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逆风少女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与李幕芸的关系,则彻底降至冰点。那场课堂上的无形交锋后,李幕芸不再仅仅是忽视罗小绢,偶尔投来的目光里,甚至带上了一丝清晰的、不加掩饰的敌意。

这种敌意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变得具体起来。

罗小绢去物理教研室交一份竞赛报名补充材料,走到门口时,听到里面传来李幕芸和老师说话的声音,语气带着少有的急切和……委屈?

“……老师,我真的觉得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很多知识漏洞。如果能有更多实践机会,比如实验室的钥匙……我保证不会影响正常教学使用,只想放学后能多练习一下仪器的操作……”

罗小绢的脚步停在门外。实验室的钥匙通常只有老师和管理员有,偶尔会借给参加重要项目或竞赛的学生。目前,因为备赛,陈默那里有一把备用钥匙。

老师的声音有些为难:“幕芸啊,你的努力老师知道。不过实验室管理有规定,钥匙不能随便外借。而且现在陈默和罗小绢同学正在备战市级竞赛,时间比较紧……”

“正是因为他们在备战,才更说明实验室的资源很重要不是吗?”李幕芸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认为机会应该更公平一些。不能因为一次选拔的结果,就完全倾斜资源……这对我……对其他同样努力的同学不公平。”

话里没有直接提到罗小绢的名字,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对着她的方向。

罗小绢感到胸口一阵发闷。她握紧了手里的材料,没有进去,转身悄悄离开了。

原来,在李幕芸眼里,她所获得的一切——竞赛资格、实验室的使用权、甚至老师的关注——都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资源倾斜”的“不公平”。

一种混合着委屈、愤怒和无力的情绪涌上来。她从未想过要抢夺什么,她只是一步一步,跟着陈默,跌跌撞撞地往前跑而已。

傍晚的实验室,罗小绢有些心不在焉,连接电路时差点出错。

“专注。”陈默的声音冷而清晰,像冰水浇下。

罗小绢深吸一口气,甩开杂念,重新检查线路。完成当天的任务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下午听到的话简单告诉了陈默。

陈默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说:“噪音。”

又是这个词。

“可是……”罗小绢想说什么。

“你的任务是理解并简化电路,不是分析复杂人际网络的反馈信号。”陈默打断她,开始收拾东西,“她的概率评估能力有明显缺陷,无需理会。”

概率评估能力?罗小绢愣了片刻才明白,他是在说李幕芸判断事情不公平是错的。

他总是这样,用绝对理性的、物理的方式去解构一切情感和人际纠纷,然后将其归类为无意义的干扰项。

罗小绢忽然有点理解李幕芸的感受了。在面对陈默这种铜墙铁壁般的绝对理性时,那种无力感确实足以让人抓狂。而自己,似乎正被这种理性裹挟着,笨拙地尝试用他的语言和规则去应对一切。

她看着陈默淡漠的侧脸,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她会被“噪音”困扰,会因他人的看法而情绪波动。

而他所处的那个“没有噪音”的世界,固然清晰纯粹,但也……异常孤独。

秋意更深,夜风透过窗缝带来寒意。

市级竞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周围的迷雾似乎也越来越浓。新来的方拓像个解不开的谜题,李幕芸的敌意如同冰层下的暗流,而身边最重要的盟友陈默,却始终站在一个她无法完全理解、也无法真正靠近的绝对理性的孤岛上。

罗小绢裹紧了外套,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

她还能相信这条由陈默导航的、通往深海竞赛的航线吗?

陈默那句“噪音”和随之而来的理性分析,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罗小绢心头因李幕芸而起的焦躁,却也让她更清晰地看到横亘在她与陈默之间的那片海。

她无法像他那样,将人的情感、误解、竞争轻易地归类为“概率评估缺陷”或“无效信号”然后屏蔽。她是那个会被“噪音”困扰,会在意他人看法,会在深夜反复琢磨一句冷言的普通人。

这种认知让她在接下来的实验室时间里变得有些沉默。她不再试图分享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只是更专注地埋首于电路和公式之中,仿佛那才是唯一安全、唯一能被理解和接受的交流方式。

陈默显然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他将其理解为“效率提升”,并未多言。对他而言,沉默且高效的合作伙伴,优于一个会散发情绪波动的干扰源。

直到周五,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一个模拟信号转换的电路,无论怎么调整参数,输出波形总是存在无法消除的畸变,与理论计算相差甚远。两人耗了整个晚上,反复检查线路、重新计算、更换元件,那点畸变依旧顽固地存在。

实验室的灯光苍白地亮着,窗外早已漆黑一片。挫败感像潮湿的霉菌,在寂静中悄悄滋生。

罗小绢盯着示波器上那跳动的、不完美的波形,感到一阵疲惫和无力。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个基础概念理解错了,才拖累了整个进度。

“休息十分钟。”陈默忽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他放下电烙铁,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

罗小绢松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令人窒息的沉默再次弥漫开来。

她看着陈默的背影,挺拔却疏离。她忽然很想知道,在他那个绝对理性的世界里,是否也存在像此刻这样的“异常数据”无法处理的时刻?他是否会感到困惑,或者……只是一点点的不确定?

