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解义:在生活中,有些人过度自负,对自我的认知固执己见,如同坚守着一座难以撼动的须弥山。但这种人不可怕。而还有些人,对佛法的教理一知半解,认为空了就是看透一切,陷入一种傲慢的“空见”。活成假大空的模样。忽略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这种人注定是一事无成的。
就好比登山,脚踏实地一步步攀登,即便路途艰辛,也能逐渐接近山顶,而若因误解空性,放弃前行,以为一切皆空无需努力,便永远无法到达成就之日了。
今天呢,给大家讲讲这个楞伽经上这段话。这段话我不知道我讲过没有,好像以前讲过。他这个重点疑点在哪里,就是一个空见。我们大部分人都掉到这个这个坑里面去了。你看这个空啊,啥叫空?我告诉大家什么叫空啊,我们来看钱对吧?把钱看明白了,其实人也活明白了。你把人性也搞懂了,把佛性也搞懂了,看钱,人民币啊。
你看,这个从钱上看,这个空是这样子的,就是我们一般教理讲,他讲有和空嘛,执有偏空,其实就是分成对立的两个面。什么叫执有呢?用钱看待,就是把钱看的太重了。那为什么把钱看的太重了呢?生活当中,不断刺激我们,没有钱不行,有了钱之后,他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想有啥就有啥的,对吧?没有钱,没有钱,都是烦恼。有了钱了,大部分烦恼都能解决掉。其实我们一般的人的烦恼,它就出自于这个衣食住行嘛,基本上烦恼都从这出来的,大部分烦恼都都从这出来的,所以有了钱对吧,能够解决衣食住行的种种这些烦恼,有了钱能满足所有的**,所以我们基本上都在执着有。我这样讲啊,我们佛教有三大语系,巴黎语系,藏语系、汉语系三大块儿佛教。你不要看那些那个名相,那个名头特别大,他都是在执有上面走着嘞。其实他能不能放下他对有的执取呢,他放不下你,你看打个比方,释迦牟尼佛他有一个王位,他可以放下一个王位。我们给所有的这些修行人,你都给他一个王位,他放不下,他舍不去,放不下的,为什么舍不去放不下呢?因为他没有尝过王位的这个滋味是什么呢?你只有尝过之后,然后慢慢的从王位当中能够感知他的过患的时候,你那时候才有出离,才往空上走的。空是什么意思呢?空,你看,我还是用钱来看待空。空不是没有钱啦,你没有钱。大家记住啊,我们地球上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个人,你没有钱了,他是寸步难行的,他是一事无成的。
我给我给大家讲的这个叫实相,什么叫实相呢?就是你自己这样试验一下,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有的说,哎呀,我看哪个人给我演戏,他就不用钱,就没事儿。那那你试一试就知道了。你试试你,没有钱,你就知道了。他是为了演戏,为了表演的,对吧,他拿出了十五天的时间,或者拿出个一段时间。他去表演了,人还没出发,两三个摄像摄像机都跟着嘞。其实又是另外一种执有,你就看不明白。
我们这个人世间所有的外相都是虚幻相,虚幻相嘛,都是假象!什么叫假象呢?他想让你看到,你就看到嘛,他不想让你看到,你就看不到嘛,对不对?换句话说,你喜欢看啥,人家就给你演啥你你可能说怎么会这个样子的?他只能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世间真的没有完人,很多人就傻乎乎的想找一个完人去学。他就没有一个完人!那我们为了这个彼互相这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嘛。有的人就开始装一个完美的相,然后告诉你,你就照这个学就行了。其实那个学来学去呢,都是心外求法,都是向外攀缘。在心外求法。那个法就算学30年都白瞎,都是没有遇到事儿,一遇到事儿都都是假大空啊。
