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刀映眉峰碧 > 第54章 28.银河渡(三)

第54章 28.银河渡(三)

再次回到曾住过的国公府偏院,小庭中已换了一番景致。

阖府都想不到她竟还敢回来。

此时,罗启正在堂上与大公子崔勋交涉。她提出想见见堂弟,于是安国公命人传话,让她在此等候。

郭子峻护送她来到这个偏院。他守在院门外。

聿如在亭中坐下。

送走了怀之的第二天清晨,她也是这样坐在亭子里,看见凋谢的玉簪花落在泥土里,看着蚂蚁在微雨的早晨忙忙碌碌,等待着即将响起的敲门声。

故地重游,围墙边深草尽刈,花木皆空,连一丛竹子也只留下短短的茬。地面光秃秃的,一片荒凉,无不昭示着主人的愤怒。只有亭前的那棵硕果独存的石榴树,正绽开一簇簇深红的晶莹。

石榴托着隔壁一座纱帘静垂的阁楼。孟寥就是在那里救了她。

在那个等待着拷问的清晨,她第一次放任自己想他。他的面容、他的嗓音、他深藏在严肃外表之下的柔情,他心无旁骛的样子,迷惑不解的样子,不近人情的样子,脆弱受伤的样子……

她尽情啜饮着想念他的愉悦。闯入庭中的家丁们到处翻得底朝天。大为光火的家令命人拖走她。冰冷的竹拶套上了手指。

伤痕初敛的双手叠放在衣裙上。

亭子里,家令移开目光:“阿郎特许娘子可以留在府内休养,见小公子的事往后可以安排。至于什么赔偿,国公府从未听过!”

安国公沉得住气仍不露面,只教家令出来应付她。

“那便没有什么好说了。”聿如起身道:“我这就跟着罗参军回州府,法曹还在等我回话,他要问贵府当初将我留下的缘由。我仿佛记得家令说过,安国公明知家父是陈国将军,还说我本人,可能是……细作?”

家令矢口否认道:“什么细作!”

她抚慰道:“家令记不得也不要紧。我记得。既然记得,便理应向州府据实而言。”

家令后颈发凉,猝然站起:“你这是诬告!”

聿如安静地仰起头,看着他大发雷霆:“国公府清不清白,我清不清白,想来法曹自有法子判断。我反正已是残损之躯,不在乎再陪贵府入一次狱。”

家令颤颤按住额头,只觉胸口闷得慌。旁的事以国公府的权势皆可通融,但这是通敌的罪名!哪怕没有证据,自证清白也得脱层皮:

“把阿郎……把国公府牵扯进去,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也该想想小公子!”

她冷然答:“你们当初那样对我的时候,想过阿瞻吗?”

家令颓然坐下来。无法了。他甚至不能把这桩事向阿郎上报,为了他的面子,为了阿郎的面子。“你要多少钱?”

她不假思索道:“三十贯。”

“三十——”对国公府而言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但已足够让他肉疼。赔偿等于认错。为了阿郎的面子,这笔钱也不能走明账。家令抿紧了皱纹交错的嘴。眼下只能忍痛自掏腰包,将来寻个机会告她敲诈……

“立个字据吧。”殷娘子却仿佛听见了他的心声,从袖中取出一张字条。上面清楚写明据隋律,国公府动用私刑,理应处罚;今经双方同意,三十贯乃为国公府致使的刑伤之赔偿。她还贴心地备了一小盒印泥。“我的字已经签了。家令签这里。”

落款处的字迹一笔一划,生疏得像一个刚刚学写字的人的笔墨。她掰开圆盒的动作仍然吃力。家令忿忿地在旁边草草签了字,殷娘子隔桌推过印泥:“家令按这里。”

家令憋住一口气,气到双手颤抖。聿如等他按完手印,看过无误,方收好字据,一边道:

“所以,我能见见阿瞻吗?”

家令怫然道:“做梦!”

“人自然是要做做梦的。”她一点儿不生气。“家令不做梦吗?”

聿如起身,下阶,出亭。印泥不小心沾了一些在手指上,殷红的,像血的颜色,像凋谢了的石榴花的颜色,也像绽开的石榴果的颜色。伤口已结痂了。

.

