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诗集里的便签
深秋的雨总带着缠绵的凉意,淅淅沥沥地打在“知夏书屋”的木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沈知夏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徐志摩诗集》,指尖轻轻拂过封面磨损的边角——这是他昨天整理旧书时从书架最底层翻出来的,书脊上还贴着一张小小的标签,写着“老林书店·1998”,是外婆当年在这里买下这本书时贴的。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陆曜在吧台后煮咖啡的“咕嘟”声,还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陆曜今天特意调了浅烘的咖啡豆,说要给沈知夏做一杯他喜欢的拿铁,上面还要拉一个橘子形状的奶泡——自从知道沈知夏偏爱橘子相关的一切,陆曜总爱在这些小细节上花心思。
“知夏,咖啡好了。”陆曜端着一个白色的马克杯走过来,杯壁上印着小小的橘子图案,是他特意在网上定制的。他把咖啡放在沈知夏手边的小桌上,顺势坐在藤椅的扶手上,手指轻轻揉了揉沈知夏的头发,“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沈知夏抬头,眼里还带着一丝未散的怔忡,他把诗集递给陆曜:“你看,这是外婆当年在老林书店买的书,里面还夹着她的读书笔记呢。”
陆曜接过诗集,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娟秀的字迹,写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秀兰,愿你终能寻得灵魂相契之人。”落款日期是1998年10月,正是外婆和外公结婚的前一个月。
“原来外婆也喜欢这句话。”陆曜轻声说,指尖轻轻拂过便签上的字迹,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外婆写下这些话时的心情。
沈知夏点头,接过诗集继续翻看。他记得自己高中时第一次读这首诗,就被“灵魂伴侣”这四个字深深打动,那时候他还偷偷在心里想,以后也要找一个能和自己灵魂相契的人。没想到多年后,他真的遇到了陆曜,遇到了那个愿意等他两年、愿意陪他守着一家小书店的人。
翻到诗集的第三十二页时,一张浅蓝色的便签从书页间滑落,掉在沈知夏的腿上。他愣了一下,弯腰捡起来——便签的材质很普通,是超市里常见的那种,边缘有些磨损,上面是熟悉的字迹,遒劲中带着一丝青涩,是陆曜的字。
便签上写着:“‘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知夏,你就是我的灵魂伴侣,等我。”落款日期是2022年12月25日,正是他们分手的第三个月。
沈知夏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握着便签的手指微微颤抖,目光紧紧锁在上面的字迹上,眼泪瞬间模糊了视线。他没想到,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陆曜竟然来过老林书店,还在这本他最喜欢的诗集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陆曜,”沈知夏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抬头看向坐在身边的陆曜,把便签递了过去,“这张便签,你什么时候夹进去的?”
陆曜看到便签,耳尖瞬间泛红,他有些局促地挠了挠头,眼神不自觉地飘向窗外的雨帘,声音也比平时低了些:“分手那年的冬天,我来老林书店整理旧书,看到这本诗集放在书架上,就忍不住写了下来。那时候总想着,说不定你什么时候会回来,会看到这张便签,会知道我一直在等你。”
沈知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他想起分手那年的冬天,自己正在外地准备考研,每天都被厚厚的复习资料压得喘不过气,却还是会在深夜里想起陆曜,想起他们一起在老林书店看书的日子,想起陆曜给她买的橘子糖。可他从来没想过,陆曜竟然也在想念他,还把这份想念藏在了这本诗集中。
“你怎么不告诉我?”沈知夏的声音带着一丝委屈,他靠在陆曜的肩膀上,眼泪浸湿了陆曜的衣角,“我还以为,你早就忘了我,忘了我们的约定。”
“我怕你生气,也怕你觉得我太执着。”陆曜轻轻拍着沈知夏的背,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那时候我去你学校找过你,可你不在宿舍,我又不敢给你打电话,怕你不想听我说话。后来我就常来老林书店,每次看到这本诗集,就忍不住写点东西,想着说不定你哪天回来,就能看到。”
沈知夏从陆曜的肩膀上抬起头,擦干脸上的眼泪,重新拿起诗集,继续往下翻。他心里隐隐觉得,这本诗集中,可能还藏着更多陆曜留下的痕迹。
