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星期五 小雨
我听不见声音。
我发不出声音。
我漂浮着。
我从一幢幢高大建筑间漂过,从密集的自行车流中漂过,从各种各样的叽叽喳喳中漂过。
这里,有太多人了。
看不清五官的面孔像水面上花花绿绿的垃圾渣滓,开闸泄洪般一窝蜂向我撞来,堵住了我的眼睛和口鼻。
就是他们。让我无处听见,无处诉说。
我在他们之中漂浮着。
我没有地方降落。
“儿子啊,你一个人在那边,都还适应吧?”
“一切都好。”
不止一次,我眼前浮现那条陪伴我十八年的青绿色河水,它与每块岩石相碰时,都有不一样的歌唱,或是愉悦,或是清脆,或是悠长。
我总感觉自己的身体还被湿润的阳光亲吻着,那样的阳光,只有生养我的那片山才会有,经过密密匝匝的树林过滤,加上未被污染的氤氲水汽,朦朦胧胧,如同爱抚。
我经常听见有人唤我,似是家门口那条溪谷的回音,空旷的,婉转的,梦幻的,颂歌般的,但我知道我不能回答,因为,一回答,这些声音,这些影像,都会像暴风刮起雪片一样,在瞬间离我而去。
所以,我还是漂浮着。
不声不响地漂浮着。
我并不感到痛苦。学习么,这件事情,十余年间,我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学习罢了。身体比心灵先听见那些没有温度的字句——二进制编码、微分积分、近代史纲要——并不容我反抗地、习惯性地将它们记牢,熟稔而顺从。
我并不感到快乐。吃饭,睡觉,走路,看书,仅此而已。“生命……一团**……在无聊之间摇摆……”那个哲人说得很好。
我漂浮着。
无悲无喜地漂浮浮着。
也许,活下去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什么痛苦的理由,或是什么快乐的理由。凭借一种几乎自动的本能,就可以活下去。生活的轨迹已被规定得明明白白——早八,上课。中午,午休。下午,论文。晚上,例会。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自由意志。不需要选择。不需要感到痛苦或快乐。人就可以活下去。
而且是正确地、对这个社会有益地活下去。
我还要漂浮多久呢。
四年?
七年?
半辈子?
不知道。
不过,我不该问。
因为,“过多的思考会损害生活的质量”——越思想,越痛苦。
但偶尔我也能拥有无比鲜明的体会。
我买了一个玻璃杯,微微带一些蓝色,在灯光下像一片宁静丰饶的湖。很好看。
我拿着它走上天台。
它落在地面上,轨迹如羽毛般优美,声音如歌唱般悦耳。
它变成了很多片,每一片都独一无二,边角闪着莹莹蓝光,这是它泣出的眼泪。
我挑选了一片,轻柔地。
我握住了一片,珍重地。
温热的红色液滴坠落,像丰收时奶奶将大粒大粒的玉米倒进编织袋,像过年时爷爷割破强壮的母鸡脖子,像惊蛰时雨水倾泻在宽阔的庄稼叶片上。
我听见山林的呼唤。
真好啊,活着。
回家啰,回家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