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椿与瑜的恋曲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

第三十三章:苔痕漫阶,竹影穿窗

晨露还凝在竹亭的茅草顶上,像缀了层碎银。林瑜醒时,檐角的铜铃正被风拂得轻响,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灶膛里的火还留着点余烬,伸手拨了拨,火星子“噼啪”跳出来,映得对面墙上的影子也跟着颤。

“醒了?”暮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肩上扛着捆新鲜的芦苇,裤脚沾着泥,“刚去河边割的,编个新的苇帘,挡挡西晒的太阳。”芦苇的清香混着晨雾的潮气飘进来,林瑜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总在这样的清晨编苇席,篾条在她手里翻飞,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虎子呢?”林瑜起身叠被,粗布被单上绣的艾草图案已经洗得发浅,那是去年端午时苏晓帮她绣的。

“在后山呢,”暮椿把芦苇靠在墙角,拿起斧头劈柴,“说要去摘野莓,说昨天看见灌木丛里红了一片。”斧头落下,木柴裂开的声音在亭子里回荡,“让他小心点,别被刺扎着,偏不听。”

林瑜笑了笑,往灶膛里添了根松柴,火苗舔着柴薪,把铁锅烧得渐渐发烫。她舀了勺水倒进锅里,“刺啦”一声,白雾腾起来,模糊了窗外的竹影。“我蒸点南瓜糕吧,昨天剩的南瓜还在竹篮里,放久了该坏了。”

“再煮锅粥,”暮椿把劈好的柴码成整齐的一堆,“陈大爷送的新米,说是他儿子从镇上捎来的,熬粥最稠。”他擦了擦手上的木屑,走到竹架旁翻找,“对了,苏晓说她娘寄了包桂花糖,找出来撒在南瓜糕上,肯定香。”

竹架顶层的陶罐里果然藏着个小纸包,打开来,桂花的甜香立刻漫了满亭。林瑜用指尖捻了点尝尝,蜜甜里带着点微涩,像极了后山的野莓。她把南瓜去皮切块,上锅蒸时,忽然听见虎子在后山喊:“瑜姐!暮椿哥!快来!我找到好东西了!”

两人跑过去时,虎子正蹲在一丛荆棘旁,手里举着个野蜂巢,黄澄澄的蜂蜜顺着他的指缝往下滴。“小心!”暮椿赶紧脱下外套罩住蜂巢,“被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小心翼翼地把蜂巢放进竹篮,“这东西得用温火熬,能存一整年,冬天抹在面包上吃,比糖还甜。”

虎子的手背已经被蛰了个小红包,却满不在乎地搓着手:“那边还有野莓,红得像玛瑙,瑜姐你肯定喜欢。”

野莓丛长在向阳的坡上,颗颗饱满,林瑜摘了几颗放进嘴里,酸得眯起眼睛,又忍不住再摘一颗。暮椿在旁边折了根细枝,帮她把高处的野莓勾下来,阳光透过枝叶落在他侧脸,绒毛都看得分明。“小时候我娘总说,野莓要配着蜂蜜吃,”他忽然说,“酸里裹着甜,才不觉得涩。”

回到竹亭时,苏晓已经来了,她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摘的薄荷和紫苏。“我娘说,薄荷能提神,紫苏炒田螺最香,”她把叶子摊在竹匾里晾晒,“看见虎子手上的包了,我带了獾油,抹上很快就好。”

虎子乖乖伸出手,苏晓用指尖蘸了点獾油给他抹上,凉丝丝的,他舒服得直眯眼。“瑜姐蒸的南瓜糕好了没?我闻着香味了。”

“快了,”林瑜揭开锅盖,南瓜的甜香混着桂花的香扑面而来,她用勺子把南瓜压成泥,拌进糯米粉里,揉成一个个小圆团,“暮椿,你来烧火,我要把它们蒸熟。”

暮椿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松针,火苗立刻窜得老高。苏晓凑过来看:“要不给南瓜糕捏点花样?我带了模子。”她从篮底拿出个木雕的小兔子模子,“我娘说,吃了兔子形状的糕点,跑得比兔子还快。”

