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1978 年的夏天,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耷拉着叶子,枝条蔫蔫地垂着。高考放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山雀,扑棱棱飞遍了每个角落。知青点那三间土坯房更是成了全村的焦点,第一批高考成绩公布时,陈阳攥着北京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院子里红着眼眶喊 “我能回城了” 的样子,像幅画似的刻在苏慈的脑子里。如今第二批高考成绩也到了揭晓的日子,林薇每天都坐在窗边,手里攥着翻得卷边的旧课本,眼神却总飘向村口那条尘土飞扬的路,连苏慈踮着脚悄悄走进屋,都没察觉。

苏慈这段时间又是总往知青点跑。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帮王婶喂猪、劈柴,等把灶房的活儿忙完,就揣着刚从山里摘的野果往村东头跑。到了知青点,她有时帮林薇整理摊在桌上的复习笔记,把折角的纸页轻轻捋平,连铅笔头都按长短摆得整整齐齐;有时给林薇端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井水,看着她小口小口地喝,水珠顺着杯壁往下滴,落在地上晕开小湿圈;更多时候,她就坐在墙角的小板凳上,怀里抱着黑石,安安静静地陪林薇等消息,像个小小的 “守护者”,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

这天下午,日头正毒,地面被晒得发烫,踩上去像踩在热铁板上。苏慈刚帮林薇把晒在院子里的被褥收进屋,被褥上还带着太阳的味道,暖烘烘的。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公社邮递员那洪亮的嗓门:“林薇!上海来的通知书!你的通知书到了!”

林薇手里的钢笔 “啪” 地掉在桌上,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渍,她却顾不上擦,猛地站起来,腿撞到凳子发出 “哐当” 一声响,也没顾上揉,跌跌撞撞地往门口跑,鞋子都差点跑掉。苏慈也赶紧抱起黑石,跟着跑出去,小黑狗被她抱得紧紧的,却懂事地没叫一声。

只见公社的邮递员骑着那辆熟悉的绿色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右上角印着红色的 “上海师范大学” 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停下车,朝着知青点挥手:“林薇!快接通知书!” 林薇跑过去,手指都在发抖,接过信封时,指尖碰到牛皮纸,烫得她赶紧缩了一下,却还是迫不及待地撕开,当 “录取通知书” 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时,她突然蹲在地上,双手捂着脸,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眼泪从指缝里渗出来,滴在滚烫的泥土里,很快就晕开一小片湿痕,连尘土都被浸湿了。

“考上了!林姐姐考上上海的大学了!” 苏慈抱着黑石,蹦着喊出声,声音里满是雀跃。周围闻讯赶来的村民也跟着欢呼,王婶手里还攥着刚纳了一半的鞋底,针还别在上面,笑着说:“好啊!真是好消息!咱们村又走了个大学生,以后就是城里的文化人了!” 李大叔和张婶也来了,张婶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鸡蛋,还冒着热气,她把篮子塞到林薇手里:“孩子,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快吃点鸡蛋补补身子,去了城里好好读书。”

林薇慢慢站起来,用手背抹了把眼泪,却还是忍不住笑,嘴角扬得高高的,把录取通知书举得高高的,像举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我能去上海了!能回家了!” 知青点里其他没参加高考的知青也围过来,有人拍着她的肩膀说 “恭喜啊,总算圆梦了”,有人红了眼眶 ,他们中有人因为年龄、因为复习时间不够,错过了今年的考试,只能等明年,看着林薇和陈阳都能顺利回城,心里既羡慕,又真心替他们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知青点开始忙着收拾东西。林薇把自己的行李翻出来,摊在炕上,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一条打了补丁的被子,还有些零碎的生活用品。她没急着打包,而是先从木箱最底层,翻出一摞用蓝布仔细包着的书。蓝布是她刚下乡时带的,边缘都有些磨损了,却洗得干干净净。她把书放在桌上,一本本擦干净封面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珍宝:有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书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有两套封皮写着 “小学教材” 的语文、数学课本,纸页都有些脆了;还有几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小小的山雀,那是去年冬天,苏慈教她画的,虽然画得简单,却格外可爱。

“慈儿,过来坐。” 林薇招手让苏慈坐到自己身边,把书一本本推到她面前,眼神温柔,“这些书你留着,《唐诗三百首》里有我画的注释,你看不懂的诗句,旁边都写了白话解释,还有我标出来的押韵词;小学课本是我之前托城里的家人寄来的,你之前认的字刚好能用上,里面的算术题,我也在旁边写了解题步骤;还有这些笔记本,里面记了不少知识点,以后你学习遇到不懂的,说不定能用上。”

苏慈看着桌上的书,心里又暖又酸,鼻子酸酸的,差点掉眼泪。她知道这些书对林薇有多重要。那本《唐诗三百首》,林薇每晚睡前都会念几首,有时还会给她讲诗里的故事;小学课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连插图旁边都标着拼音,有的地方还画了小图,方便理解;笔记本里更是记满了知识点,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点,可见林薇有多珍惜。她伸手轻轻摸了摸《唐诗三百首》的封面,小声说:“林姐姐,这些是你的宝贝,我不能要…… 你去了上海,还要用呢。”

“傻孩子,” 林薇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像春天的风,“书就是要给爱读书的人,放在我这里,不如给你用得有价值。我知道你每晚都来听我念书,一开始陈阳还跟我抱怨‘有个野孩子总在窗下偷听,影响复习’,可后来我们发现,不管怎么赶,你第二天还是会来,躲在草垛后面,眼睛亮晶晶的,像盼着糖的小孩,特别招人疼。”

