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寒门女状元:预知空间助我平步青云 > 第26章 西南山路运粮难,阿木引路破险阻

第26章 西南山路运粮难,阿木引路破险阻

苏妙龄带着林文轩、苏明远和十名水利学堂学员,推着装满耐旱粮种和农具的骡车,刚进入贵州遵义府地界,就被眼前的山路拦住了去路。这里的山比江南的更陡峭,窄窄的山路贴着悬崖,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骡马走在上面,蹄子打滑,吓得连连嘶鸣。

“苏尚书,这路太险了,骡车根本推不上去!”负责赶车的学员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指着前面一段仅容一人通过的窄路,“前面就是‘一线天’,连人走都得扶着岩壁,更别说带粮种了。”

苏妙龄皱着眉,正想办法,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哨声。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青年,背着竹篓,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山杖,从山岩后跳了出来。他约莫二十岁,皮肤黝黑,眼神明亮,看到苏妙龄一行人,咧嘴笑了:“你们是来送粮种的官老爷吧?这路你们走不了,我带你们走‘猴儿道’,能省一半路程,还安全。”

青年叫阿木,是当地的山民,父母去年因旱灾和粮荒去世,听说朝廷派官来送新粮种,特意赶来引路。“‘猴儿道’是我们山民走惯的小路,虽然陡,但能走骡马,就是得靠山杖借力。”阿木说着,演示着用山杖勾住岩石,稳稳地迈出一步。

苏妙龄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点了点头:“那就麻烦阿木兄弟了,我们多付你工钱,还请你务必把我们和粮种安全送到遵义府城。”

接下来的三天,阿木带着一行人走“猴儿道”。他不仅熟悉路线,还懂山里的规矩:哪里有山泉可以补水,哪里的野果能充饥,遇到雨天如何避开落石。有一次,骡车卡在两块岩石之间,阿木趴在悬崖边,用山杖一点点撬动岩石,手心磨出了血泡,却没喊一声累。

苏明远看在眼里,主动递给他一块伤药:“阿木兄弟,辛苦你了。等粮种推广开,你们山里的百姓也能种上高产粮,再也不用怕旱灾了。”

阿木接过伤药,眼里闪着光:“真的吗?要是能让地里多产些粮,我爹娘就不会饿死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很快又挺直了腰,“我一定帮你们把粮种送到,让更多人能吃饱饭。”

终于抵达遵义府城时,苏妙龄才发现,这里的情况比预想的更糟。府衙外的空地上,挤满了逃荒的百姓,孩子们瘦得只剩皮包骨,手里拿着掺了树皮的窝头,大口大口地啃着。当地的里正告诉苏妙龄:“苏尚书,去年旱灾过后,土司就把旧粮种的价格抬到了一贯钱一斗,还说新粮种是‘外来的毒种’,吃了会生病,百姓们就算想买,也买不起,更不敢买。”

“土司?”苏妙龄心里一沉,阿木在一旁补充:“是遵义土司龙达,他掌控着这里的粮种和盐巴,还和府尹勾结,谁要是敢反抗,就会被他抓去坐牢。”

苏妙龄当即决定:先找龙达交涉,若他不肯配合,就只能用证据说话。可找到土司府时,龙达却紧闭大门,只派了个管家出来传话:“土司大人说了,新粮种好不好,得看能不能在山里种活。要是种死了,坏了地里的肥力,你们赔得起吗?”

“赔不赔得起,不是他说了算。”苏妙龄对身后的学员说,“我们现在就去城外的荒坡,开辟试种田,亲自种给百姓看。阿木,你熟悉山里的土地,帮我们选块适合种粮的地。”

阿木点头,带着一行人去了城外的向阳坡。这里的土地虽然贫瘠,但向阳耐旱,正好适合种植带来的改良粮种。学员们立刻动手,翻地、播种、浇水,苏妙龄也挽起袖子,和百姓们一起劳作。逃荒的百姓起初只是远远观望,后来见官老爷们都亲自干活,也纷纷上前帮忙,有的拿铁铲翻地,有的用木桶提水,原本冷清的荒坡,很快变得热闹起来。

可刚种下去的粮种,第二天就出了问题——试种田的幼苗被人连根拔起,地里还被撒了一层生石灰,连周边的杂草都枯了。阿木气得直跺脚:“肯定是龙达干的!他就是不想让我们种新粮种!”

苏妙龄却很冷静,她昨晚预知到龙达会破坏试种田,早就让林文轩带着两名学员在附近埋伏。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几个穿着土司府服饰的人鬼鬼祟祟地靠近,想再次破坏,被林文轩当场抓住。

“说!是谁让你们来的?”林文轩拿出锁链,厉声问道。

几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招认:“是……是土司大人让我们来的,他说要是新粮种种活了,他的旧粮种就卖不出去了……”

苏妙龄让人把这几人带到百姓面前,当众揭穿龙达的阴谋。百姓们听了,都气得骂出声:“原来他是怕我们有好日子过!我们再也不买他的旧粮种了!”

接下来的日子,苏妙龄让人日夜看守试种田,学员们还教百姓制作简易的稻草人,插上红布条,吓唬鸟类和野兽。阿木则带着山民们,在试种田周围挖了一圈浅沟,收集雨水,确保幼苗有足够的水分。

半个月后,新粮种的幼苗破土而出,绿油油的一片,比当地的旧粮种长得更茁壮。百姓们围着试种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龙达看着这一幕,气得在土司府里摔碎了茶杯,却再也不敢派人来破坏——他知道,百姓的心已经偏向苏妙龄,再动手,只会引火烧身。

苏妙龄趁机让人贴出告示:免费向百姓发放新粮种,同时组织学员和阿木,教大家如何在山地种植、如何应对旱灾。百姓们纷纷来领粮种,有的还主动把家里的旧粮种换成新的,试种田从一块变成了十块,从十块变成了一百块,很快就遍布遵义府的各个村落。

这日,苏妙龄正在查看幼苗的长势,阿木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麦穗——是提前试种的早熟品种,已经结穗了。“苏尚书,你看!这麦穗比旧粮种多了一倍的颗粒!今年肯定能丰收!”

苏妙龄接过麦穗,放在手心,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心里满是欣慰。她看向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又看了看身边的苏明远和林文轩,轻声说:“接下来,我们得想办法解决土司垄断的问题,让西南的百姓,真正能自己做主。”

林文轩点头,手里拿着刚收集到的证据:“我已经查到,龙达不仅垄断粮种,还私设赋税,盘剥百姓。我们可以把证据上奏朝廷,请求陛下改革土司制度,让寒门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

苏妙龄接过证据,指尖拂过上面的字迹,眼神坚定。她知道,西南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阿木这样的百姓支持,有寒门同僚一起努力,定能让这里的百姓,过上有粮吃、有书读、有尊严的日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试种田上,绿油油的幼苗在风中摇曳,像一片希望的海洋。苏妙龄握紧手中的麦穗,轻声道:“走,我们去写奏折。土司制度的改革,该提上日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