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今天呢给大家分享这段经文啊,这段经文呢,是圣鬘经当中说出来的。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之。圣鬘经上这段话,是圣鬘夫人和这个佛陀之间的一段对话啊,他说的是什么呢?
首先呢,我们不看他这个二法,也不要看清净心啊,我们先看这个烦恼,先了解一下烦恼。烦恼是所有的人都有烦恼,我也有烦恼。别看我有时候讲经啊,其实我也有烦恼。只要有烦恼,那肯定是心被染污了。只要有烦恼,这个心,他就是住在我执上面的。只要住在我执上,就是对外境或者说境遇的错误的认知啊。就是佛教讲啊,他说有十烦恼。或者说呢,有六种内心的状态,是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哪六种呢?就是这个根本烦恼。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烦恼,第一个呢,就是贪。贪啊。他是好了还想好,有了还想有,就是对这种顺境,或者说对喜欢的事情,住相身心。开始过度的执着了。他就这样来的,就是对那喜欢的东西拼命的执着,拼命的抓取。这就是烦恼的核心啊,就是贪。
其实啊,你看我们把这个字拿出来以后啊,你呢,回光返照看看自己,看完自己呢,再看看这个世界,大家想想哪个人不贪啊。有没有不贪的人?我今年也五十多岁了,我年过半百了。我我没见不贪的人。你不管他是出家还是在家的,出家在家他只能是表现出来的这个相不同,一种是出家相,还有一种是在家相。其实呢,这个相都是虚幻的,就这个本质来讲的话,你说哪个人不贪呢?哪个人对那个顺境呢,他不去执着呢?哪个人不是有了还想有好了还想好。对不对,比如说你开个店,如果挣钱了,你就想扩大经营。不管干啥都是这个样子的。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在感情当中,在事业当中,在家庭当中,处处都是这个样子的。好了还想好,有了还想有。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子的,孩子学习不好,要叫他学习好,好了呢,要考80分,80分考到了,你要想办法叫他考到100分,对吧?100分考完了,你还想叫他考北大、考清华的?所以有的小孩儿头发都白了,有的小孩儿内卷的头发都白了。这都是贪啊,我们从小就是培养锻炼,要贪!你看上完北大清华还想去留学,对不对啊?
留学还想到发达国家不回来了,然后做那个更高层的这种人,拿更多的钱,然后过更好的这种生活,更好的这种生活。到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个贪的过患呢?就是一旦这个违缘来了,逆境来了,我们大白话讲倒霉了一下,一无所有的时候,那时候开始回光返照了,你才发现自己是太过了,太贪了!太贪了,贪到最后就是最终贪的结局,都是一无所有的。
有一次我看腾讯新闻上说有几个老总都跳楼了,他是没办法了,他回不来了,窟窿大的也补不上了,再也回不来了。他这个过患是非常大的。就像大家墓地上都去过,你看曾经有一个国外经营墓地的人,他经营墓地,后来他盖了一个新的墓地,他就把那个墓地规划了一下,刚出生到10岁的是一个片区的,然后二十到三十一个片区的。然后这四十五十,反反正是每隔十年就是一个片区,其实到100岁活到一百岁的人都很少的,就是真正说活的寿终正寝的都很少的,基本上就在半路上就就就夭折了。这个刚出生啊,这个七八岁呀,十来岁呀,二三十啊,四五十啊,反正是每隔十年就是一个片区,其实活到一百岁的人都很少的,就是真正活到寿终正寝的都很少的,基本上就在半路上就夭折了。这个刚出生啊,这个七八岁呀,十来岁呀,二三十啊,四五十啊,人就不在了。他为啥不在了呢?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一个摊子。把自己的命都弄没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其实这个贪的过患是太大了,这个贪的过患是太大了,他是烦恼的核心。它是烦恼的根源。
第二呢,就是嗔恨心啊。嗔恨心就是对逆境……它是反的嘛,贪和嗔其实是是反的,相反的,贪是对顺境执着。那么嗔呢?是对逆境开始执着,对逆境啊,对阻挠啊。形成愤怒和憎恨。其实嗔呢,也是由于贪欲受阻引起来的这种愤怒和憎恨啊。你贪到就高兴嘛,你贪不到你就憎恨嘛!