虎子抢着要试,结果捏出来的兔子歪歪扭扭,像只受伤的小松鼠,惹得大家直笑。林瑜耐心地教他:“掌心要揉圆,放进模子里时要轻,不然花纹印不清晰。”她捏的兔子耳朵尖尖,眼睛用红豆点上,活灵活现。

粥在砂锅里“咕嘟”作响,米香越来越浓。暮椿盛了碗野莓,拌上刚过滤好的蜂蜜,递到林瑜面前:“尝尝,跟我娘做的一个味。”野莓的酸被蜂蜜的甜中和得恰到好处,林瑜含着果肉,看见他耳尖微微发红,忽然觉得这清晨的阳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暖。

苏晓把薄荷和紫苏晒在竹架最上层,又从包里翻出块蓝印花布,往竹椅上一铺:“我娘说这布是她年轻时织的,夏天坐上去凉快,你们看好看不?”蓝白相间的花纹印在竹椅上,像把小伞撑开在亭子里。

虎子吃饱了南瓜糕,拿着柳哨跑到溪边,对着水面吹起来。笛声掠过水面,惊起一群小鱼,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暮椿靠在门框上,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对林瑜说:“等秋收了,咱们把竹亭的顶再修修,换点新的茅草,不然漏雨。”

林瑜点头,手里的桂花糖还剩小半袋:“再在亭角种几盆菊花吧,陈大爷说后山的野菊移栽过来能活,到时候摘了泡茶喝。”

“行,”暮椿应着,目光落在她沾着糯米粉的指尖上,“我去后山挖点肥土,你把剩下的南瓜糕收进陶瓮里,别受潮了。”

灶膛里的火渐渐小了,余温烤得竹亭暖融融的。林瑜把南瓜糕一个个摆进陶瓮,盖上盖子时,听见苏晓和虎子在溪边笑闹,暮椿的脚步声消失在通往后山的小径上,芦苇在墙角轻轻摇晃。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像陶罐里的南瓜糕,不用急着发酵,不用赶着成熟,只要慢慢等着,甜味自会一点点漫出来,漫过苔痕漫阶的竹亭,漫过竹影穿窗的晨光,漫过每一个平凡却踏实的瞬间。

午后,陈大爷扛着袋红薯来串门,看见竹亭里晒着的薄荷和紫苏,笑着说:“这两样配着煮水,治头疼最灵。”他放下红薯,拿起块南瓜糕尝了尝,“瑜丫头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比你外婆当年还强点。”

林瑜脸红了,刚要说话,就看见暮椿背着半筐肥土回来,额头上全是汗。“陈大爷来了?”他把土放在墙角,“我挖了点腐叶土,种菊花正好。”

“不急着种,”陈大爷摆摆手,“等过了这阵梅雨,土干爽点再种,成活率高。”他指着外面的天空,“看这云,怕是又要下雨,把晒着的东西赶紧收进来。”

果然,没过多久,雨点就“噼里啪啦”打在竹亭的茅草顶上,像在敲一面巨大的鼓。林瑜和暮椿忙着收薄荷、紫苏,苏晓和虎子则把陶罐搬进内屋,陈大爷坐在竹椅上,看着雨帘里的竹林,慢悠悠地说:“这雨下透了,地里的红薯就能扎根了,明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雨越下越大,檐角的水流成了小瀑布,竹亭里却暖烘烘的。灶膛里又燃起了火,砂锅里的粥还温着,南瓜糕的甜香、桂花的香、薄荷的清冽混在一起,成了雨天里最安稳的味道。林瑜靠在窗边,看暮椿用抹布擦着被雨打湿的竹桌,忽然想起他早上说的话——要修竹亭的顶,要种菊花。这些细碎的约定,像雨丝一样,悄悄织成了一张网,把他们的日子紧紧网在一起,温柔而坚定。

虎子用柳哨吹起了新学的调子,苏晓跟着哼唱,陈大爷眯着眼睛打拍子,暮椿的目光偶尔扫过林瑜,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雨声、歌声、笑声混在一起,让这个雨天变得格外漫长,又格外短暂。林瑜想,或许生活本就该这样,有晴天的明媚,也有雨天的温润,有忙碌的身影,也有闲坐的安然,所有的一切,都像这竹亭里的光与影,交织着,就成了最动人的模样。

** 洪凯猛扮的

爸妈 洪文 洪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 3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