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破冰之后,这个家的氛围不再像往日的客气,而维持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
和泉照常给千寿郎和小蝶授课,日子和谐而平静,千寿郎和小蝶的课业,她从来都认真批注,也与这两个孩子建立了更深的情感,只是她时常对千寿郎感到忧心。
午后的庭院像个巨大的蒸笼,毒辣的日头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晒得石板地面滚烫,空气都因高热而微微扭曲。蝉鸣声嘶力竭,织成一张令人烦躁的噪音之网。
和泉坐在廊下的阴凉处,竹帘滤过的光斑在她手边的习字册上滑过。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越过纸张,投向庭院中央那个小小的、执拗的身影。
千寿郎赤着上身,稚嫩的脊背已被晒得通红,他紧抿着嘴唇,金红色的眸子里燃烧着与年龄不符的、近乎灼人的火焰,死死盯着前方无形的目标。手中的木剑被他一次次用尽全力挥出,破开凝滞的空气,发出沉闷而短促的“呜——啪!”声。
他的动作尚显稚嫩,脚步也有些虚浮,每一次挥剑,小小的身体都因反作用力而微微摇晃,但他立刻又咬牙站稳,喘息声粗重得像拉动的风箱,再次举起沉重的木剑。
这景象,让和泉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这孩子开朗笑容下背负的,是沉甸甸的、名为炼狱的宿命。成为像大哥一样的剑士,保护他人——这目标本身璀璨如朝阳,可那不顾一切、近乎燃烧自己的姿态,却像在稚嫩的肩头提前压上了千斤重担。
她的目光不经意扫过主屋那扇紧闭的、仿佛隔绝了所有温度的纸门。好几次,她都看到千寿郎训练结束后,拖着疲惫的小身体,像个迷路的小动物般在父亲的门廊下徘徊。小手几次抬起,指尖几乎要触碰到冰冷的门框,却又像被烫到般猛地缩回。最终,那小小的肩膀会颓然地垮下去,带着一种无声的失落,默默转身离开。那扇门,从未为他打开过。
和泉回想起自己来到炼狱家后第一次见炼狱先生的经历,她并非第一次见到炼狱先生,瑠火阿姨还在世,两家还住的近时,也会见面,只是那是自己还太小,早已模糊了印象,只记得炼狱先生是一位十分可靠的丈夫,高大俊朗,意气风发,与瑠火阿姨十分恩爱,为人体贴,可是这一次见,却从他身上再看不到原来的温柔,甚至过去的昂扬也一并消失了,顾不上整理的头发,未修正好的胡茬,眼下的青黑,和泉想,如果琉火阿姨看到如此的炼狱先生,该有多难过呢。
可如何能说。炼狱先生对她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也对她家的事情感到十足悲痛,努力的表示了关怀,还嘱咐她一切事情都让杏寿郎去做,可是身上却带着难掩的酒气和颓唐,房间内即便有着日光的照耀也笼罩着压抑的气氛,她几乎感到,炼狱先生的心死去了,虽还在跳动,却不再燃烧了。
她更几次亲眼目睹炼狱先生对杏寿郎和千寿郎的无故责备,饭桌上的筷子掉了,米粒落了,都难免挨骂,杏寿郎曾拜托她好好照顾千寿郎,说千寿郎虽然对她认识不久,可却已经对她有些依赖,或许多给他一些关怀,自己很幸运还保有父母关怀的记忆,而千寿郎有记忆以来就没有母亲的关爱,而父亲又如此多怒,自己则因杀鬼在外奔波,只有小蝶与他相伴,实在孤独。和泉也对这个孩子感到心疼,即使不用杏寿郎的嘱咐,她也愿意多关照这可怜的孩子。
而在他的习字册中,炎、勇、兄几个字也总是写的格外重,和泉不必询问也理解这孩子的内心,只在旁边默默批注“烈火需韧草相伴,方不燎原”,她对鬼也是同样痛恨,可也不忍看孩子也受如此压力。
“老师,大哥让我把这个给你,他说你看了就明白。”一日,千寿郎课前忽然拿出一封信,说是大哥看到他的作业寻出来给老师的,只是夜里有急事受召而去,无法亲自给她。
和泉有些诧异,课后回房打开,才惊讶的发现那竟是炼狱夫人的书法“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这句诗曾是母亲作的,炼狱夫人知道,一定是源于两人的书信往来,在这里看到母亲的诗句,让她一下子明白了为何母亲早在灾难未曾来的时候便恍然先知般嘱咐的“若有绝境,这便是最后的去处”,母亲曾说,她与瑠火阿姨祖上是远亲,只是后来分家才断了往来,唯独两人性子合得来,又续了情谊,旧友的心心相惜让母亲相信故友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孩子,可是炼狱夫人却去世的那么早,而自己的母亲也…,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心下潸然,心彷佛被什么攥紧了,只留下无比的酸涩。
她正要在灯下好好看这副书法,却忽然掉出一张纸条,“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的一首和歌,你教千寿郎的那首,她也为我唱过”,这笔迹没有什么章法可言,甚至有些混乱,然而笔力却很重,带着力量,她了然,这一定是杏寿郎的字了。她又将这书法和纸条细细整理好收进抽屉。
这几日,她越来越接受着杏寿郎的善意,也做着自己的回报。见他训练辛苦又不肯停歇,便为他温好茶——从和泉家传的古书中看来的,虽然食材简单,却对身体大有裨益。而和泉见他队内公务繁忙,便帮他把过长的文书做好了简化和处理,也把那些混乱的线索按线路串联,只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可是几日内杀鬼队工作繁忙,竟一面也见不到。
今日大概是十五吧,月色很好,即便隔着帘子,她也能看到月色的明亮,于是干脆走到了中庭,抬眼望去,只见墨染的夜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她想起离家的那日还是新月,一个弯弯的月牙挂在天上,还没有旁边的繁星闪亮,夜色那么暗,要把一切吞噬,那时她鼓起勇气、强撑身体赶着路,不定的要去举手敲门时,可曾想到会在这里感受到接纳呢?