然后第三个呢,叫愚痴,就是对事物的本质,他去误解,错误的认识了,把假象当成真相了。你看贪嗔痴这三毒在一块儿啊,他就把我们每一个人弄的面目全非的。有的天天忙着造谣,有的忙着说坏话。有的人我是非,天天搞人我是非,有的天天都给别人使绊子,下套子,有的就是这样子,从贪嗔痴里出来的。你看比如说羡慕嫉妒恨吧,大家知道,你看网络上经常会喷一些明星呀,其实佛门也经常被喷的嘛。
我们不说远的,咱们就说佛门被喷。喷的这些喷子,你说他是不是学佛的?他不是学佛的,他为寺庙做贡献了嘛?没有做贡献,他为寺庙搞建设了嘛?也没搞建设的。那他为啥喷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羡慕嫉妒恨。羡慕嫉妒恨啊!自己一事无成,完了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高兴啊,然后就开始喷了,使劲的喷!
你看我给大家讲经啊,其实我给大家讲经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你在听我讲经的时候,也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我们一旦不在经当中的时候,到现实当中去的话,现实当中都是烦恼,都是人我都是非,都是尔虞我诈,都是各种各样的套,各种各样的坑儿。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我们大部分人因为还是比较单纯的,他想不了那么多的。你真正要干一点事情,你就知道了。很多的时候,你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然后呢,就事情就发生了。其实,都是有因缘的,这个因缘呢,都是在贪嗔痴里面去产生的。根本烦恼他是贪嗔痴,被佛教称为三毒。
其实呢,也并不是只有这三个,还有别的,还有啥呢?还有慢心啊,什么叫慢心呢?就是自我为中心,然后引起的这种傲慢的心态,轻视他人。你看我们人是这样子的,你要没有机会,你看不出来的,一旦你有钱了,一旦你当官儿了,一旦你高高在上了。慢心马上就起来了。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讲修行吧,有很多老修,修到最后往往就修到了增上慢上面去了。
我遇到好多修的,还是都不错的。就是原先我是居士的时候,我是居士的时候,然后我们就认识了,修的都是相当不错的。后来,等我出家了呢,人家会说的,人家说,你看,师父,你就是出家人。你出家人的话,我比你学佛还早的。哎呀,我的天。不是,你学佛再早,你要皈依三宝的,你不能搞反了,你不能骑在三宝头上。其实有很多老修,修到最后,修个增上慢。就骑在三宝头上,骑在三宝头上了,驾驭三宝。
其实修到那个地方修的就是可怜了,真的,你修到那时候啊,你最终的结结局可能十法界都容不下你了,真的。你都站到三宝头上的时候,十法界已经容不下你了,我们讲十法界容不下,一般都到阿鼻地狱去了,十法界讲的是佛法界,菩萨法界,圆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鬼法界和地狱法界。十法界都容不下的时候,就下地狱了!但是自己都不知道的。
有的就是这样的,有的觉得哎呀,我修的比你师父修的都好。大家要记住啊,你修的再好,你只要见到出家人,你就要都对他恭敬的。他尽管有的时候可能他修的真不如你好,但是你也要恭敬他。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穿的是这个解脱服,穿的如来的衣服。其实释迦摩尼佛呢,他也是现的是僧像。他圆寂了,我们叫他叫佛像,他住世的时候也是僧相。还是个僧人,还是一样要吃五谷杂粮,也有头疼脑热。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也有很多的诽谤,也有很多的迫害,也有很多的诬陷。你看不惯僧的时候。也看不惯佛的,佛法僧三宝,它是一体的,它不分开的,它是一体的。佛法僧三宝也被称为一体三宝,离体三宝。这个慢心啊,真的太害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你没有成就,你显不出来。
你只要有一点长处,你自己反观一下自己,你会发现慢心马上就开始增长起来了,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啊,这个慢心呢,它一生出来就给你来惹祸的。你慢心一增长起来了,祸事离你就没多远了。你爬的越高,摔的越狠,其实都是这个慢心在作用着嘞。所以,有一点智慧的人,咱不说大智慧,哪怕但凡有一点智慧的人,他就要想办法把这个慢人去掉。他位置越高,他越谦卑呀。
我们人啊,真的是活一生人,做一辈子人,真的是成佛难,做人也难啊。你看,但凡这个成就的人啊,他为什么要显得很低调,有的人低调的你根本都找不到他。他不是说他不想张扬,而是因慢心的张扬,他会惹来很多的灾祸,他会惹来很多的明枪和暗箭,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特别是这些有才能的人。如果你一旦慢人出来了,就是太过张扬了,太高调了,哎呀,真的叫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这时候呢,就给别人很多的造业的机会了。
慢心,它是害人害己的。我告诉大家,我给大家说这些呢,我身上这些毛病都有,真的。我身上这些毛病都有,很惭愧呀。修行呢,不是一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要让我们实时的去依止于圣言量,就是依止于佛陀的教化,然后不断的去回光返照。就是照你自己,看你自己,我们才能从佛法当中受益的。
就跟有一次有一个居士,他给我讲,他说他有时候也**的,他说他教人向善的。我说你**是教人干啥的,他说他教人向善的。然后,我就问他,我说,难道大家都不知道善吗?还要用你教?大家都不知道善?其实是大家谁都知道好和坏,谁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需要人教,教啥呢?有什么好教的呢?都知道好坏。那为啥有的人就干坏事儿呢?为啥有的人干好事儿?教人向善,不需要教人人都知道,本来都有本质具足的,其实说法是干啥?
