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扫自己的码,好处是掌握了通过好友的主动权。
童于卓走后,林琅看了会儿申请界面上纯黑的头像,没有犹豫太久,按下了通过。
隔天,院里请了一位院士举办讲座,分享在卫星载荷力学方面的经验见解,航天的学生自然是要全部出席的。讲座进行到尾声,院士专门留了一个小时答疑解惑。
林琅此时悄然来到了后台。讲座在航院内部的演播厅举行,她被安排结束时上台献花,提前过来整理仪容。
化妆间内,一个宽肩窄腰的身影正在低头打领带。林琅默然瞧一眼排灯照耀的镜面,安静地等待。
也就一天前才见过,他换上规整的正装,仿佛更难以接近了。
童于卓微仰脖颈,从镜中目睹了她走进来的全过程,手上动作没停,依然是缓慢而优雅的,衬衫挺阔,没有一丝褶皱的白,令他看起来像孤芳自赏的人。
为了照顾到演播厅里几百人的耳朵,话筒的音量调到了最大,明明在耳边360度立体环绕,现下似乎落针可闻。
林琅背部靠墙立在门口,突然感到肩膀一沉,平日里交好的学姐脖子上挂着相机,请求道:“你能帮我拍几张照片吗?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就站在最后排拍几张全景,不会耽误你等下上台的。”
林琅本人很少拍照,不过她对摄影兴趣十足,她欣然应允,接过沉甸甸的相机,来到最后一排,按下快门只需要几秒钟,拍完时间还有空余,她调整焦距,通过小小的取景器,观看远处的舞台。
放大了的成像,会削弱距离感。林琅遥控相机,一一扫过拉起的横幅上的字,罗列着院士已出版的书籍名和获得过的国家级奖项。字面上的成就,没什么实感。慢慢从台上转至幕帘,侧方的幕布不知道什么时候拉了起来,她谨慎地挪动镜头,从光明磊落的学术殿堂转向不见天日的阴暗之地,一寸寸窥到结实的胸膛,再往上,那张冰雕玉砌的脸,正透过镜头,目光坚定而锐利,和她对视。
不由自主地一顿。
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林琅慌忙撤下相机,她的视力很好,因此无法忽视童于卓的迢迢一望。
她站在室内的夹角,和他的位置形成对角线。作为毋庸置疑的漂亮女孩,林琅对怀揣各种含义的目光都不陌生,她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直视任何人的眼睛——在他人的瞳孔中反观自己的倒影,借此一瞩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成像。
和童于卓几番接触,他总是沉静如海。或许他的天性如此,或许是狭路相逢,王不见王。林琅隐约感到,童于卓有一种伪装的和善,冷冽的外表和作风打了掩护,于是傲慢隐蔽其中。
在童天雁家的小小谎言,谁都没有戳穿。一点不必言说的默契,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好比刚刚对上童于卓的视线时,林琅装作没看见他眼底的漆黑。那是长时间注视后才有的感觉。
伴随一声“下面有请优秀本科生代表林琅,童于卓上台献花”,林琅在镁光灯下大步向前,童于卓落后一步,鲜花交到院士手中,台下的领导老师纷纷上前,拍摄大合照。
讲座结束后,天色将晚,林琅匆匆赶到校门口。
几天前,林晓恬在论坛看到清大有人预告操场表白,她自从恋爱之后,很爱凑这种热闹,没有证件她进不来,正好林琅调班后不用兼职,在校门口接到林晓恬,一起走向操场。
清大的运动场是下沉式的,周围是各种各样的体育场馆。林琅和林晓恬在观众席最后一排坐下,可以览尽全程,草地中央已经摆好了心形的蜡烛阵,中心半蹲着一个男生正在摆放其他物件,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女主角才出现,她带着眼罩,由几个女生簇拥着穿过人潮。
相隔很远,林琅也能听到下方的尖叫和起哄,她无法共情他们的感动,百无聊赖地仰头看天,然而北京雾霾严重,看不到星星。
林晓恬倒是兴致勃勃:“虽然布置得很一般,男生的发言还是很真诚的,就是这小作文实在有点太长了。”
林晓恬随口吐槽,没指望林琅会回话,林琅闻言反倒扫了一眼,听到一句“你是我在平凡生活中的最不平凡”,心头泛起一阵异样:“为什么总有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渴望爱情,又有人在爱中祈求平凡呢?”
说不准是林琅的话和她居然回复哪个更让人惊讶,林晓恬没过脑子:“因为爱情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呀。”
“不是的。”
“那是什么?”
黑夜降临,蜡烛的火光摇曳,将相拥的情侣围在中间,宛如祭祀一般的场景使手舞足蹈的观众变成信徒,林琅不惧鬼神,也没有信仰,心如止水,平静地道:“爱是幸福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和男友交往时间还短,林晓恬不至于说遇到了真爱,她是对爱情有向往的人,看不惯林琅这幅咸鱼做派:“如果有男生这样给你表白,就算不喜欢,你不觉得浪漫吗?起码是真的肯为你花心思。”
她没有提起男生真挚的发言,林晓恬是小家碧玉的类型,收到的表白不似林琅那般洋洋洒洒,她早已对冗长的话术免疫:“你也说了是‘不喜欢’。”她指着草坪上那颗并不标准的心,“我只会尴尬。”
林晓恬被泼了一盆冷水,十分无语:“我还以为你都要羞耻了。”
“羞耻是伪概念。”夜风凉爽,林琅舒展肢体,当下她的精神很轻盈,轻声道:“这种表白方式不符合我的审美。”
林晓恬喜欢和她谈论这些抽象的概念,林琅对问题的切入点很新鲜,能给她带来新的思考,“审美是私人的。不会因为外部因素有所变驳。”
林琅对于美有至高的标准,在众目睽睽下发生戏剧性的一幕,像是强行扭动的提线木偶。欢呼和凝视,言语和行为,是一场社会性的情感消费,她认为这是审美空心化的后果之一,她的无感,既是拒绝普罗规训,也是拒绝将自己的情感拖入公共领域进行裁决。她当然赞同林晓恬说审美是私人的,可是暴露在公共视域下的东西,莫若被钉住,固化了的自由?
