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逆流之爱 > 第5章 村小的“小秀才”

第5章 村小的“小秀才”

一九八三年的秋天,伏牛山下的枫叶又一次染上了绚烂的红色,这已是李天昊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八个年头。九月的晨风已带着凉意,李家小院里却洋溢着不同往日的庄重气氛,仿佛要举行什么神圣的仪式。

天还未亮透,煤油灯就在灶房里晕开一团暖光。赵桂兰仔细地揉着一小块白面,这是她特意为小儿子准备的"状元糕"——乡下人相信,孩子上学第一天吃了这个,读书就会聪明伶俐。如梅将连夜赶制出来的新衣裳平铺在炕上,那是用李国斌最好的一件旧中山装改的,领口处用彩线精心绣着一株小小的兰草,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是出自一个常年干农活姑娘的手。

如夏烧好了热水,倒进那个很少使用的大木盆里。她试了试水温,轻声唤弟弟过来。李天昊站在院子中央,朦胧的晨光中,他看见三姐如菊躲在灶房门口,眼睛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他还不明白,就在昨天,这个成绩优异的三姐,刚刚从公社二中退学回来。

"昊娃儿,来,二姐给你洗个澡,洗得干干净净去上学。"如夏的声音异常温柔。

李天昊顺从地踏进木盆,温热的水漫过他的小腿。他看着家人们郑重其事的样子,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读书"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如梅为他擦背时,他忍不住问:"大姐,上学是什么样的?"

如梅的手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上学啊,就是...就是能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将来有出息。"她的声音里藏着难以察觉的怅惘——那是她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李国斌罕见地没有一早出诊,而是从药箱最底层取出一个用油纸包了又包的新书包。那是他上次去县城出诊时,用三服珍贵中药换来的。"昊娃儿,这是爹给你的上学礼。"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好好读书,给咱李家争口气。"

当如菊为他系上最后一颗纽扣时,李天昊注意到三姐的手指在微微发抖。"三姐,你怎么了?"他仰头问。

如菊急忙别过脸去:"没事,沙子迷眼了。"但她转身时,李天昊清楚地看见一滴泪珠从她脸颊滑落,在晨光中闪烁如露。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滴泪水中饱含着一个少女破碎的读书梦。

村小坐落在村子最东头,两间低矮的土坯教室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斑驳的墙面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已经褪成了淡红色,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窗户上糊着的塑料布在风中哗哗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块开裂的黑板倚在墙上,讲台是用土坯垒成的,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王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断了腿又用胶布缠好的眼镜。他一个人教着五个年级,教室里挤着年龄不一的孩子。一年级的坐在最前面,五年级的挤在最后,中间的孩子则要同时听两个年级的课。这种复式教学,是这个偏远山村教育现状最真实的写照。

开学第一课,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人、口、手"三个大字。孩子们跟着咿咿呀呀地念,唯独李天昊睁着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的粉笔。那支粉笔在黑板上划过的声音,在他听来如同天籁。不过一刻钟,他已经在自己的石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三个字,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在旁边画了个捧书诵读的小人。

王老师惊讶地走到他身边,拿起石板仔细端详:"这孩子,以前学过?"

李天昊摇摇头,小手指着黑板:"看着老师写,就会了。"

从此,李天昊成了王老师重点关照的对象。他学习的速度快得惊人,别的孩子要学三五天的字,他看一遍就会写;算术题更是看一眼就能说出答案。但让王老师又爱又气的是,这孩子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常常望着窗外发呆,或者在课本的空白处画满各种插画。

语文书的扉页上,他画了只栩栩如生的麻雀;算术本的边角,他画了正在劳作的姐姐们;就连作业本的封底,也被他画上了父亲出诊的背影。王老师每次批改作业,都要对着那些画摇摇头,却又忍不住多看几眼——那些画中透露出的天赋,让他这个教书二十年的老教师都为之惊叹。

第一次期末考试,李天昊拿了双百分。王老师特意在家访时带来了这个好消息。那天晚上,李家像过年一样热闹。赵桂兰煮了家里仅有的三个鸡蛋,全部剥给了小儿子。李国斌则破例喝了一小杯地瓜烧,脸上泛着难得的红光。

"王老师说,咱们昊娃儿是块读书的料。"李国斌的声音里透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以后家里的活,谁也不许让天昊干,就让他安心读书。"

如梅和如夏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但如菊却默默地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粒。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再也没有机会重返校园了。那个她曾经梦想过的未来,如今都要寄托在这个八岁的弟弟身上。

夜深人静时,赵桂兰推开如菊的房门,看见女儿正对着课本发呆,眼泪无声地滴落在泛黄的书页上。"娘知道委屈你了,"赵桂兰的声音有些哽咽,她伸手轻抚女儿的头发,"等你弟弟有出息了,一定不会忘了你的付出。"

如菊抬起头,强挤出一个笑容:"娘,我不委屈。昊娃儿聪明,将来准能考上大学。"但在她转身的瞬间,李天昊看见了三姐眼角闪烁的泪光。那一刻,他仿佛突然长大了许多,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重量。

从此,李天昊在家的地位更加特殊了。每天放学回来,热腾腾的饭菜总是最先端到他面前;晚上学习,如梅会特意把煤油灯拨亮些;就连小他两岁的如竹,也知道不能打扰哥哥读书。全家人的爱与期望,如同无形的网,将他温柔地包裹,也小心翼翼地囚禁。

