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巷的年味儿是从腊月初八开始浓起来的。张婶家的阳台上挂起了腊肉和香肠,杂货店的门口堆起了成箱的橘子和苹果,连巷尾的老银杏树上,都被邻居家的小孩系上了红绸带,风一吹,红绸带飘得像跳动的火苗。
陆曜是腊月十五回的旧巷。刚结束体育学院的期末考试,他就背着双肩包往车站赶,包里装着给张婶和杂货店老板带的邻市特产——张婶爱吃的桂花糕,老板爱喝的茉莉花茶。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不管走多远,回旧巷总忘不了给相熟的邻居带点东西。
刚拐进巷口,陆曜就愣住了。以前总能看到张婶坐在水果摊后织毛衣的身影,今天却空落落的——红色的遮阳棚被收了起来,木质的货架靠在墙边,摊位正中央贴着一张白纸,上面用黑笔写着“转租”两个大字,字迹有些歪歪扭扭,是张婶的手笔。
陆曜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快步走过去,手指轻轻抚过“转租”两个字,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心里也跟着发紧。张婶的水果摊在巷口开了十几年,是他和沈知夏以前常去的地方——沈知夏爱吃橘子,每次路过都会买两个,张婶总笑着说“小夏爱吃,多送一个”;他则喜欢在夏天买一根冰棍,和沈知夏坐在摊位旁的小凳上,一边吃一边聊学校的事。
更重要的是,这个摊位的位置,和他心里规划的“未来书店”位置一模一样。沈知夏画的设计图里,书店门口要摆一张木质长椅,正好能放在摊位旁的空地上;书架的朝向对着巷口,路过的人能一眼看到里面的旧书——这些细节,他都在心里描摹过无数次。
“小曜?你回来了?”张婶的声音从旁边的楼道里传来。她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刚从菜市场回来,看到陆曜,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张婶,您这摊位……怎么要转租了?”陆曜转过身,声音有些发颤。他怕听到“不做了”的答案,怕这个他和沈知夏约定的“书店选址”,就这么没了。
张婶叹了口气,把菜篮子放在地上,伸手拍了拍陆曜的肩膀:“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了。冬天天太冷,夏天又太热,我这老骨头实在熬不起了。正好我儿子在邻市买了房,让我过去住,我就想着把摊位转租出去,给别人留个营生。”
陆曜的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至少不是因为其他原因。他连忙问:“张婶,那您这转租的事,有人问过了吗?还没定下来吧?”
“有几个人问过,不过还没定下来。”张婶看着陆曜着急的样子,突然笑了,“小曜,你该不会是想租下这个摊位吧?我记得知夏以前跟我说过,你们俩想一起开个书店,就开在巷口,是不是?”
陆曜的脸瞬间红了。他没想到沈知夏会跟张婶说这件事,心里又酸又暖——原来沈知夏当时是真的想和他一起开书店,不是他一个人的幻想。他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嗯,我想租下来,等知夏回来。”
张婶的眼眶也红了。她知道陆曜和沈知夏分手的事,也知道陆曜这两年一直在等沈知夏。她拍了拍陆曜的手:“好孩子,阿姨支持你。这个摊位,阿姨给你留着,别人来问,我就说已经有人预定了。你要是钱不够,阿姨可以先不收你押金,等你以后有钱了再给。”
“谢谢张婶,不用的,我有钱。”陆曜连忙说。这两年,他除了上课,还做了三份兼职——训练馆教练、夜市帮工、传单派发,省吃俭用攒了不少钱,足够付摊位的押金和初期的装修费了。
和张婶聊了一会儿,陆曜帮她把菜篮子提上楼,然后才背着包回自己家。他家就在巷尾,是一套老房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只有他一个人住。打开门,屋里落了一层薄灰,他放下包,先去阳台打开窗户通风,然后才开始收拾屋子。
收拾完屋子,已经是傍晚了。陆曜煮了一碗泡面当晚饭,然后从衣柜最深处的抽屉里拿出那个铁盒,打开,取出沈知夏画的书店设计图。设计图已经有些泛黄,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变得有些毛躁。他把设计图铺在书桌上,拿出一支铅笔,开始在上面补充细节。
沈知夏的设计图里,吧台旁边是空白的。陆曜想起沈知夏喜欢读诗集,尤其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于是他在吧台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书架,标注“放知夏喜欢的诗集”;设计图的门口没有长椅,他想起沈知夏喜欢晒太阳,于是在门口画了一张木质长椅,标注“冬天可以晒太阳”;他还在书架的最上层留了一个位置,标注“放外婆的旧书”——沈知夏以前说过,要把外婆留下的旧书放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让更多人看到。
画完这些,陆曜看着设计图,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他好像已经能想象出书店开业后的样子——沈知夏坐在吧台后煮茶,他在书架旁整理旧书,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高中时的那个下午。
他把设计图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回铁盒里,然后拿出手机,给房东打了个电话。房东是张婶的远房亲戚,平时很好说话。陆曜跟房东说了想租下张婶摊位的事,房东笑着说:“小曜啊,张婶已经跟我说过了,你要是想租,随时可以过来签合同。租金方面,我给你算便宜点,毕竟你是看着长大的孩子。”
“谢谢叔,麻烦您了。”陆曜连忙道谢。挂了电话,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走到窗边,看着巷口的摊位,心里默默说:“知夏,我把我们的书店选址定下来了,等你回来,我们就一起装修,一起把它开起来。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
晚上,陆曜去杂货店买东西。老板看到他,笑着递给他一瓶橘子味的汽水:“小曜,刚回来吧?这汽水是你最爱喝的,也是知夏以前最爱喝的,我给你留了几瓶,放在冰箱里了。”
陆曜接过汽水,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杂货店老板也在帮他等沈知夏。他笑着说:“谢谢叔,多少钱?”
“跟叔还谈钱?拿走喝吧。”老板摆了摆手,然后压低声音问,“小曜,你租下张婶的摊位,是想给知夏开书店吧?叔支持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叔说。”
“谢谢叔。”陆曜的眼眶有些红。他没想到,旧巷的邻居们都记得他和沈知夏的约定,都在默默支持他。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等,还有很多人在陪着他一起等。
从杂货店出来,陆曜拿着汽水,慢慢走回家里。他打开汽水,喝了一口,橘子味的气息在嘴里散开,甜甜的,带着淡淡的气泡。他想起高中时,他和沈知夏在巷口喝汽水的样子,沈知夏喝汽水时会眯起眼睛,像只满足的小猫,说“这个汽水真好喝”。
那时候的日子,真美好啊。
陆曜靠在窗边,一边喝着汽水,一边看着巷口的摊位。夜色渐深,巷里的灯都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青石板路,也照亮了他心里的希望。他知道,等待的日子可能还会很久,可他不会放弃。他会把书店开起来,会在这里等沈知夏回来,等他们一起把约定过的日子,过成最美好的样子。
窗外的风还在吹,红绸带在银杏树上飘着,像跳动的火苗,也像他心里不灭的希望。陆曜握着手里的汽水,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相信,总有一天,沈知夏会回来,会看到他们的书店,会和他一起,在巷口的书店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日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