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世书·与君同 > 第40章 梨园惊梦与心意相通

第40章 梨园惊梦与心意相通

赫舍里家的倒台,如同在沉闷的京城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抄家、下狱、审问……一连串的动作雷厉风行,昔日煊赫的府邸转眼门庭冷落。与之相关的京营兵权被迅速重整,何彦书所在的兵部职方司,也因此在审核叙功、核过赏罚等事务上忙碌了起来。

何彦书因检举之功,加之本身能力出众,很快在兵部站稳了脚跟。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戴罪”云麾尉,而是实权在握、前途光明的何郎中。府邸门前,也开始有了络绎不绝的访客,但他大多以公务繁忙为由推拒了,只与少数几位志同道合、或在关键时刻曾施以援手的同僚保持着往来。

他心中清楚,眼前的局面得来不易,根基尚未完全稳固,更重要的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还未真正回到他的身边。

孟御史的案子,由三法司联合会审,进展顺利。有赫舍里家倒台后吐出的诸多罪证,以及何彦书提供的关于驿传、吏治方面的扎实证据,孟父的冤情很快得以昭雪。旨意下达,追复原官,赐祭葬,算是还了孟家一个迟来的公道。

消息传到西苑澄心堂时,孟清辞正坐在窗前,看着太液池上最后几片残荷。方嬷嬷亲自来传的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平和:“孟姑娘,令尊冤情已雪,陛下特旨,孟家旧宅发还,家产赔补。姑娘……自由了。”

自由了。

这三个字,她等了太久,盼了太久。没有想象中的嚎啕大哭,也没有狂喜的失态,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衣襟。父亲,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我们孟家,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多谢嬷嬷这些时日的……照拂。”孟清辞起身,向着方嬷嬷深深一礼。无论方嬷嬷是奉了谁的命令,是监视还是保护,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里,终究是这个人一直出现在她面前。

方嬷嬷受了这一礼,淡淡道:“姑娘客气了。此间事了,老奴也该回宫复命了。姑娘日后,好自为之。”她顿了顿,似有若无地提了一句,“何大人……近日劳心劳力,颇为不易。”

孟清辞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方嬷嬷离开后,偌大的澄心堂仿佛真正属于了她。内务府派来了新的宫女伺候,态度恭敬。她可以自由出入澄心堂,在西苑范围内散步,甚至可以通过内务府递牌子申请出宫,回发还的孟家旧宅看看。

但她没有立刻离开。她知道,宫外还有一个人在等她,但他们之间,还隔着一层未捅破的窗户纸。父亲的案子虽已昭雪,但她毕竟是曾待罪入宫的官眷,而他是新晋的兵部郎中,炙手可热。他们的未来,还需要一个明确的旨意,或者,一个恰当的时机。

---

何彦书同样在等待。他几乎是在孟父平反的旨意下达的当天,就向宫中递了请求觐见的牌子。他要知道皇帝对清辞的最终安置,他要亲自求一个恩典。

御书房内,乾隆皇帝看着跪在下面的何彦书,年轻臣子眉宇间的坚毅与沉稳,让他颇为欣赏。扳倒赫舍里家,此人居功至伟,且懂得分寸,并未借此结党营私,而是沉下心来梳理兵部事务,是个可造之材。

“爱卿平身。”皇帝语气温和,“孟氏之案已了,朕记得,你与她,曾有婚约?”

何彦书心头一紧,恭敬回道:“回陛下,是。微臣与孟姑娘,自幼定亲。后因孟家变故,婚约……虽未明言解除,但已名存实亡。如今真相大白,微臣……”他深吸一口气,撩袍再次跪下,声音清晰而坚定,“微臣恳请陛下,念在孟姑娘无辜受难,贞静守礼,微臣一片赤诚,准许微臣与孟姑娘重续婚约,再缔良缘!”

御书房内静默了片刻。皇帝看着伏在地上的何彦书,手指轻轻敲着御案。他欣赏何彦书的才干,也乐见一段佳话,但帝王心术,总要多思一层。直接赐婚,固然可以,但未免显得过于急切,也容易让何彦书被视为“幸进”。

“孟氏刚刚脱罪,其心绪未平,且需时日安顿家宅。”皇帝缓缓开口,“爱卿亦当以国事为重,兵部初定,百废待兴。婚嫁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何彦书心中微沉,却听皇帝话锋一转:“不过,你二人情深义重,历经磨难,朕亦为之动容。这样吧,待孟氏归家安顿妥当,若你二人心意未改,朕自当成全。眼下,且容她静养些时日。”

这已是莫大的恩典!虽然没有立刻赐婚,但皇帝等于默许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差一道正式的旨意和时间问题。

“微臣,谢陛下隆恩!”何彦书重重叩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退出御书房,何彦书只觉得脚步都轻快了许多。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她,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但他知道,他不能贸然闯入西苑。他需要等待一个更自然、更合适的时机。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不久后,是皇后的寿辰。虽非整寿,但宫内依旧会举行小范围的庆贺。因赫舍里家倒台,京中气氛微妙,此次寿宴规模不大,只邀请了皇室宗亲和一些近臣及家眷。何彦书作为新晋功臣,自然在邀请之列。而孟清辞,因其父刚刚平反,皇帝特旨,准其以官眷身份入宫赴宴,以示抚慰。

