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居奚山 > 第125章 归尘

第125章 归尘

夜里的会议,参与者众多,主峰吵吵闹闹的。

不远处的月旻峰,宋竟在院里发呆。

白天的时候,在食堂遇见藏书室的师兄们了,算日子是他们轮值,虽然他们没说,但宋竟猜到了,他们是调了日子专门来找他的。

不过令他们失望了,这回去得急回得快,什么也没给他们带回来,乾坤袋里的书也没来得及看,但是师兄们没怪罪他。

“算了算了,下次嘛,谁能料到你们效率这么高,真不愧是齐长老啊。”

“钱我收下了,书你留着吧,慢慢看,看完了再还我们。”

那沉甸甸的乾坤袋就搁在桌上,宋竟没打开过,现在盯着看了好一阵,也还是没有打开的**。

他现在不想看书,因为他觉得自己看书都是白看了。

入山十二年,他没有习得师父所授功夫的绝学,也没有在修行上有所进益,大家都知道他喜欢窝在藏书室,可那有什么用,他没有因此写出来一本书,也没有因此钻研出一门功夫。

殷水蓝师姐能创造出“追踪术”,孟津师兄的医术好到可以济世,马月师姐对魅术的研究也远超同届弟子,二师兄对库房里符箓的贡献不可谓不巨大,大师兄更不必说,剑术一流,修行上乘。

他找不到自己的用处。

或许只是他人手中好用听话的一把剑。

那他不如做个剑灵算了。

可是想想之前看到过的关于剑灵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好像要不是杀人太多,剑自生了怨灵,要不是被人杀了同剑一起炼化而成。宋竟不想杀人,也不想自杀,他得想想别的出路。

远远地,他瞧见了极天阁亮着的灯盏,在漆黑的夜中摇摇晃晃明灭不定,宋竟一时看得出神,竟不知自己何时睡过去的,只知道一觉醒来,人趴在桌上,脸上印了乾坤袋的形状。

这场会议开了不止一晚上。

中途唐露被请下山,魏阑杉相送,然后凤翔门的到了,马月和雷景千出来了,再然后又开了很久的会,弟子们一个个地出来,最后里头就剩了三大门派的掌门长老。道童们在外严防死守,其余人不得靠近,又过了一天一夜,会议终于结束。

送走了木掌门与凤翔门长老,上修盟也迎来了本年度第二重要的事——归尘仪式。

归尘仪式举行在入山仪式之前,也是每十二年一次,中间离山的弟子无缘参加。

这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它不授予荣誉或奖章,但它是个特别的仪式,它会永远留在弟子们心中,成为弟子们对上修盟的最后的记忆画面——这也是上修盟唯一能够给弟子们留下的记忆。

在这场仪式中离开的弟子,如果是届满离山的,耳边充斥的是遗憾与祝福;如果是小辈离山的,获得的多是惋惜与安慰。

“分明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却希望由别人来完成这个决定的合理化,到要走了,还希望别人能帮他把借口都找好。多幼稚,多高贵啊。”

这种风凉话,除了魏阑杉也无人说得出口了。

宋竟跟在魏阑杉身后一同去主峰,听见二师兄这样说,宋竟心里想:能怎么办呢,既然弟子决定要走,门派决定不留,那人离开了总是要活下去的吧,与其让他们永远愧疚不安,不如让他们把情绪都留到往后的日子里去,大步往前走,不要对门派抱有任何想法。这也是掌门会为大家消除记忆的初衷吧。

如同往日早课,众弟子在空地中站得整齐,等着听训示。

掌门首先发言:“今年不太平。相信你们也能感受得到,外忧内患,修行日渐艰难,然天不变道亦不变,时移世易不异道心,无论是身为修仙者,还是身为凡人,为人当尽力而为之,不贪不嗔,不作恶不妄言。”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上修盟的训言,在黄长老的课上,识字先学这十字。

宋竟望着台上诸长老苍老却坚毅的面容,不禁自愧,蹉跎十二年,以为努力挨上了每个字的边,然而事与愿违。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掌门长老们的训示不仅是说给离山的弟子们听的,也是说给留下的弟子们听的。

上修盟如今弟子剩余不足百人,肖阳打头的这一列只有六人,宋竟在最后头,他望着前面几位师兄的后脑勺,想起之前三师兄和六师兄的对话。

如今王长老叛出门派的传言已传开,他们两个都是王长老的弟子,不知道会不会因此两个人一同离开呢?

