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咱们再说说北汉那边。北汉皇帝刘崇在高平打了败仗,灰头土脸地逃回晋阳后,没敢歇着——他一面把逃回来的士兵收拢起来,一面赶紧修补盔甲、打造兵器,又让人把城墙加高加厚,生怕周军打过来。之前跟着他打仗的辽将耶律奇和杨襄,也从忻州撤回了晋阳。刘崇心里清楚,就凭北汉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周军,只能向契丹求救。他琢磨了半天,决定派王得中护送耶律奇、杨襄回契丹,顺便向契丹主求援。

王得中领了命令,跟着耶律奇、杨襄一路往北走,好不容易到了契丹都城。见到契丹主后,他赶紧把高平之战的惨状说了一遍,又哽咽着说:“我家陛下差点丢了性命,如今晋阳危急,还请大王赶紧派援兵过去,帮我们报仇啊!”契丹主听了,连连叹气:“要是当年赵延寿还在,咱们怎么会吃这么大的亏!”他转头看向杨襄,气不打一处来,厉声骂道:“你是先锋,居然眼睁睁看着战事失败,还有脸回来?”杨襄被骂得哑口无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契丹主当即下令,把杨襄关进大牢,然后对王得中说:“你先回去告诉刘崇,我会亲自带兵去救他。”王得中连忙谢过契丹主,急匆匆往晋阳赶。

可他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被周军的伏兵逮住了。士兵们把他押到柴荣面前,柴荣倒没为难他,让人解开他的绑绳,还端来酒肉让他压惊。柴荣笑着问:“你去契丹求救,应该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派兵来吧?”王得中捧着酒碗,手指微微发颤——他心里清楚,要是说了实话,周军肯定会在险要的地方设伏,到时候契丹援兵过不来,晋阳就彻底完了。他定了定神,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说:“我只是奉命送耶律奇、杨襄回契丹,至于援兵的事,我真不知道。”

柴荣没再多问,让士兵把他带到另外的营帐休息。当天晚上,一个周军偏将悄悄找到王得中,劝他说:“陛下待你不薄,你要是说实话,将来肯定有好日子过。要是契丹兵真的来了,你又没提前说,到时候怎么保全自己啊?”王得中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眼里泛起了泪光:“我吃北汉的俸禄这么多年,家里还有老母亲在晋阳。要是我说了实话,周军设伏挡住契丹兵,北汉就会亡国,我怎么能做这种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母亲的事?与其苟活,不如死了保全名节。”那天夜里,王得中在营帐里找了根绳子,自缢身亡。

第二天一早,士兵发现后赶紧报告柴荣。柴荣听说后,心里也挺不是滋味,感慨道:“真是个忠臣啊!”他下令让士兵找块好地方,把王得中厚葬了,还在墓碑上刻了“北汉忠义王得中之墓”几个字。

可没等柴荣平复心情,就有探马来报:“契丹主亲自带兵从忻州过来了,兵力强盛,来势汹汹!”柴荣立刻召集众将开会,说:“刘崇现在就指望契丹援兵,想前后夹击咱们。谁愿意带兵先去打退契丹兵?只要把契丹兵打败,刘崇就好对付了!”话音刚落,帐下就有一员大将站了出来,大声说:“末将愿意去!”柴荣一看,正是大将史彦超。柴荣大喜,当即下令,让史彦超带着自己的部下,跟先锋符彦卿合兵一处,去抵挡契丹兵。

史彦超和符彦卿领了命令,带着大军直奔忻州。契丹主也先(这里指契丹领兵主帅,非后来的瓦剌也先)听说周军来了,赶紧排开阵势迎战。符彦卿拍马上前,对着也先喊道:“上次高平之战,刘崇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你契丹当时怎么不来救他?现在我们大军到了,你居然还敢来送死!”也先被骂得火冒三丈,指着符彦卿骂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家伙,少废话,今天我非要取你的性命!”说完,他拍马挥刀,朝着符彦卿冲了过来。

符彦卿正准备应战,身后的史彦超却先忍不住了——他早就想跟辽兵好好打一场,立个大功。史彦超大喝一声:“别逞能,我来会你!”说着,他催马挺枪,迎上也先。两人在阵前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史彦超的枪又快又准,好几次都差点刺中也先;也先的刀也不含糊,劈砍之间带着风声,逼得史彦超连连躲闪。就这样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也先渐渐体力不支,心里琢磨着“这样硬拼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计”。他故意卖了个破绽,拨转马头,假装败退,往自己的阵中跑。