说法的目的就是破除你的无名,增长你的智慧。你看,就像贪,刚才我讲了,死的最快的都是贪的,对吧?嗔也是一样,嗔的骨患特别大的。多嗔愤恨、丑陋人厌。嗔了,嗔怒之火,把功德林都烧掉了,就把你的福报都烧掉了。其实,讲经说法就是让大家能知道就行了。具体你用不用,做不做得到,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做好也罢,做坏也罢,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吧,恶习结业,善是结果嘛!
打个比方,现在网络上吵的最凶的,就像那天那个居士问我,说那个释永信怎么样怎么样的,那个释永信他享受了跟咱没关系的事情,我们不需要操他的心。他享受,我们也没舒服。他现在该坐牢了,我们也没难受,对不对啊?他吃饭和不吃饭,和我没关系。不能他不吃饭,咱们就跟着不吃饭了,那是不对的。所以说啊,这个学佛的目的就是破除无明,增长智慧。破除无明,增长智慧。我们经常讲佛门慈悲,其实慈悲在哪里?就是告诉你真相,就叫慈悲了。不是说哎呀,眯个眼睛,看着很慈祥,就叫慈悲了。有的都是下毒手的,也很慈祥,不好说的。没法说的,相都是虚幻的,只有看心才能看出来。其实,佛法就是告诉给别人。让别人不再无明,然后有智慧了就行了。你看,我刚才讲慢行,他的过患特别大的。
我告诉你这个真相,听是你的事儿,不听也是你的事儿。你也可以有点小小成功了,你也可以骄傲自满的嘛,你也可以站在人头上呢,高高在上的。那你高高在上的,肯定有那个明枪暗箭的往你身上射。谁都保佑不了你,佛也保佑不了你的,对吧?我只能告诉你真相。僧人**只能告诉你真相,那你说,哎呀,我没有慢人,我懂得低调,我懂得内敛,低调,那那就很好了,那就不给别人造业的机会。那你可能成功的路上走的更远。
慢人引发的东西是特别特别多的,真的太多的人,用世俗的话讲,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都是出自于慢心。你但凡有一丝的慢人,别人就看不惯。
还有疑心啊,什么叫疑心呢?对事物,缺乏主见,缺乏主见判断力。不坚定就产生疑心了。疑心是这样子的,我们很多的时候有些事情呢,是可有可无的,你一般没有看的太重,所以难以形成一种疑心。你看,打个比方,夫妻之间最可怕的就是疑心啊。他哪怕看到了都行,他看到比如说一方背叛了,他看到都没事儿的,最怕就是看不到,在看到和看不到之间呢,有一定的遐想的空间。哦,疑心就出来了。疑心出来就是他就他觉得背叛者,就比如说他的妻子或他丈夫,背叛的这个人,甚至出去可能解个手,可能都要背叛他。那这个日子就过不下去了,那是分分秒秒都在煎熬的。一旦产生疑心了,这就什么都搞不成了!