说实话,宋竟认为如今上修盟的弟子们不行,功利心太重,就如他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想要获得成绩、地位,而在门派只留四届弟子的规矩中,大家就更想要更快地获得成绩和地位。

如果是自行选择离开,还可以扬言自己是为了寻求别的出路,如果是届满离开,就似乎是被抛弃了,等于说四十八年的努力都作一缕炊烟,晃晃悠悠不知不觉便消散了,只留下烟囱上的黑底。

宋竟没有去到过别的门派,不知道其它门派如何,就上修盟而言,他认为需要改变,否则,将来站在这里听训的弟子会越来越少,能够站出来抵御妖魔鬼怪保护天下苍生的就更少,大家都只看自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

多年前魔君攻山死伤惨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为什么妖魔鬼怪能自古强盛至今?哪怕受了天界制裁,又被人界抵制,却始终没有被赶尽杀绝?

说妖魔无心,不懂得聚之成力,人又何尝不是?人的**恐怕是三界内最多的,表有贪嗔痴恨爱恶,实有吃喝玩乐行享,想要的多了,能够做成的就少了。

宋竟认为,妖魔虽可恶,却仍有可学习的点。

他的目光越过前人,直达齐子献眼中。

归尘仪式没有太多流程,掌门发言完毕,就到了读名单的时候,道童上前站于左右侧,各捧一卷竹简。此时上修盟财政还算宽松,用纸虽然算不上讲究,却也不是用不起毛边纸,只是传统,重要记事都在竹简上进行。

右侧道童正对着最高一届弟子,念道:“届满离山者有——孟津......”

不出意外,除了殷水蓝以外的名字都被念到了。

被念到名字的弟子不用出列,因为不是即刻离山,归尘仪式结束之后,还要给些时间收拾东西、与熟人告别、接受掌门的消除记忆之术,然后由道童送下山,送得远远的,回头再也望不见断愁山那样。

右边的念完了,左侧道童正对着肖阳这一列,念道:“其余申请离山者有——......宋竟。”

剩余三届的名字是由高到低念下来的,前头的名字宋竟都不怎么熟悉,怎么最后那个,是自己?

宋竟呆愣地盯着道童手里的竹简,念过自己的名字之后就缓缓卷起了,前面几位师兄都回头看他,嘴里嘟囔着什么他听不见,他们脸上什么表情他也看不见,他只想着,怎么他成了这一列中唯一一个——

不对,他没有申请离山啊!

宋竟猛地望向师父,那个从刚才起就一直表情淡漠的人,台子正中央的掌门好像在说着什么结束的话,他听不清,他努力地望向师父,想从他眼中得到答案,是念错了吧?不是三师兄要离山吗,怎么会写成自己的名字呢?一定是道儿搞错了吧!

可是师父的眼神是那样深邃无穷,宋竟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感觉到自己被八师兄剧烈摇晃着身体,浑然不觉胳膊疼痛,只在乎此时此刻,他从师父的眼神中得到了一个无情的答案。

他没有申请离山,是师父要他离山,是掌门要他离山!

“宋竟!”

八师兄的低声呼喊将他拉了回来,他的视野中突然多出了好多人,他们挤作一团,把眼前的天空遮得半死,空气仿佛也变得稀薄起来,五月的天是灰色的,他好像第一次注意到。

“宋竟!”老八掐着他两边肩膀,叫着他的名字,老三扶正了他的头,说:“怎么回事,别晕过去了!”

宋竟的视线直直射向前方,在不多的几人围绕中,他看见了二师兄,二师兄抓着大师兄的胳膊,言辞激烈地在说着什么。

自己一向耳力过人,这会儿却听不见了,只大约看见二师兄的表情很愤怒,动作很不客气。

他也看见了大师兄,大师兄被他拉扯着,难得没有嫌弃地扯回袖子,而是任由他在面前喷吐口水。

十分不经意地,大师兄抬眸望了一眼这边,两人对上了眼神,然后......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大师兄主动撤回眼神。

是不忍看他吗?还是不想看他。

宋竟缓缓动了下肩膀,说没事,老八不信,怕他站不稳,还把着他的肩膀,宋竟抬手拂开,再次说自己没事,老三便按下了老六老八,摇摇头,示意由他去吧。

仪式结束了,大家都散开了,宋竟这次不想做杵在原地那个,他艰难地抬起腿,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峰边上走去。

到头了,再走就是斜坡,会滚下去,该上剑了。

宋竟看着脚下深渊般的绿,一眼望不到底。山中多猛兽,近年来好像都消停了,巡逻的师兄姐们做得很好;林间的雾还是那么的重,住在山顶,好像真成谪仙了似的。

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的感觉,月旻峰好远。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子思《礼记·中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5章 归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诡仙

洄天

纯白恶魔

误会,我真没和师尊秀恩爱

天界选秀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