史彦超一看也先跑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满脑子都是“拿下也先,立头功”,根本没多想,拍马就追了上去。符彦卿在后面一看,赶紧大喊:“小心有诈!别追太急!”可史彦超已经跑远了,根本没听见。也先跑了没多远,突然勒住马,从背上取下弓箭,搭箭拉弓,对着追来的史彦超“嗖”地射了过去。史彦超光顾着往前冲,没防备这一箭,箭头正好射中他的面门。他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也先调转马头,冲回来补了一刀,可怜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就这么死在了阵前。

后来有人为史彦超写诗惋惜:

跟辽兵鏖战,刀刃都被鲜血染红,

深入敌阵,一心只为国家尽忠。

过路人回头打听,

还能想起将军当年的英雄模样。

也先杀了史彦超,士气大振,又带着大军杀了回来。符彦卿忍着悲痛,带兵奋力抵抗。他跟也先又打了一百多个回合,两人打得难分胜负,眼看天快黑了,两边才各自收兵。

第二天,探马把史彦超战死的消息报告给柴荣。柴荣叹了口气,眼圈都红了:“打输一场仗不算什么,可折了史彦超这么好的大将,真是太可惜了!”他当即下令,让众将带兵去跟契丹兵决战,一定要为史彦超报仇。

这时,赵匡胤站出来说:“陛下,北汉就是快灭亡的贼寇,早晚能攻破;契丹虽然兵多,但他们心里其实是在观望,不敢真的跟咱们硬拼。依我看,不如先派一部分兵力挡住契丹兵,不让他们过来,然后集中兵力攻打晋阳。只要晋阳被攻破,契丹兵不用打就会自己退走。”柴荣觉得赵匡胤说得有道理,就下令让众将全力攻打晋阳。

晋阳城里的刘崇,听说契丹援兵还没来,周军又打得这么猛,心里慌得不行,坐立不安。他的亲军使丁贵见他这副样子,上前说道:“陛下别担心,臣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愿意带着我的部下出去迎战,一定杀退周军,为陛下分忧。”刘崇皱着眉说:“周军势头这么猛,你出去跟他们硬拼,不是送死吗?”丁贵坚定地说:“将军打仗,靠的是计谋不是光有勇力。要是我退不了周军,再想别的办法也不迟。”刘崇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这个丁贵是山后人,因为身手敏捷、能同时使用三种兵器,被人称为“三手将军”。他使一把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刘崇最信任的大臣。第二天一早,丁贵带着一万士兵,打开城门,放炮助威,擂鼓呐喊,在城外摆开阵势,等着周军应战。

柴荣听说晋阳有人出来迎战,亲自到阵前指挥——他左边是赵匡胤,右边是高怀德,三个人骑着马,站在帅旗下面。对面的丁贵,左边是部将李存节,右边是陈天寿。高怀德一看丁贵,拍马上前,大声骂道:“你这贼奴!赶紧投降,还敢出来抵抗?”丁贵气得脸色发青,也不答话,拍马提刀,朝着高怀德冲了过来。高怀德也不含糊,挺枪迎了上去。

两人一交手,就知道遇上对手了。丁贵的大刀劈下来,带着呼呼的风声,像是要把空气都劈开;高怀德的长枪舞得密不透风,一次次挡住大刀的进攻。战场上,两匹马你来我往,兵器碰撞的“叮叮当当”声,夹杂着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得人耳朵发麻。有人专门为这场大战写了段话:

两位将军在阵前比拼,

交锋的时候谁也拦不住谁。

这个像摇头摆尾的狮子冲下山冈,

那个像摆着尾巴的狻猊寻找猛虎。

这个真心想平定天下,

那个实心要保住北汉的江山。

从来见过无数恶战,

却从没见过这样威风的将军。

两人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城楼上的刘崇,正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战事,突然一眼看到了阵前的柴荣。他心里一动,赶紧对身边的部将白从辉说:“快!放箭射柴荣!”白从辉赶紧拿起弓箭,搭箭拉弓,瞄准柴荣的坐马“嗖”地射了过去。这一箭正好射中马腿,那马疼得直跳,一下子把柴荣掀翻在地上。

北汉的陈天寿一看,心里大喜,拍马提枪,朝着柴荣冲了过去,想趁机杀了柴荣。赵匡胤在旁边看得真切,大喊一声:“别伤陛下!”他赶紧绰起自己的九耳八环刀,朝着陈天寿劈了过去。陈天寿赶紧用枪去挡,“当”的一声,枪杆被刀震得发麻,虎口都裂开了。他吓得魂都飞了,哪还敢再战,拨转马头就往自己阵中跑。

