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当万人迷穿进报社文(快穿) > 第57章 末路王朝(9)

第57章 末路王朝(9)

京城,玄仪宫。

夜已深,烛火摇曳。

少年一身素色寝衣,正就着灯光翻阅冯意与褚行联合发来的第一封密奏。奏章详细记录了苍霞岭一战的成果,以及那名郑氏门人的供词。

『怪不得要忌惮他呢,这才多久,就打了好几场胜仗,还抓到了郑家的尾巴。不过好感度怎么还是35,一点没动。』

444在他脑海里小声嘀咕。

温白的目光扫过奏章上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字迹,汇报战况时冷静克制,唯有在提及郑氏与流寇勾结时,笔锋陡然锐利,杀意几乎破纸而出。

『意料之中。』

温白在意识里淡淡回应,『他现在还是尽忠职守的将军,打的胜仗,抓的蛀虫,都是为了国政,与私人好感无关。』

甚至,因为自己皇帝的身份,那20点的“基础君臣认同”已是极限。

他拿起朱笔,在奏章上批阅。

“朕已悉知。陇西积弊,触目惊心。着镇北大将军褚行依前旨,彻查郑氏与流寇勾结一案,凡有涉案者,无论出身,一律暂行收押,待战后交于大理寺,若有负隅顽抗者,就地斩杀。”

写罢,他轻轻咳嗽了几声,淡色的唇瓣失去些许血色,将奏章合上,递给一旁侍立的清梧:“用密匣,送给冯意。”

“是。”

清梧躬身接过,悄步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温白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批阅奏折耗神,与朝堂上的老狐狸打交道更耗神。

莫名的,他又想到了钟离畅,不过那人得了银符后消停到了现在,没再白日里来“嚎丧”,但他有种预感,那家伙绝不会安分太久。

窗外传来更漏声声。

温白正要歇下,殿外忽然传来极轻的叩门声,以及内侍压低嗓音的禀报:

“陛下,户部尚书钟离大人宫外求见,称有十万火急之事,呈螭符为凭。”

温白倏地睁开眼。

来了。

果然来了。

前线的捷报墨迹未干,后脚这京城里的反扑就来了。

还专挑这大半夜。

他倒要看看,为保住郑氏,这群人能出多少血。

“宣。”

*

“宣。”

清越的声音在寂静的寝殿里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门口的内侍低声应了,快步出去传旨。

殿内烛火噼啪一下,爆开一朵灯花。

温白并未起身,依旧倚在软榻上,只是拽过一旁的外袍拢了拢,遮住单薄的寝衣。随手拿起方才搁下的书卷,目光却并未落在字上,而是投向那扇即将被推开的殿门。

脚步声很快再次响起,比清梧的更沉稳,也更刻意放轻了些。

钟离畅走了进来。

他并未穿着白日那身庄重官袍,而是换了一身藕荷色杭罗道袍,质地轻薄,随着步伐微动,流转着含蓄的光泽。未戴进贤冠,墨发以一顶简单的青玉小冠束着,几缕发丝垂落额角,非但不显凌乱,反添几分名士风流般的随性写意。

“臣,钟离畅,惊扰陛下安寝,万死。”

他在榻前五步远处停下,依礼躬身,声音压得低,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温醇。

温白抬眼看他,并不叫起。

“爱卿的十万火急,最好真的能烧起来。”

钟离畅闻言上前两步,从袖中取出一封薄薄的、未曾封口的信笺,并非公文格式,而是私函。

“陛下恕罪。并非军国急报,而是臣刚收到的家书。”他双手将信笺呈上,眉头微蹙,那双凤目流转间带着忧色,“来自臣的一位族叔,曾任陇西道施州司马,虽已致仕,却在当地仍有耳目。”

施州?

正是褚行大军下一步可能要经过的区域。

温白没接,只瞥了一眼那信笺,目光掠过对方那双保养得宜、骨节分明的手:“家书?慎之,朕予你银符,不是让你用来递家书的。”

“陛下,”男人的语气沉重了几分,腰背却依旧挺直,“这家书所言之事,恐涉及通敌叛国、动摇国本之大罪,臣思之再三,不敢不深夜惊扰圣驾。”

他顿了顿,见温白并未打断,才继续道:“臣那族叔在信中言道,施州、朔州、泾州、云州等地,皆有官员勾结豪强,不仅私贩粮草出境,资敌牟利,更暗中掠卖良民,篡改籍册,将良籍充作贱籍,贩与境外狄人为奴。”

温白目光骤然一凝。

走私粮草已是死罪,尤其还将良籍百姓强诬为贱籍卖与狄人,更是诛九族的大逆之罪!这是刨国之根基,毁社稷之藩篱!

不——不对——

“他既知晓,为何不早奏?”少年的声音冷了下来。

“陛下明鉴,此事牵涉甚广,背后恐非一地一官之胆大妄为。臣族叔人微言轻,手中并无实据,恐奏折未出陇西,便已招来杀身之祸。此番是因得知褚将军雷霆手段,郑氏或大厦将倾,他才敢辗转通过族中关系,将此事透露于臣。臣思来想去,陛下既赋予褚将军先斩后奏之权,此事或正可交由褚将军一并彻查?”

