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老虎比想象中更烈,九月末的午后,阳光还带着灼人的温度。吴思月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汗水浸湿了后背的衬衫,手里攥着刚打印好的教案——这是她换的第三份工作,在一家小型教育机构当语文老师,工资比之前两家高了些,却要承担双倍的课时量,每天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九点,回到出租屋时,往往已是深夜。
她租的房子在五环外的老旧小区里,一个三居室被隔成了五个单间,她住的那间只有六平米,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柜后,连转身都要小心翼翼。屋子里没有窗户,白天也得开着灯,空气里总飘着隔壁房间飘来的油烟味和公共卫生间的潮气。同屋的租客来自天南海北,有做外卖员的小伙子,有在服装店打工的姑娘,还有每天熬夜赶稿的自由职业者,大家早出晚归,碰面时也只是匆匆点头。
有天晚上,思月加完班,肚子饿得咕咕叫。她没力气再做饭,便绕到小区楼下的面馆,点了一碗最便宜的清汤面。面馆搭了个简易的塑料雨棚,棚布被风吹得晃晃悠悠,边缘还挂着上次下雨留下的泥点。思月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看着老板端上来的面条——清汤里飘着几片青菜,面条煮得有些软烂,却冒着热气,让她瞬间觉得暖了些。
她刚拿起筷子,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点砸在塑料雨棚上,“噼里啪啦”的声响格外刺耳。风也跟着刮起来,雨棚被吹得往一边倾斜,棚顶积的雨水顺着缝隙流下来,正好滴在思月的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思月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把碗往旁边挪,可旁边就是过道,来往的行人不断。她抬头看了看老板,老板正忙着招呼其他客人,根本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她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包,里面只剩下几张零钱——这碗面花了她十五块,是她一天饭钱的一半,她舍不得倒掉。
雨水还在断断续续地往碗里流,清汤渐渐变得浑浊。思月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放进嘴里。面条带着雨水的凉意,还有一丝淡淡的土腥味,可她还是慢慢咀嚼着,咽了下去。她想起在家乡时,娘做的手擀面,里面卧着荷包蛋,撒着葱花,热气腾腾的;想起高中时,和陈屿一起在学校食堂吃的牛肉面,他总是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她;想起刚到北京读大学时,和室友一起去吃的炸酱面,大家笑着闹着,满是青春的朝气。
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下来,落在碗里,和雨水混在一起。她赶紧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怕被别人看见。她一边吃,一边在心里告诉自己:没关系,这只是暂时的,等再攒点钱,换个好点的房子,找份更好的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吃完面,雨还没停。思月没带伞,只能顶着雨往回跑。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冷得她打了个哆嗦。回到出租屋,她赶紧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她拿出手机,想给娘打个电话,却又怕娘担心,最终只是发了条消息:“娘,我今天一切都好,你早点休息。”
没过多久,娘回复了消息,还发了个红包,附言:“天冷了,买点好吃的,别舍不得花钱。”思月看着红包,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没领红包,回复道:“娘,我有钱,你自己留着花。”
那天晚上,思月睡得格外沉。她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的老槐树下,晓燕抱着孩子,笑着朝她走来;梦见自己在县高中的教室里,孩子们睁着渴望知识的眼睛,听她讲课;还梦见自己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和陈屿一起走在银杏道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
第二天早上,思月早早地起了床。她收拾好自己,拿着教案,走出了出租屋。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驱散了昨夜的凉意。她抬头看了看天空,深吸一口气,朝着地铁站走去。她知道,北京的日子很难,竞争激烈,房租昂贵,工作辛苦,可她不想放弃——这里有她的梦想,有她想要的未来,哪怕再难,她也要坚持下去。
路过那家面馆时,雨棚已经被修好,老板正忙着收拾桌椅。思月朝老板笑了笑,老板也朝她点了点头。她继续往前走,脚步比昨天更坚定了些。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会吃到一碗没有雨水的热面,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