被鬼所害的阴影似乎已经离她很遥远,她几乎也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可是为何还有隐隐的不安呢?
“少女!晚上好,怎么坐在这里,虽然是夏天,但晚上也该再披一件外袍才是。”和泉有些惊奇,今日鬼杀队不那么忙吗,月色初升,他已经回来了,再一看,说她穿的少的人也没有穿外袍,依旧是简单的粗布浴衣而已。
“炼狱先生,你穿的也不多呢。”嗯,嘴总是比脑子快的,反应过来时,已经把问句说出了口,和泉有些懊恼,正要道歉,却听到爽朗的笑声已经传来。
“是,但少女不用担心我,我是火之呼吸的掌握者,只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即便是在冰天雪地也不会感受到寒冷的。”青年笑了起来,金红色的头发顺着他的笑意起伏。
“抱歉,炼狱先生。”
“嗯?少女,为什么抱歉?家人之间,彼此关心不是非常正常吗?”杏寿郎的眼神变得非常温柔,即便夜色下,也让人感到暖意。
“嗯,炼狱先生。鬼杀队的事宜都顺利吗?近来总看你十分忙碌。”和泉顿了顿,默默在心中咀嚼着家人这两个字。
“不算顺利,最近在离此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出现了一只鬼,受害者多是女性为主,已经造成了二十人左右的伤亡,伤口十分狰狞,都是划破了颈部的动脉而亡,可奇怪的是所有受害者的手腕处又系有红绳,这鬼行踪不定,鬼杀队派出去的队员很多,可是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踪迹。”
“手腕处系的红绳?!”少女忽然变色,疑问到,话音未落便冲了出去,一时间,木制的回廊响着她的脚步声。
“诶?少女?”杏寿郎有些愣住了,他不知道一向稳重自持的和泉怎么突然跑了出去。
随着又一阵急促的跑动声响起,和泉喘着粗气已经回到他的身边,双手递给他一个东西,杏寿郎还没反应过来,便下意识用手接住。
“哈,是不是这样的绳,跟这个一样吗?”少女忽然坐在他身侧,带着焦急神情的脸一下子在他面前放大,这让杏寿郎有些控制不住表情,但看到和泉递给他的绳子时,又迥然变色,神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声音也认真了许多,
“是的,虽然颜色不一样,但编织的纹路和坠着的这个小木牌如初一辙。”见此,杏寿郎忙问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只见和泉又凑近了一步,把那根手绳拿了回来,语气激烈,她指尖死死抠入绳结木牌,仿佛要碾碎那段沾血的记忆:“那夜…母亲腕上也有此物!”
“这是我母亲的遗物,那天之后,我在她手上看到的,这手绳之前我从没见过,但知道那日母亲曾去神社祈福,便以为这是她从神社的平安符一类的,就当做母亲最后的遗物收了起来。可是这竟然与鬼有关吗?”少女的语气已经带上哽咽,
“我想,这只鬼一定就是杀害我一家的鬼了。炼狱先生,之前托我在书房整理的线索,是跟这只鬼有关的吗?”
她看似在询问,语气却变得很坚定,故而不等青年回答她便跟着说,
“我想大概是的,我曾对您说,我家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新月之夜,夜色浓郁,月光昏暗,而在我整理卷宗时也发现这些案件多发生于新月之夜,甚至很多人都集中在一夜,原以为这是巧合,但看着满月夜忽然想到,原本鬼最强应该是在满月时候,也是杀人最多的时候,为什么这些人偏偏都受害于新月之夜?可惜我在整理时并不知道还有手绳的线索,不然就能确定这些人都是被一只鬼所害了。如果这些线索时间都记录无误的话,那么我想这只鬼一定是有什么特殊之处,进食和能力强的时间与正常的鬼相反,炼狱先生,你觉得呢?”
杏寿郎眉头紧锁,手指都指节发白,眼中的火焰似在剧烈燃烧:“和泉,你说得对!这绝非巧合!”
他猛地站起身,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红发在夜风中微扬:“鬼通常在满月时力量最强,可这只却专挑新月动手,还留下相同的手绳——这定是它的某种标记,或是能力的关键!”
他低头看向仍紧攥着手绳的和泉,语气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整理的卷宗、母亲遗物里的手绳、新月之夜的规律……这些线索串起来,已大致能锁定目标了!和泉,今夜我们还需把这些线索再整理一遍,看看有没有疏漏之处或者可疑之点!明日我就带着这些信息去见主公,召集队员布控,下一个新月之前,定要让这只鬼付出代价,绝不让更多的生命消亡!”
夜风吹过中庭,带着草木的清香,月色的照耀下,和泉望着杏寿郎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觉得那股隐隐的不安消散了许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