回州府的马车行驶得格外轻快。罗启如释重负,浑身舒爽。

事情比想象中顺利。平日里自己总是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没料到一旦拿出浩然正气来,即便是崔大公子也驳他不下。假户籍和奴籍皆已作废,殷娘子姊妹的两张过所被国公府“弄丢”了,回去给她们重开便是。

马车里,罗启接过殷娘子递来的字据和三十贯钱折合成的银两,细细读了一番,讶道:“他们竟然愿意?娘子怎么说的?”

她淡淡地笑了笑:“此事不必宣扬,请罗参军做个见证,你知我知便可。”笑容渐渐转为苦涩:“他们不准我见我阿弟。”

罗启道:“事情一件一件来,急不得。”今日他已极为满意,精力也耗尽了。聿如点了点头,便收了字据和银两,看着窗外。

马车又从仪同府门前经过。她定定望着。

感知到车窗里的目光,随车步行的郭子峻眉尾一动。孟属吏受了四十杖之事他亦有所耳闻,却直到今天才把它和殷娘子联系在一起。

他不信那些玩忽职守、酗酒闹事的谣言。那个傍晚他们刚刚在城南河边见过面,孟寥问了自己国公府登记婢女户籍之事,那时他很沉郁,但很坚定。坚定的人不会放任自己喝醉。

殷娘子知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告诉她?

郭子峻的生活像洛阳城里的坊巷,棋盘一样,方方正正,直来直往。他很少这样两难。

马车在州府门前停下,他仍拿不定主意。进了衙,罗参军和刘参军谈过话,刘参军给殷娘子开了具结。殷娘子拿着具结书从他面前离开,他仍拿不定主意。

殷娘子想起什么,去而复返,又感谢了他。不要再犹豫了。郭子峻几乎没听她说了什么,冲口道:“你最近见过……”

“你回来了?”臧仲快步赶过来:“怎么样?国公府怎么说?”

两人同时转向他。殷娘子答:“一切都好,多谢。”正要离开,却被臧仲挡住去路:

“你现在住哪儿?我送你。”

她立刻道:“不劳臧捕快费心。”郭子峻试图接上刚才的话:“你最近见过孟……”臧仲一把按住他的肩,高声盖过了他的声音:

“今天是我带你见了刘参军!你又要这样不告而别?我不是要你回报什么!”为了留守州府等她,下午他死乞白赖托老二顶替他出外巡街,赵头儿睨他的眼神已经像千万根钢针。“一句话,一句道谢,一个笑脸……连这些也没有?我不明白,我究竟欠你什么!”

聿如面无血色,疲惫地深吸一口气。“多谢臧捕快。”

郭子峻挪过步子挡了挡他们俩,唧哝道:“老三,别人看着呢。”

聿如要走,臧仲再次拦住:“你现在住哪?我们说过的,我会再找你。”

“我还没有固定居所。”她仿佛已经没有了情绪:“不过我和孟郎,要成婚了,成婚后,我们会有自己的家。到那时,我们一定邀你和郭捕快过府一叙,好吗?”

郭子峻骤然不可置信地看向她。臧仲的瞳孔陡然放大。聿如不再看他们任何一个,从旁绕过,走进门外的黄昏。

.

从城北的州府回到城南的杏子庐,要走上一个多时辰。

浑身的力气,好像在从国公府出来之后就用完了。傍晚风冷了,她穿的有些单薄。走不动的时候,她就想一想州府开的具结、家令签的字据,和那些银两。它们都好好地藏在怀里。

她可以报答周大夫和店主娘子了。聿如眼神朦胧,嘴角含笑,想象着回到杏子庐捧出这些银子时大家兴奋的神情。余下的钱,也够她和怀之住店,或是自己租一间屋子……

等休养好了,她们会去一趟大兴,找叔父。

她不信叔父真的抛弃子女。即便这是真的,叔父也该知道,他变节之后,家里发生了什么。

叔父投隋的传言流布开后不久,阿父的驻地几处仓库竟同时起火。那些素日与父亲不睦的朝臣,纷纷在陈主面前诋毁阿父也通敌叛国,说那些被烧毁的粮仓就是他向隋主表忠的明证。陈主听信谗言,便即将她的父兄召回建康问罪。她的阿父,性情刚烈耿直,怎受得了这等委屈,被群小围攻之下,怒发冲冠,目眦欲裂,以至在朝堂上拔剑相向,以至于,父子皆被下狱……

她跋涉在异国孟秋的薄暮里,面前的道路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找过了叔父,然后呢?是回建康,还是……和孟郎一起,留在洛阳?