还有大家想想,就像那个合伙做生意,合伙人。合伙做生意,其实合伙做生意啊,他是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是具足的。唯独最后散伙就是因为这个疑心啊,一方怀疑另外一方了,那就完了。疑心出来了,对事物缺乏主见或者判断力的不坚定,就产生了这种疑心。
我再打个比方啊。大家都知道,你看啊,这个千百年来他有一个大杀器,什么大杀器呢,就是绯闻,哪个人有绯闻。其实这个绯闻。比如说对一个普通人来讲呢,没有多大用的。你看,比如说你们大家说我有绯闻,没有多大用处的,作用没多大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和尚,对吧?一没权,二没钱,要啥啥没有。完了,就是这样一个出家人,那你给我套绯闻没有用的,没有意义,没有人听,没有人看。
你看大家都知道我们网络上有很多风云人物,热门人物,热点人物。其实好多热点人物是这样子的,说他什么有地第几个人了?第三者了,又是这样那样子了。大家看到没有?都没有看到的,其实看到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你真的看到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就是说,一件事情你真正面对的时候,其实也就放下它了。恰恰有的人是这样子的,有的人是没有这个事情,他就启发了人的疑心,启发了人的这个判断力,不够坚定,对事物缺乏主见的这个心啊。
比如说哪个人完了,他有什么绯闻?完了,有些事情他说的又含糊其辞的,就给大家很多的遐想的空间,于是大家就开始造谣了。可劲的造,你看我我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现在这个佛门里面那些大和尚,一说大和尚出事儿了。哎呀,大家没当过和尚,你可不知道啊,我是和尚,我知道啊,别说一个大和尚了啊。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和尚,在庙里面,那真是你走到哪里都有眼睛在看着你呢。你走到哪里,哪个地方都是跟集市是一样的人来人往,今天这个来找你,明天那个来看你的,后后天这个那个人来,这个给你要不然送吃的送喝的。要不然找你那个聊天啊,要不然请教你啥问题,要不然反……反正真的这一天到晚的都是人,就是自己的空间很少的。普通和尚都是这个样子的,就是你走到哪里都有人眼睛在看着你,都关注你。你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不经意都在看着你呢。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别人,别人都在注意你嘞。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看这是普通和尚。
咱们再说大和尚。大和尚他的佛缘法缘更深厚,善缘更深厚。大和尚是这样子的,他要有啥事儿啊,他要和谁谁有染的话。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什么样的东西都给你检检测出来的。
甚至,真正要是有人专门去调查一个人的话,可以说把你所有的一举一动都给你调查的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都没有见到啊。就说他和谁有染了,然后是含糊其辞的说了一句话,说他和哪个哪个人,在一起怎么样怎么样的,说说话了。就是说话了,这段时间呢,大家就可以瞎想了,就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个对事物缺乏主见,判断力呢不够不够坚定,然后这个疑心出来了。于是所有的谣言都出自于疑心啊!
我告诉大家啊,从释迦摩尼佛开始,历代的祖师大德,历代的高僧大德,他活着的时候,全是被喷的乌烟瘴气,喷的乱七八糟。就是这样子的。就像达摩祖师被人下了五次毒啊!你说达摩祖师能坏成什么样子?叫人恨成这个样子,能下五次毒啊?不至于吧,我觉得这个和尚也不至于这么坏吧?那为什么有人给他下毒呢?就羡慕嫉妒恨啊!活着的时候,你只要比别人高,比别人好,比别人更优秀。他自然而然的会招人的羡慕嫉妒恨。大量的无中生有的东西就出来了,等我们死了之后,大家记住啊,一个人不管哪个人,只要他死了,把棺材板儿这样一盖,全都是奠基人,都是万古流芳,都是那垂不朽,万古流芳的,都是好人儿。你死了,再没有人再说了。另外呢,人呢是不会对死人去议论的。另外一点是这样子的,有些东西他需要去传承下来的,这时候再把那个死掉的人的,他所讲的这些法义,思想要把它传下来的。你死了,别人还要活下来的呀。