周军这边的董龙、董虎兄弟,赶紧冲过去把柴荣扶起来。张永德、郑恩听说前面打起来了,也带着精兵赶来支援。丁贵一看周军越来越多,知道自己人少,再打下去肯定要吃亏,只好下令收兵,退回晋阳城里。高怀德想追上去,可刚跑到护城河边上,城里的人就把吊桥拉起来了,他只好带兵回来。

柴荣拍着赵匡胤的肩膀说:“今天要是没有二御弟你反应快,我差点就被北汉兵害了,你这功劳太大了!”赵匡胤连忙说:“陛下说的哪里话,保护陛下是臣的本分。只是以后陛下千万要保重自己,别再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柴荣点点头,心里很是感激,当天晚上就下令在军营里摆酒,犒劳立功的将士。

咱们再说说丁贵回到晋阳后,见到刘崇,苦着脸说:“陛下,周军兵力太强,将士们也很勇猛,咱们很难抵挡啊。”刘崇叹了口气:“今天我在城楼上看打仗,周军比高平之战时还厉害。可契丹援兵又不来,这可怎么办啊?”丁贵想了想说:“臣听说单珪令公带着重兵在绛州驻守,他又有智谋又会打仗,陛下要是把他调回来,肯定能退敌。”刘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赶紧派人偷偷去绛州,召单珪来晋阳。

单珪那天正在绛州府里跟部下商量防备周军的事,听说刘崇派人来召他,不敢耽误,当即带着四个儿子——单守俊、单守杰、单守信、单守能,领着三万精兵,往晋阳赶。大军走到凤凰山的时候,单珪下令扎营——这里离晋阳还有三十多里,正好可以先歇一歇,看看前面的情况。

当天晚上,单珪把四个儿子叫到营帐里,嘱咐道:“我听说刘主在高平打了大败仗,将士们士气低落,都是因为赵匡胤太勇猛、高怀德太能打,而且周军还有不少厉害的将领。你们跟他们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太冲动,别丢了咱们的锐气。”大儿子单守俊听了,不服气地说:“爹,您别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明天我去跟他们打,一定把赵匡胤活捉回来,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厉害!”单珪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可看儿子一脸自信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心。

第二天一早,探马就把单珪带兵到凤凰山的消息报告给了周军大营。赵匡胤主动向柴荣请战:“陛下,臣愿意带着众将去迎战单珪。”柴荣大喜,当即同意。赵匡胤带着高怀德、董龙、董虎等人,领着大军来到凤凰山下,跟单珪的军队对峙。

单珪带着四个儿子,拍马上前,对着周军大喊:“周军不知死活,还敢来跟我打仗,是想早点死吗?”赵匡胤气得脸色发黑,拍马挥刀说:“北汉早晚要灭亡,你居然还敢阻拦我们的大军!今天我非要活捉你,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单守俊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拍马挺枪,朝着赵匡胤冲了过来。赵匡胤举刀一架,“当”的一声,单守俊只觉得手臂发麻,枪差点掉在地上。他在马上晃了晃,心里暗惊:“这赵匡胤的力气也太大了!”可他不愿意认输,又挺□□了过来。赵匡胤从容应对,没打三个回合,单守俊就招架不住了,拨转马头往回跑。

单守杰见哥哥败了,大喊一声:“我来收拾这个家伙!”他骑着马,提着刀,从阵中冲了出来,跟赵匡胤打在一起。单守信一看弟弟也打不过赵匡胤,赶紧催马挺枪,上前帮忙,想两个人夹攻赵匡胤。高怀德在旁边看得清楚,拍马挺枪,冲过去把单守信的军队拦成两截。单守信正想转身迎战高怀德,高怀德已经到了他跟前,一枪把他挑下马来。单守能赶紧冲过去,把单守信救了回来。单守杰见弟弟们都吃亏了,也不敢再打,拨马就跑。

北汉的士兵见赵匡胤、高怀德这么勇猛,吓得没人敢上前,纷纷往后退。赵匡胤见北军阵脚乱了,拍马挺刀,独自一人冲进北军阵中。周军士兵也跟着冲了上去,北军士兵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跑。有人写诗称赞赵匡胤:

