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世书·与君同 > 第41章 冬雪孕春华

第41章 冬雪孕春华

乾隆三十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刚进冬月,北京城便落下了第一场雪,细碎的雪沫子夹着北风,打在脸上生疼。赫舍里家倒台的余波,随着这场初雪,似乎也被冻结、沉淀,朝堂上下进入了一种表面平静、内里调整的时期。

何彦书在兵部郎中的位置上愈发沉稳。他提出的文书核验流程已在兵部推行,效果初显,连带着与五城兵马司、乃至边关的公务往来都顺畅了不少。皇帝私下召见过他两次,问及兵部事务及边防见解,何彦书对答得体,既有实务经验,又不乏长远眼光,愈发得了圣心。只是他为人低调,并不张扬,每日里仍是准时点卯,埋首案牍,散值后也多是在府中看书,或是去绥国公府陪伴祖父,谢绝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

他知道,所有的耐心等待,都是为了那个即将到来的、最重要的日子。

孟清辞回到发还的旧宅已有数月。她将宅邸重新修缮整理,褪去了曾经的衰败气息,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雅致与洁净。她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宗族往来,几乎不见外客。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整理父亲的遗稿,或是静静地读书、写字、打理庭院里那些在寒冬中积蓄力量的花木。内务府依旨送还了不少查抄的旧物,其中便有她母亲留下的一些首饰和一幅小小的全家画像。她将画像挂在书房里,每日看着,心中那份因家变而产生的巨大空洞,似乎正被一点点抚平、填满。

她知道他在朝中的不易,也明白他为何来得不勤。每次他递帖来访,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理由——或是寻到了父亲散佚的诗文,或是一些难得的孤本,或只是几盆应季的水仙、腊梅。他们便在暖阁里,围着红泥小火炉,煮一壶茶,说些闲话。话题多是书籍、花木、京中趣闻,偶尔也会谈及朝中一些不涉机要的动向。他从不诉苦,她也从不问询,只是在他眉宇间看到疲惫时,默默为他续上一杯热茶。

这一日,他又来了,带来了一卷用锦囊仔细包着的画轴。

“前日去琉璃厂,偶然看到这幅林良的《雪景寒禽图》,笔意苍劲,想着或许合你心意。”他展开画轴,画中雪压枯枝,几只寒雀缩颈而立,意境萧疏却透着生机。

孟清辞细细看着,眼中流露出喜爱之色:“确是佳作,寒雀虽瑟缩,眼神却灵动,似乎在等待春日。多谢你。”

“你喜欢便好。”何彦书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炉火映照下,肌肤莹润,长长的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心中一片宁静满足。他状似无意地道:“今冬似乎比往年更冷些。”

“嗯,”孟清辞抬头,望了望窗外又开始飘落的雪花,“瑞雪兆丰年,想来明年会是个好年景。”

“是啊,”何彦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声音温和而坚定,“待来年春日,府上的紫藤、海棠,定能开得极好。”

孟清辞脸颊微热,自然听出了他话中的深意。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暖的茶杯。

屋内茶香袅袅,炉火噼啪,窗外雪花无声飘落。一种无需言语的安宁与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那些曾经的风雨飘摇,似乎都在这温暖的静默中,化为了对未来笃定的期盼。

---

然而,树欲静而风未止。这日何彦书在兵部,接到了一封来自江南的密报,是陈子衿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信中提及,江南道监察御史暗中查访,发现去年漕运北上的一批军需棉衣,似乎存在以次充好、克扣工料的情况,而经手此事的官员中,有两人与赫舍里家过往甚密,虽非核心党羽,但难保不会借此生事,或将污水泼向正在整顿军需制度的何彦书。

何彦书看完,将密报凑近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他面色平静,心中却已掀起波澜。赫舍里家虽倒,但其经营多年的关系网络盘根错节,尤其是在利益丰厚的漕运、军需采买等领域,余毒未清。这些人不敢明着对抗,却在暗处使绊子,企图制造混乱,甚至将他拖下水。

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刻采取行动。此时若直接上奏或派人调查,反而容易打草惊蛇,也可能被反咬一口,说他“排除异己,构陷同僚”。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或者,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他提笔给陈子衿回了一封简短的信,只让他继续留意相关动向,收集更多实证,但切勿轻举妄动。同时,他在兵部内部,更加严格地推行军需核验制度,尤其是对来自江南等地的物资,要求提供更详尽的产地、工匠、用料清单,并增加了抽检的频率。此举看似是为了完善制度,堵住漏洞,实则是敲山震虎,让那些心中有鬼之人不敢再轻易伸手。

果然,一段时间后,江南那边关于棉衣的风声渐渐平息了下去,那两名官员也似乎收敛了许多。何彦书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暗处的较量从未停止。但他已非昔日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的云麾尉,他有能力,也有耐心,与这些魑魅魍魉周旋下去。他必须确保,在他与清辞的大婚之前,以及他们未来的岁月里,不再让这些阴霾影响到他们的安宁。

---

腊月将至,京城里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这一日,何彦书休沐,再次来到孟府。这一次,他没有带书,也没有带画,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两人在暖阁坐定,侍女上了茶便退下了。何彦书从怀中取出一个精巧的紫檀木盒,推到孟清辞面前。

“这是……”孟清辞有些疑惑。

“打开看看。”何彦书目光温和。

孟清辞依言打开木盒,里面并非金银珠玉,而是一对质地温润的白玉佩。玉佩雕成合欢花的形状,花纹细腻,玉质无瑕,在灯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最奇特的是,两块玉佩的边缘纹路竟能严丝合缝地拼合在一起,俨然本是一块玉料一剖为二。

“合欢玉佩,寓意……永以为好。”何彦书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我已禀明祖父,并托人正式向陛下恳请。陛下……已准允,我们的婚期,定在腊月十六。”

孟清辞的手指轻轻拂过冰润的玉佩,合欢花的纹路在她指尖留下清晰的触感。永以为好……腊月十六……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而专注的眼眸中,那里映着她的身影,也映着毫不掩饰的期待与承诺。

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没有海誓山盟的言语,只有这一对合欢玉佩,和一个确切的婚期。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磨难,在这一刻,都汇聚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沉甸甸地落在心头。

窗外,雪依旧在下,覆盖了庭院的枯枝与屋瓦,一片银装素裹。而暖阁内,却仿佛有春意悄然萌动。

她拿起其中一块玉佩,紧紧握在手心,那冰凉的触感渐渐被掌心的温度焐热。她看着他,眼中水光潋滟,唇边却绽开一个清浅而坚定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他们的感情,历经风雪严寒,终于要在这一年最寒冷的季节里,迎来最温暖的归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女帝的日常

狩心游戏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