可她甚至不知道孟寥如今身在何处……以他的性格,即便被困在府中不得脱身,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给她传递消息,他知道她一直在等他。还是说,他不知道……还是说,他已经,不需要?

再也走不动,聿如在瞑色无人的街角靠着墙坐下,把脸埋进臂弯。

想开些。闷到透不过气,她抬起湿漉漉的脸,抹一把眼泪。嫁给一个隋**官……她的行径又与叔父有何分别?利欲是私欲,爱欲也是私欲。她和叔父,没有谁比谁更理所应当。

聿如擦干了眼泪,扶着墙站起身,继续往城南走去。

爱欲也是私欲。洛阳城的暮鼓一声声在头顶敲响,像一场诸天同与的审判。审判她,生平第一次,不想克制私欲。

“你……等等。”

身后传来一个喑哑的声音。聿如恍惚回首。

好像是孟郎的同僚。那个初见时毫不客气,后来又在别院与他大打出手的同僚。一个粗莽的汉子,红肿着眼睛站在她对面:

“孟寥不行了。”

.

聿如推开门。

他的房间。他们这辈子,第一次共度一夜的房间。那时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她日思夜想的人,无知无觉地趴在榻上,身上只盖了一张被单。

她揭开被单,一寸寸看见烙在他顶天立地脊背上的杖痕。她一点点捧起他沉重的头颅,他的面颊冰凉。

“孟郎,”她低低地唤,“孟郎?”

卫颀压着声音道:“中午还醒过片刻,问自己昏过去几天,要挣起来。可他动不得,忽然就……”

大夫本来也说,这两天危险。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来得这样快。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她低声问。

卫颀换了一口气,原想解释他并不知道她在哪,今天还是何爽想起要去那个榆钱客舍找她。忽然明白她不是在问自己。

“四十杖,会死的。”聿如小声说,“你这个傻瓜。”她说。“傻瓜。”

他这样趴着,一定很难受。她坐到榻旁。何爽下意识要拦,卫颀按下他的手。

她扶起了他。她把孟寥伏在自己膝上。他的后颈映入她眼帘。还和记忆中一样,和被他背着的时候,记得的一样。清瘦,劲韧。只是碎发有些乱,趴了半个月,也没有人替他梳一梳。

她四处搜寻着找梳子。她记得自己昏昏沉沉的时候,他替自己梳了好久的头发。梳子呢?

过了会儿,她记起来,梳子就是他的手指。

她抚触他紧闭的眉眼,他却连睫毛也没有颤一颤。“不痒吗?”她喃喃问,自己忍不住笑起来,她把他的头抱进怀里。“你再不醒,我要回陈国了。到时候,你怎么娶我?”

卫颀一阵鼻酸,别过脸去。“走吧。”何爽粗声粗气地说:“我俩是瞒着将军让你来。最后一面见也见了。你走吧,将军要来了。”

聿如痴痴地看着怀中人的眉眼。“有剪子吗?”她问。

他们不敢给她。她只能暂且放下孟寥,自己从烛台边绰起剪烛的剪子,解开青丝,绞了一束。又坐回榻边,认真将他的长发也绞了一束,两束合在一起,打成一个同心结。

手指还不大听她使唤。好容易挽成了,她自己看了也难为情。可意思是不移了。她摊开他的手掌,将青丝结放在他手心里,一个个替他握住了手指。

“走吧!”何爽急躁地又催了一遍,“将军要来了!”

她将孟寥冰凉的身体揽到怀里,搂住她心爱的人。下颔抵在他额前,她低首看着他静止不动的长睫,执起他冰冷的手,缓缓十指相扣。

“他来他的。”聿如只看着孟寥,轻声说,“黄泉路上我们还要一起走,他拆得散吗?”

孟寥的深层意识还听得见一些话。比如聿如说,再不醒,她就要回陈国。(孟寥:……不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28.银河渡(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