苏慈的脸一下子红了,想起两年前被陈阳驱赶时的窘迫。她当时攥着衣角,跑得飞快,生怕被再骂 “野丫头”,现在想来,却觉得心里暖暖的。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我…… 我就是觉得姐姐念的课文好听,想多听几句。”

林薇继续说:“后来我们知道了你的事,知道你没爹没妈,在王婶家过日子不容易,却还这么喜欢读书,就想着教你认字。没想到你这么聪明,学得又快又认真,两年下来,小学课本上的字居然都认全了,算术题也能算对大半,比城里同龄的孩子学得还快。”

说着,林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布包是用碎花布做的,针脚缝得整整齐齐。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支崭新的钢笔,银色的笔帽上还刻着小小的 “上海” 二字,在灯光下泛着光。“这个也送给你,” 她把钢笔轻轻塞进苏慈手里,“以后你写字就用它,希望你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也希望你能记住,不管是在山里,还是以后去了别的地方,读书都是能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路,别放弃这份喜欢。”

苏慈紧紧攥着钢笔,冰凉的金属笔身被她捂得发烫,心里也暖暖的,像揣了个小火炉。她突然想起自己藏在山洞里的 “礼物”,那是她攒了半个月时间做的,赶紧说:“林姐姐,我也有东西要送给你!你等我一下!” 说完,抱着黑石就往山里跑,连林薇在后面喊 “慢点跑,别摔着” 都没听见,只觉得心里的欢喜快要溢出来了。

她一路跑到自己的小山洞,洞口的干草被风吹得轻轻晃,像在欢迎她。她从干草堆下翻出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布包,布包是她用王婶给的旧布改的,红绳是她从山里捡的红藤编的。打开布包,里面是两件礼物:一件是用晒干的茅草编的山雀,翅膀上还别着她捡的彩色石子,红的、蓝的、白的,像给山雀穿了件花衣裳;另一件是她用木炭在厚纸上画的画,画里有知青点的土坯房,房前的老槐树下,林薇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课本,苏慈蹲在旁边,仰着头听,黑石趴在脚边,尾巴翘得高高的,天上还飞着几只山雀,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 “林姐姐,谢谢你,我会想你”。

当苏慈气喘吁吁地把布包递到林薇面前时,林薇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又涌了上来。她小心翼翼地拿起草编山雀,指尖轻轻摸着茅草的纹路,生怕把它弄坏,又展开那幅画,看了一遍又一遍,手指拂过画上的小人,眼泪忍不住掉在画纸上,晕开了 “谢谢” 两个字的笔画,却让画面更显温暖。“慈儿,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林薇把苏慈紧紧抱在怀里,声音哽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姐姐到了上海,一定会想你的,想这只山雀,想咱们一起在油灯下认字的日子,想你给我讲的山里的故事。”

离别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天边还泛着鱼肚白,村口就挤满了送别的人。

苏慈抱着黑石,站在人群最前面,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张婶让她带给林薇的腌萝卜干。林薇之前说过,张婶腌的萝卜干又脆又咸,配着粥吃最香,她特意让张婶多腌了些,装了满满一包。

“慈儿,” 林薇蹲下来,帮苏慈把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捋到耳后,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到了上海,我会给你写信,把城里的事都告诉你。告诉你黄浦江的水有多清,外滩的房子有多好看,大学的图书馆有多少书。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别放弃学习,等你长大了,也考去上海,姐姐带你去逛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好不好?”

苏慈用力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忍着没掉下来。她不想让林姐姐担心,她吸了吸鼻子,认真地说:“林姐姐,我会好好读书的,每天都读你送的书,我也会想你的。等我考上大学,一定去找你,咱们拉钩。” 说着,她伸出小拇指,林薇也笑着伸出手,两人的小拇指勾在一起,约定像种子一样,种在了苏慈的心里。

拖拉机 “突突突” 地发动起来,冒着黑烟,慢慢往前开。林薇和陈阳站在车斗里,挥手喊着 “再见”,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苏慈抱着黑石,跟着拖拉机跑了几步,直到拖拉机变成远处的一个小黑点,再也看不见了,才停下脚步。

苏慈回到山洞时,夕阳正透过洞口,把石壁上的画染成金色。她把林薇送的书整齐地摆放在石头架上,那是李大叔帮她搭的,专门用来放书,把钢笔插在自制的木笔架里,木笔架是她用树枝做的,上面还刻了个小小的山雀;又把那幅画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让自己一抬头就能看见。她拿起那本《唐诗三百首》,轻轻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林薇清秀的字迹,墨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慈儿,知识能改变命运,别让山林困住你的眼睛,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吧 —— 永远惦记你的林薇。”

苏慈小声念着纸条上的字,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心里像是有团小小的火苗在燃烧,温暖又明亮。她知道,林薇和陈阳走了,知青点的灯再也不会亮到后半夜了,但他们留下的书、留下的鼓励,会像山里的太阳,照亮她以后的路。她坐在干草堆上,抱着黑石,翻开语文课本,开始小声地念:“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花儿开了,小鸟在树上唱歌……” 黑石趴在她身边,安安静静地听着,尾巴轻轻搭在她的腿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温暖又安宁。

之后苏慈学习更努力了。每天干完王婶家的活,就躲进山洞,借着煤油灯的光看书、写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记在小本子上,等李大叔来的时候问他;遇到看不懂的句子,就反复琢磨,一边念一边想,直到弄懂意思才罢休。有时她会对着黑石念课文,念唐诗,小黑狗就歪着脑袋听,偶尔 “汪汪” 叫两声,像是在回应她。她心里牢牢记着林薇的话,记着那个 “去上海上大学” 的约定,也记着自己对林薇的承诺,要成为一个能走出山林,却永远不忘山林,永远记得那些温暖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