨大人高兴了没几天,就看清了李园柏的嘴脸。

换了其他人,再怎么少年热血,赔进去最意气风发的十六年以后,也该“懂事”些,但杨大人不,公开和李园柏唱反调。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园柏和赵风行是一类人,一看居然有人刚正不阿、忠于皇帝,心里非常不爽,并立誓要把这股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里。

李园柏还要更坏一些。

他觉得杨松令在西南已经非常有声望,再次把他调回去,难保不会成为隐患,李园柏琢磨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片垃圾场把杨松令这个在他眼里臭不可闻的垃圾扔出去——北方。

在末年,几乎没什么人看好北方,一方面有固节山的阻拦,北部的势力很难把手伸到中央,另一方面这片地区割据严重,谁都不服谁,整个一盘散沙,并且民风彪悍,说直白点就是没什么文化,很难出现杰出人才。

在这地方待着的,基本可以划分到半废品里。

杨大人:正好眼不见心不烦,你不待见我,我还看不上你们这群乌合之众呢。

于是他照例收拾好自己的小包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年前,到迟丹场就任,开始喝东北风。

赵挽正无比清楚,这是一个非常有水平的人,决不能掉以轻心。

而孙礼房的加入,更是让杨松令如虎添翼。

了解完杨松令,就不得不调查孙礼房。

孙礼房这个人,是另一个方向的李闲慵。李闲慵看重权势,势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所有人踩在脚下。孙礼房前半生也算一帆风顺,所以她对权势并不在意,她重名声,自小立誓要做单朝第一谋士。

当年和许道融做同班同学时,就总喜欢和许道融一较高下。

特别是许道融很少谈政治主张,平时许多人看到的许道融都是在吃喝玩乐,而孙礼房手不离书,属于啃笔头刻苦学习的好学生,总喜欢高谈阔论,和老师谈论自己的理念主张。

但所有人似乎都更偏爱许道融,于是孙礼房心中非常不服气。

听说许道融被送到赵挽正这里后,孙礼房转头主动请辞,决定自己也到北方,她很有眼光,选中了杨松令。

萧门培养学生,只为完成教育任务,一向不干涉学子的就业去向。

没有阻拦,也派人护送孙礼房一路到了北方。

赵挽正笑着摇摇头,看向许道融:“这是冲你来的呀。”

李闲慵剥了个橘子,放到许道融手中:“我不管,你得给我想办法把这孙礼房打趴下。”

……

杨松令在赵挽正打固州的时候就已经在组织军队,准备支援,只不过他所在的迟丹场和赵挽正隔着一个少州,而赵挽正出兵迅疾,没等杨松令的援军到,战争已经结束。

孙礼房刚抵达目的地,立刻开始动作,迅速协调,飞书给各方势力。

和范凌那个蠢货不一样,孙礼房许给各方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战争打响前,就已经把赵挽正现在已经拥有的地盘切割干净。(着实有些不尊重赵挽正,虽然几乎没人看好赵挽正能活下来,还没开打就开香槟,确实不太厚道)

杨松令更是大度表示:我不要地盘,赵挽正是一只猛虎,绝对不能让她起来,我只要各位齐心协力一同围剿赵挽正。

这就是杨松令的水平。

范凌搞了许久都办不成的事,杨松令和孙礼房没怎么纠结就搞完了。

当然,这对赵挽正来说是一件实打实的坏事,北方真正意义上团结起来,开始围剿行动。

根据伍小五提供的情报,赵挽正现在的处境是这样的:

西面,被打到西北边境的齐三灵蓄势待发,手下有一万五千人马。

西南,何时率领两万兵马驻扎在卫流山附近。

正南方,文少理率近两万人马正准备渡过色林河。

东面,少州刺史魏归率领五万人虎视眈眈。

少州东南,宁恩节驻扎在待令,兵马不下两万,随时准备支援。

少州东北,杨松令在迟丹场,领兵一万八千人。

他们背后,还有范凌带领的七万人作为支撑。

赵挽正的地盘已经在最北方,范凌更加阴险,他居然暗中勾结了久唯族,给了他们赵挽正地盘的地形图,邀请他们从赵挽正北方一同包抄。

当把敌人在地图上标记出来以后,沈命出了一身冷汗。

八面埋伏,退无可退。

并且有了孙礼房的协调,这次没有人冒进,所有人都在缓慢推进,就等着在赵挽正地盘的四周会和,把她一网打尽。

怎么办?

一片让人心凉的寂静。

直到顾晚楼说了一句:“能打。”

许道融盯着地图,忽然笑了下:“我这个老同学有些水平,不过有个致命的破绽。”

她指向范凌驻扎的地方:“总指挥是范凌。”

孙礼房也了解范凌的性格,一旦杨松令担任行军总指挥,范凌一看自己变成了给别人打工的,一定会出幺蛾子。

为了不让自己内部先出现矛盾,孙礼房在联络众人以后,并没有争夺指挥权。

这是一个致命的漏洞,她知道,杨松令也知道,但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办。

顾晚楼和许道融的话给众人吃了颗定心丸,其他人看着这张地图,那种被人紧紧锁住喉咙喘不过气的感觉逐渐消散,慢慢出现一些其他的声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过所有人都在等着那个站在最前面,低头看地形图的人。

赵挽正沉默了一下,抬起头,脸上看不出紧张之色,这帮员工心理压力也算缓解许多。

她先让许道融干了一件事:把范凌勾结久唯族的消息透露给杨松令。

老同学毕竟是老同学,虽然是竞争关系,许道融的信,孙礼房仔仔细细看了。

这是一个阳谋,杨松令不会看不出来赵挽正这个举动是在挑拨他们内部关系,但范凌勾结外族打自家人是他绝对容忍不了的,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把久唯族放进来,他们会屠杀平民百姓,更会抢夺政权。

一个文明的国度遭遇野蛮的入侵是一种耻辱。

而孙礼房又最看中名声,不可能让这种损害她声誉的事情发生。

但他们现在又不能和范凌撕破脸,毕竟范凌手里有兵。所以杨松令给范凌秘密去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委婉告诉他:你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都知道,不过大战在即,我不戳破,但你也千万不要真的放久唯族入侵,我杨松令当初连赵风行的面子都不给,绝不是吃素的。

范凌看懂他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杨松令到底没有把这件不光彩的事情广而告之,也就没有发作,只回信说自己知道了。

这样一来,至少北方久唯族的威胁变得很小。

但赵挽正这个举动还有另外一层用意:久唯族活动的地区偏东,离杨松令那边更近。

久唯族在他心中的威胁程度是要高于赵挽正的。赵挽正再怎么蹦跶也是同胞,久唯族能不能称之为人都不一定。

而范凌这个人,虽然答应了不搞小动作,但难保他半途反悔,等久唯族入侵以后再装无辜,说是久唯族自己的行动。

所以杨松令不知道这个消息还好,一旦知道,他一定会分散兵力驻守北方,阻断久唯族进入中原的要道,这样赵挽正东面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

这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其他人的兵力可都还死死盯着她。

于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怎么办?

伍小五提出的策略是,派不同将领守卫城池,挖沟修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顾晚楼眼中一片狠厉:“不能守,我们要打出去。”

看到凌嬑又投这么多营养液,给我整愧疚了都,更更更!死手快码字啊[愤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混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少年上卿

景明春

神医狂妃,废材三小姐

绝品小神农

开局自曝假太监,女帝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