从钱上面怎么看待这个空呢?就是有钱,必须要有钱的。你没有钱能说明啥呢,说明你懒嘛,说明你不干,说明你没有智慧嘛,说明你业障深厚嘛,你很难去创造这个财富嘛,没有福报嘛。对不对?嗯,怎么从钱上看到空啊?就像我们有的人有钱了,有钱了呢。你看他,他没钱,他要拼命的挣钱。他为了挣到钱,他把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事业上了,他没有在乎他身边最宝贵的东西,比如说亲情,比如说父子之情,儿女之情,因为忙着挣钱嘛,忙着工作忙着挣钱,把这些全部都疏忽了,一眨眼就过去了。人生有很多遗憾,完了有了钱之后呢,你又想着别人都会去去要你的钱,去坑你的钱,去骗你的钱,你就天天提心吊胆的。然后有一天你去找这个道。道是啥呢?就是人生的一种规律了。然后,你不断的去回光返照,就看你自己在钱上面产生了种种烦恼,或者因钱而引起的痛苦。慢慢的,你就觉得钱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并不是代表你没有钱。你有钱不执着钱了,这个就叫空。
实际把有和空你看明白了,就知道了这个道是啥样子的,道就是这个样子的,就像我们经常听到如是我闻。不是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看,用执有和偏空来看待钱,就是这样子的,对吧?没有钱都是烦恼。没有钱,一事无成,没有钱,寸步难行。完了,有了钱了,烦恼更大,如何从中解脱呀?要从中找到这个道,你看我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这个寺庙,曾经有一个寺庙就是这样子的,他们就是先取偏空。他不设功德箱对吧,然后去托钵乞食,每年都用15天的时间呢,去到外面托钵乞食。他没有钱,没有钱呢,因为他在托钵的过程当中,其实他也是在布施嘞。他是什么布施呢?他给众生无畏布施,或者给众生法布施了,布施就有回报,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只要舍他,就有得到的。于是,这个寺庙就从最初的几间小房子,然后慢慢的就变成了很大很大的寺庙。其实变成一个很大的寺庙,他要不要钱?要大量的钱,最后钱来了,烦恼更重了。今天这个查,明天那个查的,三查两不查呢,都是问题。
结果光整顿都不知道整顿了多少年,整顿是啥意思,就关门儿大吉嘛。关门了,整顿都不知道整顿多少年。其实啊,世人一直看不出空是啥样子的,于是都变成了假大空,或者就是增上慢。看不懂这个空的话,就根本没办法修行。根本就进不了佛门,于是怎么说呢?你看我们讲皈依佛门,皈依三宝,我是一个出家人,他来寺庙的人,我都能见到是啥样子的。有的都是求发财的,求考试的,完了求吉祥的,求身体健康的,求升官的,求啥的都有的。完了,要不然他就是执着,由我执开始转移到法执上面。他认为这个佛所讲的法是实有的,他拼命的执着于法,形成了一种……我们讲叫什么呢?就是偏空的这种状态,偏空的状态,脱离现实,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家庭。慢慢的也起不到一个很好的这个修行的这个状态和这个弘法的作用啊。
其实,修行是啥呢?他就像淡如水一样的,真的不温也不火。但是我们不乍现个异相,好像有的人就是觉得不像修行的。因为是人嘛,他都是信邪导见的,要不然偏空,要不然只有不来点狠的,就觉得好像不是修行。其实修行呢,真正的修行是啥呢?就平常心,就普通心。平常心,普通心,那就是修行,就是那个样子的。
你执着有对吧?人活的就特别累,真的。你看,我们现在人挣钱不容易,又想着拼命挣钱。这活的特别累呀,完了挣那点钱又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那种**。你看,最典型的事情就是……大家可以刷刷视频,我们可能都会刷视频的。你看现在这个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这个大龄青年的问题。你动不动就是都有七八岁的孩子了,离异完了,找个男朋友还要一年年收入是50万呢。
别说一年年收入50万,我这样说,一个月能拿到1万块钱的都是很少的,这个比例都很少的。那个一线城市可能要多一点,你要在二三线城市基本上就少的都可怜。拿一万块钱的,一个月收入,二三线城市那基本那些都是普通人啊。普通人就是那两三千吧,三四千块钱。对不对你看,一个个都在忙着许愿,拼命的执着。有啊,自己一个月拿个那么两三千块钱,动不动还找一个五十万的,自己都那么大年龄,还找个50万的。50万的,还想找个花骨朵呢还!