果然,在诗集的第五十六页,他又发现了一张便签,是浅粉色的,上面写着:“今天在建材市场看到浅木色的木板,很适合做书架,知夏应该会喜欢。等书店装修好了,就把这本诗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她一进门就能看到。”落款日期是2023年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
第六十八页,一张浅绿色的便签:“今天在夜市兼职,看到有卖橘子味的棉花糖,想起知夏以前说想吃,就买了一串。可我不敢吃,怕吃完了,就再也没有和她有关的东西了。等她回来,一定要带她来吃。”落款日期是2023年4月5日,清明节。
第八十一页,一张浅黄色的便签:“书店的设计图改好了,吧台旁边留了个小书架,专门放知夏喜欢的诗集。今天去挑了木门的颜色,选了她喜欢的朱红色,还刻了橘子图案。知夏,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落款日期是2023年5月20日,网络情人节。
第九十五页,一张浅紫色的便签:“今天林伯说,老林书店要拆了,让我把里面的旧书都搬去他家里。我把这本诗集偷偷藏了起来,想等知夏回来,亲手交给她。知夏,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回来?我真的等不及了。”落款日期是2023年6月1日,儿童节。
……
沈知夏一页一页地翻着诗集,一张一张地看着便签,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每一张便签,每一行字,都写满了陆曜的思念和等待。从冬天到夏天,从情人节到儿童节,陆曜把对他的想念,都藏在了这本诗集中,藏在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陆曜,”沈知夏的声音已经沙哑,他把诗集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件稀世珍宝,“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我以前总以为,你早就放弃了,没想到你一直在坚持,一直在等我。”
“傻瓜,我怎么会放弃。”陆曜把沈知夏搂进怀里,轻轻擦去他脸上的眼泪,下巴抵在他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从高中第一次在老林书店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这辈子最想珍惜的人。不管等多久,我都愿意。”
沈知夏在陆曜的怀里蹭了蹭,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满是幸福和愧疚。他想起自己刚分手时的懦弱,想起自己因为误会而不肯听陆曜解释,想起陆曜这两年一个人承受的孤独和思念,就觉得无比心疼。
“陆曜,”沈知夏抬起头,看着陆曜的眼睛,认真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会离开你了。我们一起守着这家书店,一起看每一本喜欢的书,一起吃每一种口味的橘子糖,一起过每一个节日,永远不分开。”
陆曜点头,眼里满是笑意和温柔。他低头吻了吻沈知夏的额头,又轻轻吻了吻他的嘴唇,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好,永远不分开。”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书店里却温暖得让人不想离开。沈知夏靠在陆曜的怀里,手里捧着那本装满了便签的《徐志摩诗集》,心里满是感动和幸福。他知道,这本诗集不仅记录了外婆的青春和爱情,也记录了他和陆曜之间跨越了两年时光的思念和等待,更记录了他们未来将要一起走过的每一个温暖的日子。
陆曜端起桌上的咖啡,递到沈知夏嘴边:“咖啡快凉了,尝尝,我特意给你拉了橘子形状的奶泡。”
沈知夏张开嘴,喝了一口咖啡,浓郁的奶香味混合着淡淡的橘子味在嘴里散开,温暖了整个心房。他看着陆曜,又看了看手里的诗集,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最好的爱情,就是有人愿意把对你的想念,藏在你最喜欢的诗集中,愿意等你回来,和你一起,把错过的日子,都过成诗一样美好的模样。
后来,沈知夏把这本《徐志摩诗集》放在了书店的“旧物展示区”,旁边还放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盒,里面装着陆曜留下的那些便签。很多顾客看到这些便签,都会停下脚步,静静地读着上面的文字,然后笑着对沈知夏和陆曜说:“你们的爱情真让人羡慕,像一首温暖的诗。”
沈知夏和陆曜每次听到这话,都会相视一笑。他们知道,他们的爱情确实像一首诗,一首充满了思念、等待、温暖和幸福的诗,而这首诗,还会继续写下去,写满他们未来的每一个平凡而又美好的日子。
雨停的时候,夕阳透过窗户照进书店,给这本《徐志摩诗集》镀上了一层金边。沈知夏靠在陆曜的怀里,手指轻轻拂过书页间的便签,心里满是感恩——感恩外婆留下的这本诗集,感恩陆曜两年的等待,更感恩命运让他们重逢,让他们有机会一起,把这首关于爱情的诗,一直写下去,直到永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