别人还要用你身上的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还要去活下来的。于是这时候就把高僧大德又标榜的简直是完美的都没有办法了。其实,根本都不是这个样子的。就像那个虚云老和尚,他就说他历经了九个朝代,他碰到了十种磨难,十种磨难呀,每一种磨难都是简直是要他的命的磨难!都是让他受尽这种苦难的这种磨难呀。
那为什么受尽磨难呢?因为你太优秀了。很简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看,那个木头,它在森林里面,它比别的木头要高,比别的木头要大。那么,风吹的肯定是他。天塌下来,首先把那个子高的人给砸住了。就像大家都知道那个兵马俑对不对啊,陕西西安的兵马俑,你看那个兵马俑里面有一尊兵马俑是最完美的。它为啥是最完美的呢?因为它是半蹲着的一个兵马俑。他身上没有一点坏的地方呢。为啥他身上没有一点坏的呢?因为前面那个墓室也塌方了。塌方了,把那个站着的兵马俑都给砸碎掉了,都砸塌了。所以,很多兵马俑都是修复的,站着的都是修复的。他个子高嘛,那个最完美的兵马俑,它是半蹲着的,所以就没有事儿了。
我给大家讲这些东西就叫真相。这个真相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意思叫啥意思呢?就叫如是我闻,就是这个样子的,就叫如是我闻。所以你要了解人生真相。你要想我不想叫别人说我,我一生就想平平静静的,我不想叫别人说我,那你就当个吃瓜群众就行了。你要想干出一番事业,你少不了的七灾八难的。
其实佛法告诉我们更深的一层意思是告诉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对这七灾八难,你要用缘起法去看破它,放下他,内心不执着他就好了。内心一旦不执着的话,任何的苦海对你都没有任何的作用,真的没有作用的。就是你以无所受受诸受的心心态,去面对一切事物,一切事物对你没有没有作用。
一说那些什么邪魔外道啊,我们以为邪魔外道都是……好像都是那个电电视上那个拿着个斧钺刀插的那些东西来伤害你的。其实,这个邪魔外道,鬼魅魍魉都是啥呢?都是心魔,都是幻化成贪嗔痴慢疑的心魔,来不断的去折磨你。一旦你有一颗无所住的心,以无所受,什么都不受,以无所受而接受所有的受,所有的感受对你不起作用的。那时候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打个比方,就像我去这五5台山老爷庙嘛,我刚去的时候那个。头几天晚上,那简直是一天到晚都在做梦,哪怕就中午睡会儿觉都在做梦。梦到的都是啥呢?梦到的就是那个老爷庙里面,因为他以前都没有过僧人的。所以,那个里面的众生太多了。我就做梦梦到就是那些,众生啊,哎呀,问我要吃的,要穿的,要元宝。几天都是这个样子的,后来有一次我还给他们村里人在那儿聊,我说你们村是不是有三个姓,他说是,就是有他三个姓。他那个村,不像别的村儿,有的村是一个村儿,都是一个姓的。他那个村有姓张的,还有一个姓石的,还有一个姓苏的。
他村里的三个姓,我都是在做梦的里面知道的,知道他村里有三个姓,但是具体是哪三个姓氏,醒来以后才知道的,梦里面就知道他那里面有三个姓氏。那个老爷庙里面众生多,我几天晚上刚去,几天晚上都没睡好,一天到晚都在做梦着嘞。后来我听他们在那儿说,说那个庙里面,原先那个日本人也到那儿去过的,大家都知道鬼子那时候抗日战争时期,鬼子去了,那肯定都是三光政策的!然后他又说他那个老爷庙嘛,后期呀,解放以后呢,就成学校了。曾经有两个老师都住在这个里面教学的,后来有那么一个老师啊,就是住在一个房子里面,好像被被干扰的呀没有办法了,神经都出毛病了。他们就给我讲这些事情,我听了以后,我也有感觉呀,对不对?我是人啊,我又不是佛,我有感觉的。但是有感觉以后呢,你看这时候就要运用佛法嘛,来告诉自己你以无所受来受诸受,那么什么对你来说都没有没有什么作用的,对不对。我不受他,我不佳,我不执着他。所有的这些物,镜像梦境,我都不佳他,都不执着它,那自然就无碍嘛!
