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后的清晨五点,苏瑶被闹钟叫醒,推开窗,天地像被滤了一层柔光。她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仿佛已经闻到古寒寺那棵桂花树隔着山道飘来的隐约甜香。整装出门,张彦、李悦、张浩已在巷口等她。四个人背着小包,踏着吱呀作响的薄雪,像一群逃学的孩童,兴奋得连呼吸都冒光。
大巴在盘山公路尽头停下,古寒寺的山门微启,飞檐上垂着细长的冰凌。寺前那棵百年桂花树通体银白,雪压弯了枝条,却压不住淡淡的桂香,像是谁把秋天的气息偷偷缝进了冬天的口袋。树下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升起袅袅白雾,门楣上写着“桂香居”,笔迹温厚。
推门进去,暖香扑面而来。柜台后是一对中年夫妇,男人擀皮,女人包馅,蒸笼里白汽腾腾。老板娘抬头笑:“外头冷吧?先吃块糕暖暖。”她掀开笼盖,一块块桂花糕晶莹似玉,表面撒着细碎的金色花瓣,热气一扑,桂花香瞬间炸开,像有人把整棵树的灵魂都揉进了米浆里。
苏瑶接过一块,小心翼翼咬一口,软糯在齿间化开,清甜像山泉淌过蜜糖,花香从舌尖一路滑到胸口。她忍不住闭眼:“太好吃了!像把整个秋天含在了嘴里。”李悦吃得两颊鼓囊囊,连连点头。张浩更夸张,三口解决一块,又伸手去拿第二块。张彦站在苏瑶身侧,看着她嘴角沾上的桂花瓣,想伸手又不好意思,只把笑意藏在眼角。
老板擦擦手,温声说:“这桂花就是门口那棵树上的,秋时花开,我们赶在最好的日子采下,洗净、阴干、窖藏,留到冬天做糕。那时满树金粟,才真叫壮观。”一句话,把秋日的繁盛铺陈在众人眼前。李悦捧着热乎乎的糕,忽然提议:“高考结束的第一个秋天,我们再来看桂花,吃刚出炉的糕,好不好?到时候,我们再把今天拍的照片换下来,贴上新的合照!”
老板娘笑弯了眼:“年轻人就该有约定。”她从抽屉里捧出一沓鹅黄便签,“把愿望写下,贴在墙上,来年再看。”又递过一只拍立得,“树也陪你们一起见证。”
四人跑到寺外的桂花树下。雪簌簌落下,像天空撒下的糖霜。张浩举着相机:“来,先拍大合照!”快门按下,四个少年笑得比雪还亮。随后,苏瑶和张彦被推到树的一侧。苏瑶低头搓手,张彦耳根通红,却还是悄悄往她那边挪了半步。镜头里,两人肩膀轻碰,呼吸在空气里交织成雾,像桂花糕里拉出的甜丝,羞涩却绵长。张浩怪叫一声:“再靠近点嘛!”苏瑶羞得把半张脸埋进围巾,张彦却鼓起勇气,伸手替她拂去发梢的雪,指尖轻颤,像触到最柔软的花瓣。
另一边,李悦把张浩拽到树下。她捧起一团雪,突然按在他领口,冰得他直跳脚,两人笑着滚作一团。快门定格的瞬间,李悦的辫子飞起,张浩的手还停在半空,想抱又不敢抱,快乐像雪粒里折射的光,闪着青涩的电。
拍完照,四人在店里写下便签。苏瑶的字娟秀:“愿明年此时,我们还在树下,桂花香里交换更灿烂的笑。”张彦只写一句:“希望明年,我还能站在你左边。”李悦画了一棵开满花的树,落款“和老张一起”。张浩则大笔一挥:“换照片时,我要吃十块糕!”他们把便签并排贴在墙中央,再把刚拍的合照覆在上面,像给未来盖了一枚邮戳。
老板娘送他们到店门,递来一只小小的铁皮盒:“里面是今年的最后一罐干桂花,回去可以泡一杯,也能想起今天的味道。”苏瑶接过,仿佛握住一整个秋。
四人站在寺门口,回望那棵落满雪的桂花树,仿佛已经看见来年秋天它金黄灿烂的模样。李悦挥了挥手里的相机,笑得比阳光还暖:“走啦,等明年秋天,我们再回来,把照片换成新的!”
他们转身,踏着薄雪,朝着古寒寺的大门走去。雪地上留下两串并肩的脚印,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尽头是桂花再开时,少年们更明亮的笑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