鬼使神差地,她轻声开口,问了一个她平时绝不会问的问题:“陈默,你会觉得……难受吗?当事情怎么都做不到预期的时候。”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问题太不“物理”,太“噪音”了。

陈默的背影似乎顿了一下。他没有回头,良久,就在罗小绢以为他不会回答,或者又会用某种物理定律来类比时,他却开口了,声音比平时低一些,依旧没什么起伏,但似乎……没有那么强的金属质感了。

“不会。”他说。

罗小绢的心微微下沉。

但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语速很慢,像是在谨慎地挑选词汇:“物理规律不会因为我的‘难受’而改变。无效情绪只会增加误差。我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个被忽略的变量,或者,”他停顿了一下,“承认当前模型的局限性。”

这不是安慰,甚至算不上共情。但这可能是陈默式的最大的坦诚。

他承认了“当前模型的局限性”。对他而言,这或许就等同于承认了“无力感”。

罗小绢怔住了。她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那座绝对的、理性的孤岛,或许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毫无波澜。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在与那些“异常数据”和“模型局限”对抗着。

一种奇异的共鸣感,悄悄取代了之前的隔阂与失落。

“哦。”她轻轻应了一声,低下头,嘴角却微微弯了一下。她重新看向那令人讨厌的畸变波形,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挫败,而是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找到那个被忽略的变量,或者,推翻重来。

十分钟后,陈默转过身,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从头开始。检查所有接地和屏蔽。”

“好。”罗小绢点头,拿起万用表,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锐利。

就在他们准备重新开始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罗小绢和陈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些许意外。陈默走过去打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方拓。他依旧穿着那件运动外套,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罐咖啡,脸上挂着那副懒洋洋的笑容。

“哟,还在奋战呢?学霸们的世界真是辛苦。”他自来熟地打了个招呼,视线越过陈默,落在里面实验台杂乱的电线和仪器上,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极感兴趣的光芒,但很快又被漫不经心掩盖。

“有事?”陈默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逐客令意味,身体挡在门口,没有丝毫让他进来的意思。

“没什么大事,”方拓晃了晃手里的袋子,“买多了,给你们送点‘燃料’。顺便……好奇来看看传说中的竞赛级实验室长啥样。”他说得轻松自然,仿佛只是路过。

罗小绢有些尴尬地站起来。陈默则丝毫不为所动:“不需要。我们在工作。”

拒绝得干脆利落,毫不留情。

方拓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耸耸肩:“好吧好吧,不打扰你们。加油哦!”他把一罐咖啡塞到陈默手里(陈默没接,咖啡罐差点掉地上),又朝里面的罗小绢挥挥手,然后溜溜达达地走了,哼着不成调的歌。

陈默关上门,将那罐被硬塞过来的咖啡放在门口的桌子上,像处理什么无关紧要的样品。

“他怎么会知道我们在这里?”罗小绢疑惑地问。实验室的使用并不公开。

陈默走回实验台,拿起电路图,淡淡地说:“概率很高的推测。或者,他观察过我们的行为模式。”

他的语气平静,但罗小绢总觉得,陈默对方拓的警惕,又提升了一个等级。这个新同学的出现,就像一颗计算轨道之外的流星,突然闯入了陈默严密掌控的星系,带来了一丝不可预测性。

这个小插曲很快被抛诸脑后,他们再次投入到与畸变波形的斗争中。

然而,在接近深夜,他们终于发现问题可能出在一个非常冷门的元件批次公差上,准备明天找老师确认时,罗小绢收拾东西,无意间瞥了一眼门口桌子上那罐咖啡。

她忽然想起,方拓刚才看向实验台的眼神,那瞬间的专注和好奇,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渣”会有的。

这个方拓,到底是什么人?

夜色更深,谜团似乎也更多了。但此刻,罗小绢看着身旁依旧专注于数据的陈默,心里却比之前安定了一些。

至少,在这片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深海里,她不是独自一人。即使是最孤傲的岛屿,其脚下也连着同一片海床。

那个困扰他们至深夜的畸变波形,最终被证明源于一个极其细微的元件批次公差——一个在常规实验手册上甚至不会标注,但在他们追求极致精度的电路中却足以造成显著影响的变量。

周一清晨,罗小绢顶着淡淡的黑眼圈,却带着一丝兴奋,早早赶到实验室。陈默已经在了,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批更高精度的替代元件。

没有多余的寒暄,更换元件,重新上电。示波器的屏幕亮起,稳定而完美的正弦波如同教科书般呈现出来,所有畸变消失无踪。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轻微的嗡鸣。罗小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巨大成就感的暖流冲刷着四肢百骸。她忍不住看向陈默。

他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专注地观察着波形参数,记录数据。但罗小绢捕捉到他微微扬起的下巴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那双总是映照着数据和公式的眼眸里,极快地闪过一点类似于……满意?的光芒。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他宣布,语气是惯常的平静,但罗小绢觉得,这大概就是陈默式的“狂喜”了。

“太好了!”罗小绢的声音带着雀跃,“所以真的是那个公差的问题!”

“嗯。”陈默放下笔,“记录。非常规因素对高频电路的影响需纳入后续误差评估模型。”

他又开始构建他的模型了。但这一次,罗小绢没有觉得被排除在外,反而感到一种参与感。他们一起发现并解决了一个问题,一个微小却真实的挑战。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也落在那些冰冷的仪器上,泛起点点暖光。破晓时分不仅带来了完美的波形,似乎也驱散了之前笼罩在两人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寒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