你想好,别人就想巧,你想越变越好,别人也不是傻子啊。所以你看,有很多的就是因为执着,就在那耗着,就在那儿停滞不前。把一生都荒废掉了,真的把一生都荒废掉了。你像特别有的女的,从十五六情窦初开,就天天就梦想找个白马王子,都过去20个年头了呀,你人生有几个20个年头啊,还在那儿做大头梦呢。嗯,马上女人的生涯都结束了,对不对?你女人到一定的生,一过了生育年龄了,那就很可惜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就为了。就为了执着,拼命的执着,有把一生都耗掉了。
偏空呢,是讲的脱离现实。偏空就是执着没有,就叫偏空啊,拼命的执着没有,就是偏空啊。大家想想,你没有能干成啥呢?没有,啥都没有,一无所有,能干成啥?我们有时候可以探讨探讨,你啥都没有,你能干成啥?啥都没有。
有的说,哎呀,有的,你们出家人就有啥都没有。不是,人家不是啥都没有。人家是有法,有法也是有,对吧?法也是财嘛,法财。有的执着没有,有的执着有,这两边都是不可取的。真正的道就是有,还不能执着有,那就叫空,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能说明啥呢?没有啊。你看,我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很多寺庙,你看佛没有金身,谁去拜他呢?谁去拜他?破的都没办法了,到处断壁残垣,到处都是黑黢黢的,谁去拜呢?就是灵了他还能怎么样呢?对不对啊?世人啊,世人的眼里都是贪嗔痴。其实拜佛他就是拜贪嗔痴的。但是佛讲的是戒定慧,我们也看不懂。其实我们办的都是贪嗔吃。贪嗔痴里面的过患太大了,这个需要自己在生活当中慢慢的去琢磨去悟的。悟到这个贪嗔痴的过患,你才能走到鉴戒定会慧上来的。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啊,都特别的浮躁,特别的浮躁,真的。都是生活把你逼的都没有办法的,包括我们这个修行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他总有事情把你赶着往前走。嗯,生活当中呢,大家都用的是人法,又处处不离人法。人法里面讲的都是人性,我们看待人性,用人性看待佛法,那就变得一塌糊涂。
你看,不管你走到哪里,你基本上见不到用佛法去看待问题的人,都是用人法去看待问题。人法讲的就是人性当中的东西,人性当中的东西。都是没法说,这说的都是丑陋的都没办法,对不对?所以不知道道。你看,有的人进了学佛多年,他不知道道在哪里的。真的,他不知道道在哪里。
咱们回到楞伽经上这段话。其实空见啊,空见就是这个也比较多的,就是这种人修行人嘛。他对这个教理,他是一知半解的。他没有完全搞懂的,就认为空呢,就是把一切都看透了。其实,把一切看透了,就一切都看不透了。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别说看透了,就是有的人说觉悟了。其实说悟了,就像圆觉经上有这样一句话,若说有觉,犹为离患。说出来的都不行,都不对呀,说出来都是一种方便说。
认为是看透一切的,其实什么都看没看透啊,反而陷入一种傲慢的空间当中,对吧,其实我们讲做人要脚踏实地,学佛更要脚踏实地。不起空见,不怀增上慢。做人啊,修行都要脚踏实地的,哪怕是起了我见,我见就是我自己的一种执见。我们自己的一种知见,往往是和佛的那个知见是差的是太远了。但是啊,差的再远有这么一句话,有这么一句俗话叫犟子他不败家,就像一个这样的儿子啊,他很犟,但是他不败家。因为他不败家,他后来慢慢的会都会好起来的。最怕呢,就是掉到这个假大空当中,不去务实了,不去脚踏实地的去做事了,那就不行了。其实,修行是特别需要脚踏实地的。站在佛法的这个每个点上,脚踏实地,一个点一个点把它弄懂,它就好了。我们就可以从佛法当中受益了。是这样子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