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刀映眉峰碧 > 第42章 16.蛛网结

第42章 16.蛛网结

光阴容易过。下了几场暑雨,转眼玉簪花凋,石榴花谢。

水榭不欢而散后,安国公虽几番想与殷家阿姊再谈谈话,却生怕她近之则不逊,哪天伶牙俐齿地将他哄昏了头,真把人放走。遂冷淡晾着,从不给她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只每天遣人送去精致饭食与日用诸物,不许她们踏出庭院。

殷娘子似也明白安国公的意思,从未徒劳地提出任何请求。

整个仲夏,偏院草木葳蕤,悄无声息。

如此过了近一月。这日,州府来人登记户口。户曹已知国公府新来三位外客,若想留人长住,须登记入册。

州府来人在厅堂候着。家令拦住崔勋,忙忙趋入书房提醒阿郎:“听说贺知颐对她的陈国身份极为忌惮,若我们把人长留府上,会不会授人以柄?”

安国公不以为然:“朝廷还留了个陈人在朝堂之上,难道也这也叫授人以柄?贺老儿褊狭短浅,不足为训!”

“阿郎前些日子让小的去查殷娘子底细,虽未还查实,但陈国有个游击将军叫殷继,此人作战勇猛,曾于开皇元年随陈将周罗睺攻占胡墅,立过战功。此人怕便是殷娘子的父亲。”

安国公花白的浓眉一抖。家令继续道:“其实前些日子阿郎问起殷娘子高堂时她含糊其辞,小的便有所怀疑。她这么个出身背景,怕不是借着护送弟妹的由头,替她父亲潜入我大隋暗中刺探?贺知颐担心得有理。”

窗外又来人报:“户曹参军罗启已候堂上。”家令挡道:“请他稍候,说大郎正在更衣。”

崔勋耐心候着,他知道父亲与家令定有要事相商。遣走了来人,家令恳切道:“阿郎,此事不可掉以轻心。若殷娘子当真深藏居心……”

安国公凝神细思片刻,挥了挥手:“阿福,你都能查探到的事,朝廷难道不知晓?殷绍能入朝为官,便是已经盘查,背景无碍。那小娘子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当得起细作?”

家令踌躇道:“阿郎说得有理,只怕万一将来有人拿她的身份做文章……就算最终查明证她清白,也仍搅了阿郎清净。”

这却触动了老人心事。他年纪大了,的确只想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再不愿招惹是非。但殷娘子这个人,他决计要留。

安国公几乎顷刻间便拿定了主意。

.

堂上,州府捕快郭子峻昂然陪立在罗启座旁。

户曹参军亲自上门来登记,也只有安国公府有此待遇。

贵人任他富贵,州府是全洛阳的州府。郭子峻向来如此认为。府衙律法之下,国公与百姓并无分别。

和达官贵人打交道的活儿,臧仲平时最爱参与,有机会便要跟着。但他现在正苦不堪言地满洛阳捉那采花贼华度儿。已经一个多月了。赵头儿说,要是再捉不回来,直接扣他半年俸禄,甚至公职不保。

郭子峻为他那倒霉的朋友轻轻叹了口气。

户曹参军罗启有些坐立不安。

按惯例,他非得带上一个人同行不可。否则这趟,他更愿意一个人来。

去年十二月,崔勋来找过他,托他造两张过所。伪造过所是违反律法的事,何况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但国公府大公子的面子,他一介小吏拂不得。罗启只能安慰自己,就算他不做,崔勋一样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办到,自己却要与国公府结下梁子。

然而半年多了,这件事总时不时就从心底跳出来膈应他一下。而且崔勋从不把这件事看得多严重,甚至在别的场合公然称赞过他办事爽利。他一个小小的州府户曹参军,和国公府能有什么交集,以至于让大公子称赞他办事爽利?这无异于将他架在火上烤。听到同僚转述的罗启涨得满面通红,嗫嚅着快步走开,只怕人问。

如今安国公要留在府上三个人,其中两个孩子的过所便是他伪造的。当时还以为只是临时用用,现在却要证据确凿地登记在册。将来不出事还好,万一出了事倒查下来,崔勋倒是有安国公的关系来保。而他罗启,无依无靠,逃无可逃。

罗启只能暗中祈祷这两个孩子长大了千万别惹出什么事,或者等他寿终正寝了再惹事。州府管不了地府,到时要追责也追不到他了。

户曹参军也为倒霉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

槐树上的蝉鸣聒噪得刺耳。桌上的热茶渐渐冷却,崔勋才从后面出来,笑道:“久等,久等!”罗启连忙起身作揖。重新落座后,崔勋开门见山道:

“府上确有三个人要登记入册,两个孩子的过所我已差人去取。哈哈,说起这两个孩子,其实还与罗参军颇有渊——”

罗启险些被一口茶呛死。他这一呛非同小可,咳得惊天动地,郭子峻忙给他拍背,崔勋忙命人倒水。直到再咳不动,罗启才勉强坐直身子,满面通红地缓缓呷了口水咽下。

崔勋被他一打岔,果然忘了方才说的什么:“对,还有一个小娘子。她是城南永义坊人,我三弟妹的奶娘的侄女。因家中贫穷,也想进府侍奉谋个生计,我瞧着可怜便允了。不过她出生时,父母为少交赋税隐瞒了人口,不曾登记。所以还得麻烦罗参军为她拟个身份。”

罗启认真问:“她是哪一年生人?”崔勋道:“北周天和三年。她原姓贺,冬天出生,父母起了个名叫冬儿。就按着写吧。”

拟个身份不算什么,大户人家的私生子也常托他拟个身份,这个却不难。罗启只疑虑,就算前朝的户籍有疏漏,但近年来朝廷推行大索貌阅,已将全洛阳的人口皆重新登记过一遍,确认无遗。

永义坊乃贫民聚居之地,的确混乱了些,但正因如此,他当时特地在此处下了大工夫,将户籍人口全部摸排得一清二楚,自信一人不遗,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个没户口的十**岁娘子?

说话间两张过所已送到。罗启烫手般匆匆瞥过便搁在一旁。郭子峻眼尖,瞥见上面写着“殷怀之”“殷瞻之”,脱口而出道:“是他们?”崔勋奇道:“怎么,你认识?”郭子峻不假思索答:“是,见过两面。他们还有个阿姊,说是来洛阳找叔父。”

她怎么不在?回陈国了吗?郭子峻不便问出来。罗启也记起那娘子的过所还是他补办的。崔勋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面色凝重:

“他们的确有个阿姊。一个月前,刚到府上,竟突发急症而亡。当时天气炎热,担心是瘟疫传染他人,便连夜将那娘子的尸身送到义庄,安葬了。”

.

臧仲听天由命地坐在正午墙根下的一小块阴影里,举起酒壶猛灌了一口凉水。

这是追寻无果的第三十七天。和郭子峻约好等他从国公府出来,在此处碰面。今日两人都外出办事,中午能蹭他一顿饭。

臧仲不明白赵头儿怎么就只盯着个华度儿。一个采花贼算得了什么,犯得着让他天天耗在这上头。不如让他去查那黑甲将军案,就发生在他家邻近。

想到那个案子,热天中午,臧仲也感到了些凉意。

大约就从一个月前开始,一个出处模糊的流言在永义坊蛛网巷里流传开来,闹得里巷人心惶惶。据说,夤夜时分,若听见窗外漆黑巷道里喀拉、喀拉的声音,千万不要去看。那是一个戴着狰狞面具的黑甲将军,踏着铁靴,来找寻他深埋重壤的亲眷。

每到夤夜,地底哀魂的幽号最盛的时候,黑甲将军就会出现。一旦找到一处埋骨之地,它就会将居住其上的人,全部送去抚慰地底的游魂。

那晚在深巷里尖叫的三姊娣,就是第一批殉祭的人。

但此事其实并未立案,因无人报官,只有流言甚嚣尘上。臧仲直到次日从州府下值回来,才知那夜三姊娣出了事。现场一片狼藉,杂物间散落着衣衫残片,的确是那娘子穿过的。

鬼怪之说,臧仲向来不信。若真有神鬼,他臧家先祖日日飘荡在老宅里,还能看得下去他混成这个样子?然而那三姊娣遭逢不测,是确切无疑的了。

他握着那残片,说不出心里头是什么滋味。

接下来的月余,每逢轮到他巡街,臧仲都比以往格外留心。但她的确消失了。音讯全无,好像从来不曾出现过。

“劳驾,让让!”

粗声粗气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巷子很窄,一双皂靴大喇喇地八字岔立在他面前。

臧仲瞥一眼便知是公门中人,顺着靴子往上看,只见面前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小个子,有些面熟,像是仪同府的人。刺史大人与贺将军素来交好,那边他也走过几趟。遂起身道:“原来是尊驾,得罪得罪。”

何爽却不记得他,当做客气话,点头抱拳过便走。臧仲正与他身后的人打了个照面,不觉蹙了蹙眉:

“是你?!”

孟寥冷淡一点头。臧捕快挑拨他和聿如的事他还记着。他记仇。

臧仲正穷极无聊,见他模样,撩拨之心顿起,笑道:“原来真是兄台。怎么,”他作势伸长脖子望了望,“没和那陈国娘子一道?”