周军有三千队拿着刀枪剑戟的士兵,

还有一万多披着铠甲的骑兵。

赵匡胤杀将斩兵没人能挡,

真不愧是能当帝王的英雄。

高怀德见赵匡胤打得这么猛,赶紧下令大军冲锋。北军大败,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鲜血流得像小溪一样。赵匡胤追了十里地,见北军跑远了,才下令收兵。这次打仗,周军缴获了很多粮草、马匹和兵器,赵匡胤让人把这些东西分给士兵们,然后派人回大营向柴荣报捷。

单珪带着残兵退了十五里地,才勉强稳住阵脚。他清点了一下士兵,发现少了一大半,还有很多人受了伤。他把四个儿子叫到跟前,愁眉苦脸地说:“我带兵这么多年,从来没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今天真是丢尽了脸。赵匡胤确实像传说中那么勇猛,还有高怀德帮忙,咱们根本打不过他们,这可怎么办啊?”

就在这时,单珪的牙将刘武站出来说:“将军别担心,我有一个计策,要活捉赵匡胤易如反掌!”单珪眼睛一亮,赶紧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刘武说:“离这里五里地,有个地方叫蛇盘谷,那里地势险要,里面大多是绝地,只有一条小路能出去。咱们可以先让人准备好石块,在谷口两边埋伏两支人马。将军您明天去跟赵匡胤打仗,假装打不过,把他骗进谷里。然后将军您带着人从那条小路绕过去,用石块把小路堵上,再在谷口外面用重兵围住,这样就能把赵匡胤活捉了!”

单珪听完,高兴得一拍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办!”他当即下令,让单守俊、单守杰带着三千士兵,去蛇盘谷两边埋伏;自己则跟单守信、单守能一起,重新整顿剩下的士兵,第二天一早去凤凰山挑战。

赵匡胤听说单珪又来挑战,心里有点疑惑:“昨天刚打败他,今天怎么又来送死?”高怀德在旁边提醒道:“将军,单珪昨天大败,今天突然又来,肯定有诡计,您一定要小心,别中了他的计。”赵匡胤笑了笑说:“昨天我已经见识过他的本事了,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能有什么诡计?今天我非要活捉他,了却这桩心事!”说完,他带着大军,去跟单珪对峙。

北军阵门一开,单珪带着单守信、单守能拍马上前。赵匡胤喊道:“败军之将,还不赶紧投降,居然还敢来送死!”单珪冷笑着说:“少废话,今天我专门来活捉你,报昨天的仇!”赵匡胤大怒,拍马提刀冲了过去。单守能拿着方天画戟,迎了上来。两人打了七八个回合,单守能假装打不过,拨马就跑。单珪和单守信赶紧拿着兵器冲上来,挡住赵匡胤。赵匡胤奋力跟两人打了十个回合,突然看见单珪身子一歪,像是要从马上掉下来似的,单守信赶紧上前“搀扶”。两人一边“扶”一边往东北方向跑,嘴里还喊着“快跑,打不过了!”

赵匡胤一看,心里大喜:“要是能捉住单珪这个老贼,比杀一百个小兵都强!”他拍马就追,高怀德在后面赶紧带着大军跟上。赵匡胤追着追着,不知不觉就进了一个山谷——他光顾着追单珪,没注意周围的环境。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没了单珪父子的踪影。他心里一沉,赶紧让士兵去探路。士兵跑回来报告:“将军,这山谷里面没有别的路,只有一条小路,还被石块堵上了!”

赵匡胤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单珪的计,心里又悔又急:“都怪我太急功近利,没听高怀德的劝告,现在不仅自己被困,还连累了五千弟兄!”他赶紧下令:“快,往回退!”可已经晚了——谷口两边突然冲出很多北汉士兵,把谷口围得严严实实。赵匡胤带着士兵冲了好几次,都被北汉兵挡了回来。高怀德带着的兵不多,在谷口外面想救却救不进去。就这样,赵匡胤和五千周军士兵,被单珪困在了蛇盘谷里。单珪又派了重兵把山谷围得水泄不通,别说人了,就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

高怀德没办法,只好带着剩下的士兵,赶回周军大营。见到柴荣后,他把赵匡胤被单珪诱进蛇盘谷、被困住的消息说了一遍。柴荣一听,吓得脸色发白,急得直跺脚:“二御弟要是出事,我平定天下的大事就完了!”他当即下令,让东大营的张永德、郑恩带着自己的部下,赶紧去救赵匡胤。柴荣怕将士们不用心,还决定亲自去监军。