钟离畅如是说着,那般芝兰玉树的风姿,此刻更显正直清凛。

这便是将他这个皇帝架起来了。

好一招以退为进,连查案的人选都替他想好了。

面对这样的“忠义”,作为皇帝他还必须接住,否则,便会寒了“忠臣”的心,三言两句就把他架在了“必须接受并处理此事”的高台上。

温白看着这位“钟离玉树”,忽然轻轻笑了一声,笑声在寂静的殿里显得格外幽冷。

“慎之啊慎之。”

“你这哪里是来递家书,分明是来给郑氏送终的。”

少年看着他,微微歪头,柔顺的墨发滑落肩头,眼神清凌凌的,恍若佛窟中镶嵌的透亮琉璃,不惹一丝尘埃。

钟离畅面色不变,只是微微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浅浅阴影,巧妙避开了天子的目光,声音依旧平稳:“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郑氏所为,天理难容。”

“天理难容……”

温白放下书卷,终于伸出手,指尖纤细苍白,似用冷玉雕成。

男人缓缓走近,将那份家书恭敬地放在他掌心,指尖无意间轻触到那泛着凉意的肌肤,微微一滞。

温白并未立刻去看,指尖摩挲着粗糙的信纸:“你这族叔,倒是个忠心的。只是不知,他这‘密报’,是只想扳倒郑氏,还是也想为某些人腾出些位置?”

“回陛下,郑氏若果真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自是罪有应得,合该满门抄斩,以正国法。至于陇西后续——陛下圣心独断,自有安排。臣等世代沐浴皇恩,自当谨守臣节,竭力为国分忧。”

这话说的相当周全。

就是不知道他们守的“臣节”究竟是姓温还是旁的……

温白展开那封家书,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与钟离畅所说大致不差。

“走私粮草,贩卖人口,还是卖给那些年年寇边、杀我边民的那些蛮族……”

“好啊,真是好得很。朕的官员,朕的世家,竟能干出这等资敌卖国的勾当。”

对方把路都铺好了,而且是一条看似金光大道,实则只能通往他们指定目的地的路。

微弱火光侧映在少年低垂的侧脸,长睫如蝶翼,在苍白的肌肤上投下脆弱的阴影,那点红痣宛若血滴,静伏于眼睑。

就在钟离畅以为他们已经达成协议时——

“哈……”

少年忽然发出一声极轻的讥笑,随即掩唇压抑地咳嗽起来,单薄的肩头微微颤动。

“你钟离氏,还有王氏、赵氏、谢氏……”

“与那郑氏世代姻亲,向来同气连枝。”

“如今出了这等泼天的大事,你们,一封轻飘飘的家书递上来,就把郑氏推出来……顶下这滔天的罪过?”

年轻的天子一边呛咳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几乎是咬牙切齿。情绪急剧上涌,眼角甚至溢出了些许生理性的泪光,在烛火下折射出一点微弱的晶莹,小小的朱砂痣映着面色上病态的潮红,青涩漂亮的眉眼盈盈间显出惊心的昳丽。

“是不是啊,钟离尚书。”

“陛下明鉴。”

看着眼前低眉顺眼的人,温白只感觉一拳打在棉花上,想像上次那样抄起什么东西砸过去,却找不到合适的物件,于是一阵心火烧的肺部更是难受。

半晌,他才勉强止住有些失控的咳意,声音里还残留着些许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一字一句道:

“你们这几家世交,当真是让朕……开了眼界。”

真狠呐。

预感郑氏不保,为了阻止自己借此案深入调查、牵连过广,便果断选择弃车保帅。

他算是彻底明白了,那群老东西派钟离畅前来,目的根本不是救郑氏,而是“献祭”郑氏,用通敌叛国这样更大的罪名将其彻底钉死,从而罪止郑氏。

世交姻亲,动作却比他还狠,出手便是“满门抄斩”的罪名……

面对同类尚且如此,好一个世代簪缨,好一群国之栋梁。

庙堂之上哪有文武百官,分明是一群嗅着血腥味、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豺狼。

温宝(邪恶猫猫炸毛并气抖冷):谁给你们的胆子威胁皇帝!!!都砍了!!都砍了!!!

之前钟离畅提捐粮加税主要是为了保商路,褚行持剑去陇西剿匪,真正的目标是整顿秩序,必然会触及掌控当地经济命脉的世家利益。而“加税”就把灰色收入过个明面,只要商路还在,他们总能再捞回来。比如以前赚十块,可能只有三块能见光,还要偷偷摸摸。现在通过加税,可能见光的变成五块甚至更多,虽然利润率看似下降了,但安全性大大增加,并且是皇帝首肯、写入正账的合法收入。

这次再来是因为郑氏资敌已经让逮着了,事态升级了。如果皇帝和褚行顺着往下查一定会查到商路里边不能上称的东西,再查到他们头上,这时候他们之前的协议就得作废。如果不想让皇帝继续追究,一是死保郑氏,都是门人为了活命胡乱攀扯,郑氏虽然得大出血,但还是清清白白,他们也清清白白。二是直接把郑氏捶死,所有坏事都是他一家干的,他们都只是受了蒙蔽,大家各退一步。如果皇帝坚持要问罪,那皇帝就是昏君暴君,他们也就只好投靠“贤王”群起而攻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末路王朝(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