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校园里的樱花已经开得满树。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零零散散落在石板路上。周知雅独自走向办公室,却不自觉地视线全落在那些随风旋转的花瓣上。她的心很轻盈,下降的姿态也很笃定。
昨夜的对话与脚步声仿佛还在她脑中回响。舞台上的瞬间、他手指敲打吉他袋的节奏,连同她的思绪,一起纠缠在空气里。
她刚坐下,电脑弹出一条邮件——视频消息。
发信人是陆聿舟。
她惊诧和犹豫了几秒,点开屏幕。
画面里,他坐在卧室的沙发上,吉他靠在膝上,面前铺着几页手写乐谱。
“早上好,周老师。”
他轻声开口,背景里是窗外的鸟鸣,他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园子里。
视频里,他演奏了一段旋律——开头像昨天夜里步伐的节奏,逐渐流淌成柔和的和弦,音符在空间里跳动,不规则,却有种奇异的秩序感。
屏幕下方附了文字:
“昨夜的对位,帮我完成了之前的乐章。你愿意听吗?晚上八点半我在琴房502等你。”
周知雅靠在椅背上,眼神微微收缩。
她能听懂。
她看见旋律里,有疑问,有探寻,也有呼唤。
她沉默片刻,随手拿起笔,在稿件旁写下:
“自由不是逃离,而是与边界共舞。”
晚上,她鬼使神差的来到艺术系5楼,那间练习室的门半掩着。
门里透出微黄的光,钢琴和吉他的余音在空气里回荡。
“进来吧。”
声音低沉,却带着她熟悉的、微微挑衅的意味。
她推门而入。他坐在钢琴旁,没有弹琴,却眼神平静地看着她。
“你还在想昨晚的对位吗?”他问。
她没有回答,只把放在琴上的乐谱随手翻开。
“你的音乐,”她低声说,“像是把怀疑写进了音符。”
他抬眼,嘴角带笑:“而你的话,让旋律找到了落点。”
沉默在两人之间流动,像河水在石缝里蜿蜒。
她终于坐到他对面,把乐谱拉近。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符号,像在感受他写下的每一个休止符。
“你总说自由是怀疑,”他轻声道,“但怀疑也让你孤独。”
她看着他,心里微微一震:“孤独是思考的条件,但不是目的。”
“可我觉得,”他缓缓弹奏,音符轻轻跳跃,“如果没有人听懂,这个条件本身也会消失。”
空气像被拉紧,又像被释压。
两人静静地坐着,没有其他言语,只有呼吸在房间里交错。
春夜的风从窗外吹进,夹着樱花的气息。
他突然放下手指,把吉他靠在膝上,凝视她:“周老师,你愿意听完我写的一整首曲子吗?从头到尾。”
她点点头。
他开始弹奏。旋律低沉、时而急促,像步伐,又像呼吸,充满张力,却又带着温柔。
她闭上眼睛,聆听每一次拨弦的起伏,每一个音符的停顿。
她仿佛看见他在用音乐诉说他内心的命题——自由、怀疑、孤独、共鸣。
长久之后,她睁开眼,看着他微微低头,指尖仍然停在弦上。
她轻声道:“你在音乐里,把孤独和脆弱交出来了,对吧。”
他抬头,眼神直直落在她身上:“而你……让我相信,孤独和脆弱也可以化成勇气。”
房间外,樱花瓣仍随夜风轻落。
春天的空气里,只有他们的呼吸、旋律和精神世界的对位。
这一夜,他们没有触碰,也没有表白。
只是两颗灵魂,第一次在完全平等的频率上,找到了共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