这个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啊,其实再扩大一点呢,就十烦恼了。还有身边借见邪,这十种因为知见引发的,就是因为错误的认知。然后形成的这个烦恼啊。邪见里面包括……比如说否定因果呀,,一旦知见有问题了,其实知见呢,是所有这个妄想、愚痴和妄想的根本。知见一错,人生都错误的解读了。身边借见邪啊,这个就不说了吧。
讲到了这个烦恼啊,咱们就知道这五毒就行了,贪嗔痴慢疑就行了。那么我们讲到经常说修行,修行它不是说好像乍现某种异相,或者说好像我念个经啊,持个咒啊,念个佛呀,我就叫修行了。没有那么简单,修行就是在调整你的心来。打个比方,就像我前面说的,我在那个老爷庙里面,对吧?那个老爷庙里面众生多啊。我不住,那时候那个心态就在修行嘞。那个就在修行了。反过来,我住他,我拼命的在通过一种方式去化解另外一种方式,用一种方式去灭除另外一种方式,那恰恰都不是修行了。所以修行呢,这个里面呢,学问很大的。修行在哪修呢?他就在心里修的。其实,大家想想,心这个东西,我们又看不到,只有自己知道,对吧?又看不到的,而能看到的就是相。所以,很多人错误的认识,认知以为认为在相上修行,其实是错的。其实都是错的,相上都是虚幻相,真正的修行在哪修呢?就在心里修。你看啊,比如说,你不想再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了,换句话说,你不想有贪嗔痴慢疑了,那你就应该从心里开始。
心如工画师,能画世间法嘛你就要在心里下功夫了。首先,你要开始回光返照,你要看你自己,你不要看别人。首先要破除我执的,不能太执着了。任何的事情都是缘起缘灭的,对吧?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任何的事情都是缘起缘灭的,你不要太执着了,要破除我执啊。
我们但凡有我执的话,你就开始伤害你自己了,你就开启了自虐和自残的模式了。真的,只要特别执着自我,执着我和所,执着外境,你就开始开启了自残模式。修行是啥呢?就要在内心当中下功夫。要破除我执。把我视为处理品,就是把我要放下的。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意识性,不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换句话说,你想想别人。不要那么太苛刻自己了,不要太虐待自己了,不要太强迫自己了。
你看我打个比方,咱不说不说我们自己,我们就说一个小孩儿吧,比如说像一个初中生,有的初中生都学的头发都白了,学的头发都白了!其实,你看,你要从整个人生去解读他的话,他这时候,哪怕休息休息就好了,真是叫歇却菩提呀,狂性顿歇,歇却菩提。他哪怕能全身心的放松一点就好很多了。但是,拼命的去控制自己,强迫自己,头发都白了,还要拼命的学。你要学啥?你告诉我,你学啥。你要学个啥我也不知道啊。要学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考上了又怎怎么了?你告诉我考出来又怎么了?有时候往往性格才决定命运,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相信啊。但是,性格也决定着命运的。人想成功,他身上所具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也有名牌大学的跑出来的,你看这个送外卖的,来杀猪的,擦皮鞋的,搞直播的,干啥都有啊。
还是那个话,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不能太执着自我了,要放下自我。你放下自我,其实就是放生了。就是给自己放生了。然后呢,还要回光返照。在很多的事情面前,你要懂得去看你自己的。你要懂得看你自己,就是我们讲,你要懂得持戒。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有些事情做的是真的是造业,有些事情做的是在修福啊。
特别是利益面前,你要懂得去检点自己。怎么检点自己,就像我们讲钱,没有哪个人都不活不下去。我昨天讲了,连苦行僧都苦行不下去。苦行僧他只是用了15天的时间。然后做了一次这个体验。佛陀当年乞食化缘的这种人生经历,他只不过用十五天的时间去尝试了一下,仅此而已。你不要忘了这个地方叫中国,它不是古印度,完全是两种概念的。
打个比方,钱,我讲这话讲的我都累,真的。你看,比如说一个出家人,你上火车,你说哎呀,我是出家人,我不拿钱的,你看他让不让你上。有的说,哎,我不坐火车,那没关系,你不坐,你那你可以,你这个私人是可以的。你不坐火车,哪一天父母死了,你都不要坐火车,你都不要坐。有时候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人真正修到那种无情的那种状态下了,哪还有对众生有情啊?