晋阳城里的刘崇,听说单珪用计困住了赵匡胤,心里乐开了花。他赶紧派丁贵、李存节、陈天寿带着两万士兵,驻扎在晋阳城外,跟单珪的军队互相照应,形成夹击之势,防止周军来救赵匡胤。

柴荣带着张永德、郑恩等人,赶到凤凰山后,立刻摆开阵势,向单珪挑战。单珪拍马上前,对着周军大喊:“周军赶紧退回去!你们的赵匡胤,已经被我用小计困在谷里了,早晚得饿死!你们还来这里送死,是想跟他一起死吗?”柴荣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单珪骂道:“你这狂妄的贼子!赶紧把围兵撤了,我还能饶你一命;不然的话,我把你们全都砍成肉泥,为二御弟报仇!”

柴荣的话刚说完,张永德就拍马挺枪,朝着单珪冲了过去。单珪也不含糊,挥刀迎了上来。两边的士兵呐喊助威,战鼓敲得震天响。张永德和单珪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郑恩在帅旗下面看得不耐烦了,提着大刀,拍马冲了上去,想帮张永德一把。北军阵里的单守杰,赶紧提着刀冲出来,挡住郑恩。四个人两对两,在阵前打得不可开交。眼看天快黑了,两边的士兵都有伤亡,只好各自收兵。

柴荣因为赵匡胤被困在谷里,心里一直很着急,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他让高怀德、郑恩带着大军,去蛇盘谷口攻打。高怀德和郑恩带着士兵刚冲到半山腰,就听见山上“轰隆隆”一阵响——北汉兵从山上往下扔石块、射弓箭,像下雨一样。周军士兵根本没法往上冲,不少人被石块砸伤、被弓箭射中。高怀德没办法,只好下令退到谷口,想先安营扎寨,再想办法。可他们刚要扎营,谷口两边突然传来一阵梆子响,无数支弓箭像飞蝗一样射了过来,北汉兵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周军士兵吓得站不住脚,高怀德和郑恩只好带着士兵退回大营。

柴荣见攻打不进去,心里更着急了。他又派马全义、岳元福、刘词等人,每天去跟单珪打仗,可双方打了好几次,都是有赢有输,始终没法靠近蛇盘谷。柴荣整天坐立不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只能天天派将领去挑战、去攻打,可一点用都没有。

更让柴荣头疼的是,单珪听了刘武的建议,改变了策略。刘武对单珪说:“将军,赵匡胤被困在谷里,周军肯定想尽快救他,所以他们希望速战速决。咱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不出。不用一个月,谷里的周军就会断粮,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饿死,咱们根本不用跟他们硬拼!”单珪觉得这个主意好,当即下令,让士兵们坚守营寨,不管周军怎么挑战,都不出战。这样一来,柴荣派去的将领,每次都是空着手回来。

柴荣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像揣了块火炭,坐立难安。眼看快半个月了,还是没找到救赵匡胤的办法。郑恩实在忍不住了,对柴荣说:“陛下,您别担心,今晚我带着人拼死杀进谷里,一定把二哥救出来!”柴荣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不是众将不肯用心,实在是蛇盘谷太险要,不好攻打。你去了也是白白送死,没什么用啊。”

张永德站出来说:“陛下,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贴出榜文,招募当地的人——要是有人熟悉蛇盘谷的地形,能偷偷进谷里给赵将军送信,或者带咱们从秘道进去,就给他封官。不然的话,再等下去,谷里的士兵断了粮,不仅救不出赵将军,连那五千弟兄也保不住了。”柴荣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当即让人写了榜文,贴在军营周围和附近的村镇里。

那天晚上,柴荣心里还是很烦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索性起身,带着几个贴身侍卫,在军营里巡视。当时正是初秋,晚上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身上很舒服。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星星稀疏地挂在天上,夜色中的军营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士兵巡逻的脚步声。

柴荣走着走着,突然听见军营后面传来有人唱歌的声音。那歌声慷慨激昂,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听起来让人心里振奋。柴荣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歌声里满是豪情,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志向,又像是在鼓励着什么。柴荣心里纳闷:“这么晚了,是谁在唱歌?”他让人去看看,心里却隐隐觉得,也许这个唱歌的人,能帮上忙。

正是因为这一首歌,后来竟然让被困在绝地的赵匡胤有了生路,也让周军的危机得到了缓解。可到底唱歌的人是谁?他又能不能救赵匡胤呢?咱们下次再接着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