这无疑是一个信号。一个让他们在正式场合,光明正大见面的信号。

---

皇后寿宴那日,孟清辞早早便被接出了西苑,回到了发还的孟家旧宅。宅子久未住人,虽经内务府简单整理,依旧显得有些空荡寂寥。她拒绝了内务府拨来的过多仆役,只留了几个老实本分的旧人帮忙。

对着菱花镜,她仔细梳妆。褪去了在南苑和西苑时的素淡,她换上了一身藕荷色缠枝莲纹的旗装,头上簪了一支简单的珍珠发簪,略施粉黛。镜中的女子,眉宇间少了昔日的惊惶与忧郁,多了几分沉静与坚韧,眼底深处,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宫宴设在御花园的漱芳斋。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觥筹交错。孟清辞坐在靠后的位置,低眉顺目,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能感觉到一些或好奇、或同情、或探究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但她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抬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男宾席那边,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何彦书同样在人群中搜寻着她。当他看到那抹藕荷色的身影,安静地坐在角落,仿佛与周遭的喧嚣隔绝时,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四目遥遥相对,隔着重叠的人影与喧闹的乐曲,仿佛穿越了重重阻碍。

他看到了她眼中的平静与一丝羞怯,她也看到了他眼中的灼热与坚定。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只是这一眼,便已诉尽了分离以来的牵挂与重逢的喜悦。

宴至中途,按照惯例,会有宫外的戏班子入宫献艺。今年请的,是京城里正红的“庆春班”,以武戏见长。

锣鼓声响,戏开场了。今日唱的,正是那出脍炙人口的《霸王别姬》。

当那抹身影,身着霸王的行头,手持银枪,踏着锣鼓点儿上扬时,何彦书和孟清辞都不由得被吸引了。台上的“霸王”,身段挺拔,气势恢宏,唱腔悲壮苍凉。那眉宇间的英气,举手投足间的气度,竟让何彦书生出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

孟清辞看着台上,那悲壮的故事,那英雄末路的无奈,不知怎的,竟让她心头泛起一阵莫名的酸楚,眼眶微微湿润。她说不清这情绪从何而来,只是觉得那戏文里的生离死别,格外牵动心肠。

戏至**,霸王别姬,虞姬挥剑自刎。那悲戚决绝的唱腔回荡在漱芳斋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台上的“霸王”悲声长叹,眼中的绝望与不舍,竟让何彦书心头猛地一紧,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和恐慌掠过,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孟清辞的方向,仿佛要确认她安然无恙地坐在那里。

孟清辞也正望着他,四目再次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未散尽的、因戏而生的触动,以及更深处的、对彼此的担忧与关切。

戏毕,掌声雷动。“霸王”领着戏班众人上前谢恩。

皇帝显然也对这出戏颇为满意,尤其是那扮演霸王的武生,技艺精湛,感情投入。他难得地开口问道:“台上这武生,叫什名字?扮相唱功,俱是上乘。”

班主连忙跪奏:“回皇上,此乃小班台柱,艺名‘惊鸿’。”

“惊鸿?”皇帝笑了笑,“一戏惊鸿,倒也贴切。赏!”

“谢皇上隆恩!”惊鸿叩首谢恩,声音清越。在他抬头谢恩的瞬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了女宾席,与孟清辞含泪的目光有一瞬间的交汇。那眼神极其复杂,有戏未散尽的悲凉,有一丝探究,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

孟清辞心中莫名一悸,一种怪异的感觉掠过心头。这个叫惊鸿的武生……

宴席散后,百官及家眷依序告退。何彦书刻意放慢了脚步,在御花园的甬道旁等候。他知道,清辞一定会经过这里。

月色如水,倾泻在朱墙黄瓦之间,为这皇家园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喧嚣散去,四周静谧下来,只闻夏虫低鸣。

孟清辞在宫女的引导下,缓缓走来。看到月光下那个长身玉立的身影,她的脚步顿了顿,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宫女识趣地退到远处等候。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静静相望。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清减了。”最终,是何彦书先开了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疼惜。

“你也一样。”孟清辞轻声回应,声音微颤,“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为你,值得。”何彦书向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陛下已经默许了我们的事。只待你安顿好,我便正式请旨赐婚。”

孟清辞的脸颊在月光下泛起红晕,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清辞,”何彦书又靠近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看着我。”

孟清辞抬起头,撞入他那双深邃如夜空的眼眸中,那里清晰地倒映着她的身影,以及毫不掩饰的、深厚的情意。

“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受任何委屈。”他声音坚定,如同誓言,“从今往后,我定要与你,岁月安然,白首不离。”

泪水再次模糊了孟清辞的视线,但这一次,是安心而幸福的泪水。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磨难,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答案。她看着他,这个从小便认识的人,这个在她家破人亡后依旧不离不弃的人,这个为她奔走、为她抗争、为她撑起一片天的人。

“我信你。”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微凉的手指触碰到他温热的掌心,两人都是微微一颤。

没有更多亲密的举动,只是这简单的牵手,却仿佛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力气,也连接起了他们之间从未断绝的牵绊。

“我送你出宫。”何彦书握紧她的手,低声说道。

“好。”

月光下,两人并肩缓缓而行,手牵着手,穿过重重宫阙的阴影,走向宫门的方向。身后是曾经的禁锢与风雨,前方,是已然展露的、属于他们的岁月安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假少爷回村后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