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寒门女状元:预知空间助我平步青云 > 第35章 江南漕运破垄断,互助粮船济民生

第35章 江南漕运破垄断,互助粮船济民生

苏妙龄刚将寒门瓷坊的推广章程下发,江南漕运的急报就堆满了民生互助总局的案头——入秋以来,江南漕运被“江氏漕帮”垄断,他们掌控着苏州到扬州的漕运航道,每石粮食的运输费从五文涨到了二十文,粮商被迫加价,最终苦了买粮的百姓。更甚者,江氏还截留朝廷拨付的赈灾粮,偷偷卖给世家商号,导致受灾的常州、无锡等地,百姓仍在忍饥挨饿。

“漕运是江南的‘粮脉’,脉堵了,百姓的饭碗就空了。”苏妙龄指着漕运地图上被标注为“江氏控制区”的航道,对苏明远和林文轩说,“江氏帮主江涛是前户部尚书的内侄,背后有世家撑腰,寻常官员根本动不了他。这次我亲自去江南,必须打通这条漕运线。”

三日后,苏妙龄一行人抵达苏州漕运码头。刚下船,就见码头上停着数十艘漕船,却无一艘装卸粮食——粮商们围在江氏漕帮的账房外,哀求着降低运费,账房先生却叼着烟袋,冷笑说:“要运粮就按二十文算,不运就等着粮食发霉,反正这航道是我们江家的!”

苏妙龄走上前,亮出民生互助总局的令牌:“朝廷有令,漕运运费需按官定标准收取,不得擅自加价。江氏截留赈灾粮一事,我也需彻查。”

账房先生见是苏妙龄,虽有忌惮,却仍嘴硬:“苏总局令,这漕运的规矩是江帮主定的,您管得了民生,管不了漕帮的事!”话音刚落,一群手持棍棒的漕帮打手就围了上来,码头瞬间安静下来。

苏明远当即亮出都察院的文书:“阻挠朝廷公务,私设关卡垄断漕运,已是重罪。若再顽抗,就按‘通敌叛国’论处!”打手们见状,纷纷后退,账房先生也慌了神,连忙派人去给江涛送信。

江涛得知消息,当晚就带着心腹来见苏妙龄,手里捧着一箱金银:“苏总局令,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漕运的事,咱们好商量,只要您别断了江家的活路,运费我降两文就是。”

苏妙龄推开箱子,语气冰冷:“我要的不是降两文,是还漕运给百姓。你截留的五千石赈灾粮,藏在哪了?”江涛脸色骤变,起身就要走,却被埋伏在外的林文轩带人拦住——此前,苏妙龄早已让寒门官员查探到,赈灾粮被藏在扬州城外的隐秘粮仓。

人赃并获,江涛再也无法抵赖。苏妙龄当即下令:查封江氏漕帮的所有船只和粮仓,将截留的赈灾粮连夜运往常州、无锡;由民生互助总局牵头,成立“江南漕运互助局”,选拔寒门官员和正直的漕工担任管事,统一调度漕船,运费严格按官定标准执行,同时接受百姓监督。

为了提高漕运效率,苏妙龄还从空间里翻出《漕船改良图》,教工匠们将传统漕船的船底改成流线型,减少水阻,每艘船的运量能增加三成;又在沿途设立“漕运驿站”,供漕工休息、补给,解决了漕工风餐露宿的难题。

漕运互助局成立一月后,江南的粮价就从每石一百五十文降到了一百文,百姓终于能买到便宜粮。常州的老农捧着新买到的大米,特意赶到苏州漕运码头,对苏妙龄说:“苏总局令,若不是您打通漕运,我们今年冬天怕是要啃树皮了!这新漕船快得很,粮食运得及时,我们再也不用怕挨饿了!”

苏妙龄看着码头上往来穿梭的漕船,心里满是踏实。她趁机在漕运沿线设立“民生粮站”,由互助局统一管理,低价向百姓售粮,同时收购农户手中的余粮,避免粮商压价。江氏漕帮倒台后,不少正直的漕工加入互助局,他们熟悉航道,又懂漕运技巧,成了漕运互助局的中坚力量。

回到京城,萧景渊听了苏妙龄的奏报,当即下旨:将“江南漕运互助局”的模式推广到全国,凡有漕运的州县,皆由民生互助总局派驻寒门官员,监督漕运、平抑粮价。李太傅感叹道:“苏卿不仅解了江南百姓的粮荒,还为全国漕运立了规矩,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为本’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