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差一分的告别 > 第8章 终章 鸿沟

第8章 终章 鸿沟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蒋砚之正在菜市场帮妈妈捆豆角。手机屏幕亮起来时,他的指尖还沾着湿漉漉的泥土,分数跳转出来的瞬间,麻绳从掌心滑落,萝卜滚了一地。

687分。足够上他填报的那所北方工业大学,却离林砚秋所在的顶尖学府差了整整五十分。

班级群里炸开了锅,有人@林砚秋:“恭喜砚秋姐!全省第三!稳进清北!”下面跟着一串羡慕的表情,像撒在屏幕上的碎玻璃。蒋砚之退出聊天框,看见她三天前发来的消息还躺在对话框里:“等成绩出来,我们去实验室看看吧。”

他没回。就像过去半年里,他没回她所有的消息。

填报志愿那天,班主任特意给他打电话:“阿砚,你的分数可以试试冲一下南方的985,林砚秋报了那边的物理系,你们……”

“不了老师。”蒋砚之望着窗外晾着的白菜干,“我报北方的学校,学费便宜,还能勤工俭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八月末,蒋砚之背着帆布包去火车站。妈妈往他包里塞煮鸡蛋,爸爸拄着拐杖在旁边叮嘱:“到了学校好好学,别惦记家里。”他点点头,看见爸爸偷偷抹了把眼睛,拐杖头在地上划出浅浅的痕。

火车开动时,他收到一条短信,是林砚秋发来的:“我明天去北京报道,路过你的城市,要不要见一面?”

蒋砚之盯着那条短信,直到屏幕暗下去。车窗外的景象渐渐模糊,菜市场的霓虹被高楼取代,像极了他和她之间的路。

大学开学那天,蒋砚之在报到处遇见个穿白裙子的女生,笑起来有两个梨涡,像极了林砚秋。女生递给他一杯水:“同学,你也是物理系的?”他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忽然想起那个掉了漆的保温杯,不知被妈妈收进了哪个箱子。

系里的教授常提起一个名字,说那个女生在国际物理竞赛上拿了金奖,解题思路新颖得让人惊叹。蒋砚之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笔尖在笔记本上画着受力分析图,忽然想起省赛最后那道题,他选错的滑动变阻器量程,和她站在红榜前的样子。

寒假回家,蒋砚之去实验学校看老师。操场的雪还没化,他站在实验室窗外,看见里面坐着两个穿着校服的学生,男生正在给女生讲题,女生偷偷往他手里塞了颗糖,像极了当年的他们。

同桌陈默发来消息,说林砚秋在国外交流时发了篇论文,第一作者是她,通讯作者是她爸爸。照片里的她站在剑桥大学的草坪上,穿着学士服,笑容明媚得像从未经历过那个漫长的冬天。

蒋砚之把手机揣回兜里,转身往菜市场走。妈妈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她正笑着给白菜剥老叶,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看见他回来,妈妈挥挥手:“阿砚,快帮妈算算账,这堆萝卜五块三,收五块就行。”

他走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秤杆。铁秤砣晃了晃,像在丈量着什么。远处传来熟悉的铃铛声,是张大爷推着废品车经过,车斗里装着些旧书,其中一本《时间简史》露出个角,封皮已经磨破了。

蒋砚之忽然想起那本被林砚秋藏在书柜深处的书,扉页上写着“去往更远的地方”。原来有些人的远方,是另一些人永远到不了的彼岸。

开春时,蒋砚之收到一个快递,寄件人地址是国外的大学。他拆开一看,是本物理期刊,里面夹着张照片——林砚秋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奖杯,背景板上的公式他认得,是当年他们在实验室争论过的那道。

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是她的字迹:“这道题,我用了你的解法。”

蒋砚之把照片夹进课本,抬头看见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灿烂。他想起平安夜那天,她眼里的泪光,像落在雪地上的星子;想起她塞给他的文件夹,雪水晕开的字迹;想起那句没说出口的“我很开心”。

原来有些差距,真的不是靠分数就能缩短的。就像那道三分的鸿沟,那辆黑色的轿车,那句被风雪吹散的对不起,最终都变成了岁月里无法逾越的河。

后来,蒋砚之成了一名工程师,在北方的一座城市修着桥梁。他设计的桥梁总能承受最大的荷载,却跨不过心里那条河。

再后来,他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到林砚秋的专访,照片里的她戴着金丝眼镜,无名指上戴着枚细细的戒指。记者问她:“您最感谢的人是谁?”她笑了笑,说:“高中时的一位同学,他让我知道,物理不止有公式,还有温度。”

蒋砚之合上杂志,窗外的阳光正好。他想起那个雪夜,她站在公交站牌下,眼泪砸在雪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那时的他们都以为,高考是道可以解开的方程,却不知道,有些变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就像那道三分的差距,像那辆绝尘而去的黑色轿车,像那句没说出口的“我很开心”,最终都在岁月里,凝成了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

而那场下在十二月的雪,终究没能覆盖所有的心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婚内上瘾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