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世书·与君同 > 第28章 暗夜潜流

第28章 暗夜潜流

绥国公府的书房,成了何彦书暂时的牢笼与堡垒。窗外春意渐浓,庭院的玉兰绽出毛茸茸的花苞,但他却无心欣赏。禁足的日子,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在煎熬与筹谋中缓慢流逝。他表面遵从圣意,闭门“思过”,每日只在书房读书练字,沉稳得让府中仆役都暗自诧异,仿佛那个在金殿之上慷慨陈情的年轻人只是幻影。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何彦书深知,皇帝的“网开一面”绝非宽恕,而是将他置于一个更微妙的棋局之中。他是一枚棋子,一枚用来敲打、试探赫舍里家的棋子。他的生死荣辱,完全系于帝王心术的一念之间。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利用这有限的自由和资源,为自己和清辞争取更多的筹码。

他与陈子衿的联系变得更加隐秘和频繁。通过精心设计的渠道,一封封密信在深夜悄然传递。陈子衿在外奔走,利用翰林院修史的身份,继续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搜寻线索,同时小心翼翼地接触那些可能知晓内情却又对赫舍里家心存芥蒂的旧臣。进展缓慢,且风险极大,但每多找到一丝疑点,他们手中的砝码便重了一分。

何彦书则在府中,凭借记忆和对朝局的洞察,仔细分析着赫舍里家的势力脉络、行事风格以及可能的弱点。他知道,仅凭“构陷”的旧案疑点,很难彻底扳倒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他需要更直接、更致命的证据,或者,等待对手犯下更大的错误。

这一日,他收到陈子衿密信,信中提及,查到当年负责核查那几封“密信”笔迹的一位老文书吏,在案发后不久便“意外”坠马身亡,其家眷也很快搬离京城,不知所踪。此事看似寻常,但发生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点,难免让人心生疑窦。

“灭口……”何彦书看着信纸,眼中寒光一闪。赫舍里家行事,果然狠辣周密。这条线索看似断了,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年之事确有猫腻。他将这条信息牢牢记下,这或许将来能成为撬动局面的一个支点。

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南苑的消息。通过苏嬷嬷那条几乎断绝又被他设法重新接上的线,他得知清辞的身体在药物的调理下略有好转,但肺疾根深,依旧虚弱,且南苑阴冷,于她病体不利。这让他心急如焚,却一时无计可施。直接请求改善待遇,只会引人注目,可能适得其反。他只能让苏嬷嬷暗中多加照拂,并设法送去更多温补的药材。

---

南苑旧宫,偏殿之内。

孟清辞倚靠在窗边,身上裹着何彦书设法送来的银狐皮斗篷,这是她目前唯一能感受到的、来自他的实质性温暖。窗外,荒草在春风中摇曳,带着几分凄凉的生机。她的咳嗽减轻了些,但脸色依旧苍白,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看守她的两个老太监依旧沉默寡言,但态度似乎比初来时缓和了一些。送来的饭食不再是冰冷的残羹,偶尔也会有一碗热汤。她不知道这是苏嬷嬷暗中打点的结果,还是何彦书在外运作的成效,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她不敢深想,只能将这份微小的改善,默默记在心里,化作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她时常摩挲着那封没有署名的密信,反复阅读着那寥寥数语。“安心养病,保重身体,信我。” 简短的嘱咐,却蕴含着让她心安的力量。她知道他正在为她奋力挣扎,在看不见的地方,与强大的敌人周旋。她不能成为他的拖累,必须努力好起来。

她开始强迫自己多吃一点东西,即使毫无胃口;在天气晴好时,也会在院子里慢慢走上几步,活动一下僵硬的筋骨。生命的韧性,在她看似柔弱的躯体里,悄然复苏。

---

然而,风暴并未因暂时的平静而远去,反而在暗处积蓄着更大的能量。

赫舍里刚泰的书房内,气氛凝重。派出去调查的人带回的消息,让他眉头紧锁。陈子衿在翰林院的行动虽然隐秘,但并非无迹可寻。他频繁调阅陈年旧档,尤其关注与孟鹤堂案同期、涉及赫舍里家的一些边角史料,这引起了刚泰的警觉。

“这个陈子衿,看来是铁了心要为何彦书出头了。”刚泰阴冷地说道,“还有那个苏嬷嬷,几次三番暗中传递消息,照顾那个罪奴……这些碍手碍脚的东西,都不能留了!”

云珠坐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怨毒与急切:“阿玛,不能再等了!何彦书虽然被禁足,但难保他不会再生事端!还有那个贱人,只要她活着一日,就是女儿的耻辱!必须尽快除掉他们!”

“急什么?”刚泰瞪了女儿一眼,语气森然,“除掉他们容易,但要做得干净,不留后患,却需费些周章。皇上既然将何彦书禁足,又将那罪奴移至南苑,显然另有打算。我们若贸然动手,反而可能落入圈套。”

他沉吟片刻,对心腹吩咐道:“去,给宫里递个话,南苑那边……可以适当‘宽松’一些,让那个罪奴过得‘舒服’点。”

心腹一愣,不解其意。

刚泰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让她以为看到了希望,放松警惕……然后,再让她彻底绝望!至于陈子衿……找个由头,把他调离翰林院,派个闲差,让他远离那些故纸堆!还有那个苏嬷嬷,年纪大了,也该‘荣养’了。”

“嗻!”心腹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云珠这才明白了父亲的意图,脸上露出狠毒的笑容:“阿玛高明!钝刀子割肉,才最是痛苦!女儿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挣扎到几时!”

---

皇帝的案头,也并非风平浪静。关于何彦书“安分”思过、赫舍里家暗中动作、陈子衿频繁查阅旧档……种种消息,都通过不同的渠道,汇集到他的面前。

他批阅着奏章,看似专注,心中却在权衡。何彦书这枚棋子,比他想象的还要“不安分”,但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赫舍里家最近收敛了不少,不再像以往那般肆无忌惮。而陈子衿的举动,也印证了当年旧案或许真有不清不楚之处。

他需要平衡。既不能让赫舍里家势力过度膨胀,威胁皇权,也不能让何彦书这边闹得太过,导致朝局动荡。他将一份关于西北军务的奏折单独放在一边,那里面提到了需要增派一位熟悉边情的官员前去协理……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将某些不安定因素暂时调离漩涡中心的机会?

帝王心术,如同雾里看花,深沉难测。他既享受着臣子们相互制衡带来的掌控感,又需要时刻警惕着平衡被打破的风险。

夜色再次笼罩紫禁城。绥国公府的书房灯亮至深夜,南苑偏殿的咳嗽声在风中飘散,赫舍里府邸的密谋在暗影中滋长,乾清宫的帝王在孤灯下权衡……无数条看不见的线,在黑暗中交织、拉扯,将所有人的命运紧紧缠绕。何彦书与孟清辞那微弱的情感烛火,在这巨大的权力迷宫中,艰难地摇曳着,寻找着通往光明的缝隙。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下,悄然酝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