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隋月站在关山古籍修复中心的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门前的青藤上还挂着未融化的雪,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理了理月白旗袍的衣角,推开了那扇雕花木门,铜铃再次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欢迎她的到来。
邓观书早已在办公室等候,他今天换了一身深灰色的西装,少了几分往日的随性,多了些许严谨。看到隋月进来,他起身微笑道:“隋小姐,欢迎加入我们。”
“谢谢邓馆长。” 隋月微微颔首,将带来的一小盆兰花放在了办公室的角落,“一点心意,希望能为这里增添点生气。”
那兰花的叶片翠绿,透着勃勃生机,与办公室里古朴的氛围相得益彰。邓观书的目光在兰花上停留了片刻,轻声道:“很漂亮,谢谢你。” 他顿了顿,又说,“我带你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吧,让你了解我们的工作。”
隋月点点头,跟在邓观书身后。修复中心分为几个区域,有古籍存放室、修复工作室、展示区等。邓观书先带她来到了古籍存放室,这里的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满了各种古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陈旧的气息。
“这里存放着我们收集来的各种古籍,有些已经破损严重,需要我们慢慢修复。” 邓观书指着那些古籍,眼神中满是珍视,“每一本古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历史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隋月仔细看着那些古籍,有的封面已经残破不堪,有的纸张发黄发脆,还有的字迹模糊不清。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一本线装书的封面,忽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很久以前,她也曾这样触摸过类似的书籍。
“这些古籍的修复需要非常精细的工作,从清洗、修补到装订,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邓观书的声音将隋月的思绪拉了回来,他指着旁边的一些工具,“这些都是修复古籍常用的工具,你应该都熟悉吧。”
隋月看向那些工具,有镊子、毛笔、宣纸、糨糊等,她点点头:“嗯,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用到。”
接着,他们来到了修复工作室。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清洗古籍,有的在修补破损的页面。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专注的脸上,仿佛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
“这位是李师傅,他在古籍修复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了。” 邓观书向隋月介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那位是小张,负责古籍的整理和登记。”
隋月一一向他们问好,李师傅和小张都对她报以友善的微笑。见他们进来,李师傅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这位就是隋小姐吧?邓馆长前几天就念叨着,说要来个懂松烟墨的年轻人。”
隋月愣了愣 —— 前几天?她明明是昨天才通过面试的。邓观书在她身后轻咳一声:“我看了隋小姐的简历,觉得她的研究方向很合适。” 他走到案几旁,拿起一支狼毫笔,“李师傅正在补一本常慧年间的《月仪帖》摹本,你来看这处缺损的‘月’字,该用哪种墨补?”
隋月凑近时,闻到宣纸上熟悉的松烟墨香。缺损的笔画是 “月” 字的弯钩,边缘晕着淡淡的朱砂痕,与她档案袋上的污渍如出一辙。她沉吟片刻:“用徽墨掺一点朱砂调淡,常慧年间的文人爱用这种法子,说是‘让月亮带点胭脂气’。
邓观书的睫毛颤了颤。“说得对。”
邓观书又带着隋月来到了展示区,这里摆放着一些已经修复好的古籍和复制品,供人参观。墙上还挂着一些关于古籍修复的知识介绍,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
“我们偶尔会举办一些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复这项工作,也让更多人关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邓观书解释道,“接下来有一个小型的展览,下周开始筹备,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隋月欣然应允:“好的,我很乐意。”
在熟悉环境的过程中,隋月发现邓观书对这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无论是每一本古籍的来历,还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特长,他都能娓娓道来。而且他对古籍修复有着极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这让隋月对他多了几分敬佩。
中午时分,邓观书带着隋月来到修复中心附近的一家小茶馆用餐。茶馆的环境古朴雅致,墙上挂着一些字画。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小菜。
“在这里工作还习惯吗?” 邓观书问道,给隋月倒了一杯茶。
“挺好的,这里的氛围很适合我。” 隋月抿了一口茶,茶香醇厚,“而且能和这么多热爱古籍修复的人一起工作,我觉得很荣幸。”
邓观书笑了笑:“我们这个组织虽然不大,但每个人都对古籍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隋月点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邓馆长,昨天我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关于古籍修复技法的旧书,里面有些方法很特别,我想和你探讨一下。”
“哦?是什么样的方法?” 邓观书来了兴趣。
隋月便将书中的一些内容讲了出来,其中提到了一种用天然植物汁液调配颜料的方法,效果非常好。邓观书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方法很有意思,我以前也听说过,但没有具体研究过。” 邓观书说,“等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尝试一下。”
午餐在愉快的交谈中结束,回到修复中心,隋月开始投入到工作中。她先从整理古籍开始,将那些散乱的古籍按照年代和类别进行分类。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本封面写着 “关山诗稿” 的旧书,翻开一看,里面的字迹清隽,和她梦中见过的字迹有些相似。
她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指尖停留在书页上,目光落在其中一句诗上:“添香并立观书画,步影随月踏苍苔。” 这句诗让她想起了简介里的描述,一种奇妙的感觉在她心中蔓延开来。
这时,邓观书走了过来,看到她手中的诗稿,轻声道:“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一本旧诗稿,据说是常慧年间的作品,可惜很多地方都已经模糊了。”
隋月抬起头,看着邓观书,眼中带着一丝疑惑:“邓馆长,你说这里面会不会藏着什么故事?”
邓观书的目光深邃,他望着那本诗稿,缓缓道:“每一本古籍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故事,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故事不被遗忘。”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两人身上,也照在那本古老的诗稿上。隋月忽然觉得,她和邓观书,以及这个古籍修复中心,似乎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联系,或许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隋月逐渐熟悉了修复中心的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人员打成了一片。她和邓观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从古籍修复的技法到各自的兴趣爱好,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隋月发现,她对邓观书的了解越多,就越觉得他身上有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这天傍晚,隋月下班离开时,回头望了一眼修复中心的窗户,邓观书正站在那里看着她,月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银辉。隋月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对着邓观书挥了挥手,转身消失在暮色中。
邓观书站在窗前,看着隋月离去的背影,手中摩挲着那枚 “关山月” 玉印,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