在利益面前,要检点自己。就是你没有钱,是不行的,你对钱太执着了,也是不行的。钱都会把你搞死的。所以在利益面前,你就懂得检点自己。有些时候要懂得知足常乐,有些时候要懂得去培植福报,有的时候就要培养善根,有的时候要去学着去做一些功德,有的时候为了避祸,要去离开有些过患的。
我们讲遇到鬼了,遇到魔了,遇到障碍了,其实全都是贪嗔痴慢疑上出问题了。所以在利益面前,你要懂得检点自己,真的无论出家在家。你都得检点自己。嗯还是那句话,没有钱不行,把钱看的太重了也不行。那么具体怎么做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因为你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哪个人都有辨识的能力的,要懂得去培养善根福德。
第三呢,讲你要慢慢的培养自己这种平等心。不计较,不比较,以平常心看待得失。我说这个话,大家你不要看别人,你就看你自己就行了。其实我们修行道理上我们可以懂他,但事修上要有一个过程的。事修上如果没有过程的话,你从一点一下到另外一点的话,就是两极分化的话,它也是不可取的,它是一种偏激啊,培养平等心。我们不要看别人不平等啊,你不要看别人,你看别人不平等,首先你自己就不平等,你培养平等心,培养谁的平等心,培养自己的平等心,有些事情啊,把它看的平和一点,比较也比较的,但是不要太过计较了。就是有时候啊,你要学会劝导自己,自己和自己沟通。要说服自己,要劝导自己,不要太计较了,不要太计较了,你看我们经常讲,我们佛门讲没有分别心,什么叫没有分别心啊?
他是有分别心的,然后不执着分别心,叫没有分别心,是这样子的。有分别心,打个比方,我们肯定要分别呀。男的要进男厕所,女的要进女厕所呀,你有的是直接到分无分别上面了,我没有分别了,没有分别。那男的能进女厕所吗?不行吧,女的能进男厕所吗?也不行吧。有些东西是可以吃的。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你要有分别的。分别完了之后呢,你要培养平等心,然后不要太过比较,太过计较了,于是就放下了这种分别心,这时候这个就叫平常心,也叫平等心啊,是这样子的。就是我们任何一个法,你要认识他。就任何一个法,你要理解他,你要有一个次第的,要有个过程的,你不要一下到那个过程上的,你要一下到那个过程上,肯定是翻船的。比如说我们一下子到观音菩萨的那个大慈大悲上面,那肯定全部都翻船,为啥呢?观音菩萨是十地等觉,观音菩萨是正法名如来的倒架慈航。他是佛呀,他神通无碍呀,我们是啥呢?我们就是一个凡夫的菩萨,凡夫啊,就是一个凡夫。
你学他,你只能朝他那个方向走,然后稍微走一点就行了。慢慢来,不要着急的。你就可以从这个佛法当中受益的,你如果一下跑到他那个地方,那叫极端,那叫偏激,那是一种偏激,那是不可取的,慢慢来的,就是楞严经上有这么一句话,叫理可顿悟,事情上要有个渐修的,要有一个次第呀,有一个渐修的过程。
第四呢,专注于当下。怎么专注于当下?其实都是通过冥想。怎么叫冥想呢?比如说念佛、参禅,对吧?把心安住在一念心当中,其实就是一种冥想,就是一种安住当下。比如说念佛,我把一念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是一句佛号上面,或者我讲参禅,参禅呢,我把一念心安住在毕竟空上面,空的都不住的,其实也是一种安住,专注当下,也是一种冥想嘛。其实都是烦恼转化成觉悟的一个过程。也是让自己从烦恼当中,从生死苦海当中,从疲劳当中,从一切无尽的生老病死当中,慢慢转化到觉悟寂静,自在清净。这个过程当中,我曾经给大家讲过,你特别像我们现在这些人啊,都累了一天了,你得休息,最好的休息方式其实就是盘腿呀,就是打坐。坐下以后啊,把这一天的所有的事情通通放下。只要坐到那就好了,把所有的人我是非,把所有的家庭、工作、事业的事情通通放下。
打坐呢,就是讲就像文殊菩萨的有这么一句话。说若人静坐一须弥,就是若人啊,一个人在那静坐那么很短一个时间,胜造如来七宝塔。你在那静坐很短的时间,把万念都放下,把生活的所有的这些事情通通都放下,这个功德大的比那个造七宝如来塔的功德还大,为什么呢?一念净心成正觉。他原话是这样子的,若人静坐一须弥,胜造如来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你建造的宝塔,有一天也会尘归尘土归土的,但是一个念头通通放下,对万念放下,万念俱空,专注当下。那么这一念心都能够成成就菩提,成就觉悟之道啊,成就菩提之道啊。
今天把这个烦恼给大家讲一下,然后明天再再把那个圣鬘经的那段经文再解释一下,今天就分享到这儿啊,阿弥陀佛。其实这段话还没给大家讲完呢。回头再讲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