好不容易消停一个月,竟被随便一个路人张口就戳他死穴,何爽一拍额头,大悔今日办完事不该图近路抄小道回去:“你胡说八道什么!快走开!”

臧仲情不自禁挑起嘴角:“我须走开不得。在下州府捕快,正在查陈国娘子被害一案,这位既与那娘子相识,按律也需接受问询。”

臧仲愉快地看到对方霎时变了脸色,佯作吃惊道:

“兄台还不知道?那陈国娘子一个月前在永义坊蛛网巷失踪,至今尸骨无寻……”

残存的理智让孟寥立刻反应过来,臧仲说的可能是聿如遇到歹人那件事,可他仍然担心,仍然担心是不是她被接出仪同府之后又出了什么事:“请问一个月前哪天?”

臧仲笑笑地抱起手臂:“我还以为兄台日夜陪着娘子,怎么这么大的事,竟还要从我这个外人这里——”话说半截,手腕霍然被握住。迫然逼视的目光巡扫在他脸上,孟寥的声音很轻:“说有用的话,一个月前哪天?”

“放开我朋友!”巷口响起一声怒喝,郭子峻怒指道:“怎么又是你?将军府幕僚了不起吗?”

何爽虽恨不得把孟寥扔河里去,见对方有人增援,立刻护着己方战友道:“你这劳什子朋友信口雌黄,我兄弟教训教训他,你有什么意见!”

郭子峻道:“什么信口雌黄?我们是州府捕快,公务且不得暇,哪来的空当跟你们废话?”臧仲忙道:“这位也是仪同府的朋友……”“什么这府那府,我看养的都是些仗势欺人的小人!”

何爽开始捋袖子。孟寥一把撂开臧仲回身拦住他,向郭子峻道:“方才他说一个月前有一位陈国娘子在永义坊蛛网巷被害,此言是真是假?”

郭子峻愣了一愣:“怎么又是陈国娘子?”臧仲和何爽诧异得异口同声:“还有哪个陈国娘子?”郭子峻道:“你我认识的不就一个?带着一对弟妹,来洛阳寻亲那个。……我今早也刚听到她的消息。”

这下连臧仲也愣住了:“你又从哪里听的?”

郭子峻面对着三个紧盯着他的人,喉咙有些干:“安国公府,国公府的人说,她病逝了。”

.

.

聿如忽然无端打了两个喷嚏。

云彩飘过遮了日头。怀之从庭院门前取了食盒,一一摆开在案上,回头道:“阿姊,吃饭了。”

聿如咬断棉线,放下绣绷。夏天的风穿过一庭草木,沙沙作响。两姊妹在屋里安静地吃饭。饭毕,从院子的水缸里舀水洗净碗筷,放回门边。姊妹俩打扫了一番室内和庭中,消了食,聿如又接着做针线活儿。

自从住到这里,她昼夜不歇地做女红,哪怕做得肩颈僵痛,眼睛酸涩。她在用这些活计来抵偿食宿。国公府不养闲人。

怀之在她身旁躺下,放松地翻来滚去。

虽然仍然不得自由,但这里已比上一个地方好多了。每天都有人送来饭食,都很新鲜可口。庭院里又有许多花草,篱笆,她能看蜗牛和蚂蚁,玩沙子玩一下午,而且还无人打扰。

怀之许久没过过安稳日子了。这一个月下来,还养胖了些。

“阿姊,我不想走了。”她拉拉阿姊的袖子。“这样过也很好。和你在一起我待不腻。”

“阿姊也和你待不腻。”聿如开心地亲了亲她额头,又接着手上不停:“我们将来还会过好日子,但不是在这里。在这里,太平日子长不了。”

怀之看着绣针上下翻飞,忽然发现阿姊手掌磨出了茧子,还有刮擦的血痕。绣花也会磨手掌吗?

阿姊也看了看自己的手心,只说不知何时刮蹭到了。于是怀之的思绪又回到阿姊方才说的话。她暂时还不明白会有怎样的情况打破这种平静。如果能出去,将来要去哪呢?阿瞻怎么办?

还有……还有一个人。虽然自己气恨过他,竟就那么任由他们被带走,但短暂的气恼终究抵不过累积的感情。阿姊当真不要他了吗?

怀之坐了起来,从后面抱住阿姊的腰。

绣针刺透布面,顿了一顿。身体的贴近也会连通思绪吗?聿如明显觉察到一缕苦涩的思念从后背蔓延开来。她们想到了同一个不能再想起,又须臾不曾忘的人。

本篇户籍制度除“大索貌阅”外纯属虚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16.蛛网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