初高中时一男生追求了林琅几年,是她的追求者中最执着的一个。林琅从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男生尽管知道彼此的人生轨迹不同,仍未放弃。林琅从未接收过他的礼物,也没有释放任何带有歧义的信号,男生充耳不闻,喜欢她到人尽皆知。同学调侃她说,真是令人动容的情意,不如答应。林琅倒不这样觉得,感性只能调整她传达的方式,并不会更改她的决定。
她绝不会被裹挟。她的自我像是一面澄明的镜子,映照出表白流程中非本真的成分:矫饰的言辞,预设好的举动,围观者的炽热,跨过这些喧嚣,那份感情真的如此真诚吗?
更何况,选择陌生人来见证,难道不是想通过他人的认可,来委婉弥补自己的某些不足?林琅认为,认可是一个相当带有霸凌意义的词语。一段短浅的观摩后给出猝然但横贯的定论,如果说是因为期待上位者的赞美,下位者的仰慕,那自身足够强劲的实力和信心难道不是对自我最大的“认可”吗?
这个剧本中,受众并不是有指向性的个人。无论陪练的演员是谁,都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对方的选择权。
而且,将发展的可能性局限于羊圈里,亡羊事发后的安抚性的补牢,就可以抵消掉羊的命舛了吗?哲学上讲究大道至简,对于人生也同样适用。只不过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又多蜿蜒曲折,那么日用无非道者,顾人自不省,自不信尔,故夫日用庸平,人皆不知其为道①。如果爱恋足够热诚,又何必巧言令色。
林琅嘲讽一笑,终究没打击林晓恬的积极性:“你就当我没有仪式感吧。”
林晓恬听惯她的冷言冷语,热情不减,掏出手机拍摄小情侣搂在一起发糖的甜蜜时刻。
耳边清静下来,林琅将脑袋顶在灰白的墙体上,观众席的后方就是体育馆前的道路,她后仰着看道牙旁的绿化带,童于卓的面庞就一点点显露出来。
他双肘撑在栏杆,垂眸看她。
不算正对的方位,如此刁钻的角度,他的下颌轮廓冽厉。童于卓刚从游泳馆出来,米色直筒运动裤搭黑色紧身长袖,模糊括出腹肌的线条,头发潮湿,氲着水汽。
不宁谧的夜晚,树叶沙沙作响,林琅维持着不太舒服的姿势,嗅到他身上干净整洁的皂香,一时谁都没有说话。
长时间的静默,一滴水从童于卓的发梢滑落,无声无息地隐入林琅的发丝中,无人察觉。
林晓恬对此一无所知,航院公众号推送了新文章,她和林琅互相关注了对方的院系,方便和家里打电话时交代动向。林晓恬习惯性点开,她对卫星一窍不通,一目十行地划到文章末尾,点开大合照,找到林琅。
穿着白衬衫的男孩女孩站在边角,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林琅左侧的人斜着身位,左手臂隐在林琅身后,深红色的丝绒幕布低垂,林晓恬放大合影,屏幕方正地框出两人的半身像。
她定睛看清了男生的样貌,把手机怼到林琅面前,大喊一声:“这!是!谁!”
颠倒了的童于卓,还是童于卓。林琅嫌她大惊小怪,林晓恬声音大到她以为自己偷情被她发现了,这照片在她手机上看起来和结婚照无异了。
林晓恬大声质问:“这不是你家教学生的哥哥吗?”
“是啊。”
林晓恬一语双关:“你不觉得这张照片太暧昧了吗?”
林琅心道在你喊出声之前更暧昧,她姿势不变,一偏头,越过电子版的童于卓,望向立体版童于卓眼底的一汪深潭,轻声道:“是啊。”
她微抬下巴,林晓恬不情不愿地掀起眼皮。
童于卓下巴搁置在手背,面无表情,但没有移开视线。
林琅穿的还是下午那身衣服。童于卓想起提问环节到尾声时,主持人提醒他准备上台了,林琅刚离开几秒钟,他从侧面探出身来,寻找着她的身影,想示意她快点回来。
就算聚光灯没有打在她身上,林琅还是出挑的人。及地的阔腿裤坠感丝滑,她正走上阶梯,轻巧地掂起裤边,仿佛魔女拎起飘扬的裙摆,浅口尖头小皮鞋上的脚踝线条漂亮,林琅底盘很稳,大跨步地一步一个宽阶,步伐自信有力,像是走在康庄大道。
拍合照时,童于卓隐讳地侧身半步,林琅肩背挺直,营出端庄的神态。如果不是摄影师喊了一句茄子做倒计时,镜头会记录下他来不及收回的视线。
林晓恬的视野定格和快门一样有倒计时,从始至终,他无意避讳。
①引自南宋杨简《慈湖诗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 审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