但特殊的待遇也意味着孤独。当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野里追逐嬉戏时,李天昊只能坐在窗前读书写字。有时他会望着窗外发呆,手中的铅笔无意识地在纸上划动,勾勒出伙伴们玩耍的身影。那些欢笑声隔着窗户传来,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昊娃儿,怎么不出去玩玩?"赵桂兰有时会心疼地问,她看见儿子眼中一闪而过的渴望。

李天昊却总是摇摇头:"爹说,我要好好读书。"这句话让赵桂兰既欣慰又心酸。她知道,儿子背负着全家的期望,这些期望既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一副无形的枷锁。

二年级时,李天昊的"名气"已经传遍了周边村落。每次乡里统考,他都是第一名。村民们见到李国斌,都会竖起大拇指:"李大夫,你家出了个小秀才啊!"

李国斌总是谦逊地笑笑,但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骄傲。晚上出诊回来,他常常会带一本旧书给儿子,有时是缺页的《三国演义》,有时是泛黄的《千家诗》。这些书成了李天昊最珍贵的礼物,他如饥似渴地读着一遍又一遍,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遨游。

然而在学校的李天昊,却依然让王老师又爱又气。他可以在数学课上解出最难的题目,却也会在作文本上画满插画;他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却也会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那些在风中摇曳的叶子,在他眼中仿佛都有了生命,迫切地想要被他手中的铅笔记录下来。

有一天,王老师终于忍不住发了火。那是在一堂算术课上,李天昊又在课本上画起了插画。王老师走到他身边,一把夺过课本,上面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蟋蟀,每一根触须都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页上跳出来。

"李天昊!"王老师的声音前所未有地严厉,"你是不是觉得都会了,就不用听课了?"

全班鸦雀无声。李天昊低着头,小脸涨得通红,手中的铅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下课后,王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语气缓和了些:"天昊,老师知道你很聪明。但聪明更要努力,不然就是浪费天赋啊。"

李天昊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听着听着,脑子里就出现这些画,手就自己动起来了..."

王老师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孩子,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个八岁的孩童,正被一种超越年龄的天赋所驱使,那种创造的冲动,就连他自己也难以控制。王老师轻轻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崭新的图画本:"以后想画,就画在这上面吧。但是上课要认真听讲,好不好?"

那天晚上,李天昊把图画本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他知道,这是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包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期望。煤油灯下,他翻开第一页,用工整的字迹写下:"送给最爱画画的李天昊——王老师赠"。

随着年级升高,李天昊的成绩越来越出色。乡里的竞赛,他总是拿第一;县里的统考,他也名列前茅。李家的墙上,贴满了他获得的奖状。每当有客人来,赵桂兰总会"不经意"地提起这些奖状,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骄傲。但她心里明白,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付出与牺牲。

但在这份骄傲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付出。如梅和如夏承担了更多的农活,原本应该在校读书的天杰,也在县城二中刻苦备考;如菊则接过了所有家务,那双本该执笔的手,如今却终日与农具为伴。李国斌的出诊更加频繁了,他要为儿子攒够上中学的学费。每个深夜,当李天昊在灯下苦读时,他总能听见父亲归来的疲惫脚步声,还有母亲轻声的问候:"又这么晚,吃饭了吗?"

五年级那年,李天昊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小学生数学竞赛。比赛前夜,赵桂兰特意给他煮了两个鸡蛋,如梅赶制了一件新衣裳,李国斌则把珍藏多年的一支钢笔给了他。那支钢笔是李国斌年轻时在县城教书时获得的奖励,他一直舍不得用。

"昊娃儿,别紧张。"李国斌拍拍儿子的肩,"正常发挥就行。"但李天昊看得出,父亲的手在微微发抖,那双常年捣药的手,此刻却因为儿子的考试而颤抖。

比赛结果出来,李天昊拿了全县第一名。消息传回村里,整个李家村都轰动了。王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孩子有出息!"

那天晚上,李家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乡亲。赵桂兰把过年才舍得吃的腊肉都拿了出来,李国斌则破例买了两瓶啤酒。人们举杯庆祝,仿佛李天昊已经考上了大学。在喧闹声中,李天昊悄悄溜出屋子,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月光如水,洒在他稚嫩而严肃的脸上。

他拿出王老师送的图画本,在上面画了一幅画:一棵大树下,一个小男孩在读书,周围是他的家人,他们在辛勤劳作,目光却都温柔地注视着读书的孩子。在画的右下角,他工工整整地写了一行字:"我要带着全家的梦想飞翔。"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麦田的清香。李天昊合上图画本,抬头望着满天的繁星。那些星星仿佛在对他眨眼,鼓励他走向更远的远方。而屋内,欢声笑语还在继续。李国斌正举着酒杯,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彩。赵桂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不时望向窗外的儿子,眼中满是慈爱与期盼。

这一刻,李天昊仿佛突然长大了。他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明白了读书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出路,更是一家人共同的希望。他轻轻抚摸着图画本的封面,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星空下,这个被称作"小秀才"的孩子,正在悄然成长。他的未来,就像这浩瀚的星空,充满了无限可能。而此刻的他还不知道,这条读书的路,将会引领他走向怎样精彩的人生,又将让他付出怎样的代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